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武侠:开局变身东方不败 » 第五章 君子之交淡如水

第五章 君子之交淡如水

    清源城,张家祖宅。

    亮堂的书房里堆着各种江湖手札,晨间暖暖的阳光倾洒在一张清秀的脸侧上。

    正是拿着本江湖手札仔细看着的张醒。

    虞乡风波定,张醒便被家主张修永带回祖宅修养。

    只因这里是张家最安全的地方。

    这是张修永为践诺专门为张醒做的安排。

    但虞乡发生的事情让清源张家与玄机谷陷入一种紧张而诡异的氛围中。

    双方因李翊君偷袭张家别院以及李翊君身亡的事情,彼此关系紧张。

    但在双方主事人的克制下,又没有立刻打起来。

    反倒是私下中,这北地两大势力都在探查着一个武林中都陌生的词汇——

    大明宫。

    本就意外被卷入事件的张醒,而今在张家祖宅里倒是清闲下来。

    也因此张醒才有闲暇从祖宅藏书阁那里借来许多江湖札记翻看。

    曾经的张醒,一门心思想着提升武学修为,从未留意过这些“闲书”

    加上这又是个消息闭塞的年代。

    所以,原来的张醒对整个江湖、对这个世界了解的并不太多。

    这些天张醒有意填补这方面的认知,对此方世界算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北地江湖其实是有王朝统治的,名“朔”。

    不过如今大朔王朝名存实亡,各地政权纷纷落在江湖势力手中,例如张家便是以清源为中心,数州之地的实际统治者。

    各地官员也都是清源张家选拔安排的,只是在赴任时,会主动向朝廷发个通知,再请个任命书回来,维持着名义上的臣服。

    这一切都是因为大朔皇室中早已无宗师坐镇。

    在这个武学昌盛的世界,个人武力的影响力达到了能定乾坤的地步,凡被称为宗师者,皆能轻松在万人中取目标性命。

    故而有无宗师,才是评定势力强大与否的关键。

    就像大朔皇室,没了宗师庇护,甚至连皇室武库也被诸多势力瓜分。

    武库失守更是让皇室势力一蹶不振,再无反身的机会。

    之所以还保留着大朔皇室名义上的统治,不过是因为北地这些势力彼此不服,没有人能取代大朔皇室成为新的帝国之主。

    再加上北地之外尚有其他国家虎视眈眈,大朔政权便形成这般诡异混乱的格局。

    张醒根据各种手札得知,整个北地上而今竟然有数百大小势力林立。

    不过能称得上大势力的,现在只有十三个。

    分为五族八派。

    五族是五个以家族为主的势力,分别为清源张家、泸州李家、安阳史家、丰京赵家、临安宋家。

    八派则是八大门派,刀宗、剑阁、长风帮、大道盟、摘星楼、花间阁、玄机谷、苦蝉寺。

    十三大势力彼此顾忌但有彼此合作,构建了大朔透着诡异感的稳定政权。

    即便是有新兴势力,也会被十三家联合起来,或打压吞灭或拉拢吞并。

    也因此北地上,暗中也诞生了不少同十三家不对付的帮派组织,很多被称为邪教魔道。

    话又说回来,这些邪教魔道的行事作风也确实缺德。

    随便拉出十个来,其中九个都不带冤枉的。

    但十三家势力虽有联合,却也不能高枕无忧,若是哪一家露出疲态,亦会被其他势力一拥而上蚕食干净。

    “这个北地江湖,很乱啊……”

    心中苟念愈发深固的张醒,整理着桌上手札,不由得感慨。

    待张醒简单地整理完被他翻得杂乱的手札,清脆的敲门声传来。

    “该练功了。”

    清清冷冷的女声,在屋外清晰的响起。

    张醒去打开房门,一红女少女俏丽在门外。

    明媚阳光下衬得明艳动人。

    是因传功之责,跟着张醒一起来到张家暂住的杨小迟。

    从阶下囚到座上宾,这般身份变化并未让杨小迟表现出什么情绪变化。

    除了每日有固定的时辰会来找张醒合练葵花宝典外,杨小迟大都是在勤修苦练中度过。

    识时务的张醒也不会无故去打扰对方。

    这般不疏远不亲近的相处模式,反而让双方都很舒服。

    关系反倒因此亲近了些。

    算不上知己,但也能称得上一句点头之交,如今见了面,也会搭上几句话。

    尤其是在合练前后,两人间也会找些闲话,来冲淡两人合修带来的些许尴尬。

    杨小迟身怀阳种,正午前后的两个时辰是修炼的最佳时候。

    张修身负阴种,修炼以午夜前后两个时辰为宜。

    两人也因此,一天就要拿出四个时辰合修。

    虽说是两人合修,杨小迟的天赋明显要强上不少,当真气引入杨小迟经脉内时壮大的速度明显优于张醒。

    不过两人合修,同源真气在两人之间循环往复,而后在阴种、阳种的吸引下,于两人丹田内各化阴阳。

    故此,每日合修时增长的功力,丝毫不多丝毫不少,两人各半。

    这般算来,合练中,张醒获益更多些。

    杨小迟并不在意。

    因为这般合练之法,让两人功力每一天都在突飞猛进,远远强过她之前自己苦修。

    而且杨小迟慢慢发现,虽说真气在张醒体内增长得比她缓慢,但每当真气行于经脉陷入滞涩时,张醒总能巧妙地控制真气平稳度过难关。

    仅从此便能看得出张醒对葵花宝典功法领悟之深,还要高于杨小迟。

    杨小迟并不知张醒就是红衣前辈,不但体验过满级的葵花宝典,还从系统获得诸多武学感悟。

    杨小迟心底以为张醒悟性惊人,心中对张醒也颇为认可。

    再者最多再合练月余,两人便算是入了门,便不需要这般双人合练了。

    到那时候,也就是分道扬镳之时。

    杨小迟也因此在张家待得心平气和。

    “你又不出去闯荡江湖,整日看那些江湖闲谈做什么?有那时间还能多练会功夫,莫要浪费了你的天份。”

    今日合练结束,杨小迟一边穿上外衣,难得主动问起了张醒。

    合练时两人都是穿着单薄衬衣,这都是为了真气循环得更为便利。

    同样穿上了外衣的张醒笑道:“多了解些天外有天,对自己也算是种激励,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杨小迟摇头,颇为认真地建议道:“那些札记写的热闹,但这江湖远不是看几本书就能了解的,这江湖路,多是阴谋诡计,正道、魔道,也是难分彼此。”

    张醒听后点点头,认同道:“这倒也是,尽信书不如无书。”

    说完,张醒顺嘴道:“杨女侠往日行走江湖远,可有什么趣事?”

    本欲出走独自练功的杨小迟听后,停下脚步,竟是很认真地想了想:“趣事并不多,经历却也不少。你就这么好奇这些江湖事?”

    见到杨小迟这般态度,张醒反倒愣了愣,然后拱手请道:“杨女侠若是愿意讲……我很感兴趣。”

    杨小迟想了想,挥手运功,隔空将紧闭的房门打开,“那就去院中凉亭里坐坐吧。”

    杨小迟这般洒脱的态度真的很容易引人好感。

    也难怪原来的张醒在很短的时间就对女子心生好感。

    若不是知道杨小迟自带主角光环,而主角光环也能被称作麻烦光环,张醒还是很愿意跟杨小迟交个朋友的。

    不过现今这般交情也算是刚刚好,颇有些君子味道。

    一时间,张醒修习多年而未有寸进的君子意竟然也稍有突破。

    这变化让张醒有些哭笑不得。

    见杨小迟已经快自己数步,就要走到凉亭前了。

    身后,张醒步伐变得稍稍紧凑,追赶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