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杨过的人生模拟器 » 第一章 铁枪庙葬母

第一章 铁枪庙葬母

    烟漠漠雨疎疎,碧瓦朱甍照水隅。

    幸有园林依燕第,不妨蓑笠钓鸳湖。

    渔歌欸乃声高下,远树溟蒙色有无。

    徙倚阑干衫袖冷,令人归兴忆蓴鲈。

    此诗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所作。

    是对当时嘉兴南湖地区,烟雨楼,潘师旦园、高氏圃、南湖草堂、列岫亭、水心亭、乐郊亭、勺园、颜家园、瓣香阁、秋水阁、等众多园林亭阁的描写。

    公元1206年,南宋权相韩侂胄准备出兵北伐。

    消息传到杨万里老家江西。

    这是杨万里最后一次发飙了,他拍着床板让家人拿来纸笔,悲怆万分的写道: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

    注:杨万里可是当时南宋坚定不移的对金主战派,而且他的同盟著名的抗战派辛弃疾、陆游、叶适等人也是支持北伐的,可就是他对于韩侂胄出兵北伐的举动发了一个大飙。

    可见他对这次北伐的结果有多不看好。

    老爷子气性颇大,发完了飙,笔落人倒,随即气绝身亡,终年79岁。

    两年后,果不其然,开禧北伐失败了。

    最终的结果就是主和派的史弥远杀死了韩侂胄,向金军求和,然后和达成了丧权辱国的“嘉定和议”。

    协议内容。

    其一,依靖康故事,世为伯(金)侄(宋)之国;

    其二,增岁币为银三十万两,绢三十万匹;

    其三,疆界与绍兴时相同(金放弃新占领的大散关、濠州等地)。

    南宋另给金军犒军银(赔款)三百万两。

    至此大宋的耻辱议和条约又多了一条。

    俗话说得好,虱子多了不怕痒,有钱我任性,打不过交保护费,认叔叔,可能这就是南宋君臣的想法罢。

    这等丧权辱国的君主臣子没什么好提的也就是了。

    公元1224年,

    南宋嘉定十七年,至此南宋又过得15年的好日子。

    闰八月丁酉日(1224年9月17日),宋宁宗病死于临安宫中的福宁殿,在位30年,享年57岁。

    《东南纪闻》记载:宁宗病危时,史弥远进献金丹百余粒,宁宗服用后不久即去世。

    于此同时,在江西上饶某处不知名的树林,一穆姓女子在破屋内诞下一子。

    穆姓女子义兄夫妇—郭靖黄蓉为其孩子取名杨过,字改之。

    11年后,两浙路秀州嘉兴王铁枪庙。

    庙后的两颗大树之间竖着两座孤坟。

    一座坟头早已经遍布杂草,可见早有些年头了。

    碑上写着不肖弟子杨康之墓”,旁边还有一行小字:“不才业师丘处机书碑”。

    另一座似是新立之坟,新土未干。

    墓碑是一块木头,上面歪歪扭扭的刻着先母穆念慈之墓,左边也有一行小字,写着不孝子杨过泣立。

    墓前跪着一个少年。

    这少年十多岁的样子,虽衣衫褴褛但眉清目秀,如果生在豪绅士族之家,定是个风流才子的胚子。

    这少年便是杨过。

    依着娘亲的遗愿,杨过将其火化之后,从太湖长兴一路打听到了嘉兴铁枪庙所在。

    将娘亲葬在嘉兴铁枪庙后树林中父亲的坟旁,以便永远陪伴着他的父亲杨康。

    此后,杨过并没有听从她的嘱咐去投奔那位郭姓的伯父。

    只因娘亲说上了桃花岛要事事小心,听管听教,不可得罪人。

    他年纪虽小,可却天生一副傲骨。

    男儿大丈夫顶天立地,生不仰不愧于天,死不俯不怍于人。

    又岂肯投奔他人,去过寄人篱下的生活。

    葬了娘亲后,杨过便在此结草为庐而居,平时以捕鱼为生,闲时便练习母亲在世时传授给他的些许运气的法门和一套娘亲时长在空地习练的一套枪法。

    这日子倒是也过的下去。

    他未出生时就丧父,幼年又丧母,心性自然与寻常同龄的孩子不同。

    只是随着运气法门渐入门,气力愈发增长,也愈发的能吃,除了捕鱼以偶尔也干些偷鸡摸狗的事打一打牙祭。

    气力增长之后,用来练枪的木枪愈发的不得劲,可是他又没钱打造铁枪头,于是就打上了别的主意。

    庙中的铁枪。

    王铁枪,王彦章字子明。

    五代后梁将领。

    事朱温,骁勇善战,每战,持铁枪冲坚陷阵,军中号“王铁枪”。

    龙德三年,晋王李存勖称帝建后唐,后梁失郓州,他临危受命为北面招讨使。

    时后唐已尽有河北,以铁锁断德胜口,筑河南、北为两城,号夹寨。

    王彦章攻下德胜南城,率舟师攻杨刘,凡百余战,后唐以大军来援乃退。

    后屯兵兖、郓之境,为李嗣源所袭,退保中都,又败,被擒。

    庄宗欲全活之,对曰:“岂有朝事梁而暮事晋”,遂被杀。

    后人感其忠义,遂立铁枪庙祭祀。

    如今人已不再,铁枪依然在。

    说是铁枪,不过也就是根熟铁棍罢了。

    枪尖没人经过开刃,伤不得人。

    杨过力气虽大,也只是相比同龄人而言罢了。

    这三十多斤重的铁枪,勉强拿起来挥舞几下还行,真用来使一套杨家枪法可就力有所不逮了。

    于是每日除了练习运气法门外就是打熬气力,这个每日对身体消耗极大。

    所以周围富绅后园池塘中养的珍禽异兽可就遭了泱了。

    嘉庆南湖附近的一处园林。

    杨过也不知此处主人,只听说是个极为有钱的富绅。

    这嘉兴的富绅不仅有钱还极其会享受,竟然引了南湖之水入自家庭园,使其变成活水,真可谓是好大的手笔。

    偌大的一汪湖水,被汇聚在这庭园中。

    园中杨柳依依,亭台楼阁座座多的数也数不清,让人目不暇接。

    湖中央还有人工造的小型岛屿,供飞禽繁衍生息所用。

    偶尔有几位豪绅家中的女眷,站在桥边向湖中鱼儿投食,人禽互不干扰,倒是有一番黄老顺其自然的意味。

    平时泛不起一丝涟漪的湖面上,突然溅起数点水花。

    一旁的野鸭胆子极小,稍有一丝的动静就一哄而散。

    府中女眷不以为意,水中或有庞然大物趁着众女投食之际,出来猎食鱼群。

    水光潋滟,众女眷正在欣赏之际,水中不远处的水中翻起浪来,似有一白色的庞然大物一晃而过。

    一女惊曰:“园中竟有如此庞然大物耶!”

    不多时,水波渐息。

    女子口中的庞然大物,渐渐远去。

    在出水口处慢慢露出了原本的模样,竟然是个赤条条的人。

    此人正是杨过。

    杨过从小和娘亲穆念慈在江西长大,江西水系繁多,每每酷夏见其他孩童戏水,总是心生慕意。

    因为娘亲严禁他戏水,因为也不曾下过水。

    也不知是不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缘故。

    他夜里时长梦到一人教他捕鱼戏水,他年纪尚小,做过的梦很快就忘记了。

    只记得一个叫张顺的名字。

    来到嘉兴之后,人生地不熟,肚子又太饿只好尝试在湖边用木枪插鱼。

    插中的鱼明明已经死的透透的,却诈尸一般的跃入湖中。

    他情急之下跳入湖中,却忘记了自己从未下过水。

    可就是从未下过水的杨过,却如同如同入水的鱼儿一般,水性之好,怕是会让多年在湖上捕鱼的渔夫都艳羡几分。

    虽然那条鱼没找到,却抓了条更大的鲈鱼。

    自此一役,这南湖偌大的水泊就好似他的家一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