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大明朱雄英,最稳皇太孙 » 第43章 朱雄英掌管廉政部!

第43章 朱雄英掌管廉政部!

    “你们呢?”

    “陛下恕罪,臣等不知。”

    “哼,咱知道,你们当中,有的人手中家财万贯,有的人手中土地万亩,有的官员贪污,就是你们当中有人当他们的后台,才敢让他们做出这种事情。”

    “你们最好祈祷别让咱查到,如若咱查到,你们注定被抄家灭族!”

    “既然你们不知道,那咱来说。”

    “即日起,朝廷将颁布激励因素,以此来考核各地官员,以及在朝官员的政绩!”

    “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位官员,只要在年度考核中,能够达到标准,那么朝廷将对此官员,此部门官员,进行政绩奖金制!

    不管你是几品官员,只要政绩做得好,是真心干实事,那么朝廷自然会进行褒奖。”

    “干得政绩越多,那么奖励自然也充足,至于褒奖奖励,暂定为一百石!”

    “正所谓能者多劳,干得越多,政绩越好的部门和官员,等朝廷考核完毕,奖励自然会往上提。

    暂定封顶奖励,三百石!

    当然,有激励因素,那么自然也有保健因素。

    对于那些不干实事,尸位素餐的官员,那么别怪咱,既然你们待在这个位置,只管拿俸禄,而不干事实,那么在朝廷的每年一度考核中,没能通过考核,这些官员,将会进行降职。

    严重者,直接罢免此官员职位,永世不得录用!!”

    “咱制定的制度,谁反对,谁赞成??”

    朱元璋说完这话,冷冷的看着众官员。

    如果这个时候有人敢反对,那么不好意思,此人不必再用,甚至他还会让锦衣卫严查此人!

    只要抓到了一点蛛丝马迹,那么此人直接流放!

    众位官员,听完朱元璋的话后,有人欢喜有人愁。

    欢喜的,自然是那些愿意干,以及正在干实事的官员们。

    如今朝廷颁布了这一道政令,只要自己在每年一度的考核制度中,能够通过考核,那么最低都有一百石。

    这一百石,对于一些俸禄比较低的官员来说,那足以生活好几个月了!

    而对于那些正一品官员来说,虽然这一百石,是一笔小钱,但是有总比没有好啊。

    只要政绩通过考核,这完全是白得的银子啊!

    至于愁的人。

    自然是那些只知道拿俸禄,却不愿意干事的人。

    真到了那一天,他们没有通过考核,那他们可就完了!

    而熟悉朱元璋的李善长等人,对于朱元璋颁布的这个政令,心中充满了疑惑。

    从昨日,朱元璋拿出了摊丁入亩的政策,再到今天,解决了宗室供养制度,以及还拿出了所谓的激励因素,以考核制度,来鞭策在朝文武百官。

    如果这一政令颁布,那么肯定会有不少官员,开始认真做事。

    毕竟在大明,官员月俸禄,相当低。

    这一百石,完全正四品官员,多生活几個月。

    而下面的其他官员,甚至有不少的,哪怕生活一年,都有多余。

    但是这几个政策,光凭朱元璋和太子殿下,完全不可能想得出来。

    如果想得出来,那么为何这么多年来,才开始颁布这一道政令?

    看来,陛下身后有高人啊!!

    至于这高人到底是谁。李善长不知道,朝中其他官员也不知道。

    但是如今知道陛下背后有高人指点,李善长的内心,很想跟这位高人见一面。

    “启禀陛下,陛下之政策,是为大明文武百官之福,是为天下黎民百姓之福!

    相信在陛下颁布这一道政令后,朝廷贪污官员,会少至少一半之余!

    而大明百姓,也会歌颂陛下美德!”

    李善长心神一动,快速开口,拍着马屁道。

    “陛下之言,是大明幸事!”

    “臣没有意见。”

    “臣附议!!”

    “你们这些家伙,成天只知道拍马屁,这么多年,咱的耳朵都听出茧子了。”

    “既然你们没有反对的意见,那好,从今日起,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将颁布,告知于天下。”

    “于今年年末之时,朝廷会安排人员,对全国各地官员进行考核。”

    “咱打算借此成立一个部门,名为廉政部,至于廉政部官员,咱打算先让皇长孙朱雄英担任,等以后找到合适人员,再由此官员上任!”

    “除此之外,咱还打算成立一个部门,名为农管部!”

    “农管部,主要的职责是组织农业资源区划。

    贯彻执行大明有关种植业、畜牧业、和百姓经济发展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

    拟订农业技术,教育,及其队伍建设的发展规划、实施兴农战略。

    组织重大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项目的遴选及实施。

    指导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基地建设。

    指导农业教育和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工作。”

    “农管部,暂由太子朱标担任,由皇长孙朱雄英辅佐!”

    原本,朱元璋是打算廉政部和农管部,全都由朱雄英担任,但是考虑到自家大孙还小,要是让他一下子管两个部门,恐怕大孙不会愿意。

    所以农管部主要人员,暂时由太子担任,而大孙辅佐即可。

    “启奏陛下,廉政部,是对大明所有官员进行考核的部门,而黄长孙今年才八岁...恐怕....”

    让一个八岁的小娃娃,去管这么大一个部门,而且还是考核全天下的官员,这岂不是小孩过家家??

    到时候万一皇长孙任由自己的性格来,将那些得罪过他的官员刷下去。

    那岂不是有苦难言?

    “呵呵,咱大孙确实还小,才八岁,但是咱大明展示的聪明才智,岂是你们这些官员能够想象的?”

    “标儿,你说,让雄英掌管廉政部,是否不适合??”

    “启禀父皇,儿臣以为,雄英掌管廉政部,自当适合!!”

    毕竟这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全都是出自朱雄英,他的好大儿之口。

    对于朱雄英担任这个职位,他自然没有任何反对意见。

    自己身为太子,到时候儿子遇到问题,他这个当父亲的,自然也会帮助。

    而且在雄英背后,可还有父皇以及母后。

    有他们看着,雄英自然不会在这件事情上出任何岔子。

    对于朱标的回答朱元璋十分满意。

    他冷冷的看着下方的官员们,并未开口。

    但是他的意思很明显。

    太子都没有反对意见,要是伱们这些官员们,还抱有反对意见,那就是你们的不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