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犬子汉高祖 » 第一百章 富贵不还乡

第一百章 富贵不还乡

    汉五年三月(公元前202年)。

    “太公,咱们要动身出关啦,陛下在都城洛阳等着咱们。”

    赵功进来,喜气洋洋地对刘执嘉报告。

    什么?定都在洛阳?

    这与记忆里不符啊,不是两百多年后的东汉都城才是在洛阳吗?

    刘执嘉心里带着疑问,跟随着皇后吕雉和自己的大儿媳、二儿子刘仲等一大家人起程。

    同样是长途跋涉,可这次与之前从项羽手里逃生后去关中心情完全不同了。如果说那次人生第一次远行充满后怕与对刘邦生命与事业的担忧,而这次则是天下已定的安心与旅途风光的享受了。

    所以,所谓享受旅行,其实关键在于你有怎样的心态,而这心态又来自于你人生的境遇如何。

    一路上,家人们也和刘执嘉一样,完全是放松的欢声笑语。特别是多了太子刘盈和鲁元公主,这两人之前虽然没有当俘虏的经历,但也是战乱中逃生,尤其还遭受了被父亲推下马车的伤害。

    这次路上,已经身为太子的刘盈和鲁元公主可是与母亲吕雉一起享受到了尊贵的味道。当然不能说富贵,因为多年的战乱,让刘邦这庞大的家族与后宫队伍,甚至都用上了牛车,因为马匹不够。沿途供给的食物用具等,就丰俭由人了,通俗说就是有啥吃啥有啥用啥,没法讲究。

    而也就是这点,让这次搬家之旅显得色调显得暗淡了许多,身为未来天子的刘盈一路上的心情也很快由新奇兴奋变为了沉重忧郁了。到处战后的残破与百姓的死伤流离,让这位生性仁厚的孩子甚至经常含着眼泪下车给予施舍。

    母亲吕雉起初默许儿子的行为,脸上还显出欣慰赞许的神情。但随着难民人数的变多拥挤,感受到安全压力和无能为力的吕雉,很快制止了儿子的行为,而这让刘盈之后的情绪就更不好了。

    这刘盈是个好孩子,将来也一定会是个好天子的。刘执嘉看在眼里,心里确认了这个判断。

    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这是今生才知道的,当看到蜿蜒的洛水后不久,还算宏伟的洛阳皇宫就在眼前了。

    所谓周朝八百年天下,从平王东迁算起,洛阳作为都城就有四百多年。虽然周王室逐渐衰微,到了战国后期,昔日拥有天下的东周更是几乎成为所谓仅有孤城的“城周”而不是别称“成周”的洛阳了。但瘦死的骆驼架子大,特别在秦一统天下的战争和仅仅十来年后的楚汉战争中,那些名城大邑都破损不堪,对比之下洛阳昔日的周王宫反倒硕果仅存、难能可贵了。

    展现在刘执嘉眼前的洛阳王宫,也已经简单修葺过,虽然许多处还露出古旧寒酸,但基本完整、规模也比栎阳作为秦故宫要大。想来刘邦定都洛阳,一肯定是可以就近就便,二来说不定暗含希望,想像昔日周王朝一样,气运长存也来个八百年?

    反正定都洛阳,刘邦肯定不会愿意让自己成为秦始皇那样,梦想二世三世乃是百千万世永远延续,结果二世而终的。

    “皇后、太子、太公、各位,一路辛苦了。臣萧何领命迎接各位,宫中已经都安排好了,请随臣前往。”王宫大门前,丞相萧何朗声道。

    丞相府已在之前迁移洛阳,以这支队伍的身份,刘邦让丞相来迎接,礼节上没有不妥,何况萧何丞相是同乡人又一起经过起兵举事的患难。

    只是,听着萧何将自己排在了皇后甚至太子之后,刘执嘉心里还是有点别扭与失落:刘邦这儿子,自己所谓公务繁忙不来迎接也就罢了,难道自己就没有个名分,所以让萧何连称谓排序也为难吗?

    在亲自指引、安排好个人的宫殿住所后,萧何对众人说:“臣马上向陛下报告,想来陛下很快就会来看望,为各位接风洗尘的。太公年高,旅途后精神还不错啊?还请抓紧休息一下,定会很快恢复如初,陛下就更会为您高兴了。”

    这萧何,还算重情、细心,想来发现了自己的不快,刘执嘉看着萧何对自己特别的关照,内心多了点欣慰,微笑着对萧何点点头。

    “想朕了吧?想老家了吧?今后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了哦!”

    这是刘家的家宴,刘邦的几位夫人和她们的孩子并没有参加,已多日不见的刘邦气色看上去挺好,那种征服天下成功者的睥睨自信,配上他独有的刘氏冠——如今朝廷上的大臣,都争相仿制,已经成为流行款式了。身上穿着与秦始皇相似的黑底红边王服,让所有家人包括刘执嘉,都感到了陌生与拘束,特别是他如今一口一个“朕”说话时。

    “哈哈,没办法,要养成他娘的这样文绉绉的说话习惯,就是手下一帮腐儒书生说的天子气象,真他娘的别扭。不管它了,都是咱刘家一家人。来,肥儿,不敬你老子一耳杯?哦,有人告诉老子又叫啥‘羽觞’,怪好听的,是吧?”

    刘邦笑着对儿子刘肥叫道,当刘肥还是有点敬畏与拘束地举起手中从未用过的沉重、贵重的金耳杯时,刘邦一把将他的肩膀揽了过来,又看向儿子刘盈——

    “盈儿,你也多日不见朕了,想为父吗?你呀,不要这么放不开,像个娘们似的,老子不喜欢。哈哈。”说道最后,刘邦下意识看了看吕雉,吕雉脸色平静。

    --------

    “来,父亲,儿再敬您一杯。多谢您当年腹语显灵,让我有了足够的自信与勇气,否则不说当上汉王,就是之后与西楚霸王项羽的相争,我都难以支撑下来。”

    刘邦今天喝了不少,但神智还很清醒:

    “听丞相说起,父亲关心前线战事,还自制了沙盘推演?这可是好东西呀!还有您发明的塞门剑车和改进的攻城楼车,都帮了将士们不少忙的。您想老家了吧?哈哈,老家现在归韩信那小子地盘啰,我可不像项羽,咱们富贵不还家,这天下都是咱刘家的!”

    “对对,陛下万岁!”二儿子刘仲喝了不少,胆子也大了起来,也跟着自己和大嫂和子侄辈一起大呼。

    “父皇说得太好了!富贵不还家,天下皆刘家!”才八岁的太子刘盈虽然不能多喝酒,但父亲的不拘束也让他胆子大了不少,嫩声重复道。

    刘邦哈哈大笑。

    只有刘执嘉,在儿子刘邦冲天的豪气背后,感到了他提到韩信时的一丝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