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犬子汉高祖 » 第六十四章 吕雉入狱

第六十四章 吕雉入狱

    刘邦的消息没有等来,可是家里等来了曹参和他的手下任敖。这次他俩不是以朋友的身份来拜访,而是前来拘捕吕雉——因为刘邦逃跑了,据说躲入了芒砀山(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永城)中当了盗匪。

    刘邦没死这是好事,可为何会逃跑?

    更何况当盗匪,这形同公开造反了,按照秦律肯定是要连坐的。

    “太公,这还是萧主吏对新任的张县令极力主张的,说您年纪太大不适合拘押,否则您一家老小全都要入狱呢。现在县令卖了萧主吏一个面子,只让吕雉入狱,已经是非常难得了。如果您知道儿子的下落,请尽快告知,否则全家的罪责更重了。”

    曹参脸色凝重中带着怜悯和无奈:“带走。”

    此刻的吕雉很快地擦干眼泪,露出了刘执嘉以前没有见过的坚强、刚毅神情:“请允许我收拾一下,再和孩子告别。”

    出门送吕雉离家时,看见了曹参带来的一大帮衙役,把自己家包围得严严实实,刘执嘉感到了一阵后怕,更对萧何心生无限的感激,没想到萧何成了自己命中的贵人。

    我该怎么办?一定要想办法救出吕雉。

    可我能怎么办?连萧何这个主吏也只能让自己暂时免于入狱,可如果抓不到刘邦,吕雉救不出来不说,自己都难保。

    听着吕雉女儿鲁元的央求、尤其是三岁孙子刘盈的哀哭要妈妈,而体弱的妻子李媪也只是流泪叹息,刘执嘉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孤独无助。

    找儿子刘仲?这个见了官吏都紧张得说不出话来的农民,连跑腿传递个消息都不够合格呢。

    县令换了,吕公也就说不上话了。

    卢绾不在、儿子刘交也跟着刘邦走了,夏侯婴远在沛县,身边还有谁能帮忙?刘执嘉一时苦恼得又想找老友喝酒消愁了。

    对了!樊屠的儿子樊哙可以!

    虽然他现在子承父业,开个狗肉店,但他过去可是经常和刘邦去王陵家练习射箭的,外貌粗豪但粗中有细,有跟官吏打交道的经验,说话直爽但有分寸。

    以他儿子刘邦发小再加现在是吕雉妹夫的身份,他一定肯出力的。

    “我见到萧主吏了,他说一次逃走了上百罪犯,刘邦身为带队之吏难逃罪责,何况听说如今他已经上山为盗,更要查清下落、严加缉拿,这是郡里下达的命令。只好等风头已过,慢慢想办法了。”

    樊哙很快带回了萧何的回复,这让刘执嘉心一下凉了半截。

    “眼下,他只好让曹参尽力关照牢狱中的吕雉少受点委屈。听说为此他的手下任敖还因此痛打了一个好色无耻的狱卒,因为他想对吕雉非礼呢。”

    樊哙见刘执嘉一脸失望,接着又说道,只是这不知是给了安慰还是让刘执嘉更担心了。

    现在一晃两三个月就要过去了,自己年级大再加身份尴尬,平时只好让几个儿媳轮番探望,说吕雉虽说公堂上挨了不少打,但在狱中有了关照后倒还好。

    “父亲,怎么办啊?现在又不让探监了,您说这是为何?”刘仲真是没用,自己媳妇失望而回,他却无奈地双手一滩,反问父亲刘执嘉原因。

    “新皇登基了,你知道吗?”刘执嘉问儿子。

    “知道啊,现在是秦二世了,您问这干嘛?”

    刘仲一脸无辜的样子,真是让刘执嘉恨不能挥起拐杖打将过去,也许心里的憋闷会好多了。唉,现在才真心佩服那些天生玩政治的高手,对时局的关注和理解就决定了他们非同寻常,像刘邦,还有那个不肯高升到郡里去的萧何萧主吏。

    “秦始皇下葬没有?”

    “下葬了呀?”

    “下葬了,当皇陵修好了吗?”

    “呃——好像没有哦,就地面建筑那个面积、规模,怎么的也还得要好几年吧。”要计算这些看得到的东西,刘仲倒是还精明细致,刘仲的思路被父亲带入一个包工头的境界里去了。

    “唉,我不是让你算这个,我问你为何会不让探监,你明白了吗?”刘执嘉顿了顿手中拐杖,没好气地翻着白眼看儿子。

    “没修好那就要抓紧修呗,可吕雉一个女人家又不是孟姜女,害怕她哭倒长城?这不让探监,实在让人气愤,您说是吧?”

    刘仲自作聪明又忿忿不平起来,还讨好地看着父亲。

    唉,夏虫不可以语冰,刘执嘉转过头去,不愿理睬儿子了:“你先回去吧,我再想办法。”

    秦始皇虽然下葬,可皇陵还未修好;而按照秦朝规矩,新皇登基就要开始营造自己的陵寝,这两项工程同时进行得需要多少人手啊?

    可儿子刘邦却带着拒绝服徭役修陵墓的人逃跑了,秦二世怎么也得对这种行为严惩,才能所谓以儆效尤啊。

    芒砀山听说很大,刘邦躲在山中很难发现其踪迹,那么吕雉会更加被拷问丈夫下落,不许探监以防止通风报信,不是很正常吗?

    “唉,这个秦二世啊——”

    刘仲走后,刘执嘉来回踱步,心中充满无奈:以秦二世的所作所为,看来能动用萧何、曹参等关系,让吕雉不死在牢狱就很不错了,出狱看来是暂时不用想了。

    秦始皇病死,秦二世胡亥继位,在这个敏感的关口,百姓的口是很难压制住的——何况一朝天子一朝臣,官吏们都在担忧自身难保,哪里有多少精神去管老百姓中的传言呢?

    虽然是秦始皇的第十八个儿子,可据说因为从小嘴巴甜,这胡亥最讨秦始皇喜爱。

    秦始皇最后一次东巡时,他嫌闷在咸阳皇宫无趣,这个已经二十一岁的公子,巧动唇舌、撒娇卖萌,竟然让严肃刻板的父亲答应带他同游,于是才有了当皇帝的机会。

    据说,是他曾经教过他法律的老师、时任中车府令的赵高和李斯密谋,伪造秦始皇遗诏,先逼迫长子扶苏自杀,然后才顺利登上皇位的。

    其实,百姓并不关心谁当皇帝不是?只要天下太平、不乱折腾就好了。

    可是这个胡亥,杀了对他帝位威胁最大的长子扶苏不够,还把其他二十多个秦始皇的其他儿子都杀掉,逼迫留守咸阳的右丞相冯去疾自杀,这样见死不救、甚至暗中欢喜的李斯由左丞相更进一步,取冯去疾而代之了。

    然后还不够,和扶苏关系甚好的蒙恬,和他被赵高诬陷说了胡亥坏话的弟弟——蒙毅也被逼迫自杀。

    这大败匈奴、修长城并镇守北方的名将死去后,胡亥没有停手,秦国朝廷中的文武重臣几乎为之一空。

    这样如何能好好治国?

    这样只听得进谗言、挟私报复的人如何当得了皇帝?

    可惜自己老了,要是自己是刘邦,也会想着造反的。

    听说他自认为不听话的重臣都已杀光,朝廷稳定了,竟然就沿着父亲最后一次的路线再次东巡,要好好过过皇帝瘾,显示他是合法继位的——真希望也有个勇士像过去在博浪沙一样,给这皇帝来上一铁锥的。

    没想到,刘执嘉愤恨不已时,天下又有了重大变化,而吕雉的命运也随之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