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超时空科学 » 无敌天下

无敌天下

    蓦然回首定睛一看,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嘻嘻哈哈闲得蛋疼。前面说的有点问题还是。就是照当年的,历史表现来看,明朝败得也不冤了,刘宗敏其实,已经到达了一个,相当厉害的高度,恐怕不会比当年的,诸葛亮差多少了,甚至还有可能已经,完全彻底的,超越了诸葛亮,毕竟再怎么说,诸葛亮也是处于,两千年前的历史,而明朝刘宗敏,已经过了两千年的历史,当时的科技水平,多少怎么都还是,进步了一些的,而且刘宗敏又没有,诸葛亮心慈手软的毛病,难怪大明朝一帮人,最后都不是对手,也就不出奇了。不过不管怎么说,大明朝也不是庸手,能把刘宗敏,或者说诸葛亮,逼到那种程度,一度曾经死剩十八人,可见曹文诏,还有天雄军,卢阎王卢象升等等,也都还不错了,毕竟再怎么说,也是汉族的,就算没有大汉,超时空科学的真传,其他方面的,学术兵法等等,也还是不可小觑。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刘宗敏肯定也不是,一天练成的,怎么都有个过程,刚开始弱得很,被打剩十八人,后来慢慢的血脉觉醒,恢复了一些,大汉超时空,科学的能力,最终灭了明朝。血脉这玩意,就像被动技能差不多,一到最危险的时候,就会自动觉醒了,不过说来也是奇怪,为什么别人的血脉,都是体能运动武术之类,偏偏唯独,我们老刘家的血脉,是超时空科学呢,也是纳了闷了,这么地与众不同啊。所以最后我们的,刘宗敏同志,面对吴三桂,和满洲人的夹击,其中还包括满洲人,卑鄙无耻不宣而战的,突然袭击偷袭,才完全败北,老营全丧从此,一蹶不振的,要不然还真输不了,想想当年的关宁军,第一猛将曹文诏,不声不响的就死了,可想而知大明朝,再来多少人,都是徒劳无功的了。其实只要想想,当年刘铤的战绩,整个万历三大征的顶梁柱,擎天铂玉柱,架海紫金梁,横扫整个国土,差点全灭了,丰臣秀吉手下,四大家臣的战绩,而刘宗敏后来,血脉觉醒以后,其实比起刘铤,还要强悍不少,要不然也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底气,收拾吴襄之后,又悍然兵发山海关。可见刘宗敏的强大,其实已经大大,超越了前面的,刘裕曹操李世民,还有后面的,刘铭传等人,已经强大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直追当年的诸葛亮了。要不是对面,这两股天底下,最庞大的势力前后夹击,还外加满洲人是,不宣而战的偷袭,刘宗敏绝对不会输。他偷袭我,偷袭,接化发,年轻人不讲武德,耗子尾汁。当然咱也不得不承认,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外加满洲人,也还是很厉害的,正所谓好虎不敌一群狼,你老刘家再牛,还不是一样,次次被天下所有人,联合起来一起打死了。所以说就是这样了,所谓天下无敌,只有天界的,诸神仙人才真正,是绝对碾压,大汉朝超时空科学的了。只有天道才能,压得住大汉后裔,这帮超时空科学变态了。就像海贼王里面,香吉的杰尔玛66家族,一模一样的了。

    不过再怎么说,最起码崇祯,他败得不冤了,还是可以含笑九泉了,碰见这么强大的对手,那也是虽败犹荣了,其实我个人觉得吧,还不如直接投降得了,本来就是必然打不过的,还拼命穷折腾丢人现眼,要怪他祖宗朱元璋,不该抢刘福通刘伯温的功劳,最后遭报应,打不过别人汉室的,子孙刘宗敏了,必然的事。总之一句话,所有朝代都就那样了,什么李世民,明朝朱元璋,基本上很多都是,跟着学了一丁点,大汉朝超时空,科学的皮毛,就把人害死的货,欺师灭祖而已,就像天龙八部,里面的丁春秋,换谁也不可能,收丁春秋这种徒弟,教谁也不敢,教丁春秋了,这个毫无疑问。想想前面的,李世民朱元璋,还有乾隆因为,惧怕刘统勋,所以逼死了他两个儿子,最小的就是刘墉,因为跑太后那,才保住了一条命,后来也一样,刘墉和珅大家都知道的,一直你死我活的斗争,要不是有太后一直保着,刘墉任何时候都,可能死于非命的,最后嘉庆没了刘墉,满清也立马,就剩下后面的,苟延残喘了,再也没有前期那样的,任何寸进了。什么年代都就那样了,君不仁臣投外国,父不慈子奔他乡,这些无聊的朝代,无聊的人,也是真的好笑。所以整个中国历史,所有的朝代,其实纯粹也就是,一个笑话而已。还有自己不行的,教了一点点还,被泄密给国外,麻烦事一大堆,这还能有什么语言。科技这玩意不比别的,除非是自己会,否则自己不会,只能教给下面的人做,而下面的人,也就随时可能,泄密叛变了,所以说懂了吧,别以为是皇帝就了不起,特别是对科技来说,科技面前人人平等,再怎么皇帝也,没有任何卵用,打铁还需自身硬,自己不硬啥用没有。从秦始皇甚至商纣开始,就是因为本身血脉不行,所以一直无法,建立起真正的丰功伟业,不是秦那样,短时间而亡,就是唐那样,短时间即乱,被人打得一天到晚,提心吊胆,东躲XZ的,割地赔款,丢人现眼等等了。所谓世道险人心更险,就是这样了,要不怎么个个,都成仙去的,人心鬼蜮麻烦得很,一天到晚商纣商鞅,秦始皇的霸道,自己本身又不行,最后的结果都是,害人害己了。

    然后明朝以前,大元朝前有刘福通,朱元璋的前辈,率领百万红巾军,大战察罕帖木儿,在中原大地苦苦鏖战十年,基本上全部,消灭了大元朝的主力部队,剩下都是新兵蛋子,老弱病残孕了。后有青田先生刘伯温,神机妙算天下无双。所以其实懂了吧,朱元璋纯粹就是个添头,捡了个空前的,大便宜而已,捡别人便宜后来,还把人害死,这年头什么世道,真的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刘福通,让人想不通。

    在黄河一年三次决堤,逼得朱元璋家破人亡的时候,大元朝廷内正在进行一场事关重要的高层会议。

    会议的排场摆的很大,帝国显赫人物基本都到场了,但会议的内容倒是很简单,那就是考虑一下,黄河决堤了,到底是要修黄河,还是要放任自流,任由黄河泛滥下去。

    今人读史,读到这一段的时候不免十分疑惑,黄河都泛滥了,大水哗哗冲,居然不去修?

    我们觉得很不合理,但在大元朝廷看来却很合理。

    因为黄河泛滥总会过去,只要过去了,那就天下无事,四海升平,人死了挖坑一埋,人口基数少了总有人愿意再生。

    而如果这个时候朝廷非要介入修黄河,能不能修好且不说,光是财政支出就是一块心头肉,那是要花不少钱的。

    这个时候的大元朝廷,皇帝是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

    妥懽帖睦尔是蒙古名字,汉文直译过来的意思,是铁锅。

    而此时的大元朝廷,就正像是一口千疮百孔的大铁锅。

    商量来商量去,最终还是决定要修一下黄河。

    主理修河治河的,是一个叫做蔑里乞·脱脱的人,我们简称他为脱脱。

    脱脱,这是元朝的丞相,也是元末时期比较有名气的一号大臣。

    这个脱脱有心救国,所以对修河的事情非常上心,不过虽然修河是归他管,但他毕竟只在中央发号施令,并不实际参与工作,再加上他时间紧,任务重,治河的同时还要负责编修《辽朝》《金史》《宋史》,实在是无暇他顾,所以本来挺好的赈灾治河就出现了意识形态上的变化。

    在历史上,黄河时常泛滥,因为黄河的泥沙含量很大,而大量的泥沙堵塞则会使得黄河两岸的地势出现一种十分奇怪的状态,那就是南高北低。

    南岸高,那水就不容易决堤,北岸低,河水就容易在北岸爆发,所以在自然状态下,黄河会在北岸决口。

    但是我们要知道,元大都是在黄河北岸,为了保护都城不受洪涝灾害,所以这么多年来朝廷一直在强行加高北岸堤坝而掘低南岸。

    这是什么操作?这等于是强制让黄河南流,结果汹涌奔腾的黄河水夺淮入海,因此黄河南岸一直是洪水泛滥的重灾区。

    治理黄河,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治河,一部分是赈灾。

    治河,那就需要广泛招募民工,雇佣大量的劳动力,乃至于高强度的征发徭役。

    秦始皇时代有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汉武帝击匈奴一度导致西汉的民生崩溃,隋炀帝修运河死伤无数,历史上不合规矩的徭役往往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强迫从业者白干,有时候不给工资,更变态的还不管饭。

    而所谓赈灾,那就更简单了,从字面意思上就可以理解,那就是朝廷派发钱粮,救济灾民。

    朝廷出钱出粮食给老百姓,这肯定是好事儿,但问题是这钱粮由脱脱报备皇帝,然后从国库里支出来之后,并不能第一时间就交到受灾群众的手上,而是要一层一层的分发下来。

    从中央到地方,再到百姓,这一笔钱粮经由的官员不下百人,经由的部门也不下数十个,各部门留点做私用,经手官员层层盘剥,银钱到了老百姓手里,变成了皇帝的新衣,说的出来看不到,明明在那你摸不着。

    有钱人吃的满脸是油,满头大汗,左手鸡腿右手鸡蛋,拿着朝廷的赈灾款酒足饭饱之后,宁愿那些大鱼大肉发烂发臭,也不可能给因为饥饿而栽倒在路边的老百姓一口吃的。

    那些原本属于朱重八一家的救济粮被克扣之后,朱家家破人亡,而在治理黄河的问题上,朝廷也出了岔子。

    自带干粮且没有工资的大量河工和农民百姓们对朝廷积怨已久,有人很快抓住了这个机会。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刘福通。

    刘福通一看大家的不满情绪可以被利用,就想鼓动着大家伙跟他一起造反。

    这个刘福通,他是AH阜阳界首市人,生于当地的一个巨富之家。

    朋友们请注意,不是普通富裕,也不是特别富裕,而是巨富之家。

    可以说,刘福通是个妥妥的富二代,养尊处优,吃穿不愁,在当时的情况来看,就算是黄河再泛滥几年,蝗虫再飞上他几个月,也并不能影响刘福通的生活质量。

    说白了,这个刘福通他是地主阶级,而且还是地主阶级里的精英。

    他这样的人想要造反,实在是让人有点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所有的百思不得其解,到最后都会有合理的解释。

    脱脱挂名赈灾治河总指挥,而之所以说是挂名,是因为脱脱老兄实在是太忙了,他根本没有时间亲力亲为,就如他以为他的粮食和钱款拨下去之后,老百姓就能喝好吃好一样,在治河问题上,当然也会出现想象不到的变化。

    总而言之,脱脱的想法是丰满的,但残酷的现实是骨感的。

    作为大元朝廷的权臣,脱脱想的还是太天真了。

    挂名的脱脱只知道黄河水奔腾不休,具体治河的,是另外一名叫做贾鲁的大臣。

    贾鲁修河,不仅仅只依靠朝廷的财政支出,也要靠黄河沿岸的富户来支持工作,贾鲁一来二去,就跑到了刘福通所在的刘家去要钱。

    老刘啊,朝廷这要修运河了,你是不是得掏点钱,支援支援我们工作啊。

    按理说朝廷勒索富户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大家也早就应该习惯了。

    朝廷勒索富户,一般要率先勒索最富的,因为只有最富的掏钱了,比较富的才会跟着掏钱。

    如果想要让黄河两岸的大多数富户都掏钱,就必须先让刘福通家这个特大户先掏钱。

    但问题是,刘福通这个人有点轴,贾鲁派人一连要了好几次,刘福通愣是一个钢镚也不愿意掏。

    刘福通不掏钱,那么大户募捐的工作就有了阻力,钱收不上来,治河的进度就会受到影响,治河的进度一旦被影响,那他贾鲁肯定要挨收拾。

    你刘福通想要让我贾鲁挨收拾,那我就先让你刘福通遭殃。

    于是,贾鲁在疏通河道的问题上动了手脚,专门挖了一条引水渠,强行把黄河水引到了刘福通家,结果大水一顿冲,不仅把刘福通的田地给毁了,还把刘家的祖宅给冲没了。

    祖宅,那不仅仅是刘家的基业所在,更是刘福通家的精神象征,老刘家几代人的牌位都供奉其中,这里镌刻着百年来刘氏一族的记忆,现在被贾鲁这么一搞,什么都没有了。

    刘福通很生气,刘福通很上火,对他这样从出生到现在一直都养尊处优的人来说,也许给贾鲁两个钱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是自己生而为人的精神印记。

    您看我说的有鼻子有眼,但其实这个记载,它还有待商榷,因为这个故事出自一本叫做《界首一览·人文》或是《界首县志》的书籍,出处是有,但问题是原书我没找到,我们只能把这个故事当成是刘福通起义反元的一个(参考)原因,所以不要想当然的把贾鲁这位历史上的治河名臣想象成一个坏人,事实上,贾鲁在水利方面非常专业,他是一位相当著名的河防大臣,说他半生治河造福于民,那也是丝毫不为过的。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了,刘福通决定要造反起义,反抗元朝的统治。

    然而造反这种事儿风险很大,自己单干估计没戏,于是刘福通很快拉拢到了一个叫做韩山童的人。

    这个韩山童,是一位沿着黄河两岸传教的神棍,主要研究方向是白莲教。

    白莲教,始建于两宋年间,创始人是南宋绍兴年间一个叫做茅子元的僧人。

    闻道信三清,求佛问如来,但白莲教所信奉的神祇却并不唯一,且十分复杂,白莲教徒有信玉皇大帝的,有信阴间的阎王的,还有信孔夫子的,但这其中最流行的,还是信奉弥勒佛。

    白莲教经常宣传弥勒佛将会下生人间,在人间出生,拯救这世间受苦受难的黎民百姓。

    按照佛教的理论,生活在天上的弥勒寿命是四千岁,而又由于天上的时间流速和人间并不一样,这个不一样就类似于人们常说的“天上一日,人间十年”,所以天上的四千岁换算成人间的时间,就是整整五十六亿年。

    朋友们,太阳熄灭要五十亿年,地球和月球的距离变长,也不过二十五亿年之前的事情。

    对于老百姓来说,你告诉他五十六亿年之后会有神灵来拯救他,帮助他过上无灾无病无忧的美好生活,约等于你什么都没跟他说。

    白莲教当然不可能跟教众们说你们别着急,五十六亿年之后弥勒就会拯救你,因为大家当时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大家很着急,所以白莲教说不用等了,弥勒已经降生了,而且随着弥勒的降生,这世间还会诞下一位圣明的君主,也就是明王。

    其实,重要的不是弥勒,也不是明王,对于那些大批的白莲教众来说,他们真正得到的,是希望。

    哪怕希望虚无缥缈,那也会给人以生的勇气。

    刘福通在黄河边上溜达,很快就结交到了韩山童,恰好,这个韩山童也早有反心,一直也想要干票大的。

    我们要知道,这个韩山童所推广的白莲教,它虽然是在南宋初创,但是很早之前就传播到了北方,元朝统一之后香火更旺,甚至还一度得到过朝廷的扶持,但是后来白莲教组织过很多次武装起义来反对元朝的统治,所以后来朝廷又把白莲教给禁了。

    这么一看的话,这个白莲教它一开始就有不安分的因素存在,韩山童这么多年来推广白莲教,目的也正在于此,那就是为自己未来的造反起义造势。

    现在,刘福通和韩山童两个怀揣着巨大理想的年轻人终于碰头,于黄河的水浪声中,他们原本平静或者是平庸的人生命运,也开始悄悄改变。

    刘福通(1321年-1366年),颍州(今AH阜阳界首市)人。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韩山童、刘福通聚众三千人在界首市白鹿庄,对众人宣称韩山童是宋徽宗八世孙,当为中国之主,刘福通则是刘光世后裔,相约起义,后因事泄,韩山童被捕遇难,刘福通遂于1351年五月在颍州率众起义,迅速攻克颍州城,打出“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的旗号。1355年,拥立韩林儿为皇帝,建都于亳州,改元龙凤,国号宋,历任平章、丞相,官至太保,事皆由刘福通所决。龙凤四年(1358年)五月,占据赵宋旧都汴梁,以汴梁为首都。龙凤五年(1358年)五月,汴梁被察罕帖木儿率领的大军重重包围。八月,城中粮草殆尽,元军登城,破关而入,刘福通与数百骑护送韩林儿自东门夺围而遁,退守安丰。龙凤九年(1363年)二月,张士诚派部将吕珍突袭安丰,安丰被围困,城中人相食,刘福通遣人向朱元璋求救,朱元璋亲率大军来援,大败张氏,邀请韩林儿及其母、妹并太保刘福通至滁州,建造宫殿让韩林儿住。龙凤十二年(1366年),朱元璋打败劲敌陈友谅、张士诚后,派部将廖永忠迎接刘福通及小明王。途中,刘福通与韩林儿二人被廖永忠沉于水底。

    所处时代元末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颍州

    出生日期1321年

    逝世日期1366年

    揭竿而起元至治元年(1321年),刘福通出生于颍州(今AH省阜阳界首市)的一个巨富之家。刘福通自幼性情豪爽,聪明过人,素怀大志。青年时任朱皋镇巡检,正直仗义。元朝为了保护中书省大都,把南岸的开封、归德等地当作黄河的泄洪区,导致水灾连连,民不聊生。赈济之时,百万饥民,却只给钞九万锭、米一万五千石。平均每人给钱0.09锭,米0.015石。而在同年同月在漠北受灾的蒙古饥民只有8200多人,却“人给钞三锭、布二匹、粮三月”,对于蒙古族饥民和汉族饥民,仅钱财上就是汉族人口的33倍多,更是加剧了灾情与民族矛盾。直到元末,江南海运受阻,国家财政匮乏,才派钦差贾鲁动用了十五万民众、两万军士,对黄河下游地区治理。然而贾鲁以修河为名,假公济私(因勒索刘家珍兽白鹿未逞),改河道,毁刘宅。刘福通遂决心造反灭元。而修河的食钱,又多克扣,河工多怨。元朝又决定变更钞法,滥发纸币。韩山童及其刘福通等抓住这一时机,一面宣传“弥勒下生”“明王出世”,一面又散布民谣“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并暗地里凿了一个独眼石人,埋在即将挖掘的河道上。河工们挖出独眼石人,惊诧不已,消息传出,反抗的烈火顿时燃起。韩山童、刘福通聚众三千人在界首市白鹿庄,刘福通与杜遵道、盛文郁、罗文素等人对众人宣称韩山童是宋徽宗八世孙,当为中国之主,刘福通是刘光世后裔,辅佐韩山童,于是杀白马黑牛,誓告天地,相约以红巾为号起义。不料消息走漏,遭元军突袭围捕,韩山童被捕遇难,其妻杨氏、其子韩林儿逃到武安山中。1351年五月,刘福通以红巾为号,在颍州率众起义,迅速攻克颍州城。旗上一联云:“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元朝命枢密院同知赫厮、秃赤率领阿速军六千,并各支汉军,镇压刘福通。阿速是绿睛回回,素号精悍,善长骑射,与河南行省徐左丞俱进军。然而三将都以酒色为务,军士都以剽掠为务,赫厮策马望见红巾军阵大,扬鞭曰:“阿卜,阿卜,”阿卜是蒙古语逃走之意,于是所部皆逃走。其后,赫厮死于上蔡,徐左丞为元廷所诛。阿速军不习水战,不服水土,病死者过半。颖州,在元朝时期居于淮西颍水、汝水之间,黄河主流的南侧,北望汴梁,东连亳州、徐州,南接庐州、濠州,西邻息州、光州,正界于元朝统治者划分汉人、南人的分野线上,为重兵屯戍要地之一。有蒙古、色目贵族居留于此,直接茶毒当地人民。颖州农村实行保甲制,甲长以上官吏皆为蒙古人,甲长可任意欺凌汉人。在经济上,元朝统治者对汉人掠夺榨取,名目繁多,除丁税外,还增加了数十种“额外课”。颖州和光州、化州在至元四年(1338年)后,仅铁冶课每年要缴100.7万斤,铸农器课每年要缴20万件。且蒙古人为了保护黄河以北的大都中书省,强制黄河南流,导致黄河夺淮入海,致使颍州河道淤浅,排洪不便,蓄水量小,颖州是大雨则是大灾、小雨则是小灾、无雨则是旱灾,再加之霜、蝗灾害的频频发生,自妥欢帖睦尔以来颖州人民为饥寒、欺凌所迫,到处颠沛流离,被逼入了绝境。当时这里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刘福通首义一举,四方群起而响应之。起义于颍州者,推杜遵道为首,攻克成皋,据仓粟,追随者数十万。起义于蕲州、黄州者,以彭莹玉和尚为宗,推徐寿辉为首,攻克德安、沔阳、安陆、武昌、江陵、江西诸郡。起义于湖南、湖北者,推布王三、孟海马为首。起义丰县、沛县者,推芝麻李为首。六月,刘福通率红巾军占据朱皋镇(在颍州南七十里),据仓栗,随即进军河南,连破罗山、真阳、确山县,又克舞阳、叶县等地,横断豫南。河南在元朝时期,灾荒连连,发生了399次灾害,平均四个月就会发生一次灾害。其水灾170次、旱灾64次、虫灾102次、苞灾28次、地震8次、风灾7次、寒灾10次、瘟疫10次。爆发饥荒81次,其中9次“人相食”。水灾与黄河密切相关。因黄河泥沙含量大,大量泥沙淤积会抬高河床,在北宋时期黄河的河南段就已经成为了地上悬河,大量泥沙淤积使得黄河两岸地势呈现南高北低状态,所以在自然状态下黄河会在北岸决口,但蒙古人为了保护黄河以北的中书省大都,强制黄河南流,导致黄河夺淮入海,给南岸造成巨大破坏。且由于实施的大肆屯田、开垦退滩地、设置仓储、发展畜牧业等政策,破坏了湿地,降低了该区域的水资源与小气候的调节能力,加剧了这一地区的自然灾害,使之发生的更为频繁。元朝政府每年在河南江北行省征收巨额的税粮达2591269石,占全国总数的21.3%,仅次于江浙行省而名列第二。还承担着数额巨大的竹木岁课、矾课等科税,但是河南行省自身经费却十分不足,由于元朝财政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每年七成税收都要上交给中央财政,自留的三成在使用之时也受到中央的制约。行省下的路府州县更是缺乏资金,无钱用以灾害预防设施的建设。大量农民在天灾人祸的逼迫下,选择以起义来自救。九月,刘福通相继攻克汝宁府、息州、光州,义军扩充至十万。元朝脱脱命其弟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儿为知枢密院事,及卫王宽彻哥总率十余万元军来镇压。十月,元朝又命知枢密院事老章率兵同也先帖木儿镇压河南。十二月,上蔡县被也先帖木儿攻陷,韩咬儿等人被抓至大都而死。布王三三次攻克邓州、南阳,相继杀元朝宣徽院使帖木儿、河南万户察罕于南阳卧龙冈下。1352年三月,元朝因老章出师久无效,以太不花替代之,攻陷南阳。脱脱调又太尉阿吉剌攻汝宁,汝宁红巾军退保亳州,汝宁城被攻陷。太不花又相继攻陷唐州、随州、安陆、德安。元朝又命亲王阿儿麻率兵镇压商州。因赫厮已死,以巩卜班为知行枢密院事,领侍卫汉军,合爱马鞑靼军,合数万众屯于汝宁沙河岸,巩卜班日夜沉溺酒色,醉卧不醒。闰三月,刘福通率领红巾军夜袭的也先帖木儿率领的三十万元军于沙河,斩元大将巩卜班,也先帖木儿尽弃军资、器械、粮运,车辆山积,仅收拢散卒万人到开封城下,屯于朱仙镇。五月,元朝监察御史彻彻帖木儿等言:“河南诸处群盗,辄引亡宋故号以为口实,宜以瀛国公子和尚赵完普及亲属徙沙州安置,禁勿与人交通。”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欢贴睦尔赞成。1353年二月,刘福通与八秃会战,杀八秃,败元军,其后引军各南,攻占安丰,进围庐州。龙凤元年(1355年)二月,刘福通等人自砀山夹河迎接了韩林儿,将他立为皇帝,又号称小明王,建都于亳州,国号宋,改元龙凤。杜遵道、盛文郁为丞相,罗文素、刘福通为平章,刘六为知枢密院事。后因杜遵道得宠专权,刘福通命甲士挝杀杜遵道,刘福通为丞相,后为太保。汴梁(今河南开封)以南的邓、许、嵩、洛诸府州皆为宋所有。六月,答失八都鲁来犯许州长葛,刘福通与其野战,元军奔溃。九月,答失八都鲁至中牟屯种。宋军复往劫营,掠元军辎重,十一月,刘哈剌不花来援,与答失八都鲁夹攻宋军,大破之,复驻军于汴梁东南青堽。十二月,刘福通等人被答失八都鲁大败于太康,亳州被包围,宋迁都安丰。龙凤二年(1356年)三月,刘福通与答失八都鲁父子对敌,自巳至酉,大战数合,答失八都鲁坠马。孛罗帖木儿扶其父上马先还营,自己持弓矢连射死追击者,夜三更步行回营中。三路北伐龙凤二年(1356年)九月,刘福通派遣李武、崔德等为西路军,攻破了潼关,进而攻克陕州(今河南SMX西)、虢州(今河南灵宝东北),扼制崤、函。元朝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答失八都鲁命察罕帖木儿、李思齐前往那里围剿,察罕帖木儿率军西行,乘夜攻取了崤陵(今河南渑池西),再去攻打陕州,然而城池坚固不可攻破,转而攻打灵宝城(虢州),攻破了那里。李武、崔德渡河逃入山西,接连攻克平陆、安邑,察罕帖木儿穷追不舍。李武、崔德回军攻下了阳津,与元军相峙数月,终因不敌退走。

    三路北伐龙凤三年(1357年)二月,李武、崔德又攻克了商州(今陕西商县),继而攻武关,夺取七盘,进据蓝田,前锋直抵灞上,进逼陕西行省首府奉元路(今陕西西安),分兵攻同州(今陕西大荔)、华州(今陕西华县)。元朝命察罕帖木儿率军会同答儿麻亦儿守陕州、潼关;刘哈剌不花由潼关抵达陕西,会同豫王阿剌忒纳失里及定住等人同往镇压。宋军惨败于察罕帖木儿,余部溃散,越过南山,转攻兴元(今陕西汉中)。刘福通遣毛贵攻克胶州,杀佥枢密院事脱欢,横行山东三月,毛贵攻克莱州,继而攻克益都路,益王买奴遁逃。自此山东郡邑皆为宋所有。五月,元朝命知枢密院事孛兰奚进兵镇压山东。武安等三十余城被元平章政事亦老温帖木儿攻陷。六月,刘福通攻汴梁,军分三路,关先生、破头潘、冯长舅、沙刘二、王士诚入山西、河北,由朔方攻上都;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趋关中;毛贵、田丰据山东,趋大都。七月,元镇守黄河义兵万户田奉投宋,攻克济宁路,元分省右丞实理门遁走,元义兵万户孟本周攻之,田丰败走,孟本周还守济宁。归德府知府林茂、万户时公权投宋,归德府及曹州皆为宋所有。八月,刘福通攻克大名路,继而自曹州、濮州攻克卫辉路。孛罗帖木儿与万户方脱脱击之。九月,太不花攻陷大名路并所属郡县。元朝加纽的该为太尉,命其总率山东诸元军守东昌,田丰率山东宋军来攻,被纽的该击退。答失八都鲁攻克沟城、东明、长垣三县。闰九月,宋军攻克潞州,继而攻冀宁路,被察罕帖木儿击退。十月,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攻克兴元后,遂入凤翔,察罕帖木儿先分兵入守凤翔城,然后派间谍诱宋军围凤翔。宋军不知是计,发重兵来围城数十重,察罕帖木儿亲自率领铁骑,昼夜急驰200里赴凤翔城外,分左右两翼包抄,城中元军开门而出,内外合击,宋军大溃,自相践蹂,被杀者数以万计,伏尸百余里,宋军入太行山。元朝诏遣知院答里麻失里来援,分兵雷泽、濮州,答里麻失里为刘福通所杀,鞑鞑诸军皆溃,答失八都鲁力不能支,退驻石村,元廷怀疑其玩寇,不断派使者促战,宋侦知之,诈作一封与答失八都鲁的通和信,遗失在道路,元朝使者果然捡到,且报告给元廷,答失八都鲁忧愤而死。十一月,宋军攻壶关,察罕帖木儿大破之。元义兵千户余宝,杀其知枢密院事宝童,投于毛贵,余宝继而攻据元棣州。龙凤四年(1358年)正月,田丰攻克东平路。毛贵与元知枢密院事不兰奚战于好石桥,不兰奚败走济南。二月,毛贵攻克清州、沧州,遂据长芦镇,继而攻克济南路。壬午,田丰再次攻克济宁路,继而攻克辉州。纽的该听闻田丰逼近东昌,弃城而逃。泾州、平凉被察罕帖木儿攻陷。王士诚自益都攻怀庆路,被周全击败。三月,毛贵攻克般阳路。王士诚攻克晋宁路,旋即被察罕帖木儿所派遣的赛因赤答忽等人所陷。刘福通遣兵攻卫辉,被孛罗帖木儿击退。毛贵攻克蓟州,逼近大都,元朝大骇,有的人劝逃亡漠北,有的人劝迁都关陕,中书左丞相太平以为不可,起用同知刘哈剌不花于彰德,与毛贵战于柳林,大败毛贵,大都遂安。又命察罕帖木儿屯兵涿州(今属河北)。察罕帖木儿留兵戍清湫(今陕西眉县东南)、义谷(今陕西蓝田西南),屯潼关、塞南山口,以防陕西起义军再起,然后亲自率领精骑急赴河北。当时关先生、破头潘等所率中路宋军越过太行山,破上党,攻晋宁(今临汾)、冀宁(今太原),克云中(今大同)、代州(今代县),将要南归。察罕帖木儿派他的大将关保、虎林赤守上党,关先生等克辽州(今左权),很快被虎林赤击退,关先生等又占领冀宁。为遏制宋军南下之势,察罕帖木儿遣兵埋伏于太行山南山的关隘,而亲自率领重兵屯驻在闻喜、绛阳。宋军果然南下经过南山,遭到了元军的伏击,损失惨重。察罕帖木儿又分兵屯泽州(今晋城),塞硫子城(今晋城南),屯驻在上党,塞吾儿谷(今黎城东);屯冀宁,塞井陉口(今平定东),以杜塞太行山通道,中路宋军数次进攻都未能攻克。四月,田丰攻克广平路,后退保东昌。元帅方脱脱率兵陷广平。察罕帖木儿、李思齐会同宣慰张良弼、郎中郭择善、宣慰同知拜帖木儿、平章政事定住、总帅汪长生奴各以所部兵镇压李喜喜于巩昌。李喜喜败而入蜀。五月,察罕帖木儿遣董克昌等攻陷冀宁路。元朝命察罕帖木儿还兵镇守冀宁。宋军逾太行山,察罕帖木儿部将关保击败之。盛极而衰同月,刘福通攻克汴梁,把韩林儿从安丰接来,以汴梁为首都。汴梁原为北宋首都开封府,北方红巾军以“复宋”为号召,把汴梁定为“宋”都,使沦陷230余年的赵宋旧都得以光复,这是中原人民“反元复宋”的重大胜利,可谓是“久陷于胡”的“生民”达到了“倡义举兵,恢复中原”的政治目的。刘福通继而“易正朔”,废除元朝历法。改组中央“政权”人事:刘福通为太保,毛贵、田丰为丞相,王士诚、杨诚、续继祖等为平章,刘圭为知院,又进关先生、破头潘等官爵。汴梁作为“国都”成为“大宋”政权的政治、军事中心,指挥着全国战场,虽未攻克大都,但东自山东,西至甘肃,北达辽阳,南方江淮、荆楚、巴蜀,所在兵起,势相联结,宋政权势力达到鼎盛。六月,关先生、破头潘攻克辽州,继而被虎林赤击退。关先生继而遂攻克冀宁路。察罕帖木儿调虎林赤、关保同守潞州。元朝以察罕帖木儿为陕西行省平章政事,便宜行事。七月,元朝湖广行省参知政事周全率怀庆路投附刘福通。般阳路被元朝不兰奚攻陷,已而恢复。刘福通遣周全率兵攻洛阳。察罕帖木儿下令严守备,别以奇兵出宜阳,而自率精骑自新安来援。周全至城下,见坚壁不可犯,遂退去。察罕帖木儿追之至虎牢,塞成皋诸险而还。八月,元义兵万户王信率滕州投于毛贵。九月,关先生攻保定路,不克,遂攻克完州(今顺平县)。十月,关先生攻克大同路,完者帖木儿弃城而逃。元孛罗帖木儿统领诸军攻曹州,参政匡福统苗军自西门入,孛罗帖木儿自北门入,曹州遂陷,武宰相、仇知院被杀。十一月,田丰攻克顺德路。十二月,关先生、破头潘等攻克元上都,焚其宫阙,留七日,转略往辽阳,遂至高丽。龙凤五年(1359年)正月,关先生、破头潘攻克辽阳行省。二月,移文于高丽曰“慨念生民,久陷于胡,倡义举兵,恢复中原,东逾齐鲁,西出函秦,南过闽广,北抵幽燕,悉皆款附,如饥者之得膏梁,病者之遇药石。今令诸将,严戒士卒,毋得扰民,民之归化者抚之,执迷旅拒者罪之。”三月,元枢密副使朵儿只因为宋军攻顺宁,故命张立率精锐由紫荆关出讨,令鸦鹘由北口出迎战;杨诚由飞狐县、灵丘攻克蔚州。孛罗帖木儿领兵趋丰州、云内,与关先生战,关军奔溃。同月,孛罗帖木儿奉诏镇守大同,为大都捍蔽。四月,宋军攻克陷金州、复州等州,元司徒、知枢密事佛家奴调兵镇压之。毛贵为赵君用(赵均用)所杀,先前徐州芝麻李故将赵君用、彭早住据淮安,称王,彭早住死后,赵君用更加自专,未几就奔往山东,依附宋将毛贵,至此又杀毛贵。宋军攻克宁夏路,遂攻灵武等处。五月,察罕帖木儿开始调兵遣将进攻汴梁,亲自率领大军到达了虎牢关,派遣兵马南道出汴南,攻打归、亳、陈、蔡诸州;北道出汴东,征发战船沿着黄河,水陆并下,攻打曹州(今山东菏泽)以南的地方,据守黄陵渡扣(今河南兰考东)。又调陕西的元军,出函谷关,越过虎牢关;山西的元军越过太行山和黄河,会师于汴梁城下,夺取汴梁的外城。察罕帖木儿亲自驻扎在杏花营(在汴梁城西),指挥各路军环绕着汴梁城修筑营垒,把汴梁围得水泄不通。宋军屡次出战皆败,遂婴城以守。元军就夜伏兵于城南,旦日时,遣苗军的跳梁者,略城而东,宋军倾城出追,伏兵邀击败之。又令弱卒在外城立栅以诱惑宋军。宋军出争之,弱卒佯装逃跑,接近城西,元军突出铁骑纵击,悉擒其众,宋军自是更加不敢出城。七月,毛贵部下续继祖自辽阳入益都,杀赵君用,遂与其所部自相仇杀,众奉毛贵之幼子为总兵,以镇山东之地。八月,城中粮草殆尽,察罕帖木儿与阎思孝、李克彝、虎林赤、关保等大将分门而攻。入夜,元军登城,破关而入,刘福通与数百骑护送皇帝韩林儿自东门夺围而遁,元军俘获宋政权的“皇后”及起义军家属数万,宋政权官员五千余人,居民二十万,元军夺取汴梁后,宋军失去河南。刘福通孤军无援,拥韩林儿败走安丰。身死国灭龙凤九年(1363年)二月,张士诚派部将吕珍突袭安丰,安丰被围困,城中人相食,有尸埋于地而腐者,亦掘而食之,有的人以井底泥为丸,用人油缍食之者。刘福通遣人向朱元璋求救,朱元璋亲率大军来援,大败张氏,给军士每名各白米二斗,积于东门外,救城中饥者。邀请韩林儿及其母、妹并刘福通至庐州营中,朱元璋设銮驾伞扇,迎驻于滁州,建造宫殿让韩林儿居住。龙凤十二年(1366年),朱元璋打败劲敌陈友谅、张士诚后,派部将廖永忠迎接刘福通及韩林儿。途中,刘福通、韩林儿二人被廖永忠沉于水底。人际关系

    1959年在刘兴镇发现了《刘氏家谱》,家谱里列有刘福通。据查,《刘氏家谱》原存刘福通后人刘慎铎处。因文那个中,刘慎铎被游斗而自杀(据说游斗时刘脖劲上仍挂着刘姓宗族牌位),家谱不知藏于何处。原界首县副县长丁香甫在1961年负责纂修界首县志时,曾亲眼看到《刘氏家谱》并作了重要摘录。刘福通故居遗址附近仍散居着十多家刘福通的后裔,他们最长的辈份是慎字辈,据他们推算,应是刘福通的第三十四代孙。

    关于刘福通的结局,最常见的一种说法是: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张士诚的部将吕珍攻围安丰,城破,刘福通被杀。这种说法见于明清两代很多史书,如陆深的《平胡录》、高岱的《鸿猷录》、郎瑛的《七修类稿》、陈邦瞻的《元史纪事本末》、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查继佐的《罪惟录》乃至清代官修的《明史》等等。而究其根源,则来自明代官修的《明太祖实录》。对刘福通的结局还有另一种说法。这种说法最早见于元末明初权衡的《庚申外史》,该书卷下载,刘福通虽然在安丰遭到围攻,但并未死于安丰,而是在其后突围而出到了滁州,并于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死于瓜州渡。至于具体死因,则是“遇风浪掀舟没”,属于意外事故。而明代宁王朱权奉敕编撰的《通鉴博论》卷下则载,韩林儿于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被廖永忠溺死于瓜州渡,并未提及刘福通,有学者认为这可理解为是出于文字省略,刘福通此时是与韩林儿在一起的,所以两人应当都是被廖永忠沉舟淹死的。后世纪念

    故居刘福通故居遗址位于AH省界首市颖南办事处碑楼街北首。广场2001年,界首市委、市政府在刘福通故里,颍南街道办事处修建了福通广场,屹立起一座刘福通雕塑,介绍了刘福通的生平事迹。2015年,界首市司法局在广场增添法治教育设施,融入法治要素,将该广场转型成一座综合性的法治广场。同年4月28日,界首市福通法治文化广场落成。

    福通法治文化广场学术研讨会1996年3月12日至14日,首届刘福通学术研讨会在AH省界首市召开。这次学术讨论会,是经界首市政协倡议,由界首市人民政府和界首市政协联合举办的。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的有全国明史学会会长刘重日、秘书长张德信,全国元史学会副会长郑树荣、陈得芝、杨讷以及复旦大学、AH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京大学、AH师范大学等十多个省的高校专家、学者共40人,收到论文近30篇。与会学者认真探讨了刘福通的籍贯、生平、家世、起义地点、历史地位和作用等史学界关注的问题。

    当然这个刘福通,因为文献限制,很难确定他的,超时空科学,造诣究竟有多高,不过就他这个,百万红巾军,消灭了整个横扫,几乎全世界蒙古人,所有主力部队的声势,可想而知该,有多强大了,当年的南宋孟珙,就是因为得了,岳飞传下来的,学至刘琦身上的,大汉超时空科学,所以才能强悍无敌,几乎当时就大败,所有蒙古人,只不过因为受,南宋皇帝嫉妒,才辞职而去,以至于最后,南宋被蒙古人所灭的,更不要说元末明初,我们的刘福通,乃是大汉超时空科学的,正统传人了,消灭所有蒙古人的主力部队,更加理所当然。更何况后面还有刘伯温。正所谓天下三分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神机妙算天下无敌,一前一后两大,汉室正宗传人,蒙古人能顶得住才怪了。那么和现在比,会怎么样呢?哈哈不好意思的说句实话,那还是差得太远了。所以其实你们知道了吧,为什么要就他,大汉超时空科学,就是因为他们能,随着时代的前进,一直不停的前行进化,遇强愈强所以才能,真正的天下无敌,永远保持前进动力,永永远远的,无敌于天下。

    于是乎我们当代,有史以来最强的,大汉超时空科学,现在也就在海底,继续探寻着了。我们跟着海底的光亮,一路前行而去。其实也没什么的了,走到近前,才发现那是一座,即将喷发的海底火山,虽说即将喷发,但那只是相当于,火山本身的寿命来说,实际上真正离喷发,再怎么都还有,几年到几百年的,时间不等了。

    海底火山大洋底部形成的火山

    海底火山,是大洋底部形成的火山。海底火山的分布相当广泛,海底火山喷发的溶岩表层在海底就被海水急速冷却,有如挤牙膏状,但内部仍是高热状态。绝大部分海底火山位于构造板块运动的附近区域,被称为中洋脊。尽管多数海底火山位于深海,但是也有一些位于浅水区域,在喷发时会向空中喷出物质。在海底火山附近的热气喷发口,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

    中文名海底火山

    外文名Submarinevolcano

    分布大洋中脊和太平洋周边区域

    分类洋脊火山、边缘火山、洋盆火山

    所谓海底火山,就是形成于浅海和大洋底部的各种火山。包括死火山和活火山。地球上的火山活动主要集中在板块边界处,而海底火山大多分布于大洋中脊与大洋边缘的岛弧处。板块内部有时也有一些火山活动,但数量非常少。火山分类

    综述海底火山可分3类,即边缘火山、洋脊火山和洋盆火山,它们在地理分布、岩性和成因上都有显著的差异。地中海就曾借助火山灰出现过“火山岛“。洋脊火山大洋中脊是玄武质新洋壳生长的地方,海底火山与火山岛顺中脊走向成串出现。据估计全球约80%的火山岩产自大洋中脊,中央裂谷内遍布在海水中迅速冷凝而成的枕状熔岩。中脊处的大洋玄武岩是标准的拉斑玄武岩。这种拉斑玄武岩是岩浆沿中脊裂隙上升喷发而生成的产物,它组成了广大的洋底岩石的主体。

    海底火山喷发集萃边缘火山沿大洋边缘的板块俯冲边界,展布着弧状的火山链。它是岛弧的主要组成单元,与深海沟、地震带及重力异常带相伴生。岛弧火山链中,有些是水下活火山。这类火山主要喷发安山岩类物质,安山岩的分布与岛弧紧密相关。由于安山质岩浆比玄武岩浆粘性大,且富含水,巨大的蒸气压力一旦突然释放,便形成爆发式火山,易酿成巨大灾难。因安山岩粘性大,熔岩可堆砌成陡峭的山峰,突出水面,但逸出的气体又常使它生成火山灰和浮石。安山质火山的剥蚀产物可组成杂砂岩沉积相。[2]洋盆火山散布于深洋底的各种海山,包括平顶海山和孤立的大洋岛等,是属于大洋板块内部的火山。

    海底火山洋盆火山起初只是沿洋底裂隙溢出的熔岩流,以后逐渐上长加高,大部分海底火山在到达海面之前便不再活动,停止生长。其中高出洋底1000米以上者,称海山;不足1000米者,称海丘。少数火山可从深水中升至海面,这时波浪等剥蚀作用会不断抵消它的生长。一旦火山锥渐次加宽并升出于波浪作用线之上,便能形成火山岛,几个邻近的火山岛可连接成较大的岛屿,如夏威夷岛。洋盆火山的活动一般不超过几百万年,出露海面的火山停止活动,将被剥蚀作用削为平顶。

    火山各大洋,特别是太平洋中,发现许多平顶的水下死火山。尽管它们的顶部可能冠有珊瑚礁,但其主体皆是火山锥。洋盆各海山或大洋岛屿的火山岩以碱性玄武岩较常见,极少数岛屿有硅质更高的熔岩,如冰岛及其附近有大量粗面岩和钠质流纹岩。碱性玄武岩组成的洋盆火山可能与热点或地幔柱的活动有关。火山产物

    1963年11月15日,在北大西洋冰岛以南32公里处,海面下130米的海底火山突然爆发,喷出的火山灰和水汽柱高达数百米,在喷发高潮时,火山灰烟尘被冲到几千米的高空。经过一天一夜,到11月16日,人们突然发现从海里长出一个小岛。人们目测了小岛的大小,高约40米,长约550米。海面的波浪不能容忍新出现的小岛,拍打冲走了许多堆积在小岛附近的火山灰和多孔的泡沫石,人们担心年轻的小岛会被海浪吞掉。但火山在不停地喷发,熔岩如注般地涌出,小岛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在不断地扩大长高,经过1年的时间,到1964年11月底,新生的火山岛已经长到海拔170米高,1700米长了,这就是苏尔特塞岛。

    海底火山两年之后,1966年8月19日,这座火山再度喷发,水汽柱、熔岩沿火山口冲出,高达数百米,喷发断断续续,直到1967年5月5日才告一段落。这期间,小岛也趁机发育成长,快时每昼夜竟增加面积0.4公顷,火山每小时喷出熔岩约18万吨。火山分布

    全世界的活火山有500多座,其中在海底的近70座,即海底活火山约占全世界活火山数量的1/8。

    海底火山海底活火山主要分布在大洋中脊和太平洋周边区域。大洋中脊的海底火山。大洋中脊在大洋中部,是屹立于洋底的大型山脉。它是海洋板块的生长点,是新洋壳产生的地带。大样板块物质从这里通过岩浆喷溢的形式不断产生,并向两侧朝大陆方向缓慢移动,也逐渐固化和变老。大洋中脊是地壳最活动的地带,当熔融岩浆经过地幔沿着裂谷喷溢,就产生海底火山爆发。熔融岩浆冷却后就在洋脊裂谷两侧出现新火山。海底火山的分布相当广泛,大洋底散布的许多圆锥山都是它们的杰作,火山喷发后留下的山体都是圆锥形状。

    火山分布图据统计,全世界共有海底火山约2万多座,太平洋就拥有一半以上。这些火山中有的已经衰老死亡,有的正处在年轻活跃时期,有的则在休眠,不定什么时候苏醒又“东山再起”。

    海底火山现有的活火山,除少量零散在大洋盆外,绝大部分在岛弧、中央海岭的断裂带上,呈带状分布,统称海底火山带。太平洋周围的地震火山,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的80%。海底火山,死的也好,活的也好,统称为海山。海山的个头有大有小,一二公里高的小海山最多,超过5公里高的海山就少得多了,露出海面的海山(海岛)更是屈指可数了。喷发特征

    海底火山喷发时,在水较浅、水压力不大的情况下,常有壮观的爆炸,这种爆炸性的海底火山爆发时,产生大量的气体,主要是来自地球深部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及一些挥发性物质,还有大量火山碎屑物质及炽热的熔岩喷出,在空中冷凝为火山灰、火山弹、火山碎屑。

    人们常认为海底火山附近温度较高,但在火山口附近仍有厌氧耐热菌存在,这为科学家的声明存活条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共13张

    海底火山地貌集萃相关案例

    外国案例美国的夏威夷岛就是海底火山的功劳。它拥有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上有居民10万余众,气候湿润,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盛产甘蔗与咖啡,山清水秀,有良港与机场,是旅游的胜地。夏威夷岛上还留有5个盾状火山,其中冒纳罗亚火山海拔4170米,它的大喷火口直径达5000米,常有红色熔岩流出。1950年曾经大规模地喷发过,是世界上著名的活火山。中国案例中国陆地上的火山已经有较多记载,如雷琼(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火山群、长白山火山、藏北火山及大同火山群等等。在中国海底,同样有火山存在。大洋边缘的海底火山。在大洋的边缘,特别是西太平洋的边缘,由于大洋板块较重,大陆板块较轻,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岛屿--海沟系列地形(岛弧,即指延伸得很长的弧形列岛),岛弧往往有火山活动,有些在岛上喷发,有些在海底喷发。台湾岛和澎湖列岛就是位于西太平洋的岛弧上,故有众多火山。共4张

    海底火山台湾的海底火山。台湾自8600万年前就开始有火山活动。断断续续的火山活动,在台湾岛的北端、东边和南部留下不同时期喷发的火山。台湾东南海上的绿岛、蓝屿、小蓝屿,台湾北部外海的彭佳屿、棉花屿、花瓶屿、基隆到和龟山岛等,原来都是300万年以来因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后来经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变化,才由海底火山变为火山岛。又如澎湖列岛,除花屿以外的63个岛屿都是火山岩构成的岛屿。从火山岩层之间夹有海里生长的贝壳和有孔虫化石,说明澎湖列岛的火山也是在浅海环境喷发而成的。钓鱼岛也是由火山岩组成的。台湾海外,可能还有未出露的海底火山。

    海底火山西沙群岛的高尖石——海底火山的露头。高尖石位于西沙群岛东部东岛的西南方14千米的东岛大环礁西缘。这个面积不组300平方米、呈4级阶梯状的小岛,实为海底火山的露头。在岩石鉴定中发现,在火山碎屑岩中夹有珊瑚和贝壳碎屑。可以想象在200万年前,地动海啸,热气浓烟冲出海面,在上空翻腾,震撼着西沙海区。据岩层倾向分析,当时的喷发中心在高尖石的东北方。估计附近海底会有海底喷发的枕状熔岩。高尖石只是由火山碎屑物组成的火山锥体的残留部分。南海深海盆的海底火山。南海深海盆是南海海底扩张形成的。在距今3200-2300晚年期间,由于这里洋壳底部熔岩上溢,火山喷发,形成早期海山如长龙海山、中南海山等。之后,约在2300-1700万年期间,南海海盆沿北纬15度附近为扩张轴,朝南北方向扩张,也带来海底火山活动,形成第二期海底火山。如黄岩海山、珍贝海山等。据中国与美国的海洋科学家联合在南海中央海盆探测,使用先进的地质拖网技术,在南海深海盆底的海山上,刮到火山岩石,这是有力的证据,足以证明南海深海盆存在着海底火山。

    还有目前最著名的,Fukutoku-Okanoba海底火山,日本东京以南大约745英里(约合1199公里)处的太平洋西部海底的一座火山

    Fukutoku-Okanoba海底火山引是位于日本东京以南大约745英里(约合1199公里)处的太平洋西部海底的一座火山。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2010年2月3日,“Fukutoku-Okanoba”海底火山爆发,火山喷出的烟雾和火山灰喷射到空中达30层楼高。

    中文名Fukutoku-Okanoba海底火山

    地点日本东京以南大约745英里

    火山爆发时间2010年2月3日

    火山喷出高度30层楼高

    日本海洋中升起的怪物

    这个名为“Fukutoku-Okanoba”海底火山突然火山喷发,地点位于东京以南大约745英里(约合1199公里)。当时,日本海上保安厅的直升机母舰“八岛”号正在该海域附近巡游,搭乘的一架直升机恰好巡逻经过该海域,因而拍摄到了一组该海底火山喷发的壮观画面。据日本气象厅负责地震信息的高级协调员KeijiDoi介绍,此前没有关于该火山即将爆发的警报。KeijiDoi介绍说,“海上保安厅的舰船和直升机目前仍在该海域搜集相关信息,其他船只已被警告要与火山爆发地保持距离。靠近该海域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我们难以预测火山接下来的喷发情况。”

    火山污染的海域

    2月3日,在“Fukutoku-Okanoba”火山喷发间隙,海底火山之上的海水产生了大量的气泡,并呈现出黄绿色,而其他附近海域的海水则因为泥沙被搅动而呈现混浊状态。KeijiDoi介绍说,“这是一个相当活跃、喷发频繁的火山。每十年内总会发生数次小规模的喷发事件。”

    Fukutoku-Okanoba海底火山“Fukutoku-Okanoba”火山上一次喷发事件发生于2005年7月。附近的南硫磺岛

    “Fukutoku-Okanoba”海底火山2月3日的喷发地点位于南硫磺岛东北偏北方向,距离大约为4.8公里。南硫磺岛是一个火山岛,是日本小笠原群岛的组成部分。小笠原群岛还包括著名的二战战场硫磺岛,硫磺岛位于南硫磺岛以北60公里处。在“Fukutoku-Okanoba”火山此前的喷发中,大量的熔岩喷出海面形成了一些火山岛,夏威夷群岛的形成过程也与此相似。

    附近的南硫磺岛不过,巨大的海浪常常会很快将“Fukutoku-Okanoba”火山所形成的火山岛冲散,因此这些火山岛只不过是一些短命的熔岩隆起物而已。对于2月3日的这次喷发,KeijiDoi表示,“我们暂时还未发现火山岛的形成,但是也有可能,因此我们将继续监视这一动态。”

    Fukutoku-Okanoba海底火山短命的火山岛

    2月3日的海底火山喷发在海面形成了大面积的火山污染。据了解,自1904年人们首次记录“Fukutoku-Okanoba”火山活动以来,该海底火山共大规模爆发了7次。其中,三次形成了临时性的火山岛,但所有这些火山岛后来都沉没于海面之下。小笠原群岛最近增加的短命火山岛形成于1986年1月18日,不过这个火山岛就在当年的3月8日消失。1914年,“Fukutoku-Okanoba”火山爆发所产生的火山岛大约8公里宽,接近100层楼高,这个岛屿也只坚持了两年多。

    Fukutoku-Okanoba海底火山海面上升起的烟雾

    海面上升起的烟雾日本海上保安厅发言人TomoyukiSuzuki介绍说,2010年2月3日上午大约7点45分,“八岛”号船员首先注意到在南硫磺岛附近的海面上有烟雾升起。看到这些烟雾,船员的第一反应就是将有大事要发生。除了这些烟雾之外,船员还听到了爆炸声,并“感觉”到最初爆炸的压力。目前,“八岛”号仍在该海域监视火山的动向,但是船员们都与火山保持安全的距离,因为火山喷发物中包括各种有毒气体。这就是整个,海底火山的可怕之处了。

    如上几章所说,整个地中海,本来就是因为,当年的海底火山喷发,而导致亚特兰蒂斯大陆,下沉而形成的,所以我们现在,再次在地中海的海底发现,休眠期即将结束的,早期活火山,也不怎么奇怪了,正常的事。然后我们沿着,海底洋流一路前行,直到在一处,海沟里面的阴暗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