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在济南二十年 » 认识济南

认识济南

    我初来乍到,对济南的气候不是很熟悉,济南让我不能亲近的还是闷热潮湿的气候,我都穿的很单薄了,还穿了振宝给我买的麻布裤子、棉线短裤,但还是闷的一身汗,我以为是没有开窗的原因,我把窗户打开了,也没觉得闷的喘不过来气的状况没有丝毫改变。

    我也只能把后悔莫及的心情收敛起来,既来之则安之,我把日记本打开,开始记济南日记。我把在济南写的那些笔记也带到了济南,我想把这些笔记做一下整理,然后写新的日记。

    我把盗版的《花季雨季》拿了出来,再次阅读,有所感,我就用钢笔在书上写写我的感想。

    我还不饿,振宝做了焖饼,我也吃不下,他吃完了饭,交代了我一些事,就去赶公交车上班了。我在我的房间,熟悉我的房间,扶窗想我的心事。

    心浮气躁,我睡不着觉。我整理我的笔记,心静自然凉。时间也慢慢的过去了。

    我这个人不太关心别人的事情,我不愿意参与过多,个人有个人的处事方式,而且我也不如人,我不想用我的思维影响别人。我只是觉得振宝是在做业务,他不是按正常上下班时间上班下班,他打完卡就回来了,帮我收拾屋里的设施,我都觉得挺好了,他还觉得应该重新布置一下。我也不整理笔记了,也不看书了,吃了他做的焖饼,也许是有点饿了,觉得他做的焖饼还是挺好吃的。有咸淡,有蒜末,有葱花,很适合我的口味。

    我们一起下楼,熟悉了一下周围的环境,然后坐车去妹妹工作的商场。我们是在洪楼广场下的车,然后,一起走着走去环联小商品市场。这一路上的往事我记得很清楚。几年以后我再次来到这里,都有种仿如昨天的错觉。以后再来这里,这里就有了许多变化,以前的一些小店铺没有了,小广场也不见了,这里好像不是以前的样子了。

    妹妹就在一楼租床子卖货。妹妹卖货很有心得,毕竟经历过直销行业的洗礼,做买卖很有信心,能坐的住板凳,能迅速做出决策,能多挣钱就多挣钱,能尽快出货就尽快出货,小小的买卖让妹妹做的有声有色、风生水起。市场里的小老板们和卖货员都很佩服妹妹的能力,说妹妹太能说了。人家卖的便宜的都没卖出去,妹妹给的价高还卖出去了。我也很为妹妹的能力感到自豪。

    我们一起坐车回家,妹妹也不卖货了,她说够用就行。她在市场里选了许多给我穿的衬衣、裤子。我说我这一套就行,她非要让我换个样子,到了济南就要有在济南的样子。

    妹妹在车上和振宝悄悄的说:今天挣了不少。

    我们在庄里的小店要了东西吃。我还不太习惯吃济南的饮食。我在密山已经喝惯了哈啤,到了济南却开始喝扎啤!我在密山吃朝鲜冷面,在济南却开始吃西安凉皮!妹妹说:以后不要说密山的事情了,说了,也没人知道。要学着说济南的本地话。

    我心里特别的不舒服。我想有自己的节奏,但是,我总是被带了节奏,自己不能做自己,跟着别人的节奏走了,然后四不像!我来济南之前想的一切,在这个节奏引导下,早已烟消云散,我这么多年一直做的不好,就是没有按照自己的节奏做事,怨不得别人,怨我自己没有做到以我为主!

    饭后,我们一起去了大明湖车站,现在这里叫什么我也不清楚了,那时候叫做“天桥广场”,这块区域属于天桥区管辖。我在天桥区住了很多年,一下火车就住在天桥区。济南有天桥区、历下区、市中区、槐荫区、历城区几个市区规划,后来长清也划了区,章丘也划了区,现在莱芜也归了济南,济南又有了钢城区。

    济钢也是一个特殊的单位,属于国家管理的企业,它在历城区辖区内,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我刚来济南的时候只是从报纸里面看到过关于济钢的消息,但没有去过济钢,后来,去过多次,感觉那里面的人从气质上就和当地的农民不是一样的状态。

    后来我还把振宝收集的《济南时报》、《齐鲁晚报》都翻了一遍,自己也开始买报纸看,满足了我第一个心愿:看当天的报纸。

    回来的路上,我看到路东有夜市,我就过去看了一下。没想到看见了还有人在此卖旧书!里面有许多书都是我想看的书!都是书上说的那些名著!那个时候我特别希望自己快些有钱、快些工作,然后把我想要看的书买回来,大快朵颐!

    当天夜里我就买了几本梁凤仪的小说回来看,我买的书是盗版书,纸张不好,印刷质量也不好,只是,梁凤仪太有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