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皇极降世 » 第八十九章 围城

第八十九章 围城

    尽管来的时候已经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但真看见城外大军时,陈先还是倒抽了一口凉气。

    “别震惊了,有主意赶紧说。”

    深吸一口气,陈先心情稍有平复,“别想太多,动员全军加固城墙;把你们收起来的金银财宝来出来赏赐士卒,这几天劫掠百姓的钱财全部奉还。”

    王阳一听要动用自个的私财,一下子炸毛了,骂道:“我就知道你小子没安好心,散财?你怎么不自己散!滚,赶紧滚!!!”

    陈先笑了笑,不等士卒驱赶,自个先下了城墙;他也不走,就在城墙下等着,他知道,王阳一定还会来请他。

    果不其然,他听到王阳和赵焘争论的声音;一开始,王阳嗓门极大,到后面,王阳的声音越来越小,直至消失不见。

    也就是这时,士卒下来请陈先上去。

    这次王阳干脆转过身去不看陈先,出面迎接陈先的是赵焘。

    “我们讨论过了,陈将军说的是正理;不过,仅凭这些,怕是守不下兴阳吧......”

    陈先望着城外大军,叹道:“当然守不住,但兴阳城易守难攻,坚守一段时间还是能做到的;我趁夜出去搬救兵,等救兵到来,你、我里应外合,不是没机会打败他们。”

    “什么?你要出城?”

    王阳转过身来瞪着陈先,“呵,原来你是打的这个主意,要我们顶住,自己逃跑;高,真是高啊!”

    泥人尚有三分火,陈先已经很克制了,见此,他索性不在克制,怒道:“闭嘴吧,王阳,你要是有办法,叫我来做什么?对面还没围城,我从东城门出去易如反掌,现在能留下陈铭他们帮你们守城就不错了。”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真说出来,大家脸上都不好看。有本事,你弃了兴阳往后撤,去安定守、去新城守、去临海城守。”

    “王阳,要点脸吧......”

    陈先还要继续输出,把赵焘一把拉住,“陈将军,冷静,冷静;敌人大军压境,我们内部还闹矛盾,这仗没打先输了。咱们一人退一步,我信你,你说怎么做就怎么做。”

    “嘿,总算有个明事理的。”

    王阳被怼的面红耳赤,一时间下不来台,气愤道:“不,不行,你不能走,你在这里和我们一起守城。”

    陈先刚下去的火气“噌”地一下冒了上来,他冷笑道:“呵呵,对方来了多少人?”

    赵焘拿过那封战书递给陈先,说道:“号称百万,我估计也就一半数字。”

    把战书看一遍后,陈先嘴角笑意更大了,“王将军,七千人守百万大军,您想的真好啊!怎么,您是认为优势在我们?还是说,您连兵书都没读过,不知道十倍于我们的兵力是什么概念?”

    王阳“哼哧哼哧”地喘着粗气,有心反驳,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有心当和事佬的赵焘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一边是从小到大的发小,一边是这一战的依靠,偏向谁都不对。

    “好了,都别争了,你们不要忘了,我的官职才是这里最大的。”

    赵焘有来脾气了,红着眼看着两人,左手拉着陈先,右手拉着王阳,说道:“大家都退一步,王阳,你、我把钱财都拿出来作为奖赏;陈先,你也先别走,先看看对方战力怎么样再做下一把打算!”

    这番安排让陈先、王阳都不满意;陈先还好,但王阳一脸不可思议地盯着这个发小,全然想不到这个一向沉默的发小会有这般魄力。

    竟然赵焘都这么说了,王阳也不好反驳,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当天,他们把这几天从百姓身上掠夺来的钱财全部还回去,并且禁止士卒骚然百姓。

    躲在东城的百姓哪里肯信,还是陈先和兴阳太守出面才让他们返回西城。

    陈先也没歇着,他把这段时间收来的钱财拿出来,令兴阳太守领着百姓帮忙加固城防,他的这些钱财就是奖励;一天一结,实打实的好处落在百姓头上,自然不缺人帮忙。

    只是,当天晚上,陈先他们就听到城外敲锣打鼓的声音;陈先以为是敌人攻城,飞一般奔上西城墙,定睛一看,这声音不是敌人攻城的信号,而是戏班子在唱戏。

    “见鬼,哪家打仗还带个戏班子......”

    天下大乱以来,这群士卒很久没见过戏班子唱戏了,好奇之下,都爬上城墙观看。

    见此,陈先当即喊道:“都给我回去加固城墙,要看戏,等这场仗打完后,我请个戏班子来唱三天三夜,让你们看个爽。”

    这些士卒不属陈先统领,所以,他们对陈先的话不为所动,仍旧趴在城墙上看戏。

    陈先眼珠子一转,抓住一个士卒,喝道:“王阳、赵焘在哪?”

    “太......太守府。”

    陈先马不停蹄地赶去太守府,在偏房找到了正在喝酒的王阳;他一把拎起醉熏熏的王阳,骂道:“都什么时候了,还喝,敌人都要打进来了,你知道吗?”

    王阳睁开醉眼,见是陈先拎着他,脑海里不由浮现今天下午的一幕幕,新仇旧恨涌上心头,也不管陈先说的什么,举起拳头就要打。

    陈先一把把这个醉鬼丢到一边,转头就走;打听到赵焘在东城墙上,又跑到东城墙。

    “赵焘,你那些士卒趴在西城墙上看戏,我指挥不动;看戏事小,误了城防可就后悔莫及了!”

    “你说的对,我这就去,这里麻烦你帮我盯着。”

    临走前,赵焘下令,“以后陈将军的命令就是我的命令,你们胆敢违背,军法可不会惯着你们。”

    陈先的防备不是没有道理。

    当天晚上,敌人趁天黑偷偷摸到东、南、北三门下攻城;还好事先准备,这才没被他们打进来。

    第二天,赵焘特意来感谢陈先,“陈将军,多亏你提醒,否则,昨晚我们真要被敌人打个措手不及。”

    陈先苦笑地摇摇头,“四面被围,临海城还不知道这件事,这么下去不是个事啊!”

    敌人昨晚只是试探,能成最好,不成也无所谓;可今天不同,他们的獠牙已经露出,牙尖的寒芒如天空中的乌云般,压的人喘不过气来。

    消息有坏也有好,在陈先和赵焘的坚持下,城防是巩固了。

    吃过早饭,大约上午十点,敌人四面攻城;得益于兴阳城地理环境和城防,这一次进攻被他们挡住了。

    晚上,满脸狼狈的赵焘把众人集结在太守府开会。

    “这样下去不行,我们撑不了太久,得想个法子。”

    说完,赵焘看向在场众人,期待他们说个主意;众人的反应让赵焘失望了,他目光扫过处,那些将领纷纷低头,不敢同他对视,除了陈先。

    “陈将军,你有什么主意?”

    陈先取下沾满血污的头盔,说道:“光靠我们万万守不住兴阳,最多守一段时间;敌人现在四面围城,我们逃是逃不了了。为今之计,就是让人出去搬救兵,把消息通知临海城。”

    “李盛李将军的部队离我们不远,从他那里借来一部分兵力,先帮我们缓解围城的压力,再等临海城大军前来;这样,我们战胜他们的把握就大了。”

    赵焘不住点头,叹道:“唉!怪我,昨天没听陈将军的建议;现在这般情况,谁有能力突围出去搬救兵?”

    赵焘看向王阳,王阳摇摇头,身子往阴影处缩了缩。

    再看向其他人,都和王阳表现一样,唯独陈先挺直腰板坐在那。

    不是王阳他们不想承担这个任务,而是这个任务跟送死区别不大;四面围城,想突围出去何其艰难,大概率是被敌军吞没。

    “我去吧。”

    陈先说道:“趁着天黑,我换上敌人的衣甲,有机会冲出去。”

    见陈先再次提出由他去搬救兵,一向反对的王阳不在吭声,赵焘也是感激地看着陈先。

    “陈将军,你有什么要求?”

    陈先说道:“这次突围人越少越好,我带十人从东城突围,你们从西城发起进攻,混乱敌人耳目。”

    临走前,陈先对赵焘说道:“赵将军,我的部下交给你了,望你善待他们。”

    当晚凌晨三点,陈先带着陈铭等十人悄悄出了东门;与此同时,赵焘在西城发起突袭。

    不得不说,陈先准备的很充分。

    一来天晚,陈先他们穿的衣甲和他们相同,黑暗中难以分辨敌我;二来赵焘他们吸引敌人视线,让陈先出城这段路顺利不少。

    但意外终究还是发生了,走到一半时,陈先遇到了巡逻队伍。

    “口令?”

    在队长的示意下,巡逻队伍纷纷拔出刀;陈先他们这支队伍太奇怪了,大晚上骑着马,怎么看都不对。要不是穿着自家衣甲,他们第一时间就发信号叫人了。

    陈铭看着陈先,等待他的命令。

    “冲。”

    一声令下,所有人不在挥动马鞭,一股脑往外面冲。

    “有人突围,有人突围。”

    一时间灯火大起,沉睡的士卒们拿起兵器冲出营帐,在队长的带领下向陈先围去。

    “不要恋战,冲出去就行。”

    这个时候但凡被敌人拖住,等待他们的就是死亡,没有第二条路。

    陈先挥动长槊,先行格杀两个边上的士卒;前面士卒慢慢合拢,陈先一声如雷暴喝,不要命般往前冲锋。

    但凡前面有挡路的,都被他一槊挑死。

    敌人惊骇陈先威势,一时间真被他冲出一条路来。

    “拦住他们,别让他们跑了。”

    话是这么说,但士卒也惜命,陈先那架势太吓人,没人愿意先上前送命,都想等他力竭后再上前捡便宜。

    等消息传到围东城的指挥官那里时,陈先已经带着陈铭他们冲出包围圈,向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