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图安王朝 » 第二十二章:初建民心

第二十二章:初建民心

    李长青所说出他的木炭制造法后,不仅是高丽王就连在场的所有大臣们也都是一点没听懂。李长青说的法子是后世那种可以大量生产木炭的办法,他们听不懂也很正常,只要自己懂就行了,大不了就是多费些功夫而已。

    王上,你只需要派几个信得过的工匠给臣,臣回去就立马教他们怎么大量造木炭,到时候王上就不必为木炭一事操心了。王上您只需要尽快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木炭供给处即可。

    好,既然李将军如此笃定,那本王就相信李将军。

    高丽王非常爽快的答应了李长青,即便除了他以外其他很多大臣都不相信。但是他还是决定信一次李长青。

    定下来后李长青便带着几个高丽王派来的工匠回了家。

    回到院子后李长青便迅速的开始指挥他们砍树烧木炭,整个过程用的都是后世的办法,李长青只是教了一次,然后让他们自己又做了一次,李长青检查没问题后才让他们回去。

    学到了如何快速且大量制造木炭方法的工匠们,一回到高丽王那边便立刻滔滔不绝的说着太神奇了,他们根本就没想到原来制作木炭可以这么简单。

    李长青傍晚让他们回去,第二天他们便被高丽王安排到了几千人的作坊里,不断地教着其他人烧纸木炭的办法。

    只是三天的时间,几千人的作坊里便产出了足够整个高丽国用一个月的木炭产量。这要是继续这么制造下去要不了两个月整个高丽国都不会再为木炭发愁。

    高丽王收到这个消息后那是非常高兴,没想到着困扰了他那么久的百姓取暖问题,就这么简单的被他给解决了。

    怎么样,丞相大人,李将军他真的做到了。

    臣忏愧,当时臣还以为李将军那是在说大话,没想到如今。

    好了好了,当时别说是你,就连本王都不太敢相信他真的能做到。既然现在不缺木炭了。那这个运输木炭前往全国各地分发给百姓的任务就交给丞相大人了。

    臣领命,臣定不负王上所托。

    那你就赶快下去着手此事吧。

    说完安道喜就恭恭敬敬的退出了高丽王书房。

    几千人的作坊,每天都能产出上千吨的木炭。

    安道喜则每天安排一大批士兵将这些木炭陆陆续续的运往全国各地。然后按户分配。每家每户一天能取十斤木炭。这十斤木炭加起来别看它少,木炭本来就不是什么很重的物件,十斤木炭装在破麻袋里足足有半人高。

    起初百姓们听说有免费的木炭领,还不相信,直到越来越多的人都领到了免费木炭这才知道原来是真的。

    他们也打听过朝廷为什么会免费给老百姓发木炭,据说是朝廷新上任的那名李将军给王上提的建议,这才会有朝廷给百姓分发木炭的好事。

    知道是谁后,他们虽然没见过,也不知道这个新上任的大将军长得怎么样。但是这个处处为他们着想的李将军,他们的心里却早已经都牢牢的记住了这位李将军的好。

    大唐

    太极殿内此时的大臣们正在和李世民商议着边关将士传来的消息。

    陛下,臣认为李长青此子不得不除,当初他的带兵能力想来陛下心中有数,如今想来定是他心有不满,此时的他选择离开大唐,他日定会成为我大唐之宦。

    说出这段话的正是程咬金,程咬金本来就厌恶李长青,因为当初李长青挂帅出征之时曾多次拒绝程咬金想要上战场杀敌立功想法。所以现如今有个能除掉李长青的机会,他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程咬金说完,整个大殿内的其他众大臣都不敢做声,即便是那些曾经受过李长青恩惠的武将们也都不说话了,因为李长青已经离开大唐的消息已经证据确凿。他们即便想要为李长青辩解几句,可是却又找不出李长青为什么要离开大唐的借口。

    李二见殿内众臣都不做声也不反对,于是他便下意识的询问了一下他的得意军师房杜二人的意见。

    房爱卿,杜爱卿,不知你们对此事有何看法。

    见陛下询问自己二人的意见,房玄龄与杜如晦便迅速上前两步,拱手深深的给李世民行了个君臣之礼后才开口

    房玄龄先开口道

    陛下,臣认为,此时讨论此时还为时尚早,虽然李长青此时已离开我大唐,但我等还尚不知其行踪,他要去哪,而他接下来又会具体做点什么,这些臣觉得都应该先派探子打探清楚,然后再作商议不迟。

    回陛下,臣也是这么觉得的。杜如晦想要说的话都已经被房玄龄说完了,无奈的他也只能开口符和了一句。

    世人皆知房谋杜断。李二听完房玄龄的意见后心里也是觉得在理。而且房玄龄的话还得到了杜如晦的肯定。于是李二便决定就按房玄龄说的先打探清楚具体情况再下定论。

    各位爱卿,你们可认同房爱卿的决策。如若都无意见那么此事便就此定下了。

    殿中众臣,分别氛围三个派系,一个是程咬金一派他们想要置李长青于死地。

    另一个则是受过李长青恩惠的众臣子。他们无时无刻都想要为这位给大唐立下过无数汗马功劳的李长青辩解。

    而最后一派就是以李靖为首的中立派,他们既不参与上奏追杀李长青,也不为李长青辩解一句,他们只是默默地站在殿中不开口。

    陛下,万万不可。那厮私自离开大唐定然是包藏祸心。不可不除啊。

    程咬金对李长青的恨意已经到达了极点。正当李世民想要开口时,程咬金依旧开口想要劝说一番李世民。

    好了好了,卢国公,此事就先作罢,待朕派人查清后再做定夺吧。

    李世民挥手示意程咬金不要再说话,然后继续道

    房爱卿,既然这事是你提出来的,那么这派人前往关外调查李长青行踪之事就交给你去办,如何。

    回陛下,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房玄龄应下这个差事后便退回到了文官队列之中。

    随后,大殿早朝正式开始。李世民便继续与众大臣开始商议起朝政之事。

    朝会直到接近中午才结束。李世民也离开了太极殿回到了他的后宫之中。

    陛下因何事烦恼。

    长孙皇后,见李世民皱着眉头,似乎是有心事的样子,于是她便将一杯刚沏好的茶,递到了李世民跟前,询问道。

    观音俾,以后这斟茶倒水的就让下人去做吧,你还怀着朕的龙子,可要好生休息。

    臣妾谢二郎关心。不过这给二郎斟茶倒水乃是臣妾应做的分内之事。二郎还请喝茶。

    李世民接过长孙皇后的茶杯,缓缓送入口中,放下被子后,又是叹了一口气。

    唉。。。

    二郎有个心事不妨跟臣妾说说。

    李世民见这个自十六岁就嫁给自己的长孙皇后问起,于是便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

    观音俾,朕这是在为李长青一事烦恼不已,又不知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