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一路奔北 » 第二十五章 真正的比拼

第二十五章 真正的比拼

    两个团队最终的方案比拼日在一个月后到来。

    孟星高的团队日夜赶工,终于在会议开始前一个小时把方案基本做完。时间已经走到这里了,纵然团队还有使不完的劲也必须告一个段落,把所有希望都交付给孟星高一个人。

    孟星高的心理素质在同龄人中算好的,真站到讲台上也能镇定自若,反而是站上去之前心里发慌,脊背发凉,这感觉类似坐过山车,最害怕的时刻是上车前,准备再充分也挡不住自己吓唬自己。孟星高慌,但不能让团队成员慌,硬着头皮给予大家小心翼翼的鼓励一个信心满满的回应,又将材料在桌上磕几下对齐,咚咚敲响上场前的战鼓,然后头也不回地出了门。

    会议室在走廊的尽头,正值午后,斜斜射入的光线将笔直的甬道切成明暗不一的几段,一路走过去像在不同的时空穿梭,孟星高目不斜视往前走,突然身后传来一个怯生生的声音。

    “孟前辈,能不能单独和你聊两句?”

    孟星高循声望去,墙角站着年轻的一男一女,孟星高依稀记男生叫罗一鸣,女生叫何书琴,两人都是沈富生团队的成员。距离开会还有充足时间,孟星高点头同意,跟着两人走到一侧的角落。

    “前辈,我们俩能不能加入你的团队?”罗一鸣说道。

    孟星高第一反应便是无法理解两人的请求,方案比拼还没有开始,最终未来院会选用哪个团队的方向尚未可知,这个时候申请换团队,押对了宝还好,押错了可能回不到原来的团队了。更何况,按照正常的逻辑,拥有更多人手的沈富生团队胜算更大,孟星高团队基本属于陪跑,用于证伪正确道路之外的歧路。

    “你们是不是应该等方案确定后再考虑换团队?”

    这么一问,何书琴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等前辈的团队赢得方案比拼,想要加入的队员就太多了,怎么会轮到我们?”

    原来,罗一鸣和何书琴加入未来院不足三年,属于资历较浅的员工,本来就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加入沈富生的团队,想要得到专家们的指点。但由于两个团队的竞争和比拼在即,沈富生更倾向于用熟练的专家亲自操刀,尽快把方案做出来,这个过程中根本无暇培育新人。所以,罗一鸣和何书琴一直游离在团队之外,做一些打杂的任务,想要出力找不到方向,有疑问也得不到解答。同在一个办公室中,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孟星高的团队成员看起来和两人年龄相差不大,承担的却是最核心的任务,尽管过程中比沈富生的团队问题不知多多少,但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出谋划策,共同解决,叫两人好生羡慕。

    “前辈,我们俩在卫星储能方面有不少建议,等你有空可以看看,相信对目标的达成会有一些用。”

    距离开会只有五分钟了,五分钟不足以让孟星高做一个决定,只好委婉地说道:“这事还是要和沈工商量,要不这样,等开完会我再想想。”

    “不用和我商量,小孟缺人你们就直接过去帮忙好了。”

    而罗一鸣和何书琴听到沈富生的声音,直接吓得缩回墙角的黑暗里。沈富生却没有看两人,对着孟星高露出一个成人之美的微笑。这个微笑发自内心,并无深意,沈富生误会了这两人,他完全没想到两人是因为没有项目参与感才申请调动,以为两人就是年轻,连显而易见的胜负态势都看不清,为了保险起见做起了墙头草,明面上做着自己的任务,私底下又去讨好孟星高,左右逢源,谁胜谁负都能保住项目位置。这样的话,沈富生确实没有什么好生气的,他甚至还想要感谢孟星高帮自己识别人心呢。

    只是,会不会太晚了,沈富生接着说道:“我就是担心今天方案确定后,你们还会有什么事情需要做的吗?”

    “你不用担心,谢谢。”多说无益,孟星高瞥了一眼手表,赶紧前往会议室。

    402号会议室是院长彭海接待贵宾的专用会议室,宽敞明亮,设备齐全,足足可以容纳三四十人。但印证了职场的那句潜规则,人多的会议不重要,重要的会议人不多。孟星高和沈富生一同走进会议室的时候,里面仅仅坐着彭海、傅晚明和一个从未见过的生面孔,显得整个会议室空空荡荡。三人神色凝重,正襟危坐,言语和目光都没有任何交流,更是加重了空气中剑拔弩张的气氛。才一会,孟星高就感到汗流浃背,他忍不住瞥了一眼墙上的空调显示屏,发现早已被人贴心地调到了20度。

    墙上的时钟将将走到2点,彭海踩着秒针说道:“人齐了,你们谁先来?”

    “那我先来吧。”

    话音未落,沈富生已经站到了台上,自信一挥手中的投影笔,开始了他的介绍。展现在屏幕上的内容十分翔实,一百多页的材料涵盖了导航卫星几乎全部颗粒度的内容,层层抽丝剥茧,用小总体将子系统到分系统到大系统管理得井井有条,并配以合理的时间规划和组织人员,整个计划什么时间完成什么进度一目了然。不得不说沈富生确实是一名航空老兵,在无数大场合讲解过方案的他有着其他人没有的松弛与自信,对于每一个环节的熟悉让他讲得行云流水,鲜有停顿。

    孟星高扪心自问,如此淋漓尽致地展现,自己就是过十年也未必做得到。此刻,沈富生正总结到精彩之处,对上孟星高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艳羡目光,心里自信得开出了一朵花,结尾时临场发挥了一段感慨的话。

    “我沈富生在未来院初创之际加入,十年间兢兢业业,每天如履薄冰,心里永远绷紧了一根弦,生怕一朝不慎就毁了未来院的金字招牌。今天的这个方案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着成功来设计,坚决不留一点隐患,坚决消灭一切不确定。虽说世事无绝对,但这次,我本人可以拍着胸脯,堵上姓名地发誓,100%保证北斗三号圆满上天。”

    100%的保证,孟星高挺惊讶,整天把没有绝对的真理挂在嘴上的沈富生会夸下如此海口。孟星高不知道评委信不信,反正自己是信了,于是孟星高转移目光去求证,然后他就发现房间里的三位手握决策大权的评委,皆是眉头紧锁,没有露出丝毫满意的神色。果然是国家重点项目啊,标准不知道水涨船高到了什么地步,孟星高不由得心中一紧,不知道一会自己上去讲的时候会怎么样。

    “以上就是我们团队的全部内容,请各位领导指正。”沈富生讲完依旧留在台上,等待着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