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犬子汉高祖 » 第九十六章 这不合理啊!

第九十六章 这不合理啊!

    秦故都,栎阳。

    “错了,还是张良说得对啊。”刘执嘉心里对自己说。

    栎阳只有秦迁都咸阳前的狭小又简陋的宫室,且只经过最简单的修缮,一看就知道身为汉王的刘邦其实并不打算安心常住。

    但这也是目前刘邦所能选择的最佳地点了。因为被项羽封汉王的都城南郑远在汉中,又被囿于狭窄盆地,根本就只适合自守。刘邦志在天下,就必须走出汉中到关中,再出关与项羽逐鹿中原。

    虽然打败了项羽分封的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夺取了三秦之地,真正占有了关中,但咸阳宫殿已被项羽付之一炬,只好暂且在栎阳过渡了。

    所以,刘执嘉在这里也没法做长期安住的准备,尤其是这里阴沉肃杀的气氛,经常会让刘执嘉想象当年秦始皇的母亲赵姬与情人嫪毐浓情蜜意、还生下两个私生子的情景,更控制不住自己会去想象当年平定叛乱、诛杀嫪毐等人的血腥。

    好在,这栎阳城当然比家乡丰县条件还是要强得多。服侍的人也多了,比审食其和赵功两个大男人可细致周到多了,而这两人现在也升级当官、大多动动嘴就行了,也正在慢慢适应这种指挥他人的惬意。

    刘执嘉现在可以更多的让这二人去为他到各处打听消息,尤其是萧何那里,然后在自制的沙盘上摆弄和分析。

    “当初怎么就没想到把这个做好点,也可以让刘邦用上啊?”刘执嘉看着眼前沙盘里的高山、峡谷、流水、平原,心里颇为遗憾。

    任敖当初是摆陶碗和箸给自己示意的,可任敖现在已经升官当地方郡守去了,而自己觉得之前任敖的方法还是过于粗略简单,于是就想到了后世常用的沙盘。反正闲来也无事,自己摆弄一下也好。

    看着沙盘形势图,再回想刚刚赵功带回的最新消息,刘执嘉又一次深感张良对自己的智商碾压,甚至包括自己和张良同样对项羽的比喻。

    项羽不是自己所想一头只有角的蛮牛,只要躲避开它横冲而来的利角就行了;而是一只哪怕伤痕累累却随时可以反击伤人的猛虎,用他的满口利齿和四支利爪。

    “汉王打算养虎遗患吗?”这是自己在刘邦探望自己时,张良和陈平前来请刘邦议事,自己退场时无意听到的一句话。现在才知道,“养虎遗患”原来是出自张良之口,而这虎指的就是项羽啊。

    毁弃平分天下的鸿沟之约,哪怕是刘执嘉也认为没什么不对。这样残暴视百姓如寇仇、又不能得人用人的项羽,只是天下的祸害。

    如今这只老虎肚子里已经没有食物,因为粮道被断;但四只利爪还没有完全被按住,尤其是一口利齿的虎头,随时可以突然猛转过来伤人。刘邦这次就又吃了大亏!

    “太公,听说汉王追击楚军至固陵,遭到项羽反击,已后退阳夏,掘深壕筑壁垒固守待援。”

    赵功果然带来了最新消息,只不过不是个好消息。

    “哦?审食其,你休要让王后知晓。”刘执嘉第一念就是封锁消息,尤其是对吕雉。

    自到了栎阳,吕雉的心情由嫉妒、郁闷的痛苦,开始转而认清现实,享受实际上的王后待遇了。

    自己的儿子刘盈被立为太子,这是谁都必须承认的现实。母以子贵,虽然如今还是战时,没有正式确定她的名分,但谁敢对她不敬?这让精明强干的吕雉极大地满足了支配、控制后宫的欲望,正如鱼得水、不亦乐乎呢。

    此时告知这样的消息,平时更多地服侍吕雉的审食其当然知道后果,连连点头答应。

    “韩信在哪?此战又不是他指挥吗?”

    “太公忘记了吗?鸿沟之约时,韩信就远在齐国当齐王呢。”审食其多少读过一点书,见识也远远超过一直当农民的赵功,提醒道。

    唉,刘邦啊刘邦,似乎离开韩信基本都是失利,不过也真佩服他屡败屡战的豁达与坚韧,不管怎样,连彭城之战那样的惨败都熬过来了,这次项羽的反击,相信刘邦绝对能够抵挡住。

    刘执嘉看着简略的形势图,对他来说中国地图大致的地理分野还是心里有数的,再配上如今有的郡县知识,理解目前的战局并不算困难。

    于是,看着自制的沙盘形势图,刘执嘉自然产生了疑问:

    刘邦追击项羽,难道只是单独行动,不会要求韩信等人的配合吗?没有配合,何来包围并消灭项羽的十万大军?要知道,看如今这天下形势,刘邦拥兵近二十万,而韩信等人如果合围,那起码接近四十万!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能打败王离、章邯的秦军,成为西楚霸王,又能在彭城之战中以三万精锐车骑兵大败刘邦四十万联军,以刘执嘉看来,主要是项羽的骑兵厉害,行动如风、突击勇猛,又综能找到敌人的弱点下手,一击制胜。

    可是,如今形势不同了,以四十万诸侯联军对项羽的急于退回首都彭城的楚军,如果再让韩信指挥,不让项羽有闪转腾挪的空间,胜利一定会属于刘邦的。

    所以,落到让刘邦孤军出战追击,这不合理啊!

    看着沙盘,刘执嘉发现封给韩信这个齐王的地盘真够大的,背楚归汉的项羽封的九江王英布所占的地盘也不小,这两个人一南一北,对项羽的西楚形成了天然的夹击之势。

    如果刘邦自西向东追击,而这两人分别从南北夹击、攻占彭城会师,再转而向东,包抄项羽后路——天下这盘棋,项羽就没得再下了。

    哦,有点明白了。

    听说当初韩信要求假齐王(代理),借口是齐地不稳,需要给他一个名义去安定;而刘邦刚刚彭城大败逃到荥阳,又被项羽追上包围,正苦盼援军,韩信却来要求当王占领齐地地盘——

    这让刘邦当着韩信使者的面就大发雷霆。

    还是张良在背后,踩了刘邦的脚跟提醒,刘邦才继续装着愤怒说:“什么假齐王,要来就来真的!”于是,韩信才当上了名正言顺的齐王。

    可是,既然使者看到了听到了刘邦的愤怒,一定会报告韩信,韩信自然也就知道:自己这个齐王并非刘邦心甘情愿给的。

    还有,隐隐听传说项羽曾经派人游说韩信,鼓动楚汉齐三足鼎立。虽然看样子韩信拒绝了,但有所犹豫是必然的。

    至于英布这个原来的九江王,虽然项羽杀掉了他的妻子儿女,让他与项羽基本没有和好的可能,但如今他夺回了自己原来的地盘,却一直没有得到刘邦的追封确认。

    唉,这人啊,讲的都是利益。当年的张耳和陈余这对刎颈之交,不也是由于利益之争翻脸成仇人、不死不休吗?

    想来刘邦会看到这一点,而张良绝对也会再次提醒他的。

    刘邦会怎么做?刘执嘉心里还是对儿子抱有积极的看法,以刘邦一贯的为人来说,也一定会是正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