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混在娱乐圈的魔术师 » 前传

前传

    故事还得从一枚戒指说起。

    温圣朴从小家里穷,就跟着大舅学手艺。

    这大舅可了不得,既能安宅看风水,有能拉二胡唱两嗓子,更重要的是彩门传人。这几种职业在清朝的时候可是被划分到下九流的行当中,但是到了现在,却是成了最赚钱的行业,而且社会地位也是不可同日而语。

    风水阴阳师好像地位不高,可是在社会上,只要有个婚丧嫁娶,或者诸事不顺的,必定会请一个在当地,或者周围人口中很出名的大师来查看调理。一般的,距离近的几百上千的车马费,出名的大几千上万,一个月就接个2、3单,妥妥的月入过万,还不累。

    拉二胡唱戏的更是成了国粹,出门都得被人叫老师,进剧团,上电视,钱挣得是不亦乐乎。

    彩门就是耍把戏的,现在叫魔术师了,更是各个晚会必不可少的一个节目,上电视,商演走穴,那挣钱叫一个轻松。

    不过温圣朴的大舅就不行了,看别人赚的飞起,可他自己就是一个西北小山旮旯里的农民,你手艺再好有什么用,我要吃饭挣钱,我土地也要吃饭挣钱,凭什么把机会让给你啊。凭什么让你赚钱啊,你又不分我。

    没门路,没人脉,只能是当个民间表演艺术家。

    但是钱也没少挣。

    就这样,温圣朴为了能有一口饭吃,就拜了自己的大舅为师。

    千禧年之前吧,跟着大舅走街串巷,撂地表演,还能挣点钱。

    到后来,社会发展太快,家家都有了电视,能看新鲜的节目了。戏法的吸引力就没有以前那么大了。

    农村的发展太快,而手里却又没几分钱,有电视上免费的可以看,谁还能在看他们的表演。

    去城里吧,刚上街摆开摊子,还没表演呢,就遇上了摊贩的天敌,城市美容师----城管。就这样,街头艺术的梦也碎了。

    就这样又晃荡了几年,大舅的年龄也不小了,就不在外出。不过还有一个安宅看风水的手艺,只要附近有婚丧嫁娶,家宅不宁,心里不顺畅的,都能给家里添一份收入。

    温圣朴对这门手艺的定义就是骗子,打心底里其实是不认同的。

    看着大舅念的土地咒,开光咒,安魂咒什么的,是真心的不喜欢。

    戏法虽然也是骗人的,但最起码还能给人一个乐子呢。这个吧,唉,不说也罢。

    但是人活着总要恰饭,而且温圣朴年龄也到了该娶媳妇了,从小就没正经上过学,没下过大苦,到了外面就是找个工地他都干不下去。

    戏法没地方演了,唱戏的虽然地位高,但是听的认真不多,连国家正式工都快解散了,更别说他这个野路子了。

    所以啊,还得学。

    后来跟着大舅帮别人家搬了一次坟,看见总共一天时间,就收了十几二十张的红票子,学习的热情更是高涨。

    太轻松了,比戏法还轻松,总共就干了三件事。

    第一件,在主家商定了迁坟的时辰。

    第二件,在选定的墓地拉线定盘子挖墓穴。(挖坟有专人)

    第三件,等再次埋好后,念一段安魂咒。

    完事。

    温圣朴的工作更轻松,全程拿包,最后再摇几下铃铛。

    OK,大几千轻松到手。

    很快温圣朴出师了,大舅也把师门传下来的一个翡翠戒指交给了温圣朴。

    看着细细的戒指,温圣朴是真不想要,因为他大表哥老早就打着戒指的注意了,而且这戒指太细了,不知道有三毫米没。卖钱估计都不上千。

    为了这事得罪大表哥不值当。

    可这东西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大表哥从小不爱跟大舅学,而是跟着温圣朴的大舅妈信基督。

    你没见过一家子,两口子两个信仰吧?

    温圣朴的大舅和大舅妈就是这样,而且过的还很和谐,一个在东边房挂道家三清像,一个在西边房贴基督受难图,各拜各的,互不打扰。谁也不去另一间屋子,就这样相安无事的过了一辈子。

    可能大舅害怕自己把戒指给大表哥,就说着戒指有着不可思议的妙用,巴拉巴拉的说了好多。

    晚上的温圣朴趴在床上无聊的用平板刷着网页微博,被心里有气的大表哥,照着后脑勺就是一棍子,直接就给干晕了。脑袋上的血哗哗的往外流,不一会整个床上就让血给淹了。

    大表哥吓坏了,一棍子不至于出这么多血吧。拿起一看,随手从门口拿起的棍子前端,一个钉子的尖尖冒出来一点点,就这一点点,在顺手抡下去的时候,顺着一划拉,从后脑到侧脖颈给划拉开了。

    大表哥慌了,直接就跑了。

    这一跑,温圣朴也就没了希望,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