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 第四百二十三章密谋

第四百二十三章密谋

    转眼间,李源在洛阳已经待了两个月了。

    本来他是准备在四月就回返关中,毕竟秦州夏州都有战事,早点回关中也好解决这些。

    但因为身体不适,就多呆了一段时日,这期间李源还特意下诏书让齐王李元徽负责军政要务。

    自己在宫里修养了一多月,这才恢复过来。而进了五月,好消息也来了。冀县之战唐军已大破吐谷浑、羌胡联军十余万众。

    李源也因为捷报的传来而神清气爽,身体状态也好的不得了。

    于是返回长安的计划也被他提上了日程。但不出意外,肯定是要出意外的。

    李源觉得,李元徽实际上已经被他摆平了,又是君臣,又是父子的,大义这直接压下来谁也扛不住,应该没有问题。这段时间李元徽也没什么动作,甚至都没有接见旧部,也就自然不会有什么谋划,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最少他是这么认为的。

    而北面的刘玄机,原本的打算也是按兵不动,因为他是知道李源是来干嘛的。

    他知道这时候动手,李四可能就走不了。

    反而这个时候示弱,只要不出兵,河内、河北这边没有战事,那李源就肯定把李四迁走。

    李四要是不肯走,那他们父子指不定就会闹出什么事来。

    就如参军凌敬所言,袁绍死后,魏武攻河北,但袁谭和袁尚兄弟,尚未反目,联手抗敌,即便是魏武帝也未能取得胜果,但魏武退兵后,其兄弟自然就因为嗣位问题而反目成仇,所谓不攻自乱

    哪怕什么事都没发生,只要李四不在洛阳镇守,那对他来说就是重大的利好。

    但有些时候,即便是你机关算计,也无法算出事情全部的走向,更没法算出所有人的人心,和他们所作出的选择。

    李元徽看起来是认了,但有些人是不认得的。

    就在李源召集一众人等商议回师长安之际,独孤颍、李青莲、李百室三人齐聚于洛阳南市的一间酒肆。

    邀请众人来此商议的,是独孤颍。

    几人都算做是齐王府势力的核心成员,李元徽做什么决定,有什么谋划,都会时常找他们商议对策。而其中李百室主要负责政务,独孤颍掌机要,李青莲出谋划策。

    独孤颍直接开门见山道:“我也不跟你们两位兜圈子了,这次是王妃让我来,跟你们几位带一句话。”

    两人闻言全都面露严肃,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独孤颍道:“王妃说‘大王回了长安,他跟太子现在交情甚笃,但将来太子登基会如何呢?你等久随齐王,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大王受拘于父子之情,尔等可自决之"”

    话音一落,包厢内安静的针落可闻。

    几人都在思考,独孤颍是什么意思。实际上独孤颍还真就是王妃慕容佳音授意的。

    慕容佳音之前跟李元徽提过的时候,她以为李元徽是有所准备的,但随着皇帝身体日渐好转,她又有些怀疑了,你这到底是有什么打算?有没有什么安排啊?她是有些不放心,所以才让独孤颍过来传话。

    李百室和李青莲,也都明白王妃这番话的意思,齐王是因为跟皇帝是父子,所以没法动。但你们不一样

    但具体做什么呢?怎么做呢?

    半响之后,李百室道:“大王于我等,有知遇之恩,若大王有命,哪怕是登锋履刃,李某也绝不推辞,但眼下陛下是铁了心要带大王西入长安,我等又能做什么呢?陛下可是带了十万大军来啊,北面尚有刘玄机虎视眈眈.”

    李青莲道:“百室兄所言甚是,但大王一入关中,便如龙困浅滩,陛下在一日,大王都有一日之富贵,可将来呢?陛下年岁可不小了,一旦太子登基.虽然现在太子跟殿下感情甚笃,兄弟情深,但未来呢?魏文帝和汉文帝如何待其兄弟?”

    独孤颍道:“大王起于江淮,转战十余载,打下了半个大唐的疆域,关东多其旧部,若太子登基,必定要剪天策府之羽翼,收大王之权柄,而我等皆为祖上至于,生死在他人一念.”

    说完这番话之后,三人顿时沉默。

    形势已经摆在这了,李元徽要是跟着回了长安,距离江淮有千里之遥,天策府和齐王府势力,短期内或许没什么影响,但长期来看肯定会遭到清洗。

    他们再想有什么作为也是难如登天。

    不管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富贵,还是顾念跟李元徽的情分,他们都不想这么坐以待毙。

    毕竟按照正常的思路来看,太子上位后对齐王都不可能重用。

    其一是让他当个富贵闲人,但是要拔其爪牙,剪其羽翼。

    其二是直接圈禁,或者寻个由头杀了,这样一来天策府和齐王府势力就等于树倒猢狲散,有什么人才可以放心任用。

    第一种能得个好名声,但却会让朝野动荡。

    第二种虽然担负恶名,但却可以能稳定朝野。

    所以实际上,可能李元徽本人比他们更加危险。因为只要他死了,他们这些人是对太子形成不了威胁的。

    独孤颍直接点出这些,就是要让李青莲和李百室做抉择。

    而李青莲想了想之后,当即道:“独孤兄,你若有奇谋尽管道来,只要可以让大王留在洛阳,一切就都还有机会,即便洛阳丢了又如何?大王只要留在函谷以东,我们就还有机会!”

    李百室却有些举棋不定,因为他拿不准独孤颍到底是代表谁来的。

    说是王妃,但要是李元徽授意呢?

    不过在犹豫之后,李百室还是选择了从众。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不管独孤颍代表的是慕容王妃还是李元徽本人,现在都容不得他退缩。

    因为独孤颍和李青莲两人是肯定要干些什么事的。这事后面也肯定瞒不过李元徽。

    这事要是他没参与,日后真的是没脸了。

    所以当即几人的议题就从是否要做些什么,变成了如何搞点事情出来,让陛下不得不放弃迁走齐王的决定。

    李青莲从战略的角度出发,直接提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计划。

    “不管是怀县,还是黎阳、朝歌、枋头,都不如河桥!河桥是洛阳通往河北的要道,河桥出了问题,整个河内就会跟洛阳隔绝!纵然洛阳有十万大军,也无法快速通过支援河内,甚至燕军还能据守渡口。你们别忘了,现在黎阳的守将,也换人了.”

    独孤颍却质疑道:“可河桥守卫严密,若没有人配合,想要烧断河桥也不容易”

    李百室却道:“此事易尔,目前镇守河桥三城的是左武卫将军、钟离县公朱德裕,他是我同乡,又是大王旧日之交,一手提拔起来的,他跟大王的情分,比之我等犹有过之,朱将军那里,就交给我去说服.”

    李百室直接就把事情给揽过去了。独孤颍和李青莲也都当即表示同意,他们虽然也跟朱德裕相熟,但毕竟不如同乡好说话。

    三人从南市散去之后,李百室就直接乔装出了城,一路北行至河桥。

    见到守军之后当即出示了身份凭证,然后来到中潬城。此时,已经日薄西山了。

    人在中潬城里面朱德裕正在城楼上跟着汤颌、唐云几个兄弟一起吃晚饭呢,见到来人很是意外,“李长史如何来了,快坐快坐,来人,再给我添两个菜,烫壶酒来.”

    李百室这一路颠簸也是有些饥饿,上午在南市见面也就是光商量事了,这会自然是跟朱德裕点了点头,紧忙扒了一碗饭,随后喝了口茶水。

    吃完了之后,李百室喘了口气然后道:“朱将军。”随后直勾勾的看着他。

    朱德裕自然是知道,这是有要事说,然后一摆手“你们吃完了吧?吃完了赶紧滚一边了,我要跟李长史说些事”

    几人也当即起身,出去了。

    谁知道这几人刚出去,李百室还没等开口呢,突然就见到北段的浮桥上有火光。

    还有许多士卒惊呼,“有敌袭!有敌袭!”

    朱德裕见状,急忙要出去安排人防御,抢救浮桥,却没有想到李百室直接拉着他的衣袖。

    “李长史,你这是作何?你快撒开,有什么事回来再说,要是这河桥可是要地,出了事要出***烦的”

    李百室却摇摇头,依旧扯着他的衣袖不撒手。然后反问道:“***烦能有多大?齐王之外,还有没有人能摆的平?”

    朱德裕闻言顿时惊愕,他是武人,力气大得很,要是想要摆脱李百室轻而易举。

    但此时却没了半分力气,随后走到城头上看着北面浮桥冒着的火光,突然想明白一些事情。

    这李长史,那不就是为了这事来的吧?

    随后又想起镇守河桥北城的,那可是殿下的亲表弟,一向行事谨慎的窦奉节。

    真是有敌袭?

    要知道齐王殿下可是早就在河桥上游布置了防护措施,就算是上游放船点火,也很难直接冲到河桥上。

    而现在北面一艘接一艘的火船直接就撞上了浮桥,就等于是那些防护措施,全都没了

    看那冲天的火光,朱德裕突然笑了起来。

    要出事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