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从1983年走起 » 29、谁也别惹我

29、谁也别惹我

    唐启明表情焦虑。

    他原来是一所财校的教师,苏凌通过朋友,邀请他一起创业,成为苏氏超市的执行副经理兼业务运营主管。

    唐启明为人谦和稳重,很少见他有惊慌失措的时候。

    苏凌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唐启明压低声音说:

    “昨天我们去商业批发总公司进货,他们批发给我们的所有商品,都提价了。”

    “所有品种?”

    “是的,我算了一下,我们进了67种商品,批发价全部上调了15%以上。”唐启明面带愧疚说:

    “进货的员工以为是价格普调,进货后,才知道价格上调只对我们一家。”

    苏凌沉吟不语。

    领导的官威来得好快!

    父亲单位的领导,才打了招呼,转眼就开始动真格了。

    上面这位下此狠手,到底想干什么?

    苏凌朝办公室走去,“你和财务主管叶琳琳来我办公室一下。”他对唐启明说。

    唐启明和叶琳琳很快来到苏凌办公室。

    苏凌问道:

    “小叶,批发总公司提价后,你核算过我们的成本吗?”

    “简单算了一下,如果批发价上调15%,我们销售的毛利率就会降很低。”叶琳琳简明扼要说:

    “很多商品属于政府定价,我们不能自行提价,有些品种可能就会赔本销售。”

    1983年,价格改革还处于试点阶段,很多商品价格没有放开,仍实行政府定价。

    比如一支中华铅笔的价格,由百货公司在进价基础上,按照价格计算公式,加上规定的利润率,运杂费等,核算出价格,然后报物价委员会(物价局)审批后,下发到各个国营门市部执行。

    个体户商店的价格,不得超过国营门市部的价格。

    听了叶琳琳的话,苏凌马上明白,批发价上调,足以让苏氏超市废掉。

    苏承说得没错。

    领导是不能惹的。

    唐启明皱着眉头说:

    “我听批发公司的人说,他们不仅要提价,还可能会减少给我们的供货。”

    “什么意思?是减少品种,还是减少供货量?”

    “他们的人说,批发总公司以后只保证给国营门市部供货。”

    苏凌没想到批发总公司会玩出这种阴招。

    超市盈利靠的就是走量。

    进货成本一旦上升,价格优势荡然无存,仅靠开架售货,是无法持久盈利的。

    苏凌脸色变得极为冷峻。

    批发总公司的这些阴招,明摆着是要掐脖子,想把苏氏超市置于死地。

    苏凌问:“我们的库存能维持几天?”

    唐启明不假思索回答:

    “一般进货,都是按照两周销售量储备的,大部分商品只有五天的储备量了。”

    苏凌沉思一下,说道:

    “老唐,你马上想办法寻找新货源,包括其它省市的货源;小叶详细核算一下,看看批发公司提价,给我们造成多大损失,尽快出一份财务分析报告。”

    唐启明说:“其他渠道只能补充货源,很难短时间替代批发总公司。”

    苏凌说:“批发总公司这边,我出面协调,你们按刚才分工,各自行动。”

    苏凌很清楚,商业批发总公司作为目前全市最大的批发公司,掌握着全市各类商业门店的批发业务。

    在超市没有建立新进货渠道之前,批发总公司关乎超市的存亡。

    “还有,老唐尽快从万发强哪里进一批特惠价鸡蛋,以略高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尽量留住老顾客。”

    唐、叶二人点点头,分别去忙各自的事情。

    苏凌不敢稍有耽搁,直接赶到了商业批发总公司,找到总经理翁大通的办公室。

    他来之前,到图书馆仔细翻看了《人民日报》上的一些报道,分析了个体经营的政策,做好与翁大通明辨是非,进行舌战的准备。

    苏凌敲门进去,介绍了自己的身份。

    翁大通个子不高,滚圆的脑袋上发量稀少,一对金鱼眼透着无限精明。

    翁大通完全不像想象的那样好战,“你就是苏凌呀,我听说过你。”他热情给苏凌让座。

    苏凌在翁大通办公桌对面坐下,含笑问道:

    “翁总知道我?”

    “知道啊,你是苏处长家的老三,大学毕业放弃分配,自谋职业,办了一家商店。”

    翁大通像户籍警一样如数家珍,报出苏凌的情况。

    苏凌马上套近乎,“翁叔叔原来和我爸熟悉呀。”他笑眯眯一脸和善。

    “我和你爸是老朋友了。”翁大通笑容可掬,“你怎么有空来我这儿?是为进货批发价的事吗?”

    翁大通直接点题,毫不拖泥带水。

    苏凌点点头,说道:

    “翁叔叔,你可要给我做主啊。我们超市,算是批发公司的大客户,别的小店进货价都没有涨,我们大批量进货,反而上涨了15%以上。”

    翁大通哈哈大笑,“你现在是赫赫有名的老板,我哪里给做得了主?哈哈哈——”他笑得时候,眼珠却毫无情感,一动不动凝视着苏凌。

    这种表情,令人寒气顿生。

    苏凌试探道:“这事肯定是你手下人捣鬼,请翁叔叔过问一下。”

    “我手下人没这么大胆子,这事很难办。”翁大通含笑摇头,“你爸也找我说情,我无能为力啊,这是上面的决定。”

    他用手指一下屋顶,把事情推个干干净净。

    苏凌干脆把话摊开讲:

    “上面的领导,为什么只对我下手?”

    翁大通沉吟一下,说道:

    “你爸应该给你说了吧,小苏啊,你犯了众怒,很多国营门市部营业额大幅下滑,门市部的干部职工,群情激愤,一致要求关掉你的超市。”

    翁大通太聪明了。

    他一开始就把自己置身事外,点名问题关键在于领导和群众。

    苏凌立刻丧失与翁大通辩论的兴趣。

    与他明辨是非,等于白费口舌,最终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

    苏凌陷入两难境地。

    他如果上门和那位领导交涉,这对父亲以后在单位存活极为不利。

    如果不做争取,苏氏超市很快就会断货,超市离呜呼哀哉就不远了。

    他现在必须另辟蹊径,尽最大努力先让超市生存下去。

    翁大通眼睛骨碌一转,说道:

    “这件事,你也不要怪罪我们大头,其实,领导也有领导的难处啊。”

    “我没什么想法,只想让我的超市活下去。”苏凌骤然变色说:

    “谁惹我,我就找谁麻烦!”

    他阴森森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