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黑刀 » 第八章 练兵

第八章 练兵

    远处的硝烟依旧,前线仍在厮杀,扶余的三路大军呈品字形向着辽西郡深入,而大周江南之地,依旧是表面上的一片祥和。

    二皇子宇文礼出发了,坐在马车里看着一张舆图,这一行的第一站他放在了江都,一方面是因为谢登对江都熟悉,另一方面则是沿运河坐船顺流而下能够尽快抵达江南。江南追查太平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太平教混入民间百姓中,除非埋入暗桩,真正做到一网打尽,否则首脑尚在,太平教就如枯草一般春风吹又生。

    就在二皇子坐上京城通往洛阳的船只的时候,京城大营首批新兵两千人的训练开始了,没有什么拿着兵器练习武功,只有一百名禁卫军在带着练习走路,操练的场地很大,从早走到晚,不少士兵的脚底磨了血泡。带队的老兵们空闲的时候教了教怎么处理,就没人再管了。而宇文博在将沙盘交令之后,每天则是跟着三叔宇文佐在军营里转悠,看看兵器,看看士兵,看看火头军,然后再和宇文博聊两句,而宇文博也在继续着练拳看书。

    看着兵书,每天坐着梦,白天练完拳,在军营中看着一些和兵书中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几天后第二批一万人的新兵到了,同样的过程,只不过负责接待的是前面的两千新兵,段干从中挑选了一些人作为底层骨干,第二批一万人的新兵拆分到了这些骨干手下,用了两三天才重新整编好士卒。

    有道是兵过一万,无边无沿。现在大营中已经有了一万两千人,光是每天消耗的粮食肉菜都能用一间房子放,宇文博看着这一万多人每天训练都过足了瘾。

    “王爷,兵部招的人也太那啥了”段干抱怨道。

    “怎么了,都是百姓,不好练?”宇文佐问道

    “何止不好练啊,三天才整编完,纪律性太差”

    “没事,等第三批一万八千新兵到了之后一块处理。”宇文佐说道。

    “是,王爷”

    在等新兵的期间,工部的第二批皮甲和弓箭还有盾牌送来了,足有一万五千套皮甲、五千套弓箭、三千面盾牌和三千杆长枪。

    第三批新兵到了之后不久,宇文博学到了当将军最深刻的一课,不是文字意义上的军法处置,而是真实发生的血淋淋的军法处置。

    兴业三年三月二十二日,大周京城北郊新军大营,这一天,在声明军纪之后,杨朔一声令下,十二人因慢军罪被斩首示众,高挂的人头告诉着军营中的所有新兵,进入兵营便不再是百姓。还有五十六人违反军纪,受到禁闭的军棍不等的处罚。

    强调军纪的效果很快就凸显出来了,军令执行再也没有了之前的推诿拖延和蒙混过关。

    “三叔,为什么一定要杀呢”宇文博一直对兵书里面违令者斩这个词很反感,大家都是在一起的生死同袍,违反军令打军棍就行了,为什么非要斩首示众。

    “因为性命只有一条,没有人会为了命去做一些相对不重要的事。”宇文佐这样回答着。

    军纪整肃之后,真正的练兵开始了,长枪只练两个动作,刺出和抽回;弓箭手就练的比较多了,练臂力练站姿练队列,花样繁多,但弓箭兵的挑选也要稍微比普通步兵严格一些,臂力是最优先的条件,至于盾牌兵,也很简单就是各种举盾,举盾防御箭雨,举盾结阵抵御冲击。

    宇文博看着演练中的一队队兵士,脑海中每一天的梦境仿佛在和现实一点一点的重合,他敏锐的注意到了一个问题,现在的新军是练战术动作,但是真正的战场上这样的表面军队特别是遇到北凉大批的骑兵,绝对是一击即溃,怕是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反击。

    “三叔,这样练兵行吗?”宇文博有些怀疑道。

    “慢慢看,看下去,你知道为什么大周边军能抗住北凉骑军,甚至上次与北凉的作战中还能击溃王庭沙钵可汗本部吗”

    “不知道”

    “因为大周军队,特别是大周边军经历了最严格的训练,新兵必须训练满一年才有资格编入预备队。只有真正经历过两战以上的老兵才是我大周边军的精锐。”宇文佐自豪地说道。

    大周和北凉经历了许多战争,宇文佐也是参加过对北凉战争的人,大周在宇文泰的手上灭掉了南宋一统中原,但是连年战争国力消耗严重,特别是和北凉的战争中,几乎得不到任何的补充,反而是军队,连年战损,上一次战争虽然在雁门定襄击破了两支北凉骑兵,甚至即溃了北凉王庭沙钵可汗的本部骑兵,但是驻军之一的凉州军也遭受打击全军覆没,幽州军遭到扶余偷袭粮道折损过半,化为各县县卒守卫渔阳辽西。

    就在京城大营开始正式练兵的时候,前往江南的二皇子一行人在下午也抵达了目的地,江都郡江阳县城。

    一行人下船,早就在码头等待的郡守一干人等忙上前问好。

    “下官江都郡守郑泰拜见二殿下和诸位大人”人群中为首的一人上前说道。

    “原来是郑大人,这几日要麻烦郑大人了”刑部侍郎周振说道。

    “周大人,二殿下下官已经准备好了住所,请先行下榻和园”

    “多谢郑大人美意,那我们就不客气了”宇文礼说道。

    随即,郑泰带着一行人来到了江阳县城中的和园,安排好了仆役和丫鬟,又对周振说道:“周大人,在下和几位同僚在浔阳楼略备薄酒为大人和二殿下接风洗尘,还请大人与二殿下赏光。”

    “郑大人,今日天色不早了,接风可否明日再说。”

    “哎呀,多谢周大人提心,在下几乎忘却大人和二殿下一路车马劳顿,今天还是要好好休息猜对,这样吧大人和二殿下稍等一会,在下去安排一些饭菜,大人和殿下用过饭菜再行歇息。不知大人觉得这样安排可行否”

    “郑大人太客气了”

    “哎,大人和殿下不辞辛劳,我等也当应尽一些地主之谊。”

    “麻烦郑大人了”

    “不妨事不妨事,周大人在下先去安排了”郑泰离开了和园前去安排饭菜。

    和园宇文礼房中,“殿下”一人敲门说道。

    “谁啊”宇文礼打开房门“原来是周大人”,宇文礼在路上已经和周振聊了很多,周振对于宇文礼也了解了不少,至少周振觉得这个皇子肯替太子平乱江南,更何况二皇子对太平教的策略也是直指其弱点,此次江南之行光靠周振怕是难以成事,因此两人的主从地位已然确立下来。

    “殿下,郑泰郑大人请求我们明天出席接风宴”周振说道。

    “有哪些人参加?”宇文礼问道。

    “郑大人说就是郡守府的一些官吏。”

    “周大人,看来咱们督查江南官吏收缴赋税的这个名头起作用了,不过具体如何,还得等宴席之上才能看明白。”

    “殿下意思是”

    “太平教江南盘桓日久,难保一些官吏不是他们的人”

    “这些人有可能是太平教的人,不得不防”

    “殿下,那咱们此行”周振也有些糊涂

    “督查税收,然后下棋”

    “下棋?”

    “对,下棋,太平教在江南下棋,那我们也在江南下棋,周大人你要有心里准备啊。”宇文礼笑着说道。

    “什么准备?”周振迷糊了。

    “下一两年棋的准备”

    “?”

    “太平教江南布局最少有八年,我们这一次想要三个月半年追查出来难以实现,所以要有长时间对峙的准备。”宇文礼说道。

    “明白了,我还以为殿下要打算三个月追查到底。”

    第二天,浔阳楼,“殿下,请”郑泰等人在浔阳楼门口迎接到来的周振和宇文礼,一行人入席。

    “殿下,周大人,这位是江都都尉陈萍”郑泰指着旁边的一位中年人说道。

    “在下陈萍见过殿下,周大人”

    “这位是刘石刘长史”

    “在下刘石见过殿下,周大人”

    ……

    “这位是柳家家主柳泉”郑泰指着一名穿着朴素的中年人说道。

    “草民柳泉拜见殿下”柳泉向着宇文礼下跪说道。

    宇文礼不明就里。郑泰指着末尾的几人解释道:“殿下,这几位都是本地大族的话事人,因在本地积德行善,颇有贤名,而且那和园便是这几位共同捐献的。”

    “明白了,多谢几位的慷慨捐赠”宇文礼淡淡说道。

    周振打圆场说道:“郑大人快开席吧,咱们坐着边吃边聊。”

    “好,殿下请进”一行人走上了浔阳楼三楼

    “殿下请上座”郑泰恭敬道。

    一行人入座,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聊了许久也算是聊到了正题。

    “郑大人,我奉父皇旨意督查江南各地征缴赋税的情况,到时候还望郑大人多多配合。”宇文礼说道。

    “殿下,放心,我等为陛下办事必然尽心竭力”郑泰也保证道。

    “郑大人,我在京城就听说江南有太平教妖人蛊惑人心,不知道这江都郡情况如何”周振开口道。

    “周大人,唉,这太平教,下官也不知道该怎么说,陈都尉曾经带人捉拿过几次贼人,还是让陈都尉给大人说吧”郑泰叹了口气又将话头踢给了陈萍。

    “周大人,下官曾三次带人捉拿太平教妖人,可每次都被妖人影藏在百姓之中,因缺乏证据只能将所有人释放。”陈萍也有些无奈。“太平教妖人每次出现,几乎都是和百姓在一块,而那些受到太平教妖人蛊惑的百姓,无论如何也不说到底谁是太平教妖人,下官曾试图威胁百姓,但都是害怕而说的攀咬之词,不足以作为抓人的证据,因此三次捉拿皆无功而返。”

    “原来如此,可见太平教隐藏之深,所图怕是也不小”周振心里想着,

    “陈将军不必如此,太平教朝廷要从长计议,定然可以一举消灭。”宇文礼说道。

    “殿下,是末将无能”

    “陈将军你已然尽力,何故如此,朝廷不会忘记你的功劳。”宇文礼继续说道,又看向那几位当地大族的当家人,举起了酒杯:“几位的功劳,朝廷都会看在眼里,当然也不会亏待几位”

    “殿下谬赞了,为朝廷分忧是我等之幸”几人也连忙敬酒说道。

    宾客尽欢,宴欢人散。众宾客散去,宇文礼回到了和园中也开始思考具体从哪里入手埋下暗桩,世家是他第一个考虑的,但是并不是唯一考虑的对象。太平教要想发展壮大,必然需要接触世家,那么从世家入手无疑是正确的,但并不能真正根除太平教,因为太平教的根在百姓,在那些饭都有些吃不饱的平民百姓,江湖人士是他们行动的外衣,百姓是他们的保护伞,如果需要继续壮大必然需要世家的力量。这一次时间有限,必须要先做出成绩稳定全局,太平教处理要慢,否则必然引起动荡。还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江南打造自己的助力,世家的力量终归要大于百姓。

    所以,第一个目标,还是对准了世家。然后就是处理手段,一定要温和。

    “谢先生”宇文礼来到谢登的房门口敲门道。

    “殿下”谢登打开门让宇文礼进屋。

    “要麻烦先生了”

    “殿下放心,几日间就有消息。”

    “好,先生办成此时,回到京城,我为先生请功。”

    “多谢殿下。”

    而就在宇文礼一行人抵达江都前一天,丹阳郡江宁曹家家主曹绍就收到了一封密信,在看完之后冷汗如雨下,急忙前往江宁的英雄庄分部。

    “曹家主”一身穿黑色劲装的青年拱手对曹绍说道“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给,你看看吧,看完尽快向上面汇报”曹绍将密信交予了青年。

    青年看完脸色有些凝重,“这么快”

    “看来皇帝很重视江南,赶紧让人离开。”

    “好,我立刻安排丹阳郡人手隐匿,但是其他郡怎么办?”青年有些不知所措。

    “先给将军传信吧,然后附近能通知立刻派人去”曹绍说道。

    “我现在能通知附近五个郡,你帮我安排五支商队隐匿人手。”

    “行,事不宜迟,下午就出发”

    “好”

    江都谢家,“少爷回来了”仆人大喊道。

    一对夫妇也出来看到了不远处的谢登,“爹娘”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谢登母亲连连说道。

    “爹,儿子这回是跟着二皇子回来的,如今二皇子势单力薄,正是用人之际”谢登开口道。

    “你想怎么做”

    “太平教乃是朝廷心腹大患,孩儿想立些进身功劳”

    “联络世家?找出江都的太平教?”谢登父亲看着谢登说道。

    “还是瞒不过爹”谢登说道

    “太平教报复怎么办?”谢登父亲反问他道。

    “拉江都郡守下水,大家一起共进退”谢登说道。

    “去办吧,为二皇子出谋划策要一心一意。”谢登父亲提点他道。

    “谨记父亲教诲!”

    第二天,一场酒宴在江都谢家举办,江都郡守,江都都尉,还有柳家,石家等多个家族家主参加,虽然进去时所有人表情都很奇怪,但出来时所有人脸上的笑容却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的。

    很快,江都仿佛出现了一张巨大的蛛网,江都郡的风吹草动都能传到江阳城中。

    第三天,都尉陈萍带人出发,接连抓人,整个行动经过三天,共抓捕道太平教外围成员三百八十七人,太平教江都郡渠帅以下小头目二十七人。

    “哈哈,谢先生此计真是高”和园中,宇文礼夸赞着谢登。

    “还是依靠殿下声名,在下才有此收获。”

    “先生才智,在下远不及”宇文礼夸道。“先生,那咱们下一步去哪里”

    “殿下,江都是第一处,但江都附近的郡怕是不行了,太平教贼人势必逃窜,难以收获。”谢登说道“不如我们前往江夏”

    “江夏?”

    “对,江夏距离江都有一段距离,太平教近期逃窜必然是往江都附近,那么江夏遥远消息传递没有那么快,我们借口水土不服,直接以世家名义前往江夏,用同样的手段收江夏世家。”

    “让我想想。”宇文礼有些迟疑了。

    “殿下,时不我待”谢登说道。

    “好,就按先生说的办”

    “殿下,那我这就去联系柳家安排船只,殿下收拾行李,留周大人和其他大人在此迷惑对方。”

    “这么快就走”

    “好,我立刻和周大人说明情况”眼见谢登看向自己,宇文礼也不在犹豫,立刻去见了周振,说明情况,周振想劝阻宇文礼,缺见宇文礼决心已定,便不再阻拦,道一声殿下保重。

    很快,两个时辰后,柳家家主柳泉派出了一艘船只扬言去做生意,宇文礼谢登暗中上船直奔江夏。

    江宁曹家,一封密信再次来到了曹家家主曹绍手中,打开信曹绍也有些惊讶道:“好快的速度”

    一个时辰之后,曹绍又带着密信来到了英雄庄分部交给了黑色劲装青年:“李公子,江都附近的郡收到消息了吗”

    “应该已经收到了”李公子说道。

    “那就好,有没有上面的消息”

    “还没有,但是我已经安排一些人离开。”李公子继续说道。

    “上面反应最好快点,这次这个二皇子动作很快,搞不好我们要吃个亏”曹绍说着。

    “曹家主,你也赶快收拾收拾吧。”李公子讥讽曹绍道。

    “李公子,在下先回去收拾了”曹绍也不生气,告辞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