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星汉沉眠录 » 第三十二章 立秋都试

第三十二章 立秋都试

    都试,即大试,汉代平民中年满二十三岁的男子﹐要在郡中服役一年,充当材官﹑骑士。

    受射御﹑骑驰﹑战阵等方面的训练。

    都试即是对他们作战能力的一种考核和检验。由郡守主持,都尉及各县的令、丞、尉也要参加。

    《光禄挈令》规定,凡应当受试者,如不到试所,就将被除名,都试乃是一郡武装力量云集的难得机会。

    其中‘材官’是汉朝、新朝对自耕农预备兵特有的一种称呼。

    其本质就是基于自耕农的一种兵役制度,和隋唐时的府兵制、明朝的卫所制、性质是一样的。

    他们还相同的一点便是:材官、府兵、卫所皆起于一个强大帝国的初期,也都崩于土地兼并。

    说完材官,剩下一个服役项目便是‘骑士’,这个简略而言,就是骑兵之意。

    ...

    立秋日的一早,刘秀、何衍与八名护卫们,出现在宛城西北方向的城内校场处。

    护卫中不仅仅是一路跟随几人的老面孔。

    还有从新都附近遭遇埋伏时,‘抵挡’官兵并被打散后,在回宛城的路上没碰到李通、刘秀两人的一名护卫,以及几名李通新安排的武者。

    待李通又领着几名护卫出现后,众人浩浩荡荡的走进校场内,被迎来的官吏领到了特定位置。

    几人虽然来的很早,但此时校场内已经人声鼎沸。郡内各个说得上名号的官员基本都到场了。

    “让文叔(刘秀)扮成我的护卫,实属下策。”

    “无妨,次元兄(李通),只是为何今年南阳都试在城内举办?”

    李通听后,小声回道:

    “这几年朝廷之赋虽越征越多,但能真正参加徭役的百姓却越来越少,百姓们为躲避徭役,纷纷投靠豪门,成为徒附奴婢。”

    刘秀点点头,应和道:

    “所以今年人数太少,城内方圆便已足够。”

    “没错。”

    一旁的何衍见没人再起话头,将心中疑惑问出。

    “朝廷征赋这么多都用来对付绿林吗?”

    李通与刘秀对视一眼,回道:

    “由我来说吧,当今皇帝四处开衅,不止在打西域,还与匈奴、西羌、西南夷地等地交战,对了,还有什么高句丽...”

    “下句丽。”刘秀补充道。

    “对,下句丽!他改了太多名字,实在记不清晰。”

    何衍听到‘下句丽’这个词,强忍住笑,继续问道:

    “可我总听人说南阳的绿林流民影响甚大,为何...”

    “为何朝廷还未大动干戈?”

    还是李通在回答何衍的问题,见何衍点头称是后,继续道。

    “因绿林未立名号,未成建制,所以朝廷一直都当做流民处理。”

    这时刘秀插话道。

    “伯升兄(刘縯)有意联合绿林,于南阳一同反莽。”

    李通点了点头,正要继续说话,却被一阵何衍耳熟的言语打断。

    “李县丞带了这么多人来啊?是想谋逆吗?”

    众人向声音的方向看去,却见说话之人正是何衍熟悉的郡守之子——甄飞,以及他的几个跟班。

    何衍身边的李通见到说话之人后,厉声回道:

    “郡守之子竟如此无礼,是没人教你‘礼’字该如何书写吗?需不需要我帮你找几个教书夫子,教导教导你啊?”

    “哼,不必了,我甄家还不缺几个教书夫子。当然,要是博士就另当别论了。可惜,你李家有吗?”

    没等李通回答,他便趾高气昂的带着几个跟班先行离开了。

    待那扫兴之人离开众人视线后,刘秀略带担忧的与李通小声说道:

    “郡守之子如此说道,难道...”

    李通微微抬起手,微笑着对刘秀说道:

    “文叔不必担忧,我知此子为人,乃飞扬跋扈,奢靡无度之子。如他知晓了你我的谋划,必不敢于我眼前如此说道。”

    刘秀点了点头,观察起整个校场。

    ...

    另一边,甄飞走到自己的位置后,身后的一个跟班突然走到甄飞身旁,小声道:

    “大郎,那李通的护卫中,有一人正是那日从范医工家中慌张逃出者!”

    甄飞听到后,立刻来了兴趣,转过头问道:

    “你确定?”

    “不敢欺瞒大郎,虽衣履不同,但他身形与那日蒙面者的身形也很相似!”

    甄飞点了点头,看着李通的方向,嘴角发出一阵冷笑。

    ...

    何衍在刘秀、李通两人身边谨慎的四处观察,昨日刘秀已经告知何衍今日的计划——挟持一郡太守!

    多年前,东郡大尹翟义也是在都试举事,挟持了所有的反对者,攻克了好几个郡,虽然最终失败,但亦是今天举事的好模板。

    按照刘秀所说的细节,应该很顺利,没什么危险。

    但何衍还是有些紧张,从刚才的提问就知道,平时的何衍是不会关心‘征赋’这些东西的。

    别说,何衍这四处观察的举动,还真让他看到许多燃着火焰的火盆!

    他心里稍安后不久,又看到了不远处的两个熟人!

    范医工和他的孙女!

    这两人也正好看到了何衍,与范翁孙女摆了摆手后,这两人也向着他走来。

    “范翁。”

    “衍君。”

    “范医工...”

    待包括刘秀和李通在内的众人互相打过招呼后,何衍不由得问道。

    “都试之日,范医工来此是为何事?”

    “受前队大尹(南阳郡守,范翁所说的为新朝更名后的地名与官名)之邀,为大试中出现的伤者疗伤。”

    看着范翁孙女背着的药箱,何衍点了点头。

    正想让二人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时,一阵鼓声响起。

    目光看向不远处,那个将整个校场的目光吸引过去的地方。此刻正敲着锣鼓之人的旁边,南阳郡守甄阜衣着太守服,正立于一兵车之上。

    身后的礼仪陈设亦排场十足。

    见众人将目光看向他,甄阜慢慢向前走了两步,双手撑在兵车车栏上,朗声道:

    “前队在吾治理下,已有数个春秋,期间百姓安居乐业,亦无逆贼侵扰...”

    听着甄阜信口拈来的场面话,何衍是越听越困,但等他瞄到郡守不远处的甄飞时,却突然惊醒。

    此刻甄飞正满眼怨毒的看着他!

    ‘难道暴露了?’

    一旁的刘秀也正巧看到这一幕!他拍了拍李通,并小声的说道:

    “看那甄家大郎。”

    待李通也看到甄飞的那个表情后,狐疑起来。

    “就算他飞扬跋扈,隔着这么远也没必要啊?”

    刘秀点了点头,对着身旁一位护卫说道:

    “去看看梁属正的部署怎么样了。”

    没过一会,那护卫便回来向二人小声禀报,待刘秀和李通听后,脸色瞬间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