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最后的秦将,章邯传 » 第十三章·骊山兴师

第十三章·骊山兴师

    章邯和赵亥一路小跑来到咸阳宫正门外,韩谈也刚来到这里,他身后的两个内侍各自牵着一匹高头大马。

    见韩谈正在喘息,章邯作揖道:“韩公腿脚好快!”

    韩谈挥手忙示意两个内侍将马缰绳递上,笑道:“少府大人!建成侯!二位自选吧!这两匹都是陛下平素的爱马,都是日行千里的良驹。”

    赵亥接过那白马的缰绳,道:“选什么?都行!能骑就行!”

    章邯忙只住他:“哎!建成侯!别!你等我问个清楚。”

    章邯打量着两匹马,紫的那一匹昂首挺胸站在那里目不斜视,时不时摆一下头发出一阵高亢的马嘶。白得那匹呢,在那兀自低着脑袋,是不是还晃一下,嘶声低沉。章邯抚摸着那白马的脖子上鬃毛,道:“韩公!这就是陛下所说苍风驰吧?”

    韩谈:“正是。”

    “平日里这两匹马,哪匹烈。”章邯问道。

    韩谈:“紫电烈些,这苍风极温驯的。”

    “好!我就骑这苍风。”章邯说着翻到白马背上的皮鞍上,“韩公!劳烦你寻个人去我家通传一下,要我二弟章平来骊山助我,要我三弟章豨随建成侯去武库转运兵器。”

    那苍风的缰绳还在赵亥手里,赵亥猛地将缰绳丢给章邯,说道:“功劳不大,闲事不少!”

    章邯笑道:“建成侯啊!你多担待,我不像你弓马娴熟。我这个岁数,骑不得烈马。”说罢策马奔咸阳东门而去。

    二人兵马而行,章邯道:“建成侯!我先去骊山,召集刑徒。你去东屯卫军大营,带上那里的人马去武库转运兵器。”

    “好!”

    临时封锁的咸阳城东门被缓缓打开,街上的黔首看到两个老头策马出了城。随即,咸阳城东门又被紧紧关上。

    有人疑惑道:“他们怎么就能出去,咱们就不能!”

    “兵荒马乱的,他们干什么去?”

    “议和去的吧?”

    “议和就去两个人?”

    “去搬救兵的吧?”

    “好像奔东南去了,骊山方向啊!”

    咸阳东屯卫军驻扎在咸阳城东三十里的平原上。这东屯卫军将军赵贲本是卫尉赵光手下的一个宿卫,因在将闾之乱时护驾有功,又是宗室,所以被秦二世委以重任。

    赵亥来到中军大帐,赵贲正在大帐里瞌睡,不觉愠怒,就高声道:“东屯卫将军好悠闲啊!盗贼打到家门口了,还在这睡大觉!”

    赵贲被吓了一跳,开口就要骂,可看见眼前一身朝服的建成侯,他登时没了脾气,转怒为喜道:“哎吆!叔父来啦!怎么事先也不打声招呼,我好准备准备。”

    赵亥平素里连冯去疾、李斯都不放在眼里,何况一个赵贲,就挖苦道:“你那么大的将军,我能不亲自前来么?”

    赵贲好不尴尬,连连赔罪:“叔父饶了我吧!可别折杀了侄儿!”

    “听说李任在这当都尉,他人呢?叫出来。”赵亥四下打量着。

    赵贲:“叔父!实不相瞒,前个传来消息,说盗贼打破了函谷关,李任就称病回城中家里去了。”

    赵亥锁紧了眉头:“什么玩意!国难当头就这样跑了?二贲啊!不是叔说你,你这个将军太没用了!连帐下一个都尉都管不住!你这样,谁敢用你?”

    赵贲嬉笑道:“叔父!你得体谅侄儿,这李由他老子是左相。我……我不敢……”

    “呸!”赵亥唾了一口,“李斯又算个什么东西?不过是大秦的一条狗!今个叔就教你,下会在有这样的事,也别管左相的儿还是右相的儿,直接砍了就是。天塌下来,叔给你扛着。”

    在给赵贲两个胆子他也不敢,可他只能恭维赵亥:“是!是!是!是!是!是!”

    赵亥忽然注意到赵贲身型与自己差不多,就拍了拍赵贲黑色的合甲,笑道:“衣甲不错!扒下来!”

    赵贲一脸委屈:“叔父!你这是!”

    “少废话!快!扒下来!”

    赵贲吓得六神无主,三下五除二地脱下了衣甲。

    赵亥脱去朝服,将赵贲的以甲穿在身上,十分满意地说道:“不错!可以!二贲啊!把我这身朝服穿上,去点一万卒子,我带走。”

    赵贲不明所以地还上了玄色朝服,道:“叔父!这调兵可是要虎符的啊!”

    赵亥在袖子里翻了翻,摸出半个被体温捂热了的虎符扔给赵贲,道:“看好了!防着有假。”

    赵贲浑身上下摸了一遍也没找到虎符,就笑着说道:“叔父!我那虎符在你胸前呢。”

    赵亥用手在胸前按了一按,那合甲里却有什么东西硬邦邦的,伸手进去掏出来,却是一枚虎符,他连忙扔给赵贲。

    赵贲核对无误,拱手道:“叔父还有什么调遣。”

    “我代一万人去骊山保着章邯宣诏。你领着剩下的一万五千人去咸阳武库,章豨应该已经等在那里了,你同他将武库的剑戟戈矛、铍铩弩矢,衣甲旌旗通通运到骊山,要足二十万人之用。”

    “诺!”

    骊山脚下,刑徒们正在劳作,有的在编制合甲、有的在打造战车、有的在削箭杆、有的在做一些杂活……

    章邯骑着一匹白马,来到刑徒中间。

    立刻有人认出了章邯,于是向他打招呼:“大地官来啦!”在这里,章邯被尊称为“大地官”。

    章邯没有停下,只是朝想自己打招呼的人笑了一下,就继续向前。

    骊山山腰的高台之上响起了隆隆的鼓声,刑徒们知道这是集合的信号,他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根据工种排成队列,整齐地前往山腰。

    集结的鼓声响了很久,二十万人才缓缓聚齐,时间已经是正午了。

    章邯站在高台上喊道:“父老兄弟!耽误大家用午饭了!我说完,便可用饭!”

    众人之中想起了雷鸣般的笑声。

    待笑声停歇,章邯道:“父老兄弟!邯曾许诺,刑期满者,便可回家。”

    众人点头称是。

    章邯道:“今日!我告诉诸公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不用干了!都走吧!可以直接扔下手头活计回家了!”

    众人一阵窃窃私语。

    站在前列的一个刑徒道:“还有这样的好事么?我等不敢相信,请大地官名言。”

    “是啊!二世皇帝即位,也只是减了我等的刑期。不知朝廷出了什么大好事,要将我等放了。”另一个刑徒附和道。

    章邯伸出手示意他们安静,然后高声道:“诸公有所不知!楚地出了盗贼,朝廷无法遏制。盗贼已经打破了函谷关,现在正在戏水,马上就要掳掠咸阳。你们中大多都是秦人,二世皇帝陛下有好生之德,不忍诸公枉受杀戮,就下诏大赦天下,诏书就在我手里。现在你们已经是无罪之身,各自逃命去吧。”

    刑徒们死一般地安静,一个来自关中的刑徒问道:“为何不发兵击贼?”

    章邯道:“事出仓促!关中无兵可发!”

    又是一阵安静,突然有人高喊:“国家待我等不薄,值此危难之际,我等就这样跑了,还算是人么?”

    又一个刑徒向前挤着喊道:“吾等在此,何谓无兵。”

    又有人大声唱道:“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于是刑徒中想起了歌声: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章邯眼中带着泪水:“诸公当真愿意为国击贼!”

    “愿意!愿意!”刑徒中响起潮水一般的回应。

    章邯:“好,既然如此!老幼、独子都散去吧,年轻力壮者随我列队,咸阳武库的兵甲已经在来的路上啦!”

    楚军正在戏水南岸驻扎。周文正在巡视军垒,他在考虑是一口气打进咸阳,烧杀抢掠报楚人之仇,还是与秦人议和接受秦朝投降。向天下昭示楚人的胸怀呢?正得意间,西方忽然喧哗不止。

    周文犹自纳闷,贾逵策马来到一旁:“上将军。秦军在西方列阵。”

    周文一笑:“来得这么快!有多少人?”

    贾逵:“与我军不相上下!”

    周文吸了一口冷气:“秦人怎么一时聚起这么多人马?”

    “末将也不知!”贾逵道,“以如今的情形来看,秦人似乎早有准备,上将军,咱么要不要暂避一下。”

    周文摆摆手,苍老的脸上露出一丝得意得笑:“去!击鼓!迎战!”

    “这……”

    周文拍了拍贾逵的肩膀道:“我战,便是由有十足的把握,你知道为什么么?”

    贾逵一个劲摇头,周文道:“一国都城之外,断无常驻二十万军的道理。我料定这些秦军,是咸阳百姓临时拼凑出来的,根本不能打仗。这既是亲人的最后一搏,也是秦人的虚张声势。只要打赢第一阵,秦人就会肝胆俱碎,再无反抗之心。那时,关中就是我们的了!”

    “上将军明鉴!”

    楚军快速集合了起来,西向列阵。

    两军对阵,章邯一身玄甲,策马来到阵前,高声道:“请主将出来答话。”

    周文一身朱服赤甲,在一班骑将簇拥下来到阵前,朗声道:“张楚国上将军周文在此!足下何人。”

    “章邯是也!”

    周文笑道:“我听说过你,你是秦的少府!看来秦真的无人了,竟使一个老文官出来打仗!哈!哈!哈!”

    楚军跟着周文响起了一阵嬉笑。

    章邯也不理睬,自回本阵,对诸将道:“谁为我去叫阵?”

    “孩儿愿往!”

    章邯循声望去,却是章宁,大惊道:“不是让你在家的么?你怎么来了?”

    章宁提铍拱手道:“父亲身先士卒,孩儿怎甘落后!”

    章邯摇头叹息:“看来我没有安心的日子了!你去吧!”

    章宁挺着手里的曲纹青铜铍来到阵前,大喝道:“章宁来也!谁敢与我一战?”

    章宁话音未落,那周文身旁贾逵挺着一把长矛策马而来。二马相交,战做一团。

    打了一阵,不分胜负,二将分开稍歇。

    章宁因初到战场,经验不丰,正喘息时,贾逵一剑射来。章宁匆忙躲避,贾逵已从斜地里冲上来。二马相接,贾逵挺起长矛照章宁胸上刺来。

    章邯惊得目瞪口呆:“我儿当心。”

    眼见长矛就要当胸贯入,章宁把上身望右一闪。腾出左手正把矛接住,死死攥在手里,一使劲,那矛已不在贾逵手中。

    二马分开,贾逵已是两手空空,只好拔出长剑,望本阵逃去。章宁正拦着他的去路,手起铍落,把贾逵刺于马下。

    秦军见章宁得胜,接连叫好。

    周文脸上气得一会白,一会红,随即令旗一挥:“冲啊!”

    张楚军士疯狂冲向了秦军。

    见楚军扑来,章邯微微一笑,大喝道:“弩机准备!”

    随着章邯的令下,秦军阵中第一排手持长矛的士卒已经整齐划一地后退一步,跪在他们原来位置上的是一排手持弩机的士卒。

    随着弓弦的响声充斥这天地,一拍羽箭飞向楚军。一瞬间,冲在最前列的楚军士卒哀嚎着倒在了地上。

    周文还没有反应过来,放过箭的秦军弓弩手已经退到了后面,又一排一样的弓弩手出现在那里,如此循环往复。

    “停!快停!不要冲啦!盾卒顶上!”周文慌忙号令道。

    周文的思路很敏捷,可已经来不及了。劲弩齐发之后,秦军的驷马战车已经隆隆开来。

    “快!战车顶上!”周文已经陷于被动。

    楚军前队很快被冲散了,两军混战在一起,周文退到了后队。他恼怒之际忽然有个满身是血的骑将过来禀报:“上将军,秦军从背后杀了过来,我们被夹击啦!”

    周文这才注意道身后东方也响起了震天杀声,他苦笑道:“传令下去,东撤吧。”

    黄昏,如血的残阳洒在战场。章邯在几个骑将的护卫下,策马闲行。赵亥、赵贲、章宁、章平率领诸将追击周文还未回来。走在遍地是血的平原,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尸体,洒落一地的内脏,时不时还那个看见断头、断肢,章邯忍不住地恶心想吐。

    “大兄!你还好吧?”章豨拍了拍章邯的后背。

    “回去吧!”章邯低声说,“三弟,你先回咸阳给陛下报捷。我有些不适,要坐车,得晚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