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千古一人王阳明 » 第十二章 一路艰辛

第十二章 一路艰辛

    我们上一次讲到因为阳明先生上书挽救戴铣,所以被廷杖四十,在狱中待了大概三四个月的时间,出来之后发配到贵州龙场,他具体出狱的时间,《阳明先生年谱》是没有记载的,我们在别的一些资料比如在李梦阳的作品当中发现一首诗,叫做《发京师》,李梦阳先生在这个题记中说,“正德二年春二月,与职方王子同放归田里”,这个职方王子实际上就是指王阳明。

    我们从李梦阳的这首诗的题记当中,可以非常清楚地知道,是正德二年二月,王阳明被贬谪到贵州龙场。从他十一月入狱,到二月出来,阳明先生出狱之后,因为要赴龙场,所以他首先得要离京南下,要先到家里去做些准备。

    接下去的一个记载历来都是有争议的,我们先讲王阳明年谱的记载,王阳明年谱是说“先生至钱塘”,就是现在的杭州,刘瑾派人侦察他,派锦衣卫的人来追杀他。王阳明先生觉得这可能躲不过了,所以他投了钱塘江,做了一个投江的假象。跳进钱塘江之后,遇到一条做生意的商船。他搭上这条船到了舟山,到了舟山之后,一夜之间,一阵大风把他刮到了福建。他上岸之后找小路走,结果就走进武夷山去了。

    这是钱德洪在《阳明先生年谱》当中的一个记载,因为太简略了,人家也不大相信,尤其是在我们古代的时候,人们也不相信,一夜之间怎么可能往来数千里,怎么可能从杭州到舟山,然后进入武夷山呢?所以这个里头就有很多不同的传说。关于这件泛海的事情,究竟有还是没有,在阳明先生的生平事迹当中,这一段事实际上是不大讲得清楚的,像阳明的弟子季本,我们原来提到过这个人,季本在他的作品当中也记录了阳明先生这段事情。

    但是按照季本先生的记载,他实际上也不相信王阳明能够在一夜之间往来数千里,所以他说这是王阳明做了一个梦,是梦中泛了海,并且梦中做了事,这当然也只是季本的理解。很可能黄绾先生也不相信这么个事,所以在王阳明先生的行状当中,记载这件事情也是非常语焉不详的。至于冯梦龙先生写的《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本质上是一个小说,那里头活灵活现写出来的另外一个场景,我们可信一半,有些也未必全信。

    我现在呢根据所有这些资料加以整合,提出一个我个人的想法,那是不是真的当然我不敢说。实际上在王阳明先生的全集当中,第十九卷是他的诗歌,其中有赴谪诗五十五首,从钱德洪的编辑来看,就是王阳明先生离开京师,前前后后最终到达龙场这个途中所写,总共有五十五首。

    从这五十五首诗里面,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简单的信息,从二月到了钱塘,也就是到了杭州以后,实际上王阳明是躲在一个小寺庙里,他既没有回家,也没有往龙场去,这个小寺庙名字叫做圣果寺,我们可以理出一个比较清晰的时间线索来,他有诗歌留下来。

    他躲在圣果寺,说得简单明了一点,是不想负责,因为原因有多种多样,从一个最简单的方面来讲,他当时身体很不好,而且在监狱里面也备受煎熬,所以他实际上是躲在圣果寺养病,那么也免不了与僧人、与朋友也有一些交往,所以也有一些诗歌留下来。他甚至想从此遁去,不出来了,从这些诗歌当中多多少少都可以流露出这样一种信息。

    可是要知道,不管怎么说王阳明是朝廷官员,他被贬谪,那是要有时间限制的。现在有人觉得,刘瑾派人侦察王阳明的行踪,并且派锦衣卫去追杀他好像是不可信的,我看也未必。实际上王阳明本来应该到龙场去,结果他就躲在杭州,既不在家里,也不在龙场,路上也没发现这个人。那么刘瑾派锦衣卫出来,追查王阳明这个人究竟在哪里,这个事情是完全可能的,是很可信的。

    派锦衣卫来,到了杭州,如果按照《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里头记载,这两位锦衣卫都很有名的,一位姓殷,一位姓季,两位个子非常高大,王阳明知道被他们抓住肯定是不对的,然后就到了江边,拖延投江。他究竟有没有投江,是有不同说法的,有的说他并没有真的投江,只不过是躲在那里,然后比如说扔一个大石头到河里,他就脱身了;还有的说法,他是正经投了江。

    这里还说,他还留下两首绝命诗,请这两位锦衣卫去报告给官府,王阳明先生跳江了。我个人觉得,他投江的可能性不是没有的,胜果寺究竟在哪里,现在也说不清楚,杭州市内现在肯定没有这个寺,变动太大了。从记载上面来看,它应该是靠近钱塘江的。

    他投江了以后被商船救起,这个可能性是很大的,钱塘江本来就是有航运的,在明代的时候,还是一条非常重要的交通要道。他被商船救起,要到舟山,那是非常方便的,因为钱塘江原本入海,入海以后就是舟山地区。到了舟山,他继续到了福建,可能性同样很大。只是这里是不是像钱德洪所说的那样,一夜之间被一阵大风吹到福建去的,我们可以存疑。

    这就是泛海的故事,按照我现在有关资料的整合,排除那些过度的故事情节性的东西,我觉得钱德洪所记录的东西基本上还是可信的。

    他先是躲在杭州圣果寺,从二月一直呆到夏天六、七月,时间太久了,所以刘瑾派锦衣卫来追查王阳明、侦察他的行踪,这个完全是可能的。王阳明为了摆脱这两位锦衣卫,跳了钱塘江,被商船救起,到了舟山,很可能这个商船的目的地还是在福建,那么他因此也就到了福建,这个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他上了岸以后,就像钱德洪所说的一样,他没有走大路,而是往小路走。如果他从福州上了岸,上岸以后他就要抄小路,一走就走进武夷山了。武夷山现在也是风景名胜之地,在阳明先生那个时候,那里人更少、山更幽。走进武夷山,山水清幽、风景很好,他渐渐地平静下来以后,突然觉得很饿了,天也迟了,他先是找到一个寺庙,敲敲门,想到这个寺庙里面去住一宿。

    结果应门的僧人啊跟他讲,说庙太小,这里没有客房,没法住,你往前走吧。往前走不多久,他看到一个没人的破庙,尽管很破,走近一看,香案倒还是有的。王阳明太疲倦了,也没多想,就躺到这个香案上呼呼大睡,睡了一宿。没想到第二天早晨很早,那和尚来敲门,走进来一看,看到王阳明在香案上睡觉,非常惊奇,瞪着两个眼睛问他。

    王阳明醒过来以后,看到一个和尚在眼前,这个和尚老问他,昨天睡得怎么样?王阳明说很好。他说没什么声响吗?王阳明说没啥声响啊,一切都很好。然后这个和尚就突然说,这位客官,你肯定是非常人,了不起。

    为什么这个和尚这么奇怪呢?钱德洪在年谱当中记载,这个地方实际上是虎穴,旁边就是有老虎的。这个可能对僧人不大尊重,但是钱德洪在年谱里是这么说,武夷山当中这个小庙的和尚,他知道这地方是虎穴,所以往往有客人来呢,他故意不接纳,他也知道没别的地方好去,一定会走到破庙里面来安身。而这个破庙原本就是个虎穴,所以第二天早早地来,以为人就被虎吃掉了,客人们总有点行囊、盘缠,他现在就可以来拿走了,是这么个事情。

    这个和尚来一看,王阳明啥事没有,他非常惊奇,然后又突然对王阳明先生非常恭敬起来,请他到庙里去坐坐,吃点早饭。王阳明就跟这个和尚到了小庙里头,又没有想到,在这个小庙里面遇到了老熟人,遇到是哪个老熟人?原来就是当年阳明在南昌铁柱宫结识的那位老道。这位老道很神奇,意思就是王阳明先生的全部行踪,前前后后、坎坎坷坷、曲曲折折,所经过的全部事情他都了如指掌。他问王阳明,你现在怎么打算?阳明先生一想说,世间的事情啊,我原本就有这个意思,想从此不再介入世事纷华了,经此一两年来,更有这种想法了,我就在武夷山待下去怎么样?

    老道说这个地方可不是你能待得住的,如果你真想这么做,那么等待着你的必定是大灾难。王阳明问他,有什么灾难呢?他说你怎么糊涂一时?你是朝廷命官,并且还是戴罪之身啊,如果不去龙场,你可以逃掉,你家里呢?你的父亲呢?你的母亲呢?你的祖母呢?如果诬陷你一个谋反之罪,哪一个逃得掉?

    阳明先生一想那也是,没办法,他就离开了武夷山,又到了南昌,从南昌又到了南京,因为他的父亲王华是在南京做官,做南京的吏部尚书。去见了他的父亲以后,又从南京回到绍兴,前前后后一折腾,就已经到了这一年的年底了,钱德洪年谱的记载关于这一个过程,前后是有半年的时间。

    我们刚才说的阳明先生这一段所谓泛海的故事,如果说只是一夜之间往来于数千里,那当然是令人不可信的。但如果我们按照钱德洪的记载,实际上他前后有半年的时间,那我想要从杭州到舟山,从舟山到福建,从福建到南昌,再到南京,再返回绍兴,从时间上来说应该是没问题的。

    很多历史事件,我们后代要通过不同资料的记载,给予所谓的完全真实的事实还原,很可能是很困难的。一个事实的记载,我觉得如果我们可能从其中的记载当中体会到一种意义,或许是更重要的。阳明先生的作品当中,保留了他的泛海之诗,尽管是说一夜之间往来数千里,而且所到之处必有题咏、诗歌很多,正因为这样,人们不相信。

    那我想阳明先生保留在全集当中的这首泛海诗,不管怎么说,倒是他真实心态的写照。“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这个四句诗我也很喜欢,“险夷”就是艰难险阻,各种各样的艰险,山高曰险,夷就是平。不论世路艰险还是平坦,我都不滞胸中,并不把这些真正放在心里;所有这一切,富贵也好、荣华也好、艰难也好、困苦也好,都只不过是如天上的浮云一般,所以说是“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深夜的时候,万籁俱寂,唯有海涛掀起的那种汹涌波涛席卷三万里,三万里未必真的是三万里,实际上我们便可以把这个“夜静海涛三万里”看成是胸中波澜。“月明飞锡下天风”,月明之夜,锡原本是锡杖,是和尚游方要用,和尚手里拿着的那个是锡杖;明月之夜,手里拿着锡杖,趁着天风而下,你说那是什么境界?所以这首诗实际上是阳明先生那种胸怀的自述。

    不管怎么说,阳明先生拜别了他的父亲,在南京,回到了绍兴,做一些准备,带上三个人,一路上有个照应,离开绍兴老家,前往龙场而去。正德三年的春天,到达龙场。到龙场以后,我们大家都知道,他在龙场最后实现了自我思想的完全超越,那就是所谓龙场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