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 » 第174章:煌煌巨作,《本草纲目》。(求订阅)

第174章:煌煌巨作,《本草纲目》。(求订阅)

    “同学们好。”

    “老师好。”

    “请坐。”

    第三节课。

    江宁明显放松了许多。

    看着一众学子,江宁说道:“今天我们这节课讲一位医生,李时珍。”

    “相信大家也查阅过一些资料,知道李时珍是谁。李时珍是明代的一位医生,他只考中过秀才,没有中过举人,更不是进士,所以他也没有当过官,他就是普通的一小老百姓。或者说,比之普通小老百姓要好一些。但对于几千年历史而言,像这样的医生,也不会被太多的史官关注。”

    不只是这个世界。

    前世也是如此。

    前世史书上对于李时珍的介绍也没有太多。

    如果不是因为李时珍作了一部神作,估计李时珍是谁大家都不知道。

    “可纵然如此,李时珍仍然与徐霞客一样,散发出了他的光彩。我们还得从头开始说起……”

    “李时珍出生于湖北,他的祖父是一位草药医生,他的父亲李言闻是当时的名医。不过虽然是名医,比起出仕,医生的地位并不高。所以开始的时候,李言闻并不想李时珍学医,想让他考取功名。因为李时珍幼年读书读得非常好,14岁的时候,李时珍就考取了秀才。可李时珍对于功名并不是很感兴趣,在他连续三次会试落榜之后,他便弃儒学医。”

    “因为有名医父亲的教导,加之李时珍在医学这一块天赋奇高,所以20多岁的时候,李时珍的医术就已经非常高超了。明世宗嘉靖30年,李时珍这一年33岁。富顺王朱厚焜患了重疾,一系列名医都没治好。有人推荐李时珍,李时珍很快就将富顺王朱厚焜的病给冶好了。至此,李时珍名声大显,后来他又被楚王请到王府,兼管良医所事务。再后来,又被推荐到太医院工作,三年后,再次被推荐上京担当御医。”

    上述李时珍这一些经历,史书上是有记载的。

    因为担任过御医,所以有一些介绍。

    这也是不少人查阅资料,对于李时珍的初步印像。

    不过史料当中,也仅仅只写到这。

    后面呢。

    那就没有了。

    没有并不是说李时珍不在了。

    而是史书并没有记载李时珍之后的事迹。

    也许对于史官来说,不为皇家办事,没有当什么官,那就没有太多值得记载的。

    但对于江宁来说。

    其实前面李时珍的一些事迹,才是没有太多值得记载的。

    ……

    接着,江宁继续说道:“40岁时,李时珍辞去了御医的工作,他回到家乡创立了东壁堂,并坐堂行医。一天,李时珍来到湖口,见一群人正抬着棺材送葬,而棺材里直往外流血。李时珍上前一看,见流出的血不是淤血而是鲜血,于是赶忙拦住人群,让抬棺材的人停下来,众人听了,面面相觑,不敢相信。李时珍看出了大家的心思,反复劝说,终于使主人答应开棺。先是进行了一番按摩,然后又在其心窝处扎了一针,不一会儿,就见棺内的妇人轻轻哼了一声。不久之后,这名妇女又顺利产下一个儿子,原来这名妇女是因难产而陷入假死。”

    “又有一天,有家药店老板的儿子大吃大喝后,纵身翻越柜台,请李时珍诊脉,李时珍告诉他,小兄弟,你活不了三个时辰了,请赶快回家去。众人都不信,那个药店老板的儿子更是大骂不止。果不其然,不到三个时辰,这个人便死掉了。原来是此人吃饭过饱,纵身一跳,肠子断了,内脏受损。”

    “上面这两则故事,只不过是证明李时珍的医术。这不能算得了什么,因为,在历史当中,有不少介绍一些神奇医术的。甚至,还有许多比之李时珍还要神奇。但李时珍与其他的医者不一样,这里的不一样,比得不是什么医术高低。李时珍除了医术高明之外,他对于草药亦是非常的关切。

    当时,有人说,北方有一种药物,名叫曼陀罗花,吃了以后会使人手舞足蹈,严重的还会麻醉。李时珍为了寻找曼陀罗花,离开了家乡,来到北方。终于发现了独茎直上高有四五尺,叶像茄子叶,花像牵牛花,早开夜合的曼陀罗花,为了掌握曼陀罗花的性能,亲自试吃,并记下了“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证实了单独使用大豆是不可能起解毒作用的,如果再加上一味甘草,就有良好的效果。”

    说到这里。

    众人对于李时珍终于有了一个全新的印像了。

    如果江宁只讲李时珍是一位有名的医生,或者是一位医术很厉害的医生,估计大家不感冒。

    可是。

    当江宁讲到李时珍为了检验草药的特性,竟然亲自尝试时,众人对于李时珍便佩服起来了。

    也许李时珍并不是医术最高明的一位医生。

    但他,一定是一位负责任的医生。

    同样也是值得众人尊敬的医生。

    只是。

    这同样不是江宁要说的重点。

    江宁继续说道:“虽然亲自尝试草药,这是对于病人负责,也是体现大医精诚之心。但这也只能说明,李时珍是一位很有责任感的医生。可是,当一位医生,仅仅只是有责任感就够了吗?各位同学,你们觉得,医生除了医术高明,有责任感之外,他还需要有什么样的品质?”

    “江宁老师,我觉得应该还要有微笑。”

    这时一位同学举手回答。

    这一句让全场大笑。

    但笑过之余。

    众人还真想不到太多了。

    医生医术高明,有责任感……难道还需要其他的品质吗?

    这不是已经够了吗?

    或者说,已经做得足够好了。

    现在有多少医生,不但没有责任感,而且医术也不见得高明。

    对于此。

    江宁却是说道:“我应该说,医生除了这一些,是否会有更高的追求?”

    不等众人回话。

    江宁却是又讲了一个故事:“又有一天,李时珍正在诊病,突然一帮人闹闹嚷嚷地拉着一个江湖郎中涌进诊所。为首的年轻人愤愤地告诉李时珍,他爹吃了这江湖郎中开的药,病没见好,反倒重了。他去找他算账,郎中硬说药方没错。让李时珍给看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