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馨月传奇 » 第三百三十五章 长安(续)

第三百三十五章 长安(续)

    几句话,让门外侍立的侍女差点儿摔倒。

    奴才妄议主子,这可是大罪,虽说娘娘仁慈,从来没有苛责过她们,可主子毕竟是主子,若是惹得主子不高兴,给你个罪名惩治了你,不费吹灰之力。

    看来以后说话的时候,还得更小心才是。

    谁也没注意,她们说话的时候三少爷在哪里。

    三少爷一直病弱弱的,这耳朵和记性倒是好,还真得当点儿心。

    馨月听长安一说,不由得有几分心惊,她本以为自己掩藏的很好,却原来自己的不安,连侍女都注意到了。

    幸而她们不知道自己暗中布置的事,可若是自己再不注意自己的举止,无意的人犹可,若是被那有意之人发现,却也是危险。

    想罢,馨月收敛心神,拍了拍长安的小手,拉着他在罗汉床上坐下。

    门外的侍女忙将奶茶催来,给主子送进去,偷窥主子的脸色,见馨月并无怒气,这才放下了点儿心。想来主子应该不会为了三少爷方才的话惩治她们。

    馨月揽着长安,看着孩子口鼻周围的青色,心中又忍不住难过。刚才脑海里那可怕的想象又浮现出来。她的手不由得搂紧了孩子。

    长安仰脸看着母亲,“娘亲是在担心什么?”

    馨月轻叹了一声,目光有些迷离。

    她忽然很希望能有一个人说说心里话。

    话到嘴边留半句,言多必失,这些道理她都是知道的。更何况她思虑的事情干系重大,稍有不慎便是大祸临头,就更不应该轻易外露了。

    可是积压久了,难免形成负担,迫切地想能有人为她分担一些,哪怕只是倾听。

    长安见母亲踟蹰,便扬声让门口的侍女退到廊下。

    待听见房门关闭的声音,长安这才对馨月说,“娘亲,这回您能说了吧?”

    馨月有些诧异地看着眼前瘦瘦小小的人儿,孩子的早慧她是早知道的,所以才对他更加怜惜。可她也没有料到,孩子竟然聪慧如此。

    她握着孩子细细的小手,“你这是……”

    长安笑了,“让娘亲如此踟蹰的,必然不是平常之事。既然不是平常之事,那自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馨月且惊且喜地望着孩子,手有些颤抖,难道……难道自己可以商量的,竟是眼前这个五岁的孩子?

    她有些不可置信,呆愣地望着孩子的眼睛,半晌无言。

    忽然,长安的脸上漾起温暖的笑意,那笑意晃花了馨月的眼睛,却又让她的心莫名地舒展了。

    一个多时辰了,廊下的侍女也没听到主子的传唤,大家彼此看了看,没了主意。

    最后,还是外出归来的苏拉有事要禀报主子,侍女们这才有了由头,走近房门。

    走近了,她们听到了王妃轻轻的笑声,她们心下感叹。已经有好久没有听到王妃这样轻快的笑声了。

    王妃心思重,这是她们都知道的,就是在王爷得胜回来之后,王妃似乎依然心事重重,只不过当着王爷,王妃总是一派云淡风轻。

    而背后,王妃眼中的沉郁掩都掩不去,不过,可没人敢在王爷面前多嘴,更没人敢打听主子在想什么。

    而今,在小小的三少爷面前,王妃竟能如此轻松,倒也是奇了。

    不及多想,侍女禀报到,苏拉回来了,说是有事禀告娘娘。

    屋里,馨月应了一声,站起身,抚摸着孩子的头顶,感慨万千,却说不出话来。

    长安拉着娘亲的衣襟,“娘亲以后切不可思虑过重,更不可表现得那样明显。若是被父王知道,只怕会引起误会,反而不美。再者,府中的下人娘亲也要注意,娘亲监视别人,别人也会监视咱们府里。所以娘亲还是要多一些信得过的人,不能只靠着苏拉。那样苏拉也会有危险。”

    馨月蹲下身,搂着长安,“儿啊,你怎地如此早慧,娘亲真没想到,……”

    下面的话她没说出来,——“慧极必伤”,她不由得打了个寒战。

    长安搂着她的脖子笑了,“孩儿这点子事在娘亲眼里也算早慧?那春秋时的项槖七岁能成为孔子之师,孟尝君五岁的时候就能使前来诛杀他的父亲转而器重于他,汉朝的东方朔更是两岁时便能够诵读《魏史》。更不用说秦甘罗十二岁为相,吴周瑜十三岁便掌管了六郡八十一州的水军。孩儿不过是多读了几本书,多想了点子事,在娘亲面前卖弄了卖弄,怎地竟成了早慧了?若这就称得上早慧,要是遇到那几位古代先贤,娘亲还不吓坏了。”

    听儿子这么一说,馨月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有些高兴。她只盼望着自己的孩子能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至于什么出类拔萃,她倒并不在意。

    心下有些惭愧,她亲着儿子的小脸蛋,“是娘亲不好,倒要你来开解娘亲。”也许是母子连心,她隐隐地感觉到儿子这是看出了她的心思,刻意宽解她的,这更加让她不忍。

    长安黑亮亮的眼睛看着娘亲,“娘亲怎地还和孩儿道起歉来了?孩儿知道娘亲是为家里人担心,只是娘亲也不要心思过重了。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尽到努力了,结果自然不会错的。就是将来真的发生了什么事,那也是命该使然,也不必心下不平。顺其自然便好。”

    馨月感慨地轻轻摇摇头,将孩子细弱的小手贴在自己脸上,“好孩子,娘亲想事情竟然还没你通透。你将来,做娘亲的军师如何?”

    长安的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笑容,只有此时,馨月才觉得他与同龄的孩子差不多了。

    “好啊,那孩儿就做娘亲的张良,和娘亲一起打坏蛋。”

    馨月终于大笑起来,多时的忧思伤怒悲恐惊在此刻都化成了舒心的大笑。

    “好好,长安就作娘亲的张良,给娘亲出谋划策,咱们一起打坏蛋。”

    她自是喜欢这个比喻的,汉时张良以病弱之躯,却辅佐汉高祖成就了大汉江山,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被后人誉为世间第一王佐之才。

    而他本人,不仅活了近七十岁,还得以善终,比起那萧何、韩信来讲,实在是幸运。

    馨月舒心地看着儿子,看着孩子黑亮的眼眸,脑海里忽然晃过一个念头,孩子不会是知道自己担心他的身子骨才用的这个比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