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一心向汉吕国公 » 第五十一章 “同志”

第五十一章 “同志”

    长安,并州营寨。

    通宵一夜的两人于帅营内走出,此时贾逵激动的看着手中数十张挤满字迹的纸张,十分激动。

    恰逢初阳升起,一缕阳光洒落在纸张上,将两个字照耀的闪闪发光,只见那两字乃:“同志。”

    同志一词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国语·晋语》:“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一语。

    当时吕布提出此词时,贾逵虽明白但仍然有些疑惑。于是吕布含笑开口,语气内尽是怀恋:“同志一词指的是志同道合之人。今梁道与奉先一同朝着一个目标而奋斗,所以梁道若想,尽可称呼奉先为同志。”

    如今的贾逵还是一位少年,对于新类思想的提出也是较为接受,所以贾逵尝试性喊了一声:“同志?”

    “哈哈哈,梁道真乃吾之好同志。”吕布大笑开口,虽说如今穿越至三国,但梦中还是会怀恋那个时代,先辈们能做的事,我又为何不可呢?

    “可总感觉有些拗口……”贾逵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吕布摆了摆手,示意无妨。贾逵能够接受此事乃最大的进步。无需再度强求。

    接着两人便讨论如何传播引导一事,吕布首先提出一件事,那便是如今该忠于谁?

    贾逵思索片刻,有些不自信开口:“如今应当是忠于汉室。”

    “梁道所说没错,我等生于汉室吗,自然应当忠于汉室,可汉之前还有秦、周、商、夏等朝代,如此推算。我等究竟该忠于谁?”

    吕布的问题让贾逵有些懵,正如吕布所说,难道他就能保证自己与秦、周、商、夏等朝代没有关系?

    见贾逵陷入疑惑,吕布笑着开口:“梁道可还记得,我等初见时,我所说?”

    贾逵陷入回忆中,随即对于吕布的问题有了答案,贾逵双眼发光笑着开口:“人民!百姓才是关键!”

    “正是如此,朝代的建立都离不开百姓,没有百姓便没有高高在上的皇室,而踩着人民上位的朝代,却避免不了欺压人民的情况,这难道不荒唐吗?”

    “可此道理梁道能解,但一众将士……”贾逵有些犹豫。每个人受到环境的影响不同,比如你在这个社会,大街上告诉百姓,朝廷应该忠于百姓,那百姓会觉得你疯了。

    “可将此言分解之,列如向将士讲述入伍意义,不仅仅是为了军功和升官,更多则是让将士明白,我们为何而战?”

    …………

    接下来,两人又讲述许多,夜色悄然拂去,初阳浮现。两人站着帅营口,迎着阳光。

    “梁道,此事需循序渐进,切莫急切。”吕布微笑开口,接着向贾逵挥了挥手,自己得去休息片刻。

    贾逵好似没听到吕布所说,依旧自顾自的盯着手中纸张……

    待到吕布醒来,已然黄昏时分,有些饿。刚想出门找些吃食,便瞧见一群士卒兴奋的乱跑,营中也多了许多来此传道的老先生。走进去一听,原来贾逵在吕布走后,再度回到帅营内,将内容详细分为十个方面,入伍参军的十个好处。

    虽然是好处,但更多则是牵扯至信仰问题,使得原本很多只想混饭吃或混点工钱的士卒找到人生目标,于是便出现士卒于营地内四处跑动的场面。

    恰巧红色的夕阳,照射至此处,使得原本暗淡的营寨在夕阳的照应下,越来越红。

    再培训半个月左右,便能将这群士卒放心交由董卓,理想与金钱所带来的价值是不一样的。

    王允在从皇宫回到居所后,便开始让侍从私下联系李催与郭氾。而当前阶段两人忠于董卓,肯定会将情报告知董卓,而王允要的便是董卓怀疑自己。在婚事之前,就算董卓怀疑自己,看在貂蝉的面子上,想必暂时不会动自己。

    待到婚事结束时,自己便会离开长安前往洛阳,届时洛阳再传出玉玺风波,董卓只能派亲近之人前往,其中李儒便是不二人选……

    可该如何离间董卓部下与董卓关系呢,这是个问题……

    …………

    董府,董卓在收到李催两人的汇报时,不禁眼神微眯。将李儒唤来低声开口:“这王匹夫是想作甚?”由于王允只是单纯借婚嫁一事,向李催、郭氾两人送礼。他便摸不透王允的心思。

    李儒冷笑开口:“昨天,王允面见陛下。今日便尝试拉拢主公部下,此举显然故意为之。”

    “要不将王允?”董卓抹了抹脖子,对待反抗之人杀了便是,他也不愿多思索。

    “此举不妥,一旦王允逝去。如若貂蝉跟随其一并离去,主公的计划便会被打断。不妨先留其性命,待到婚嫁之事结束也不迟。”李儒轻声道。

    “可这老匹夫一拖再拖,多日未曾给出答复。”董卓眼神越发冰冷,从提及此事至今,期间他多次派侍从前去王宅询问王允的意见,皆被王允婉拒,王允说自己还要思索……

    李儒轻笑,这王允既然露出破绽。那便顺势胁迫便可使其不得不从。

    “主公,不妨以李催郭氾之事威胁。让其务必给出时期。王允若是另有心思便会心虚答应,如若没有心思,也会前往董府向董公赔罪。”

    闻言,董卓当即下令让李催带领侍从前往王宅,表示其不用卸甲,直接佩甲持剑进入。侍从则好言相劝,让王允一定要给出日期。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从董府离开,前往西街。期间其余大臣见状,纷纷为王允默哀。

    王宅,等王允得知消息,赶走宅前侍卫,大门敞开。王允则在院中惬意喝茶等待一行人到来。

    李催带人来此,见状不禁有些诧异,这王允好生神气。侍从在得到李催示意后,跨门上前拱手道:“敢问,王司徒。不知婚嫁之事,佳日为何?”

    闻言,王允淡淡撇了侍从一眼,随即放下手中茶杯,再度给自己满上。见此情景,侍从刚想示意门外李催上前,哪知王允在此时出声:“佳日乃下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