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皇极降世 » 第一百一十八章 进关

第一百一十八章 进关

    晚上,宋钟摆了一桌子酒菜,鸡、鸭、鱼、肉应有尽有;等军士把李群带来时,最后一道菜刚还摆上桌。

    “呀,李将军来了,多有得意,勿怪、勿怪啊。”

    宋钟边笑边给李群解绑,拉拽着李群落了座;挥挥手,左右军士全都走了,只剩他们两人和一桌酒菜。

    “来,李将军尝尝,这可是进献陛下的御酒,我早年间得到这一坛,一直没喝过呢;今日托将军的福,也尝尝这酒是什么滋味。”

    李群面色平静,宋钟劝酒他就喝,宋钟劝菜他就吃;等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宋钟开口问道:“李将军果真降了贼寇?”

    李群没回到宋钟,而是反问道:“宋将军看了那口箱子了?”

    进门前,李群就看见那口箱子摆放在角落,晓得宋钟已经开了箱子;既让他收下了,那么后面的事情就好说了。

    见宋钟点头,李群放下筷子,笑道:“那就是我家大王送给将军的见面礼。”

    “大王?谁?”

    “将军可曾听过兴阳城下打败我父亲四十万大军的陈先?”

    宋钟瞪大双眼,嘴巴张开又合拢,如此数次后,声音略带颤抖道:“这次领军的是陈先?”

    得到李群肯定回答后,宋钟给自己倒碗酒,一口灌下,这才平静许多。

    “李老弟,你这次来的目的是什么?”

    李群撕下一只鸡腿,边吃边说道:“宋大哥,麒麟关兵力多少,你是清楚的,能不能守住,我想你心里也明白;至于弃关后撤,那是想也不用想的。”

    “如今你是进不得,也退不得,着实难啊!”

    说着,李群连连摇头叹气,似乎是为宋钟的处境感到惋惜。

    从李群说出统帅是陈先时,宋钟心里就打定主意了,他起身作揖道:“老弟有什么好办法,还请看在往日情分上,帮帮哥哥我。”

    “开关迎接大军。”

    宋钟先是一愣,随后摆手道:“不,不,不,不行,我拿着朝廷的俸禄,不能做这种背叛朝廷的事......”

    李群心中暗自嘲笑,“嘿,表里不一,想多要好处直接说呗,摆出这副忠臣模样给谁看?你要真忠心,就不会见我了。”

    从听到宋钟要见他的消息,李群就知道事成了,但该走的流程还是不能少。

    于是,李群一番威胁,再加上一颗大枣,宋钟顺势宣布投降。

    “只是,我担心底下的人不会同意。”

    李群心中一跳,说道:“你是主将,何必要他们同意?”

    宋钟说了那个副将的态度,叹道:“要是他反对,恐怕你、我今夜之事难成啊!”

    李群眼中寒光闪过,冷冷道:“那就杀了他。”

    “无名无罪的,怎么杀?”

    “大事在即,哪里要什么理由!”

    李群低声道:“把他叫来,就在席上把他绑了。他要是同意,等大军进关,留他性命就行;他要是不答应,嘿嘿......”

    宋钟还有犹豫,李群冷冰冰说道:“大哥要是顾恋旧情,小弟只有替大哥收尸了。”

    一句话惊醒宋钟,当即唤来军士,吩咐道:“把张将军请来,我有事同他商量。”

    军士走后,宋钟和李群商量一番,定下计策。

    等副将赶来时,酒菜已经换了一桌新的。副将询问宋钟找他什么事,宋钟只说找他商量守关的事,顺便喝喝酒解闷。

    但副将一说守关事宜,宋钟就端起酒碗劝酒;碍于宋钟主将身份,副将不好驳他的面子。

    几盅酒下肚,副将有些醉了;李群从里屋出来,不由分说绑了副将,拿布塞住他的嘴巴。

    “宋将军,我先回去禀告大王,你且安心等待,大军差不多明日正午抵达。”

    下半夜,李群坐在篮子里下了麒麟关,大步消失在夜色里。

    第二天正午,陈先如约抵达麒麟关下。

    远远的,陈先就看到麒麟关门户打开,两列甲士列队两旁,中间有个矮个人在左右走动;那人看到他来后,便站在一旁不动了。

    陈先知道,这个矮个子,就是李群口中的宋钟。

    马鞭挥动,陈先快马来到关下,宋钟兴奋的上前见礼,不住的称赞陈先,并表示他对陈先的景仰。

    陈先没打断宋钟,只是微笑的看着宋钟;宋钟差不多怕了五分钟马屁才停下,伸手揽过马缰,恭敬的请陈先入关。

    “莫急,我还有些事要询问将军,让李将军他们先入关吧。”

    说着,陈先翻身下马,问起了麒麟关守备情况,以及关内守卒愿不愿意归顺他们。

    宋钟满脸谄媚,说道:“关内有六千士卒,其中二千人由老弱组成,没什么战斗力;剩下四千人倒是有一战之力,只是,跟大王您的大军比起来,就不值一提了......”

    凌厉的秋风刮过陈先脸庞、穿过麒麟关,连带着他的心思飞向京都;宋钟那讨好的声音越来越模糊,及至消失。

    “兜兜转转又是一年,也不知道陈林怎么样了。”

    就在他思绪飘飞时,萧辰的声音从远方响起,把他拉回现实。

    “大王,我们进去吧。”

    陈先愣怔片刻,事先安排在他心底翻涌出来;他抬头向关墙上看去,见关墙上竖着“陈”字大旗,陈不疑正在朝他们挥手。

    陈先摇摇头,翻身下马,大笑着拉住宋钟的手,和他并肩入关。

    当晚,陈先在关内宴请宋钟,李群作陪。

    席间,陈先表示,“我已经向陛下上书,封你做归义候,仍执掌麒麟关;关内守卒不变,仍旧由你统领。我想,半个月内,封赏的诏书就会抵达麒麟关。”

    说着,陈先端起酒杯,恭贺道:“来,为宋将军义举,干!”

    宴会持续到午夜才堪堪散去,陈先没有休息,喝了碗醒酒汤后,翻开这几天绘制的粗糙地图。

    他没有去过京都,对这一路上的地形不甚熟悉,而李盛、陈道养他们虽然去过,但描述的不是很清楚;陈先根据他们的回忆,画出了这副地图。

    过了麒麟关,下一个难关就是京都东面的门户---绥阳城。

    陈先猜想,绥阳城有了上次被攻陷的经历,守备方面定会强上不少,打起来,又是一场苦战。

    “能不能像说服宋钟一样,说服绥阳守将呢?”

    想到这,陈先令军士去请李群;等待期间,陈先安排了十来人先行出发,伺机潜入绥阳城探听消息。

    “大王,李将军喝醉了。”

    “醉了?”

    得到军士肯定的答复后,陈先面露不快,但很快,他就释然了。

    今晚李群作陪,着实喝了不少酒,醉了也正常。

    “去,把李盛将军、陈道养请来。”

    这两人之前攻克过绥阳城,陈先想听听他们的见解。

    不多时,李盛、陈道养联袂而来,李盛问道:“大王,大晚上的,怎么还不睡觉?”

    陈先招呼两人坐下,叫军士去弄些酒肉来,笑道:“绥阳城如何?”

    “硬骨头,难啃的紧。”

    李盛狠狠锤了下案桌,他想到了令狐整夜袭的场景;那次,不是陈道养,他怕是凶多吉少。

    “三万大军强攻,要多久?”

    陈道养说道:“城高墙固,打了半个月都没打下。”

    陈先没说话,陷入了思索;正在这时,酒肉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