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大明朱雄英,最稳皇太孙 » 第89章 李善长:皇长孙殿下如此聪慧,当为陛下好圣孙!

第89章 李善长:皇长孙殿下如此聪慧,当为陛下好圣孙!

    “咱大明有大孙在,那是大明之幸。

    咱们没有想到的事情,咱大孙想到了,甚至想得比任何人好。

    咱用过大孙所说政策后,发现许多弊端问题,确实能够改正。

    只要大明内患能够一一改之,那么咱大明超越秦汉唐,也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大孙没有提供这么多优秀的国策,你以为咱会让大孙掌管廉政部?农管部,甚至还让大孙拥有私兵?

    咱要给大孙权力的同时,也要给他拥有保护的能力!!

    如果将来咱大孙再大一点,想要当皇帝,只需要给咱说一声,咱立马退位,让标儿当几个月皇帝后,再退位给大孙。

    这大明,有咱朱元璋在,有太子朱标在,有咱大孙在,只要经过咱们的努力,一定能解决大明所存在的内患!”

    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

    这一刻,李善长终于明白了。

    朱元璋为何对朱雄英这般的宠爱。

    毕竟朱雄英实在是太优秀了!

    优秀到让老朱现在立马退位,让朱雄英登基成为皇帝,朱元璋都没有丝毫不同意。

    不过不得不说,朱雄英想的那些国策,确实很好。

    换作是他,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想到这么多如此完美的国策,那是不可能的。

    甚至换作任何一人,都比不过朱雄英、

    如果说。

    他家里也有一位聪慧优秀的孙儿,他李善长哪怕是豁出性命,都要保护自家孙儿的安危!!

    在李善长看来,朱元璋给朱雄英权力,甚至还允许他掌握私兵,这一切的一切,都十分合理。

    毕竟要是朱雄英出了任何一点损失,那么对大明都有天大的危害!

    只要朱雄英能够平安无事,那么这个大明的许多内患,才能及时改正!!

    “陛下,皇长孙殿下天资聪慧,八岁年纪,就能想到这些完美国策,实乃大明之幸,实乃陛下之幸!

    臣为大明贺,臣为陛下贺!!

    陛下有此圣孙,那是朱家一辈子之幸!”

    “哈哈,没错,咱老朱家,有这么一位优秀完美的大孙,这确实是咱祖上积德。

    将这么聪慧的孩子,生在了咱们老朱家。

    当然,这也是咱标儿和常家姑娘生得好啊。

    如果没有常家姑娘,咱大孙怕是不会这般聪慧。

    虽然常家姑娘薨逝几年,但是在咱的心中,这太子妃,始终只有常家姑娘,也只有她能够担任这个位置!!

    “标儿,有空带上雄英,还有允熥这些孩子,一起去祭拜一下他们的母妃。

    给常家姑娘说说,咱家大孙是如何如何优秀,让常家姑娘放心!”

    “是,父皇!!”

    其实不用老朱说。

    朱标也打算最近一些时日,带朱雄英还有朱允熥和自己的几个女儿,一起去祭拜一下他们的母妃。

    “李善长,你说咱大孙如此优秀,就算咱再给他一些权力,是否合理??”

    “启奏陛下,臣以为,皇长孙殿下如此聪慧,如此优秀,光凭八岁年纪,就能想到如此完美国策,古有甘罗十二岁拜相,但是皇长孙的年纪可比那位甘罗还小。

    臣以为,哪怕再给皇长孙一些权力,也不为过!!

    毕竟优秀的人,就应该处在该待的位置上!”

    “哈哈,不错,你说这话咱爱听,那甘罗,可比不过咱家大孙。

    要不是咱大孙年纪还小,咱都想立马册封他为皇太孙,甚至还可以让他拥有一定的兵权。”

    “不过咱这大孙啊,有些时候也挺顽皮的,甚至还敢威胁咱,就拿上学一事,他居然还想偷懒,说每上五天课,就休息两天。

    你听听,这叫什么话??”

    “陛下,皇长孙一言一行,自然不能以常人目光看待,既然皇长孙都这样说了,那肯定有皇长孙自己的道理。

    老臣以为,陛下可以多问问皇长孙。”

    “呵呵,你以为咱没问过?咱可是问过了,你猜这孩子怎么说?

    他说啊,读书,不能像那些读书人一样,只知道读死书,别人一问,就会搬书上学到的那些典故,而缺乏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甚至他还说,要是给他太大的压力,读成了一个书呆子,以后可没办法继续想到这些完美的国策来。

    你说说,这是不是在威胁咱?”

    朱元璋虽然说是这么说。

    但是李善长可不敢直接回答,说是。

    毕竟对于朱雄英,朱元璋那是疼爱到骨子里了。

    所以,这马屁只能拍,而不能说皇长孙的坏话。

    “陛下,臣以为,皇长孙殿下之言,没有任何问题。

    毕竟在我们大明,一些文臣仗着自己读了许多书,就高眼看人低,甚至有些读书人,却是如同书呆子一样,每次发生了问题,只知道照搬书上典故,以此来充当门面。

    所以臣以为,应该让一些年轻的学子,多一点休息时间,这样的话,他们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去消化学到的知识!!”

    朱元璋微微一笑。

    不得不说,这李善长确实十分上道。

    “既然这样,那明日早朝,由你来说此事,可好??”

    “陛下,老臣...老臣....”

    “怎么?你不愿意?”

    “启奏陛下,老臣愿意,只是老臣...”

    “既然你愿意,那么此事便如此决定,明日由你开口。”

    “这.....老臣遵命。”

    李善长知道,如果到时候这番话说出来,他在一些文人眼中,声誉肯定会败坏不少。

    但,老朱都开口了。

    他李善长就算不想答应,那也不得不答应!

    毕竟有些事情,不是他自己能够做主的。

    在他的上面,还有一位皇帝。

    如果自己不做主,那么等皇帝帮你做主,强行让伱答应时,那么你的情况,只会变得更加不妙。

    “善长啊,接下来可还有其他问题??”

    “启奏陛下,老臣所问,已有陛下解惑,如今老臣没有任何问题了。”

    “既然无事,那你就回去吧,如今你的年纪已经大了,可别乱走动,多多待在家里。”

    “多谢陛下挂念,老臣遵命。”

    “陛下,太子殿下,皇长孙殿下,老臣告退。”

    “皇爷爷,咱去送一送韩国公。”

    见李善长准备离开,朱雄英站起身,朝朱元璋道。

    “嗯,大孙,去吧。”

    对此,朱元璋点了点头,表示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