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沧海异世录 » 第一百三十六章 李巨川

第一百三十六章 李巨川

    尽管双方的声势都不小,可实际上北方多数藩镇的态度都有些摇摆不定,大伙都在观望,想看看这次两雄相争,谁会占据上风。

    大宁八年五月,由宁武系组成的南军与以隆昌军为主的北军在承恩军境内的易阳是正面遭遇,一场大战是在所难免。

    此战南军的部署是宁武军居中,承恩军居右,保定军与安国军居左,而北军方面则是隆昌军居中,广武军居左,禄安军居右,战事开始之后南军采用的是相对保守的战术,以中路吸引敌军主力,然后由两翼包抄对方的后路,而北军的战术则相反,是集中优势兵力猛攻中路。

    实际上这就是隆昌军重骑兵与宁武系精锐步兵之间的对决,双方多年来屡次交锋,彼此都颇为熟悉,各自甚至都总结出了一些对付彼此的经验,故此这次交锋一时间是杀得势均力敌,难分高下。

    罗凯在高地上一看战场的态势,知道中路一时是分不出胜负,关键就要看左右两翼的战况,保定军与安国军的实力较弱,即便是两军联手,面对禄安军也只能勉强打个平手,而广武军这边别看咋呼地挺凶,可战斗力实际上颇为一般,面对北方屈指可数的强藩承恩军明显就落于了下风。

    此时负责统率预备队的林豹上前跟罗凯说道:“千岁,让末将去支援左路吧。”

    罗凯闻听眼珠转了转:“不,你们去右路。”

    林豹闻听不禁有些诧异:“可是千岁,眼下左路吃紧,右路反而占据上风啊。”

    罗凯一笑:“正因如此孤才让你们去右路。”

    林豹愣了愣,忽然是恍然大悟,忙说道:“千岁高见,我们这就去右路。”

    当时林豹领着预备队投入了对右路的支援之中,广武军这边原本就处于下风,加上林豹等人顿时是难以抵挡,眼看北军的左路就要被冲垮了,然而此时南军的左路却也发生了变故,原来北军的预备队在李从忠的统率下也赶到了战场,顿时杀得保定,安国两军是节节后退。

    罗凯见状不禁是暗自感慨,李云奇不愧是自己的宿敌,在用兵上思路跟自己是惊人的相似,如今双方的预备队都已经投入战斗,就看是哪一边先取得优势,战况进行到此时顿时紧张了起来。

    结果还是南军这边先取得了突破,击溃了北军的左路,接着是直插北军的后方,北军阵形顿时为之一乱,正在罗凯以为自己胜券在握的时候,南军的左路也被击溃了,李从忠率领人马是直奔罗凯所在的高地扑来。

    “千岁,我们还是撤吧。”此时狄文广见势不好,赶忙来到罗凯身边说道,罗凯当时有些犹豫,一旦自己撤了,南军势必要失败,眼看要得手的胜利就要付诸东流,这让罗凯是难以接受,可另一方面李从忠又越逼越近,这让罗凯一时是难以取舍。

    “千岁,快走吧。”此时跟随在罗凯身边的韩成也不禁着急道,然而罗凯最终还是没有选择离开。

    “把追击的中路军调回来。”终于罗凯做出了指示,他宁可接受一场小胜乃至平局,也不愿接受失败。

    不久中路军是及时回援,总算成功隔开了罗凯和李从忠,看着对方骑在马上往来冲突的模样,罗凯心中不禁有些艳羡,自己征战那么多年,像李从忠这样骁勇善战的敌人还不多见,这样的猛将身为自己的敌人,不得不说是有些可惜啊。

    眼看回援的南军越来越多,李从忠也不敢继续恋战,当即率领所部边战边退,而由于他的精彩发挥,南军的追兵甚至都不敢过分逼近,最后几乎是目送着李从忠所部撤出的战场,而拜李从忠所赐,北军主力也没有遭到大的损失,这一战的最终结果只能算是南军小胜。

    尽管主力未曾大损,可经此一败,北军不得不开始后撤,南军则乘势一口气将北军赶出了承恩军的地盘,战线逐渐推进到了广武军与隆昌军的边境。

    由于忌惮隆昌军的实力,加上受之前那篇檄文的影响,罗凯故意将进攻的重点放在了广武军一边,没多久就拿下了对方将近一半的地盘,这回赵诩可害怕了,请求李云奇率领北军再和南军正面决战,至少要阻止对方这一轮的攻势。

    然而此时李云奇也有自己的难处,易阳之战隆昌军的主力虽然没有大损,但士气多少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关键此时云中军对隆昌军的后方发起了进攻,老巢危急,这更让李云奇是两头难以兼顾,最后迫于形势李云奇只得兵分两路,他自己亲统一部分人马北上救援老巢,而让养子李从云统率另一部分人马协助广武军牵制南军。

    李云奇这一走,南军当然不会错过如此良机,是对广武军加紧了攻势,李从云固然是名出色的将领,但就连李云奇如今对宁武系都不能做到必胜,更何况是他,结果接连几个败仗,被南军打得是节节败退。

    此时广武军的赵诩一看形势不利,干脆主动向南军投降,罗凯也没想到这位之前囔囔得那么凶,如今居然投降得那么快,看来也是个色厉胆薄之辈,不过眼下对于南军而言广武军愿意投降总是好事一件,故此罗凯最终还是接受了赵诩的投降。

    大军开进广武军首府玉台的时候,赵诩将自己以及家眷亲信全都绑了起来,在城门口向南军投降,罗凯看到这一幕也是感慨良多,其实就他内心而言都鄙视赵诩这种前后矛盾的做派,早知如此你又何必当初?不过如今宁武系在北方的影响力还不强,罗凯还需要广武军替自己做做样子,故此尽管心中鄙夷,罗凯还是故作惶恐状,下马替赵诩解开了绑绳。

    “赵大夫你这又是何必呢?”由于赵诩如今的最高官衔是御史大夫,故此罗凯才这样称呼对方。

    赵诩当时是一脸惶恐:“下官之前自不量力,得罪了千岁以及诸家藩镇,如今想来是后悔莫及,我等抗拒大军,罪无可恕,如今就听凭千岁您发落。”

    罗凯闻听不禁一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如今赵大夫你迷途知返,朝廷与孤自然不会苛求,还是把大伙的绑绳都解开吧,真的不必如此。”

    听罗凯这么说,赵诩这才让人将大伙的绑绳都解开,之后罗凯拉着赵诩的手是一同进城,期间有说有笑,给外人的感觉仿佛多年未见的老友,难以想象不久之前他们还是你死我活的敌人。

    期间罗凯半开玩笑地说道:“赵大夫,你之前那篇檄文可把孤骂得好苦啊。”

    赵诩闻听顿时显得有些尴尬:“那都是下官的书记官李巨川的手笔,下官已经将其下狱,听候千岁您的发落。”

    罗凯闻听不禁笑道:“这又是何必呢?不过我确实有意见见这位书记官,赵大夫你给安排一下吧。”

    赵诩闻听不敢怠慢,等一行人抵达督护衙门之后不久,李巨川就被押来了,罗凯有心试试这位的胆量,当时便摆出一副和其他几家藩镇联手审讯的架势。

    李巨川今年有三十出头,身材消瘦,脸色微微有些发黄,留着短须,咋一看就像是个教书先生,起初看到大堂上肃穆的架势他也为之一愣,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罗凯当时坐在主位上是一拍虎胆,高声喊道:“李巨川,你可知罪!?”

    罗凯此言一出,两旁的将士是纷纷附和,声势是颇为惊人,不料李巨川显得是颇为平静,说道:“卑职不知。”

    罗凯接着说道:“你写的檄文,其中骂的我好苦,这还不算是一件大罪!?”

    李巨川闻听是不慌不忙道:“卑职乃是广武军的掌书记,督护怎么说卑职自然怎么干,譬如刀剑伤人,罪在用者还是罪在刀剑呢?如今千岁宽恕了用者,却一味问刀剑之罪,此事卑职实在是不解。”

    罗凯一听这个李巨川嘴还挺硬,直到如今是没有半句软话,对于此人的才华秉性罗凯是颇为欣赏,不过当时还是故意板起面孔,厉声质问道:“你这是在质问孤吗?莫非你以为孤是不敢杀你!?”

    李巨川说道:“卑职听闻成大事者不念旧恶,卑职是生是死,听凭千岁取舍。”

    罗凯闻听先是一愣,接着不禁哈哈大笑,亲自下场将李巨川搀扶了起来。说道:“书记官受惊了,孤方才不过是故意相戏而已,如今广武军跟我们宁武军已成一家,孤又怎么会记念旧恶呢?不过你这篇檄文其实把我骂的不轻啊。”

    李巨川此时说道:“弓在弦上,不得不发。”

    罗凯当时拍了拍李巨川的肩膀,显得是颇为亲切,就这样广武军算是纳入了宁武系之中,罗凯当时决定趁热打铁,对隆昌军发动追击,临出发之时罗凯对赵诩提出一个要求,想“借”李巨川到自己手下办事。

    赵诩新近投奔宁武系,正不知该如何巴结罗凯才好,听闻此事尽管有些舍不得李巨川这个人才,可还是同意借调李巨川到罗凯麾下,其甚至表示可以让李巨川直接跳槽,投奔宁武系,罗凯闻听是自然高兴,不过他还是征求了一下李巨川本人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