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 » 第166章:阳明先生,千古。(求订阅)

第166章:阳明先生,千古。(求订阅)

    世界上有两个半圣人。

    这两个里面。

    一个是孔子,一个是孟子。

    还有半个。

    那就是王阳明。

    之所以将王阳明当成是半个圣人,就在于他在“龙场悟道”当中提出来的心学。

    准确的说。

    心学并不是王阳明最先提出来的。

    在此之前。

    就有一些先贤提出心学。

    不过之前的心学表现的并不是很具体,也没有说服大众。

    但经过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他却是真正的顿悟了,将心学发扬至最为巅峰。

    “江宁老师,什么是心?”

    “心就是万物,心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心,心同样也是理。”

    “那什么理?”

    “理就是自然法则,也可以称之为道德。”

    “那什么是良知?”

    “良知就是我们的内心,也是我们的一种本能。”

    “江宁老师,能再说得清楚一些吗?”

    直播间内。

    有网友已经激动的不能自己。

    他们知道。

    今天的这一则故事,可能将儒学推至一个新的巅峰。

    是的。

    正是如此。

    王阳明的心学,就是在继承儒学的前提之下,又将儒学提至了一个巅峰。

    “王阳明的这种顿悟,实际就是将心学发展到了一个阶段,我们可以将他称为心学的集大成者。而与心学对应的,那就是理学。理学我们知道,他是二程和朱子提出来的。他强调,万事万物都存在理。哪怕就是非常小的事情,也存在于理。所以王阳明小的时候,为了验证理学,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他们认为,理是最高标准,也可以认为道德是最高标准。所以朱子他们又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这里的存天理,灭人欲,可以说是理学最为知名的一句话。

    对于这一句话,显然很多人并不是十分赞同。

    但大家不赞同,但又找不出可以反驳的话。

    因为。

    这一句话,其实说得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为存天理,那就是我们需要保持我们的最高道德标准。

    灭人欲,这里面有一定的误解。

    不是说将人类的欲望消灭,而是将那些不好的欲望给舍掉。

    所以道义上来说,这也没有问题。

    可是。

    人类的欲望并不仅仅只有那些坏的欲望。

    还有许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欲望。

    这种欲望不能说是好,但也不能说是坏,这却是我们的本能,我们的良知。

    可如果将这一些基本的欲望,或者是本能欲望都给灭掉了,那我们又怎么生活?

    所以,江宁却是继续说道:“我们举个例子,助人为乐是一种传统美德。但是,有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自身条件不允许,我们帮不是不帮?显然,这里帮是值得赞扬的,可不帮,其实也不是问题。所以,王阳明先生就否定了万事万物都是理的表现,他觉得,只要我们能够遵守我们的良知,那就可以了。”

    “只求问心无愧。”

    有网友立即说道。

    “对。”

    江宁点头:“但这个问心无愧必需问自己的内心,而不是说出来的,是真正你做的这个事情,是否对得起自己的良知。如果对得起,那就没问题。如果对不起,那这件事可能处理的还不太完好。所以,王阳明所说的道德虽然是最高标准,但对于我们人来说,良知就是道德的最高标准。一件事是对是错,可能我们分辨的时候,哪个人都可能说得有道理。可是,在我们心里,我们的良知早就已经判断清楚了。”

    “我明白了。”

    这一期直播虽然看起来是讲王阳明。

    但是。

    王阳明提出来的心学,却是让直播间无数人都为之震撼。

    这个震撼。

    不仅仅是王阳明龙场悟道。

    更在于,王阳明的心学,解开了无数众人内心的疑惑。

    同时。

    对于儒学有一定研究的人,他们更是激动的有一些颤抖。

    因为。

    他们觉得。

    如果王阳明的心学真的被认可。

    那么。

    这就代表着王阳明的心学,将是可以抗横宋朝时期的程朱理学。

    甚至。

    从现在来看。

    显然王阳明的心学更进一步,更能够被大众接受。

    如果是这样的话。

    众人却是一下子想起了之前王阳明小时候与父亲的对话。

    状元是不是最利害的?

    自然不是。

    这个世界上有比之状元还更为厉害的人。

    比之状元更厉害的是什么?

    那就是圣人。

    王阳明似乎……

    已经走在了圣人的道路当中。

    ……

    “江宁老师,我们明白了心学,明白了我们的内心,那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

    这时。

    又有一位网友说道。

    对于这一个问题,江宁却是在画板上,写出了四个字:“知行合一。”

    是的。

    就是知行合一。

    心即就是良知。

    当我们了解我们的良知之后,那么,我们就应该与行动合为一体。

    “江宁老师,什么是知行合一?”

    “同样举个例子。对于一件事是对是错,那我们就用我们的良知去判断。我们的良知告诉我们,这件事情是错的。那么,这就是错的。我们的良知告诉我们,这件事是对的,那么,这就是对的。但是,良知只是停留在知的地步,你只是知道,没有去做,那也不行。真正要做的的,那就是知行合一。我们不仅应该用我的良知去评判事物,同时,评判了之后,我们还得按着我的良知去行动。”

    “没有行动的良知,说了也是白说。而只有行动,没有良知,那肯定也会搞错方向。所以,王阳明先生龙场悟道总结出来的,就是四个字,知行合一。”

    这一晚。

    星光璀璨。

    不知道有多少人。

    在听了江宁王阳明“龙场悟道”故事之后,进而自己也产生了顿悟。

    ……“圣了,这就是圣人。”

    “龙场悟道,啊啊啊,这简直逆天啊。”

    “我以为圣人只是一个传说,但没想到,圣人真的存在。”

    王阳明的心学只是一出现。

    他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瞬间在国内完全的爆发。

    不管是听得懂的,听不懂的。

    当听了江宁讲解的王阳明,都是大为震撼。

    与之同时。

    无数的学者,专家,儒家学者……亦是纷涌过来,讨论起了王阳明的心学。

    结果。

    这一讨论,王阳明的心学,越是深入人心。

    “好吧,以后我就是王阳明先生的脑残粉。”

    “太喜欢王阳明先生说的知行合一了,这比之朱子说的存天理,灭人欲强多了。”

    “那可不,之前我其实有研究过王阳明。当时我一直很奇怪,王阳明好像在被贬之后,他就像脱胎换骨了一样。没想到,这是因为龙场悟道,哇哈哈哈……兄弟们,龙场在哪,我也想去那里顿悟一下。”

    “我心即宇宙,宇宙就是我心,我喜欢,我喜欢,太喜欢了。”

    这种哲学原本是高大上的。

    一般来说。

    像这样的哲学。

    平民是看不懂,也不会去想的。

    可是。

    王想明的心学却是所有人一看就懂,一懂就会用。

    这样的人物,又如何不受人欣赏。

    “我说江宁老师怎么说,王阳明比之杨慎厉害多了。”

    “那可不,杨慎最多就是一个状元。但,这个世界上有比之状元更为厉害的存在。”

    “哈哈哈……你们听课很认真啊。”

    “那可不,不行了,我又想听江宁老师讲王阳明了。”

    “不用听,后面王阳明的经历,史书上记载比较多,你可以去看一下。”

    “我看个屁啊看。”

    “啊,什么情况?”

    “你觉得我们看与江宁老师所讲的是一样的?”

    “难道不一样?”

    “好吧,虽然是一样。但由江宁老师讲出,那就完全不同了。”

    这是所有人都公认的。

    人还是一样的人。

    历史还是一样的历史。

    哪怕是同样的一件事。

    由江宁讲出,给人的感受那就完全不一样。

    “江宁老师,继续,继续啊。”

    “江宁老师,您看,都1400万粉丝了,加紧啊,再讲一期,争取破1500万粉丝。”

    “江宁老师,王阳明先生您还没有讲完呢,不能太监啊。”

    一众网友,不断的催促着江宁。

    江宁见此,也没有废话,再次开了直播:“行行行,今天就将王阳明先生讲完。”

    上期只讲到王阳明的心学。

    但是。

    王阳明的一生并没有讲完。

    或者说。

    上一期江宁只讲到王阳明知的地步。

    他的后半生,那就是行。

    “哇卡卡,江宁老师开讲啦。”

    “兄弟们,搬好板凳。”

    “前排出售瓜子,饮料,八宝粥。”

    清了清嗓子,江宁说道:“在龙场被贬的第10个年头,朝廷终于将王阳明调到了赣省吉安,担任知县。当时的兵部尚书对于王阳明很欣赏,他觉得王阳明不像其他的一些文官,只会动嘴,不会做事。王阳明不只才华惊人,而且实践行动力也很强。甚至,王阳明还熟读兵法。随即兵部尚书就让王阳明跟着他去剿匪,结果,这一剿却是剿出了一个强人。”

    “当时赣省中南部有一大堆的盗贼,朝廷派王阳明前往,没过多久,一众盗贼就被王阳明所灭。后来朝廷将王阳明派到广省,福省,只用了几个月,王阳明就灭了84伙盗贼,俘虏了6000多人。王阳明不只是在剿匪这一块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南赣剿匪的同时,他还兴办书院。在赣南地区,他颁布文告,制定《南赣乡约》,刻印儒学经典,提高教师待遇,还整修了城内的濂溪书院,后来更明为了阳明书院。一时间,南赣地区,书院林立,好斗逞凶的民风民俗得到改变,南赣风气为之一新。至今,南赣那边还保有阳明书院。”

    “因王阳明剿匪有功,当时宁王突然做乱。这个宁王,就是之前招唐伯虎入府的那个宁王。朝廷知道王阳明带兵有方,令其镇压宁王。结果,王阳明只用了35天的时间,直接就将宁王部队给灭了。只是虽然将宁王给抓了,但当时的武宗皇帝当真有一些脑子进水。他觉得自己神勇无敌,他想让王阳明将宁王给放了,然后自己亲自再将宁王给抓回来。”

    “面对如此情况,王阳明急流勇退。他将宁王交给了当时还算正直的太监张永,然后称病。最终,虽然王阳明没有得到封赏,但也避免了朝廷怀疑其有谋反之心。”

    当然。

    王阳明的故事并没有结束。

    在武宗去世之后,世宗接任。

    他因为有功,却是被世宗封了伯爵的爵位。

    同时。

    又因为王阳明文治武功惊人,世宗又命王阳明总督两广。

    王阳明到任之后,再一次将境内的一众盗匪,全部清剿一空。

    甚至有一些盗匪听到了王阳明的名字,连打都不敢打,直接带着部队赶来投降。

    “只是可惜,平乱后,王阳明因为十年在龙场被湿热之气所染,肺气所伤。这时旧病复发,王阳明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便向朝廷告假回乡。当行程来到赣省的青龙港时,王阳明问,这里是哪个地方。弟子回答说,这里是青龙港。王阳明听后,便叫弟子召集大家,告诉众人,吾去矣。这一日的辰时,王阳明就此去世。”

    这便是王阳明的生平。

    他用自己的一生,向大家证明他所提出来的知行合一。

    “青龙港,唉,阳明先生化龙而去。”

    “虽然后面的故事早就知道,但江宁老师说的,只感觉全身打了鸡血一样。”

    “嗯,以后一定如阳明先生所说的一样,知行合一。”

    内心里面,众人又想起了那一晚王阳明的龙场悟道。

    他们无比的向往。

    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日子,竟然让王阳明就此顿悟了。

    “江宁老师,王阳明先生临终有遗言吗?”

    “有的。”

    江宁点头:“当时王阳明的弟子也问了同样的问题,而王阳明回答了八个字。”

    “哪八个字。”

    “吾心光明,亦复何言。”

    看着江宁写出来的八个字。

    直播间众人喃喃自语。

    我这一生光明磊落,无愧于心,还要我说什么呢?

    “阳明先生,千古。”

    “阳明先生,千古。”

    “阳明先生,千古。”

    直播间。

    所有人,一同刷出了这样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