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馨月传奇 » 第三百三十八章 端倪

第三百三十八章 端倪

    话又说回来,即使是能见到这个孩子,甚至是能将这个孩子接到她身边来,他的人生又有什么变化吗?

    她又能怎么样?难道她告诉他的就不是谎言吗?

    难道她会告诉他?他的亲生母亲是潜伏在她亲生父亲身边的细作,生下他就是为了获取他亲生父亲的信任,然后再将她的亲生父亲毁灭?

    她自然是不能这样说的,那她能够对他说的,也就只有谎言。

    既然都是谎言,那对这个孩子来说又有什么区别?

    所以无论这个孩子将来在哪里生活?他的人生都将注定是一场笑话,一个悲剧。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认知,馨月才一直愁肠百结,痛苦不堪。

    而今,佑儿的出现,却在不经意间转移了馨月由于宝儿引起的痛苦,这让她在心底里,更加将殷殷爱护之情加之在佑儿身上。

    不过,作为左贤王妃,馨月的生活是相当忙碌的,虽然王府里人口相对简单,事务比起其他的府邸来讲相对要少。

    可这毕竟是一个王府,日常生活、子女教育、人情交往、礼尚往来……无一不需要她这位王妃拿主意。

    而且作为一个王妃,她还要知道时局的变化,有时还要和丈夫一起商讨,给丈夫提一些建议。

    另外令她担心的,就是自己丈夫的身子。左贤王历经大战,身子已经受了很大损伤,虽有太医们调养,可毕竟不及从前。

    每到阴天下雨、风雪来临,他的旧疾就会发作,十分痛苦。

    可是国事繁忙,丈夫又难得真正地休息。

    馨月也只能尽自己的所能,精心于丈夫的饮食起居,以求他能感觉好过一些。

    若是只有这些事,馨月的负担只怕还少些,因为这些毕竟是明面上的事,可以明白地说出来,可以公开与人商量,可以名正言顺地吩咐人去做。

    可是她,还有一些不能与人言的思虑,不为人所知的重担。

    右贤王!馨月心中的一根刺!令馨月昼夜不安。

    随着信息的增多,右贤王有反心之事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了。

    对于右贤王府的监视,馨月一直就没有放松。

    本来她以为,在左贤王被五国兵马逼得连连败退的时候,右贤王一定会有动静。

    可是出乎她意料的是,右贤王府一直很平静。

    阿丽莎是一直在调理身子,还得照顾庆儿,自是出不了门。

    右贤王每天到衙门处理公事,调兵增饷,忙得不可开交。

    而王府的下人们也是极少出门,每天除了随海格利公出的马夫侍卫,就只有府中的采买每三天出来一趟,出来也只是才买一些食材就回府,别的地方也没见他们去。

    一切似乎都是中规中矩。

    可是馨月不死心,便命秦栋派人一直盯守。

    直到大战结束后,馨月才发现了右贤王府的一丝异样。

    那是大战刚结束,人们得知左贤王大获全胜的时候。当时王都一片欢腾,人们几乎都处于狂喜的状态。

    而右贤王府,却扔出了一个被打死的厨子。

    在北国,只有王室成员是主子,文武大臣们都自称奴才。更别说是府中的下人了,他们就是奴隶,没有人身自由,主人可以随意处置。死一个下人,和死一个猫儿狗儿没什么区别。

    听说那个厨子是在饭菜里下毒,想要谋害王妃,事情败露,被右贤王处理了。

    尸体就扔到了城外,任鸟兽饱食。

    心思缜密的秦栋,紧跟着就亲自去到丢弃尸体的地方看了看。当时已是深秋,王都的夜晚已经开始结冰了,再加上秦栋去得及时,鸟兽还没来得及破坏尸体。

    一看之下,秦栋不由得毛骨悚然。

    那厨子是被虐杀而死的!

    他浑身上下,几乎是被肢解了。不知道遭了多少刑具,只剩下了一堆支离破碎的骨肉。

    秦栋将他看到的托母亲转报馨月,并附上了自己的分析。

    馨月深以为然。

    按说一个下人谋害主子,被杀是理所当然的,但总归不至于被如此虐杀吧?

    再说,据秦栋调查,这个厨子是从右贤王建府就在府中,这已经是快十年了,这样的老仆如何会谋害主人,要害不早就害了。

    王室惯例,主子在用膳前必须由下人试吃,试吃没事了主子才会吃,难道那厨子不知道吗?

    还有,那右贤王一向以仁慈示人,因何这一次如此大动干戈,虐杀了下毒之人?

    是因为像他说的,他对王妃阿丽莎用情至深,容不得任何人伤害他的爱人吗?馨月不信。

    馨月觉得,合理的解释就是,这次大战的背后肯定有右贤王的影子。包括这次战事不利,只怕也少不了他的“功劳”。

    本想着左贤王能一败涂地,没想到事情发生了逆转。

    左贤王不仅大获全胜,还揪出了隐藏在军中的内奸。

    那种胜利在望,却功亏一篑的感觉,一定是让右贤王气的发疯吧。

    虽然在战后,左贤王的明线和馨月的暗线,都没有查出作为内奸的参将和右贤王有什么关系,

    但是馨月坚信,那个内奸无疑就是右贤王派入军中的。

    那右贤王也是谨慎之人,他既然要想派奸细在军中,自然会把事情做得干干净净,不有任何痕迹。

    据目前的情况进行分析,不管愿意不愿意,那右贤王只能蛰伏一段时间。

    因为作为他助力的五国,全都损失惨重,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恢复国力的。

    没有了外援,右贤王即使再愤怒,再着急,他也只能等待时机。

    这也给了馨月缓冲的时间。

    秦栋的人手,只是初具规模,要想成为一支有生力量,就必须能有时间进行完善和加强。

    馨月觉得,这个缓冲期至少能有三年的时间,而三年的时间,对于完善一支地下力量,并不充裕。

    比起正规队伍,地下力量的训练和完善,自然会遇到诸多麻烦。

    首先地下武装的性质决定了它的成员人数不能多,一多了,自然会引起人家注意,那北国的巡查能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既如此,成员的遴选就极为重要,它的人选必须非常谨慎,一要有忠心,二要有能力,还要有适当的身份。

    其次,它的训练也必须是秘密,需要有适当的训练场所。

    既要能训练成员的能力,又不会引人注目。

    再有它的成员,必须具备多种能力,既要有上阵杀敌的勇力,而且还需要心思机巧,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所以三年时间里,要把这样一支队伍训练成熟,实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