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和皇爷爷李二滴血认父 » 第十七章 恒山王,懂事的令人心疼

第十七章 恒山王,懂事的令人心疼

    李泰冷笑道:“太子!父皇问你话,你为何不答,恐怕是你管教恒山王不利吧!”

    刘洎等一众大臣们也进谏道:“太子办事不力,请陛下责罚。”

    李医气笑了,老虎不发威,当老子是病猫!

    李世民也再次确认道:“太子,是否如魏王所言?”

    李医感叹李泰这家伙确实命好,魏王封号,撤了两天就重新恩赐,可谓是万千宠爱集于一身。

    可惜,他遇到了李医,天才也只能匍匐跪地。

    李医从容不迫道:“陛下,恒山王已经悟透凡尘,超脱世俗,钦天监的李淳风亲自认可他的道心,他说,他唯一厌恶的就是魏王李泰,因为权力和利益误他半生!”

    话音未落。

    李世民和李泰愣住,殿中的大臣们也难以置信。

    这怎么可能。

    道心?去彼娘的,恐怕是扭曲的走火入魔了吧!

    李医口吐芬芳,借机将李泰形容成一个权势小人。

    “可敢让恒山王前来对质!”李泰毫不慌乱,李医话说的越满,待会儿便让他摔的越狠。

    “魏王,恒山王毕竟是你的兄长,你如此攻讦,恐怕会影响他的道心!你不过一介凡夫俗子,还是不要打扰恒山王了。”

    李医的话像是一把尖刺,使劲的插着李泰的心。

    他承认,李医很狂,说的句句话,无疑是骑在他头上拉翔。

    李世民当然看出两人火花四溅,不过他只关心事实。

    “去!将恒山王请来,朕要瞧瞧,他变成了什么模样!”李世民吩咐,别说是他,连下面的大臣们都好奇心爆棚。

    百骑司郎将尉迟青领命而出,不一会儿,李承乾徐步而来。

    他先是瞥了一眼李医,内心恐惧,随即又恢复的正常。

    “贫道恒山道长,见过陛下。”李承乾眼神空洞,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恒山王居然变成了恒山道长?

    朝堂差点炸了锅。

    “吾儿承乾,你怪为父吗?”李世民见到儿子换了人似的,突然一阵心酸。

    “上善若水,夫惟不争,父皇,此言不妥,反倒是母后走了,您也老了,儿臣未曾尽孝,实乃人生最大遗憾。”李承乾轻声道来,他的内心似乎很平静。

    李世民差点泪奔,太懂事了!吾儿承乾太懂事了!

    三年了,父子心平气和的说话,已有三年了吧。

    “你母亲走后,苦了你了,朕平时对你多有苛刻,如今想来,为父亦有责任。”李世民也不顾朝堂众臣的眼光,对李承乾敞开心扉。

    噗通!

    李承乾双膝下跪,连磕三个响头。

    眼睛里泛起泪光,整个人看起来焕发出一丝生机。

    起身道:“父皇是百姓君父,理应为天下事操劳,对儿臣苛刻,便是希冀未来儿臣对百姓更加仁爱,何谈责任。反倒是拳拳家国之心,可昭日月。”

    李承乾一番番的话,愈合着李世民残碎的心灵。

    “吾儿承乾,长大了!”他不由感叹。

    然而一旁的李泰却捏紧了拳头,李医,他是怎么做到的!

    不可能!不可能!这,绝对不是我认识的李承乾。

    他冲了过去,盯住李承乾的眼睛,喊道:“皇兄!皇兄!是臣弟李泰啊!你是不是被人威胁,是不是被人操纵了,才胡说八道啊!”

    李承乾怔怔的看着李泰,似乎不认识此人一般。

    正要答话,凤凰椅上李医呵斥道:“魏王,你这是干什么?你难道不期望恒山王淡泊名利,不期望恒山王恭亲友爱吗,你如此行为,是何居心!”

    李泰顾不得李医的冷嘲热讽,依旧拉扯李承乾的狂语不停,一副要唤醒失去心智的皇兄。

    李承乾听见了李医的声音,莫名恐惧起来,加上眼前的人涌入他的脑海,一时间露出狰狞的模样。

    李医见状道:“陛下,魏王颠倒是非,利益熏心,不愿意让恒山王走出阴霾,远离政治漩涡。”

    “看!恒山王被魏王扒拉的好难受,道心尽失了!”

    “恒山王好不容易修炼的道心,魏王居然故意破坏,居心叵测啊。”李医添油加醋。

    “够了!魏王,你给朕退下!”李世民暴喝。

    今天的李泰和李承乾比起来,太差劲了,李承乾已经痛改前非,而李泰竟然还想着争权夺利。

    李泰感受到了李世民的威压,不敢继续放肆。

    此时,李承乾脸色变幻,最终恢复如常。

    他整理了一番衣领,将刚才扯掉的道服拾起,折叠成四四方方的豆腐块。

    又环顾四周,拿出怀中的帕子,开始擦拭地板上的脚印。

    看到这一幕,李世民眼睛红了,承乾这孩子,懂事的令人心疼。

    “恒山王,这,不是你该干的。”李世民阻止。

    李承乾脸色灿烂,露出憨厚的笑容道:“父皇,太极大殿,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养育之恩,一恩不报,何以报家国!”

    众臣为之震撼,这样的儿子给我来一打!

    就连李世民都生出废黜李医,让李承乾重新上位的心思。

    “贫道恒山,向父皇拜别。”李承乾捣拾完毕后,请辞。

    李世民老怀甚慰,点头道:“退下吧!下了朝后,为父来立刻来看你。”

    李承乾拱手转身,泪流满面。

    初夏的阳光下,他的眼睛中,浮现儿时与父皇、母后一家三口在晋阳古桥上的倒影。

    ………

    朝会继续,李世民就东征高句丽的策略与大臣们商议。

    一直爆肝到了中午,才得以结束。

    下了朝,李淳风已在殿外等候李医。

    “太子,大事不妙!”李淳风神色凝重。

    李医训斥道:“大惊小怪,是不是恒山王出了什么事?”

    李淳风点头:“恒山王出殿后,便径直出了宫,弟子连忙派人寻找,人却销声匿迹在长安城中。”

    “无妨,刚才本殿已经看出来了,亲情的感召下,多年前那个英武俊朗的李承乾活过来了,不过,你最近的教育,把道教的印记搞的太重了!让你教他做人,没让你宣传宗教。”李医唏嘘。

    李淳风尴尬的咳嗽了两声。

    “恒山王担心本殿和魏王会继续害他,选择远游。你去告诉侯君集,让他加派人手拦截掉魏王派出的搜寻探马,本殿不希望有人再去打扰他!”

    李医叹了一口气,毕竟李承乾和自己有血缘关系,自己可以管教,但其他人休想打他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