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门门果实能力者的诸天之旅 » 第42章:敲定职位

第42章:敲定职位

    新年的五天时间,底下人都放松了,牛纯还是绷的很紧。政体改制,不止是沈恪他们五个人的事情,牛纯也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好好思考一番。不然沈恪等人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的挖了一个坑,牛纯没有反应过来的话,那吃亏的还是自己。

    三省六部制,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根据宋以后的君主集权制巅峰时代的制度参考。

    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尚书省时置时废、门下省不复置。封驳之权是蒙兀皇帝所不能容忍的!

    明代自洪武皇帝诛胡惟庸,废丞相以来,三省六部制的三省彻底废止。

    清代以六部尚书任天下事,其上先后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

    其中清代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朝前期,满族内部权力斗争后互相妥协的产物,这项制度对牛纯来说没有参考价值。

    南书房是康熙帝为了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同时将外朝内阁的某些职能移归内廷,实施高度集权的重要手段。这项制度手段,牛纯研究了一下,近几天也在思索是否需要提高自己秘书班子的权力。

    南书房制度的核心是将外朝内阁的某些职能移归内廷,以当前创业未半的局势来看,牛纯现在对集中外朝的权力还不是那么的急迫。暂时放一放也是可以的。

    军机处,是从雍正十年(1732年),军机房改称“办理军机处”而正式成立。从此成为清朝的中枢权力机关,一直持续到清末。

    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清朝执政的最高郭家机关。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同时,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郭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

    另外,军机处在办公场所和官员设置上也没有正式的规定,更无品级和俸禄。这也让军机处虽然实质上成为郭家最高权力机构,但归根结底还是听命于皇帝,这也是封建专制制度的巅峰产物。

    牛纯这几天一直在构思以六部制度融合军机处的全新政体,大的框架牛纯已有思路,剩下的就是一些细节优化了。

    假期总是过的那么快,5天时间匆匆就过去了。假期结束,收到牛纯命令的沈恪五人,一同进了帅府会议室。

    一上午的时间,牛纯一一看过沈恪等人的基础构想,大多还是以三省六部制为主体,只有小部分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地方略作修改,想来一个个都是宁愿什么都不做,也不愿意犯错。对于这种刻在文官骨子里的习性,牛纯也懒得苛责。千百年都改不了的臭毛病,苛责也没用。

    “行,你们的意见我看过,我的意见你们也看看,察觉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也请直说。”

    随后牛纯让今天担任会议记录员的黄蓉为与会众人分发了一份军机六部制的文稿。

    沈恪等人看完文稿,心中也大概清楚了牛纯的想法。六部还是那六部,主要行政机构变动不大。最关键的上层建筑则是完全由军机处替代。

    军机处与内阁制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内阁辅臣是明晃晃的一个职位,有品级和俸禄,虽没有宰相之名,但可行宰相之实。以至于内阁制从明太宗发展到明宣宗时,好圣孙就要改变太监禁止读书识字的大明祖制。让太监牵制内阁的权力。

    最后造成明朝内外两大政治势力的争权夺利形成内耗。

    军机处则是没了这种困扰。军机大臣都是京官兼任,就算是六部尚书,只要不是实际职位上高出一等,一部尚书不可能因为另一部尚书多个军机大臣的兼职,就对有军机大臣兼职的那位尚书俯首帖耳。自古文人相轻,设计这套制度的人,算是把人性给算的死死的。

    而且军机处与内阁不同,它是以行政简化为宗旨,军机处设立最初的目的也是担心漏泄军机,所以召集起一批懂军务的人大臣特事特办。也算是尽可能集中君主权力的同时,兼顾了行政效率。

    “大帅,此法甚妙,既规避了三省分权,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弊端。也可使六部共事勠力同心,为大帅分忧。”

    沈恪在看穿了这套制度最大收益人是谁后,第一时间吹起了彩虹屁。

    沈恪心里清楚,牛纯怕是心中早就有此定计了,不然拿出来的方案不会这么具体详细。一个行之有效的行政机构,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分析总结出来的。社会学到底还是一门科学。

    沈恪第一时间表示肯定,剩下的四人在没发现什么严重侵害自身利益,或者是会造成社会极大动荡的漏洞后,当即附议表示支持。没人会蠢到在这种事情上和牛纯唱反调。

    “行,大的框架定下来了,目前六部暂时不称六部,转而称为六曹,工曹主簿冲远暂时由你负责担任,下属各司署架子你先拉起来,之后再调整。”

    当下一直负责工业后勤工作的孔明之起身拱手正式接任工曹主簿之职。

    “如今亦不方便建立鸿胪寺,不过如今商贸事务繁杂,确实需要建立部署提纲建领。故新设商曹,主簿由处道担任。商曹日后未必不能于六部之外再开一部。”

    当下负责贸易商路的杨遇起身行礼,接受商曹主簿一职。

    “子相,你多日巡查四方辛苦,都察院如今也不方便建立,锦衣卫如今也过于臃肿,如今锦衣卫官僚司我独立出来,新设明镜卫,专司官僚监察之事。由你担任明镜卫首任指挥使。”

    已经在各地亲自监斩不少人的王宇,面色淡然的起身拱手接令。

    看着王宇那一脸云淡风轻的样子,牛纯也不得不感慨,当初五人中最忠厚老实的那位,如今也变成了人人喊打的刽子手了。真是环境决定人生啊。

    “子纲,你管着军中武训,这文训你也接着吧,就任礼曹主簿如何?”

    “敢不从命?”

    张球微笑着起身行礼,接受任命。

    “元逊,你这我就要给你肩上分一些担子下来了。”

    “大帅不必顾忌,属下求之不得啊。”

    沈恪是真巴不得手头能少一些事情。

    “户曹自不必说,非你沈恪莫属,兵曹暂不设立,另设军曹,军曹后勤处我准备移交张世辉处置,元逊你也松松担子,待张世辉回转莱芜,你们二人移交一番工作,军政两立,军不干政,政不糜军。”

    “当如是也。”

    沈恪起身行礼,接受任命。

    “吏曹之事暂由我直属,刑曹你们可有人选推荐?”

    “大帅觉得潍州知府宋英,宋怀仁如何?”

    “思蘅,派人去锦衣卫官僚司取其资料。”

    “是。”

    牛纯等了一会,由两名锦衣卫亲自护送的资料就送到了会议室中。

    牛纯看着资料上,宋英,宋怀仁,出身莒州宋家,莒州宋家又与临安宋家勾勾搭搭。本来按他资历来说,别说升任刑曹主簿了,就是潍州知府的位置,牛纯说不得过几年就要将其撸下去。但在看到其治理潍州民政期间,抓了几十名严重违法,欺行霸市的士绅子弟。甚至连自家子弟也抓了三个,投入大牢等待审判。这种人光看资料,牛纯很有一种酷吏的感觉。

    “那先让他试试。管不好就让他滚蛋。”

    地方民政刑事,牛纯不担心这个宋英给搞乱了,搞的越乱,自愿参加预备军的就越多。预备军里面用的可是军法,还轮不到刑曹来管。

    “行,大体事略暂且如此,你们且去整理,我这也梳理一番吏曹的事情。有劳诸位了。”

    “大帅客气了。”

    一场会议敲定要更换的行政结构,沈恪等5人,心中略微踌躇担心将事情搞砸,但更多的还是想一展胸中才华的意气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