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朱小龙的平凡人生 » 第二章 从天而降的药方(下)

第二章 从天而降的药方(下)

    随着卷发大姐的购买,朱小龙又向围观的人群兜售出去了两条五十的,一条三十的,一条一百的。

    五十的两条,卖给了两个中年人,一百的那条,卖给了一个大学生模样打扮的年轻人,而另一条三十的,则卖给了个小朋友。

    随着有购买意愿人陆续的购买离开,围观的人也逐渐的散了。

    朱小龙得空坐下,端起保温杯喝口水,顺便又从摊上拿了条三十的手串,戴在了手腕上。

    一条手串十一颗,重量大概是二十五克,我去泰州港拿青皮的价格是一百块一公斤,我清理了以后,一公斤大概能出四百克的成品金刚。这么算下来一公斤青皮可以出十六串,加上穿绳打孔,一个手串的平均成本大概是七块钱。

    今天我卖出去三十块的三十五串,五十块的二十串,一百块的八串,价格刚才秃顶大哥的一千块,去了成本,这就是三千四百零九利润。

    扣除掉一百的摊位费,中午二十块的盒饭钱。我今天这就净赚3289块啊!

    加上昨天的1358,前天的2140,我这三天净赚5787块啊。原来文玩这么挣钱啊,看来我这个路子选对了。

    这么算,我月入十万不是妥妥的嘛!

    坐下休息的朱小龙,计算了今天的利润,两眼直接兴奋的冒光,接着,畅想起了未来。

    不过,还没等他开始继续,一阵大风打乱了他的思绪。

    一阵北风狂啸而过,夹杂着风沙,直接喂了朱小龙的一嘴的沙子,朱小龙刚要破口大骂,北风老哥就又喂了朱小龙一嘴。并且顺便帮朱小龙整理了下摊位。

    “呸呸呸~”

    朱小龙,吐了口沙子,就要起身整理下被风吹的乱七八糟的文玩小摊。

    结果,朱小龙刚要起身,就被一张不知道从哪里飞过来的黄纸糊在了脸上。

    朱小龙以为是哪里飞来的报纸,气愤的把纸从脸上揪下来,就要撕个粉碎。

    不过,当纸拿在手里,朱小龙打眼一看,不是报纸,好像是个泛黄的书页。

    最近在这文化市场滚的,朱小龙也对这些古物有了些许的爱惜,于是他将旧书页叠吧叠吧,塞进了衣服口袋中。

    然后整理起了摊位,把被吹乱的手串重新摆好,并在摊布的四脚压上了比之前更大的石块。

    不一会,风就停歇了,朱小龙继续了他的吆喝。

    这次的吆喝依旧为他引来了大批观众,不过,这次的观众,似乎只是观众,购买的意愿并不是十分的强烈,只为朱小龙带来了两条三十块金刚串的销量。

    对此,朱小龙也不在意,刚才能卖出这么多,还能遇到财神爷大哥,都是意外之喜,现在的这种才是常态。

    就这样,朱小龙一直吆喝到太阳落山,收摊回家,然后第二天,继续带着他的货物来吆喝贩卖。

    朱小龙的特色吆喝,给他带来了不菲的收入,从九月四号,到九月二十三,短短的十九天时间,给朱小龙带来了三万七千多块的收入。

    不过好景不长,随着时间的流逝,带着慢慢荷包而来的玩家们满载而归,凑热闹的群众也早早上过了当,文玩市场的繁荣在逐渐的褪去。

    朱小龙的生意也随着繁荣的褪去,越来越艰难了。从九月二十三到十一月,生意虽然比之前差多了,但是依旧说的过去。

    尤其是十月一的国庆小长假,作为一个旅游景点的金水桥日常,迎来了一个短暂的繁荣。

    但是,这短期繁荣,似乎是文玩市场最后的光辉了。

    自从小长假结束,朱小龙的生意更是每况愈下。到了十月底,朱小龙一天的收入,也就刚刚比摊位费和盒饭加起来多一点点。

    他的吆喝也不管用的,市场上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朱小龙守在小摊前,看着冷清的市场,不由的发出叹息。

    旁边摊位的老哥看着朱小龙的样子,开口到。

    “害,咱们文玩就是这样,一年来张的就那么几个月。”

    “接下来,就不是咱们文玩的天下了,轮到玩蛐蛐,卖葫芦庖器的风光了。”

    “做咱们这行的,就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你看那做古玩的,守着个店,一年几十万的租金,几个月也不见的能成一单。”

    “但是人家吃下一单,就可以几年舒舒服服的过日子喽。”

    听着隔壁老哥的安慰,朱小龙苦笑着点点头,不过心中却打起了别的主意。

    朱小龙自付这两个月自己也没少挣,去了库存,自己这两个月挣了六万冒头。

    六万对现在刚刚大学毕业的朱小龙来说不是个小数了,但是也远远没到能让他吃一年的程度。

    最近没生意了,他不能再在市场耗下去了,他得给自己找个别的营生。

    不过,最近赚快钱上瘾了的朱小龙也不像再去找个班上了。找个班上,好不了几个月,明年就又得离职,再来练摊。

    那干点什么好呢?

    换个行业继续再在日常里混?可是,别的行业的门槛可不像文玩这么低,想进就进。

    盲目的进场,可能亏的裤衩子都没了。

    想着想着,朱小龙就想到了一个多月前天上飞过来的旧书页。

    朱小龙看了那张纸,上边记录的是个叫金枪丸的方子。

    听名字就知道,是个补阳的方,制作炮制的方法也挺简单,对于大学学习中药制造的朱小龙来说做出来没啥问题。

    可是,这种方子,民间千千万,鬼知道管不管啊!万一吃出点问题可咋办。

    就算没啥问题,被举报了罚款也不是个小事。

    但是,市场门口治猴子,卖咽炎药的也没有执照,听隔壁老哥说,门口那几位在市场上很多年了。

    好像也没啥大问题。而且,从药性,金枪丸好像也不是虎狼药,最关键的是,从某种蓝色小丸子就知道,这种东西,利润惊人啊。

    要不,自己就试试?

    朱小龙思索了半天,最后决定试试,毕竟资本论都说了,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家就胆大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他就保证被到处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他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他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他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他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

    金枪丸的利润何止百分之三百啊!

    再说了,就算没有,只要没害,就没问题。

    要不自己先试试?可自己没有女朋友啊,去理发店?不行不行,我是生长在红旗下的好青年,绝对不会干那事的。

    唉,真凡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