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馨月传奇 » 第三百九十四章 故人(续2)

第三百九十四章 故人(续2)

    他有些烦躁地站住脚,那么他该瞒着月儿吗?可是如果被月儿察觉了,又会是一个什么结果?他知道月儿是如何思念这个孩子,可他明知道这个孩子的下落却不告诉她,让她在思念中痛苦的煎熬,那么月儿一定不会原谅他。

    皇上,还真是给他出了一个大难题。他转身坐在椅子上,纠结地用手轻轻捻着眉心。

    窗户纸上的日光渐渐变成了红色,他疲惫的放下支着额头的手,目光忽然又触及到桌上放的锦袋。

    他光顾着纠结这个年轻人的事,直到现在都没看皇帝给他的锦袋里到底是什么。拿起来捏了一下,里面有一个很硬的物什,打开来倒在桌子上,是一块红宝石,如鸽子蛋一般大,成色极好。

    他的眉头再次皱起来,这块宝石虽然价值不菲,却也并不罕见。作为皇上的赏赐,似乎轻了一些,尤其是赏赐给他这样一块红宝石,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注视片刻,他突然眉梢一挑,他有一种直觉,这宝石,好像应该也是给月儿的。

    叹了口气,他将宝石重新装回锦囊中,皇上这是要干什么呢?他这一次来京城,是不是一个错误?

    不过,还是应该来一趟吧,皇上是他们的恩人,这一次会面,总算是全了当年的情谊。

    这一夜,就在这纠结当中过去了。

    第二天刚吃过早饭不久,就听随从进来禀报,说有人求见,此刻正在楼下。他心下奇怪,这一次他微服前来,没有惊动任何人,他想不出是谁来求见。他问侍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侍从回答是一个年轻人,自称叫孟昶。

    他楞了一下,随即明白的来的是谁,他不禁觉得心里一紧,他来干什么?难道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前来向他打听生母的消息?还是有什么别的目的?亦或是要对他有什么不利?

    不过只是片刻犹豫,他还是吩咐侍从请他进来。

    侍从出去后,便听得一阵脚步声,门一开,孟昶出现的门口。今天他穿了一身宝蓝色锦袍,用束发带将头发束成简单的发髻,手里拿着一柄折扇。更显得一表人才,颇有几分气度。

    可是雷匡的目光却一下被他手里的折扇吸引,他久经沙场,对兵器更是极为敏感,若是他没猜错,那折扇骨是用玄铁所制,这样一把扇子,分量不会轻,可是孟昶拿在手里,却丝毫不见沉重。平常人不会用玄铁打造扇子,这铁扇,应该是他随手的短兵器。

    单凭直觉,他就觉得眼前的青年人功夫应该不弱。

    室外明亮,孟昶并没有看清他的神情,他一进来,便笑着向他行礼。

    “雷大人,在下是奉皇上之命而来,陛下说雷大人难得到京城一趟,命在下这两天陪着大人四处走走。”

    一听这话,他很是惊诧,皇上这是要做什么?是让这个孟昶来监视他?还是让他了解一下孟昶的事情,回去好和月儿说?好在他反应够快,当时掩去所有的情绪,“这怎么好意思?孟将军有公务在身,如何能为我耽误了公事?”

    孟昶笑着说,“陛下说雷大人是陛下的好友,千里迢迢来一趟京城不容易,若不是陛下圣躬违和,都想亲自陪同大人游玩一番。此番在下能代皇上陪同雷大人,实在荣幸之至,大人就不要客气了。”

    京西玉峰山的山路上,一行人正在悠闲地走着,前后二十余名下人,簇拥着中间的两位主人。

    此时的玉峰山,秋高气爽,漫山红叶,小溪潺潺,景色着实令人心旷神怡。

    “雷大人,家父是皇上的臣子,您是陛下的好友,论起来您就是孟昶的长辈,雷大人就直呼孟昶之名即可,不必如此客气。”

    “既如此,我就托个大叫你一声孟贤侄,贤侄可否称我一声伯父?”

    “那在下就却之不恭了,就斗胆称您一声伯父。”

    “好,好。贤侄贵庚?”

    “小侄今年一十八岁。”

    “哦哦,十八岁就已经是四品官职,莫怪皇上说贤侄是青年才俊。”

    “伯父谬赞了,实在是皇上的恩典。”

    “听皇上说贤侄是战争遗孤?”

    “……是的,听陛下说,还是陛下先看到的小侄,本想将小侄养在宫里,又怕对小侄不利,这才让辅国将军收养了小侄。”

    “这么说贤侄可是亏了,若是成了陛下的义子,只怕过两年就可以封王,岂不比一个中郎将要好的多。”

    “伯父说笑了,自古道‘不幸生在帝王家’,小侄万幸不是生在帝王家,难道还非要往帝王家去挤不成?伯父看小侄,还不像那样愚钝之人吧?”

    左贤王笑了,看着眼前这个一脸阳光灿烂的青年人,他由衷赞许地点点头,“贤侄能如此豁达,实在难得。”

    “小侄也只是实话实说,当不得伯父夸赞。战事一起,生灵涂炭,小侄本是离阎王殿只有一步之遥,却能起死回生,还承蒙陛下恩典,成为辅国将军义子,如今官居四品,这种幸运又有多少人能有,若还是不知足,岂不是当初就该死?”

    “难能可贵,难能可贵。”……“贤侄是否已经娶妻生子?”

    “尚未娶妻。”

    “这是为何?以贤侄的人品地位,如何还未娶妻?”

    “想是……姻缘未到吧。”

    ……

    “听陛下说,伯父是北国人。”

    “不错。”

    “那……”

    “是当年我在中原经商,偶遇了陛下,与陛下一见如故,这才成为好友。后来,陛下返回京城,我也回到了北国,十余年了,方才与陛下见面。”

    “原来如此,不知伯父在北国做何生计?依旧是经商?”

    “依旧经商,贩卖些马匹粮食之类。”

    “北国的马匹,着实奇骏,小侄现下的坐骑‘赤炎’就是北国的马匹,论速度、论耐力。都是出类拔萃的,给小侄出了不少力。”

    “好,好,这个扳指,贤侄就收下,若是什么时候贤侄需要良驹,就拿这个给北国送马之人,他若看见了,必定能给贤侄挑一匹最好的马。”

    “既如此,小侄就先谢过伯父了。”

    “若是……贤侄有朝一日想去北国了,就拿着这枚扳指到北国的王都去,这扳指上有标记,只要把这枚扳指给守城的人看了,他自然会领贤侄去找我。”

    “这么说来,伯父在北国一定是第一富商了。好,伯父,什么时候陛下有出使北国的差事,小侄一定尽量争取,到时候,小侄一定假公济私,先去看伯父。”

    “……贤侄可曾想过去北国居住?”

    孟昶愣住了,“伯父,小侄是天朝人,如何能去北国居住?”

    “我也只是这样随口一说,实在是看着贤侄的气度喜欢得紧。不过我倒是听过一句话,‘心所在处便是家’,倒也不必太过于拘泥。就是这京城,不也是有来自各国之人吗?”

    “伯父的之句话,小侄从未听说过,倒是听着新鲜。好,伯父,若是哪一天小侄在天朝住的不耐烦了,就拿着扳指去投奔伯父,到时候,伯父可不能不收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