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大明朱雄英,最稳皇太孙 » 第26章 朱元璋:咱大孙怎么还未回宫?要不让锦衣卫去催催?

第26章 朱元璋:咱大孙怎么还未回宫?要不让锦衣卫去催催?

    “哼,咱大孙出宫,哪里有宫内吃得好!”

    “要是大孙在蓝玉那里吃得不好,咱要治他的罪!”

    一旁的王景弘,听到皇爷的话,不由得微微一笑。

    从皇长孙刚出生时,被产婆抱出来的那一刻,连太子爷都还未抱,皇爷先一步将皇长孙抱在怀里。

    甚至还亲自为皇长孙取名。

    可以说,从小到大,皇长孙都深受皇爷的喜爱。

    而如今,皇长孙在皇爷心中的地位,怕是已经远远超过太子爷了。

    他是一个阉人,皇长孙也是他看着长大的。

    今日自己去请皇长孙的时候,皇长孙甚至还喊了自己一句王爷爷。

    这让他受宠若惊,要知道,皇长孙的身份尊贵,未来可是要当大明第三名明主的人!

    自己能被皇长孙称呼一句王爷爷,他觉得这辈子都值了,哪怕让他现在去死,他也会开心的死去。

    “今日咱家大孙去了蓝玉府,可聊了什么??”

    “回皇爷的话,根据锦衣卫那边传来的的消息,皇长孙去了永昌侯府邸,跟永昌侯聊了几句,皇长孙殿下让永昌侯约束府中下人,切莫做出侵占百姓土地一事。

    另外,还说永昌侯认的义子太多了,这种性格必须得改。

    而永昌侯,听完皇长孙之言,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皇长孙保证,以后绝对不会在军营中认义子。”

    “哈哈,这蓝玉,为人十分高傲,以为打了几次胜仗,就目中无人,要是因为雄英几句话,能够改变他喜欢认义子的性格,这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蓝玉啊,蓝玉,咱家雄英可是在救你的命啊,要是你认不清局势,将来咱一定会对你动手!!”

    虽然蓝玉是朱雄英的舅姥爷。

    但如果蓝玉依旧如同现在这般性格,还继续在军营中认义子。

    那么他朱元璋自然会惩治他!

    毕竟蓝玉一个永昌侯,需要认那么多义子干嘛?

    等以后他的义子多了,那么是听从皇命,还是听他蓝玉的?

    任何胆敢威胁到雄英地位的人,他这个当爷爷的,全都会一一拔除!

    势必不会让任何一人,威胁到自家大孙!

    “王景弘,继续说!”

    “是,皇爷。”

    “随后,蓝玉让家中下人,去已故开平王府邸,请郑国公以及次子常升前来永昌侯府。

    随后,皇长孙让锦衣卫副千户蒋瓛守在门前,不准任何人进入。

    至于皇长孙和永昌侯,以及郑国公几人在屋内谈论了什么,恕奴婢一概不知。”

    “咱家雄英,去蓝玉府邸,甚至连常茂常升二人都一起过来,在房中密谈,肯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既然咱家雄英不想让锦衣卫知道,那么这件事情就不用去打听了。’

    “王景弘,你说咱大孙虽然如今才八岁,但是亲自前往蓝玉家中,甚至还让他两位舅舅一起过来密谈,是不是想要开始培养自己的班底?

    毕竟在宫外,与咱家大孙最亲近的人,也只有他舅姥爷,以及两位舅舅。”

    “皇爷,奴婢不知。”

    闻言,王景弘面色一凝,立马跪在了地上。

    他身为阉人,虽然深得皇爷信任,但是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他自然清楚。

    特别是关于皇家以及政事,这根本不是他一个阉人能够聊的。

    如果他敢说,那么等待他的也只有一种结果。

    那就是,死!

    “你呀你,咱就是问你一句,你这么害怕干嘛?难道咱朱元璋是那种一言不合就大开杀戒之人??”

    “皇爷自然不是,只是此事奴婢当真不知,无法为皇爷排忧解难,还望皇爷恕罪。”

    “你何罪醉之有?行了,你也一大把年纪了,别动不动就跪,起来吧。”

    “奴婢多谢皇爷。”

    “二虎。”

    “陛下,臣在!”

    “咱交代你的事情,调查得如何了??”

    “回皇爷,根据臣的调查,发现皇长孙身边,都是宫中信得过的宫女以及太监。”

    “未曾有陌生人接触过皇长孙。”

    “嗯,咱知道了,看来咱家雄英之所以能够说出摊丁入亩的政策,想必是因为他做的那个梦。”

    “至于开源节流,倒是有迹可循,出自战国·荀况《荀子·富国》中。

    战国时代的学者荀况,在《富国》中说,若要国家富强,朝廷就要爱护百姓,使百姓安居乐业,并积极发展生产。

    如果朝廷不顾生产,只知滥征赋税,浪费物资,百姓穷困至极,那么国家怎能不贫弱呢?

    所以,他说:“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并且说:“百姓时和,事业得序者,货之源也。

    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

    “这些话,咱十分赞同,咱就是农民出生,创立大明后,咱也一直兢兢业业,生怕怠慢了天下百姓,一個国家强盛时,那么百姓们自然能安居乐业,咱也希望咱大明的后人,也能够做到这一点,国强则百姓强!”

    “咱大孙才八岁,就能想到这一点,着实不易!”

    “皇爷,这说明皇长孙殿下天资聪慧,皇爷能得此圣孙,是大明之福,是陛下之福!!”

    一旁的王景弘当即拍起了马屁。

    “哈哈,你这老东西,咱让伱说其他事情,你闭口不言,倒是在拍马屁这件事情上,哪怕是咱大明朝中官员,也不及你百分之一啊!!”

    “皇爷,奴婢句句乃是肺腑之言。”

    “不过说起这开源节流,咱大家今日在早朝上,还说过,这开源节流,可不止能够用在这件事情上,而且还能用在别的事情上。”

    “退朝以后,咱也想了很多,但是却未想通,大孙之言,这开源节流,到底还能用在何事上。”

    “皇爷,解铃还须系铃人,相信等皇长孙殿下回来之后,一定能给皇爷一个满意的回答。”

    “哎...可是咱家大孙,到现在还未回来,要不安排锦衣卫去催催??”

    “不行,大孙这才出宫多久,要是咱现在就去催促,只怕会让雄英记恨他皇爷爷。”

    “算了,既然大孙想在宫外多待一会儿,那就多待一会儿吧,只要天黑之前回来即可。”

    对于朱雄英还在宫外没有回来,朱元璋很是纠结,但是又担心自己派人去催雄英回来,会让雄英生他的气。

    毕竟小孩子嘛,玩心很大,既然他想多玩一会儿,那就让他多玩一会儿呗。

    再说了,他身边还跟着蓝玉,相信没有任何人能够伤害到雄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