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这个大明:从海市蜃楼开始 » 第十六章:还是半大的孩子

第十六章:还是半大的孩子

    “洛兄,哎,老洛,你我之间这么见外,让兄弟们笑话了。”在大明过了这么一段时间,聂小七对这个时代的待人接物,也越来越熟练,位置等级的尊卑即使在私人时间也是要避忌,虽然称兄道弟,但是话语间带上其他同僚,也是能让洛冲感受到自己地位的优越感的。其实这道理和后世一样,只不过对于平时特立独行惯的聂小七,在现在高人一等的位置时,看的事情比以前更加通透了。

    洛冲十分喜欢这年轻人,连胡子都还没有,但居然受国师力荐,受太孙器重,然后还毫无架子,平日这种人物他一个小小百户怎么可能巴结得上“好,好,就冲这一句老洛,我认了你这个弟弟,愚兄先饮为敬!”

    聂小七手上呆滞一下,酒桌上也没想太多,也是一饮而尽。

    花月阁的房间别致清香,房内居然点着几根红烛,把纱帐锦床照得敞亮。搀着聂小七手臂进来的姑娘把他扶到床边的春凳上坐好,回身给斟满了一杯酒,待小七接过后,这姑娘作了一个万福便伸手要为他宽衣解带。

    “啊,不用不用,我,我今天累了,你自己睡去吧,银子我会照样给的。”小七本来想让这个姑娘退出去的,可又怕她会受老鸨责骂,便还是留她在房内歇息好了。

    这身子纤细的姑娘约莫也是十三四岁,五官精细,在烛光掩映下也能看得出是个美人胚子,聂小七心里又骂了一次这万恶的旧社会,糟践了好姑娘。

    看得出这姑娘明显对小七有好感,张了张小嘴欲言又止。

    “怎么,是有话要说吗?”

    “大人,”小姑娘又作了一个万福“小女子有个不情之请。”

    聂小七还带着几分酒意,没作多想便回道:“你说,力所能及的都无所谓。”说完便举起桌上的酒杯,又是一口闷。

    “小女子想麻烦大人,能给带一个口信。”

    “口信?”小七怔了一下。

    “是的大人,小女子是犯官之后,姐姐与我在数年前就被罚作官奴,姐姐有幸,去了东宫太子府,小女则是罚在了花月阁的浆洗房。”

    “浆洗房,那怎么今天会出来迎客?”小七冲口而出后,觉得有些不妥,但又收不回来。

    “花月阁其实是教司坊的一个门面,这里每年都会把教司坊送来的适龄女子训练一段时间后,就以处子之身出来迎宾。”这姑娘越说越慢,越说声音越小。

    “教司坊?那依你所说,你现在还是处女?”聂小七稍作沉吟,又是问得单刀直入,丝毫没有留意姑娘的脸已经红到了脖子。

    “嗯,是与大人同来的那一位,亲自交待了老鸨要给大人安排一位处子,这时就只剩我一个,所以”说到这里,这个半大的女孩已经开始扭捏得说不下去。

    聂小七听着听着没了声音,回过头才看到这女孩已经低下了脸,可那发髻下的耳朵已经红得像长了摸了胭脂一样。

    “哎呀,对不住对不住,是我不对,姑娘请坐,请坐。”从没有处过对象的聂小七,完全不晓得怎么应付女孩子,哄也好像不是,请也好像不是,好半会才回过神来想到关键之处,忙问:“不知道姑娘称呼,也不知道口信是要捎给那一位?”

    “啊,让大人见笑了,小女子王嫣,姐姐王玥,是洪武朝驸马王宁的族人,因为建文时驸马当年支持当今天子,而被罚没抄家,我家也被牵连,可后来天子登基,驸马平反了,可我家族人却还流落在外。”这女孩虽然年少,却能把这些因由说的一清二楚,让聂小七心里不由感慨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那你父母呢?”话音刚落,聂小七觉得自己可能又问错了。

    果然,这女孩始终还是年少,在隐忍多年,找到一个宣泄的缺口后,说道最伤心的位置,还是没能控制自己,豆大的泪珠不断滚落,抽泣声在喉咙处被强忍着,可却让她显得更加可怜,“母亲在朝廷抄家后就一病不起,才刚到教坊司几天就没了,父亲还在大理寺诏狱里受苦!呜呜——”

    这半大女孩强忍在喉咙的呜咽声,不断抽打着聂小七的内心。但是自己不知道怎么安慰她,想用袖子擦去她脸上的泪痕,又怕自己粗鲁弄疼了她。

    终究还是时间让女孩自己平复了下来,把要传的话给聂小七交待了清楚后,就被聂小七连哄带赶的自己一个人上床睡去了。

    聂小七看着这还是半大的孩子,摇了摇头,暗想:怪不得晚上陪酒的时候,这女娃的动作那么生硬,原来是个新手,新手,既然是新手那就是还没受到这个时代的糟蹋,那我能把她赎出来么?

    聂小七在花月阁的桌子上趴着,忍受着隔壁房间隐隐约约传来阵阵淫声浪语,最后还是要把整一壶花酒灌进肚子后沉沉睡去。

    是夜,内阁二杨被留在奉天殿的朝房,因为夜晚皇宫大门紧闭,禁止出入。皇帝连夜召见,自然就是要强制安排加班的。两位内阁重臣在朝房内连夜斟酌着奏折,要在次日的朝议中呈上。

    三天后,又一份昭告天下的皇榜贴在了应天府各个城门口。

    “皇上这是得天眷顾啊,亩产两千斤的粮食,这是天佑大明,天佑大明啊!”

    一时间城内各大茶楼酒馆食肆,甚至勾栏场所都在议论,那些番薯是什么样子,做出来的吃食又会什么味道,还有皇上要通海上丝路,这商人又有新的财源了。

    “老秀才,你说说,这皇榜写了那么多,我们都大老粗,给解释一下呗。今天茶饭我请。”朱雀大街上的悦来茶坊,除了喝茶还有饭市,也是大街上一个人气兴旺的店面。老秀才姓马,平时就是来喝碗最便宜的茶梗子,能再点上两个肉包已经是很奢侈的。这次茶馆老板一来是好奇,二来也是想让这书呆子能给店里聚聚人气,毕竟读书人还是有一些用处,即使是一个落魄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