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素道仙心 » 第四十一章 内景之境

第四十一章 内景之境

    哈?这一下倒把石成非给整不会了。

    面前的刘里玲微笑不语,变换了一个手型。

    突然有一股强大的抓力,抓住石成非的身形,往前一拉。

    石成非耳目一明,如同一棵嫩芽,陡然从土里钻出来一般,再次感知到了这个世界的光明。

    方才种种经历,他都是跟着王雯的记忆在走。

    自己就像是一个摄像机,被她扛在肩上,不能移动一点点的视角。

    而现在,他目瞪口呆地看着自己,脚踏实地的站在石室内。

    视线也突然放开了,能够活动双手,也能够环顾四周。

    他回头望去,见到王雯的鬼魂。她双目一闭,忽然失了力气,软塌塌的倒在地上。

    一阵恐惧从心中油然升起。

    眼前所见,恐怕是一种远超于自己想象的力量。

    “道友莫惊。”刘里玲说。

    她右手一挥,石室内灯火齐亮,温暖明丽,多少驱散了人心中的阴霾。

    石成非虽然紧张,身处明亮的环境中,心情也渐渐放松。

    这跟他刚才见过的石室大不相同,富丽堂皇,简直像一个寝宫。

    各种灯具器用,精雕细琢。周围墙壁上,也有各种各样的彩绘。

    所绘制的,都是一些云雾之中,仙宫盛宴的图景。

    刹那之间,有轻柔的乐器声,四面八方的响起。非常立体。

    刘里玲的口中在轻轻唱起曲来:

    “今日乐相乐,携与步云烟。

    “南斗工鼓瑟,北薇轻丝弦。

    “苍霞扬东讴,清风流西涟。

    “览海灵未倦,日月忽其远。

    “我笑卢遨子,云有穷观焉?[1]”

    她的歌喉清新婉转,娓娓道来,又富有神仙清气。

    这一首小调唱的并不长,但石成非已然觉得心静如水。如身处清泉一边,听其流响。

    心中也再无方才的种种困惑、在意和害怕之情。

    刘里玲唱完这一曲,屋内仿佛还环绕着余音。久久不散。

    “道友心中想必有种种困惑,不妨与我说来。”女子说。

    石成非见她看上去二十四五岁模样,脸上秀雅亲近,心中实在有好感:

    “在下姓石名成非,你是刘里玲娘娘吗?”

    女子点点头,笑道:

    “大家是道中同伴,你倒别叫我娘娘。”

    石成非应了一声“是”,想了片刻,说道:

    “那我就称呼你为刘姐姐吧。”

    他顿了一顿,脸上闪过些许不好意思,说道:

    “姐姐冒昧,我想问问这是什么情况。说心里话,我还是有点害怕这是什么古怪幻觉,你是什么黑山老妖……”

    刘里玲并不见怪,说道:“这并非幻觉,而是我所修的神通。”

    神通?石成非不太理解其中的意思。

    她拿目光上下打量他,片刻之后,说道:

    “我瞧道友的修为,可是处于炼气归墟之境?所修功法,看上去实属上品,我不熟悉。不知道友师门之中,可有讲过归墟期后面的境界?”

    石成非没想到这里竟然还有意外收获。他最想得知的,正是有关仙途大道的讯息。

    没想到才出了新手城,就遇到大腿可以指路了。

    当即回答道:“我并不知道。”

    刘里玲便解释说道:

    “所谓修仙一道,实则是感应天地,化用自身。炼气归虚是驭使锤锻肉体。等气冲天汉,灵门大开之后,则要滋养精神,壮大阴魂。这一过程极为多变。凡人中有结金丹、养元婴的说法,虽然荒诞,但也有些相似。”

    “结金丹、养元婴很荒谬么?”

    石成非听到这些话,并非全部明白。

    但前世看过的种种小说之中,修仙不都是金丹元婴这样走么?

    刘里玲解释说道:

    “练气归墟后的境界,古时有圣人命其为‘内景期’。是取自造景生化的意思。凡人的生存都仰赖于外物。如无水无食,则会渴死饿死。而造用内景,则使人自有生机,生生不息。

    “从此,人不再仰于外物,不再求于旁人。这才算是真正地踏上了逍遥仙途。”

    “不仰外物,不求旁人……”

    石成非喃喃地重复了几遍这句话,琢磨其中的滋味。

    这其中奥妙,想想便妙用无穷。以前也听说过的概念中,辟谷即是此意。

    小时候石成非听到说仙人们风餐饮露,总觉得这不是失了很多乐趣吗?

    此时听到这个意思,也明白过来,凡人是不吃不喝就会死。

    仙人则是不吃不喝,或者大吃大喝,都可以自由选择。

    这比一日三餐,劳于五谷,可自由自在多了。

    刘里玲接着说道:

    “但每人的灵魂、秉性、精神,其实都大不相同。天生万物,皆是独一无二。因此每人造景之法,体内最终所造之景,皆是不同,需要自行琢磨自身的本性。”

    “这么说,每个人的内景所生的用处,也会不同吗?”石成非问道。

    刘里玲点点头,笑道:

    “道友真是聪明,一点就透。我百年前突破境界之际,被人暗算,气绝身死,仅仅保存了魂魄。此后有幸,以鬼魂之身造景成功。所生化的神通,则多跟精神、灵魂有关。

    “此地百年前本来还困守了一头怪物,不知为何,这些年来隐隐有要挣脱束缚的意思。我孤阴无阳,不能对抗。为了躲避强敌,敛藏神识,只好躲在了这小姑娘鬼魂的记忆最深处。”

    躲藏在记忆的最深处?

    真是不曾设想的道路。

    石成非不仅仅是茅塞顿开,更觉得天大地迥,瑰奇有趣得很。

    他本想更加仔细询问,但又想起了龙儿、王芝云和外面的种种事。

    刘里玲看出他的意思,说道:

    “小道友想问内景期的事情,我也帮助不了什么。这也是为什么说仙道无常,造景一事,只能靠个人的机缘和领悟。”

    石成非略略有些失望,但了解了一些,总比不了解好。

    眼前更关键的,是还有上清派、李王二家以及可能蠢蠢欲动的蛟龙的事。

    考虑到刘里玲活了百年,信息繁多。

    于是他先快速说了说自己遭遇的种种事情,包括诸般争斗、异常和可能的阴谋。

    刘里玲听了,面色稍显沉重,柔声说道:

    “现在想想,那都大概是三百年前的事了。那时,我正是上清派的掌门……”

    ………………

    ………………

    [1]这首曲子主要改自《古艳歌》和《九歌》。卢遨子的典故出自《神仙传》。可能改得略蠢,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