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一生平凡 » 第五十七章 报考军校

第五十七章 报考军校

    1949年7月份,我在参加接收清点工作期间,曾看到报纸上登载的‘南下服务团’招生广告,经过短期培训,就可以到南方新解放地区去当干部。我就和一起搞清点工作的同事刘燕荪商量,一起去投考,于是,就去找军管组,结果因为当时工作比较忙,军管组没有同意。

    刘燕荪比我大两岁,在解放前参加民主青年同盟,是共产党领导的地下组织,所以,军管组把他当骨干分子,同我一起参加清点工作,和我很友好,谈得来,我到华东军大参军时也一直和他通信。

    后来,我又看到华东军事政治大学招生,就又想去投考,由于清点工作仍很忙,犹豫再三,就没有去找军管组。有一天,我回家看望父亲,妹妹和弟弟说与父亲关系紧张,想离开家庭。我就告诉他们,军大招生,可以去试试,如果录取,就可以回避家庭矛盾。当时,他们都在上中学,怕学历不够,之后,经过了解,初中学历就可以报名,于是,两人就偷着去报名投考,结果两人都被录取。报到以后,两人都去了苏州,被分在军大三总队,不久,他们来信说,已穿上解放军军服,走上了革命道路。

    1949年8月初,我参加的清点工作将结束,有一天,我看到刊登华东军事政治大学政治部直属短训办招生的广告,报考条件是大专以上学历,经四个月的理论学习,就随军南下当干部。当时,我没有告诉银行同事,怕他们知道后会报告军管组,可能就去不成。

    于是,我就去找高中同学马超贤商量,两人一拍即合,我就请了两天假,与马超贤一起去报名投考,直到发榜录取,我才向军管组报告。军管组对我们这些积极分子,本来是不想放手的,在7月份,曾反对我和刘燕荪去投考‘南下服务团’,但是,这时情况有了变化,上面正在号召精简节约,裁减人员,我又是工会的宣传委员,这一走,就起了带头作用,对工作有好处,于是,就同意了。记得我离开银行以前,工会还出了一期墙报来欢送我,肯定了我在解放后,参加军管组领导下做的工作,把我表扬了一番,说了不少好话,使我感到很光荣。

    我当时决心投考军大,是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冒险性的。因为当时我并不了解共产党,不知道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理论,不知道为人民服务的道理,所以,谈不上有什么阶级觉悟,也就是凭一股革命热情。在思想上,看到过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国民党军队的残暴,对国民党的统治没有好感;上海解放后,看到解放军爱护人民,纪律严明,军管组的军代表生活朴实,作风艰苦,对比之下,感到共产党比国民党好,所以,愿意跟共产党走。我在银行工作三年多,总感到工作单调枯燥,就想换换环境,有‘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想法。在解放后出墙报、办刊物的过程中,遇到许多理论问题,深感自己懂得太少,希望有机会学点理论。军大短训班招生广告中,讲短训班就是学理论的,而且时间短,只学四个月就可以南下当干部,正好对上了我的胃口,所以,我就不顾一切去报名投考了。

    在生活上,我小时候,经常吃不饱饭,挨过饿,受过冻,心想,去军大只要能吃饱穿暖,学到理论就行。当时,我21岁,思想比较单纯,考虑问题比较简单,所以,才能抛开比较优越的生活条件,去过比较艰苦的军队生活。

    在军大短训班录取以后,我才回家告诉父亲,大哥和三哥,他们都很惊讶,感到我不可思议,放弃了好端端的工作,和比较好的生活,去当兵,因为他们已经知道妹妹和弟弟考取军大后,到了苏州,就发了军装,当了兵。当时‘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思想观念比较普遍。而且,上海解放时,许多SH市民看到解放军攻打苏州河上的国民党碉堡时,伤亡了不少年青战士,都感到很可惜,认为当兵就要打仗,打仗就要死人。所以,家里人都认为还是在银行工作好,说我当时已经从练习生提升为助理员,一个月可以拿到一百多个折实单位,而且年龄也不小了,也应该存点钱,为今后成家做准备;再说去军大当兵,还不知道今后是什么出路,前途如何?认为我太盲目太冒险了。

    可是,我当时固执己见,也承认放弃了眼前比较高的收入,温饱的生活,去追求自己摸不到的前途,是有点冒险,但是,我认为国民党和共产党不一样,解放军和国军不一样,虽然当兵要打仗,打仗就会死人,但是,我还年青,无牵无挂,万一死在外面也连累不了别人,家里还有哥哥姐姐,父亲晚年,也有人照顾,多我一个少我一个不会有什么影响。家里人看我意已决,劝说无效,也只好听天由命,随我去了。

    1949年8月中旬,在得到银行军管组和家里的勉强同意后,我就和马超贤一起做报到前的准备工作。我们一起去南京路外滩附近,一个专门卖美国军用剩余物资的市场,我买了一条美国军用的黄绿色毛毯,之后,用了几十年,都没有坏。后来,又买了一个美国军用水壶,水壶的底托可以用来烧水,也可以当饭碗使用,还买了一顶美国军用蚊帐,之后,一直用了很多年。其实,当时买这些东西,完全是出于无知,一厢情愿地认为,既然当兵,就应当有当兵用的东西,不知道解放军是实行供给制,一切生活用品,都是由部队发的。

    买好用品,就处理我的个人财产。当时,我经过三年积累,已经有了两个皮箱,有了四季穿的衣服,有三、四套廉价的西装,冬天的大衣和丝绵袍子等,还有一些日用品,如台灯,床头灯等,另外,我还积累了一些‘财宝’,有十几枚各种银元外币,如清朝的龙元,民国时期的袁大头,孙元,美国的双鹰元,墨西哥元,香港元等。当时,自以为去当兵了,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不需要了,就全部送回家去,从此不再过问,不知父亲和哥哥们如何处理了。

    在军大规定报到的日期,我和马超贤两人带了简单的行李,到军大在上海的报到处,华德路荆州路缉规中学去报到,当天,在报到处编队以后,即集体乘火车,第二天到南京下关,徒步走到中山门内半山园驻地。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