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在济南二十年 » 在年轻人的中间

在年轻人的中间

    我现在手里有一本经常看的书,蔡智恒的《槲寄生》,这个故事刚开始看的时候平淡无奇,但是,“痞子蔡”的写作特点都是在后面发力,一旦发力,就让人爱不释手,自己的情绪就和故事里的人物互动了,自己就放不下这本书,一看再看这本书了。

    这本书就是我当年从公司里的某个空调安装工学员手里借到的,借到了这本书之后,我就看入迷了,但是,那时候三联搞活动,空调大卖,去三联大库取空调、拉回公司、晚上备货、从早会结束就开始出去送货,那里的安装工都已经到位了,我们的空调一到位,一个师傅领着两个学员就开始安装了。我也挺忙的,看书没时间不说,就是吃饭都不是正常点。下午总算把空调送完了,想要休息一下,又要去大库备货,按单子取货,忙完了,回到公司都是夜里九点了,骑车回到梁府小区家里,已经是半夜十一点多了!

    我和那个学员说:我没时间看完那本书了,我不看了吧。他说:你看吧,我也不看书。你不用着急还给我。我买了那本书就是太无聊了。

    于是,那本书一直放在我手里。

    可是那年发生了“非典”疫情,本来很忙的安装空调热潮一下子降温了。好几天都没有活儿干,公司养不了那么多人,就开始疏散人员,许多年轻人都结了账、回家等着复工消息去了。等我送货回来,那个学员已经走了,那本书还在我手里,不能还给他了。后来,我也请辞,公司主管说:你可以继续干,他们走和你没关系。我说我在公司也没活儿干,还吃你们的工资,不好意思。我还是回去吧!复工的时候打电话联系我。主管说随便你了。由此,我也离开了我也不想离开的公司,心里很是失落、凄伤,我现在都觉得我最喜欢这个青春的团队,这个团队给我的感染是其他公司无法比拟的。

    后来,主管给我打过电话,用的是振宝的手机号,他问我能不能回去了。振宝说我已经回东北了。

    我在密山买了手机,还打了长途电话给公司里的人,公司里的年轻人都在,他们还记得我,和我很亲热的说话,我问济南下雨了吗?趵突泉怎么样……和他们通完话,我心里特别想念这些人,很想再回到他们中间。

    后来我再回到济南,我也去了公司原址,可是那里准备拆迁了,公司早就搬家了,许多人凭空不见了,再也找不到他们了。

    2007年春天我到了国美大库送货,见过当年的主管,他们也给国美安装空调。当时太忙了,也没说什么话,就说以后聊。他说了他们的地址,可是我因为紧急,没有听清楚。从此失去了联系!

    那个学员年轻的模样我至今还记得,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他现在什么样子,我没有再见过他,我即使会当场碰见他,也不会当场认出来他本人。他的这本书跟着我回了东北,然后又回到了济南。我看到这本书,我就会想起曾经的这段往事,我实在不能忘记这些特别有青春朝气的年轻人,他们之间的关系特别透明,没有那么多鬼心眼儿,就是有了隔阂,很快又能在一起说说笑笑。他们的议论也是透明的,谁干活偷奸取滑了,都是实事,没有编排谁、没有刻意埋汰谁。现在我也老了,不可能再和年轻人在一个团队里干活了,没有机会了,没有缘分了,余生只有回忆了。

    现在我一翻到这本书,我就会看一眼里面的内容,我就会想起当年的事情,许多事都回不来了,快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些年轻人也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这本《槲寄生》我也买了一本,我不想总借人家的书不还,想把人家的书还给人家,可是,人家说了你就看吧!这本书只能留在我手里了!我现在看看这本书,我就会想到那些心思透明的年轻人。他们是我在济南遇到的第一批让我感到亲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