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大明朱雄英,最稳皇太孙 » 第23章 咱大明要做就做,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的王朝!

第23章 咱大明要做就做,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的王朝!

    “其实咱们军人,也是很容易被满足的。”

    “在政治待遇上,咱们大明实行的是世兵制度,上至将领,下至普通卫所军官、士卒皆采取世袭之法。

    陛下以功臣定天下,对军官十分优宠,即使卫所军官因犯过错被革职,其子孙承袭之特权也会得到保留。”

    “在经济待遇上,对老疾无子的军人、因战事而残疾者及其家属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

    我朝对武官的抚恤制度较为完备,在洪武元年时,陛下曾颁布了《优恤将士令》,洪武四年又“命中书省定军官军士优给之制”,主要限于对阵亡将士的抚恤。

    普通卫所军官也享有一些经济优遇,如“户无承袭之人”可以“全俸优养终身”。

    对受伤退役后去世的军人给以特别礼遇。”

    “在法律特权上,咱大明对犯罪军人的处分极为审慎而富有弹性。

    如洪武三年时,诏“军官有犯,必奏请然后逮问。”

    陛下还允许军人戴罪立功以自赎。

    在《大明律》规定:军职有犯罪者“俱发边方立功五年,满日还职,仍于原卫所带俸差操”。”

    “所以在这么好的待遇下,咱们将士自然也能奋勇杀敌!”

    蓝玉一口气说完了大明对于优待军人出台的制度。

    可以说,在这个大明,这样的制度,确实很容易让那些在前线奋勇杀敌的将士们得到满足。

    哪怕他们在前线杀敌导致伤残,或者伤亡,大明朝廷也会对其家人进行慰问,进行一定经济上的援助。

    但!

    至于那些将士们的家人是否能够得到这笔钱,那就要看当地官员是否高风亮节。

    如果有其中一处官员,对这笔抚恤金进行了贪污,流入自己的荷包中。

    那么势必会导致那家人的情况变得更加严重,甚至可能还活不下去!

    毕竟这笔抚恤金,本就是那位将士的家人应当得的。

    “舅姥爷,多谢你告诉雄英这些。”

    “不过对于大明将士训练一事,雄英倒是有一个小小的建议。”

    “噢?雄英,你连如何训练将士都懂?有什么好的建议,尽管说来,舅姥爷悉听尊便。”

    要知道,在今日早朝之上,朱雄英也对朱元璋说了一点小小的建议,虽然对朱雄英来说,那确实是一点小小的建议,但是完美解决了旱灾后续的事情,以及土地改革的事情。

    在蓝玉和常茂常升三人看来,朱雄英的这一点小小的建议,肯定不小,肯定能够受用!

    所以三人,一脸希翼的看着朱雄英。

    “舅姥爷,两位舅舅,首先在训练士兵的前提下,我们要让将士们认识到,何为军人?何为将士?”

    “噢?雄英,此话怎解??”

    “首先,军人,将士,其职责是保卫国家安全,保卫及守护国家边境,政府政权稳定,社会安定,有时亦参与非战斗性的包括救灾等工作。”

    “要让他们明白为谁而战!”

    “要给他们灌输统一思想!要让他们明白,军人,将士,是为了保护家国而战!!”

    “在他们的身后,是他们的家人,是他们的国家。”

    “要让将士们明白,他们在前线奋勇杀敌,他们只管奋勇无前,他们的家人,咱大明养之!”

    “在我们华夏的历史上,这是一个非常黑暗的时期,这个时期,由于战乱和动荡,许多汉人遭到了非人的对待,包括被当作食物。

    当时我们汉人被称为“两脚羊”,他们将咱们汉人视为食物来源,尤其是汉族女子,被侮辱和杀害后,其肉体被食用。”

    “这是我们华夏历史上的耻辱,咱们要让这些将士们明白。”

    “如若有外敌来袭,咱们不上阵杀敌,不奋勇杀敌,那么咱们会再一次陷入这样的危机!

    咱们汉人,要行得端坐得正,哪怕死也要挺直脊梁骨!”

    “咱们汉人的脊梁骨,是不会被那些少数民族戳穿!”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给将士们灌输,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

    “让他们明白,他们在前线奋勇杀敌,不是为了咱们大明,而是为了咱们汉人,不再遭受再一次的“五胡乱华”!”

    “那种黑暗时期,我相信将士们不想,也不愿再经历一次。

    汉武帝时期,中原政权派遣大军北击匈奴,打得匈奴毫无还手之力,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匈奴一直远离中原边境。”

    “不过汉武帝时期,虽然在抗击匈奴一事上,打得匈奴毫无还手之力,但是,他之所以这么做,也是起初为了维护政权的统治,在继位初期,汉武帝也只能忍气吞声地选择和匈奴和亲。

    一直以来,汉武帝认为和匈奴和亲是他一生中的耻辱,也是汉朝的耻辱,所以他要洗刷这个耻辱。

    汉武帝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尽全力消灭匈奴的有生力量。

    而汉武帝这一生,确实也做到了。”

    只可惜,虽然汉武帝将匈奴打服了,但是在此后匈奴残余势力向汉朝称臣时,汉武帝认为确实没有必要再征讨,所以便接纳了匈奴,仍然以和亲的方式缓和关系。”

    “对于这一点,咱朱雄英完全不赞同汉武帝的做法。

    自古以来,匈奴,一直是各大王朝的隐患。

    “纵观历史,和亲政策虽然可以让匈奴人安稳一点,但是,从历史的角度上看,匈奴人,他们根本不是记恩的主,只要咱们中华稍微露出脆弱一面,他们就会如同狼一样,直接从北方席卷而来,继续侵害咱们中原!”

    “所以对于这种人,咱们要时刻记住他们给咱们带来的威胁!”

    “历史上,许多朝代都出现过和亲的局面,以此来安抚匈奴。”

    “但是,这样的政策,注定是失败的。”

    “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咱大明要做就做,“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大明王朝!”

    “他们要打,咱们就打,哪怕举国之力,咱们也要将其彻底打服,甚至还可以亡其种,灭其族!”

    蓝玉,常茂,常升三人,在听完朱雄英的话后,心中顿时血液翻涌。

    三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惊骇。

    他们没想到,皇长孙居然能够说出这么霸气的话。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光是这一句话,要是传到皇爷耳中,只怕皇爷会立马将这段话加入大明祖训中!

    不过这话说得也没错,咱们大明要做,自然也要做的比历史上任何一個王朝强,比任何一个王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