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开局捡到一吨矿 » 第一百零八章 黎村琐事

第一百零八章 黎村琐事

    等苏小明把那一套操作手法一样一样说给郭孟威听,那位眼睛瞪得铜铃般大:

    “你这脑子怎么长的,这样太胆大了吧?”

    马上又兴奋地笑道:

    “就这么办,那我还真有信心搞掂这桩事。哈哈,你算对得起分你的那一成份子了!”

    两人这一上午商定了后边的操作,都是心情大畅。

    没说的,来福酒店整一桌。话说这简直成了郭孟威的第二食堂了,不几天就得来上一次。

    搞得朱老板一见到他,笑得眼睛都看不见眼珠子了。

    本来还想去叫上老陈的,谁想他这位副总指挥,早跑水口工地上去了。

    听说这边乡里基本已经不安排他事务了。

    人家都说,老陈那边事儿办好,高升就在指日之间。

    本来大中午的,不想喝酒。

    奈何郭二少兴致上来,根本不听任何理由,谢叔站一边举着瓶五粮液等着斟酒。

    这就没办法了,豁出去两人掰了一瓶。

    谁也别占便宜,谁也别吃亏。酒桌上嘛,就是那么钱钱计较的。

    饭后是谢叔开车送苏小明回去的,郭二少回去接着醉生梦死。

    回家睡过一觉,醒来的时候被苏妈教训了一顿,说是中午不回来吃饭也不打个电话。

    苏小明放空脑子,听着苏妈左抱怨右吐槽。

    这是心里不畅快。没办法,厂里开工之后,苏爸和苏小红又泡在厂子里了。

    隔两天元宵节之后,苏小明又要跑黎村去。

    家里就又剩苏妈一人。

    这人也是奇怪,苏爸老早就一边讨好一边商量,劝苏妈也干脆到厂子里去。

    这位偏不,硬是说,家里没人在,就不像个家。

    厂子里就算装点出一朵花来,那也不是家。

    在苏妈眼里,门前一块菜地,不远处几亩水田。

    院里数棵果树,圈里一群鸡鸭,水塘里养几十尾鱼儿。

    那才是一个家!

    苏小明听过苏妈对家的解读之后,也熄了劝苏妈跟着去厂子里的心思。

    话尽管质朴,但在苏妈心里,她描绘的场景,就是她心安的底气。

    也是苏小明今世最满足的图景,为了这份和美,就算是付出再多努力,也是值得。

    所以咯,就听那么几句唠叨,那又算得了什么?

    时间在这种唠叨之中飞逝。

    元宵节那天苏妈总算是没唠叨了,她觉得,家人都要各自去打拼,临行前唠叨多了怕不吉利。

    圆山村元宵的氛围与除夕相差就远了,只寥寥几声爆竹,算是宣告了春节正式结束。

    “火烧门槛纸,大人做功夫,小娃娃捡猪屎。”

    这圆山流传的俗话,说的就是:该收心了,大家伙各自干自己的事去啦!

    那些外出务工的人,都已经离开了很多。

    苏小明元宵节第二天一早就往黎村去了。

    骑摩托车这时间就节约了很多,更何况路开到水口,也免了爬一大段山路的艰苦。

    所以,到黎村小学的时候,还赶上了十二葫芦娃在蓝小宛的带领下搞卫生。

    苏小明放下了一大包书,这是路过七龙镇的时候,在中心校带回来的教材。

    赶着分发下去,告诉这些娃,下午还可以玩,明天就正式上课啦!

    这话是最受欢迎的了,原来小宛姐姐都说下午要上课的,结果苏老师一来,多了半天假。

    可见苏老师才是真爱,小宛姐姐是大魔王。

    再不情愿,该上课的时候,学校敲响的上课铃还是照常响起,把这十二个娃赶进了教室。

    老支书只在十六那天一早来了学校,把门前清理了一下。

    然后就变得非常的繁忙,不再跟去年一样,几乎天天都到学校里瞄一眼。

    天天奔走在镇里和水口工地,以及预计水线三米之上的林地和梯田里。

    二柱爸成了专门的司机,至于车子,当然是征用的苏小明那辆摩托车。

    拿钥匙的时候,苏小明掏得痛快,老支书接的也是理所当然。

    说起来,好像二柱他爸没驾照的吧?

    苏小明有些忐忑。不过先前看过他骑车,貌似还很熟练的?

    老支书除了奔忙这些之后,就组织大家到山上干活。

    趁着雨季还没开始,在县里明确了库区山场和田地的归属权之后,苏小明给老支书画下的蓝图开始绘下了第一笔。

    老支书在召集了村里各委员和村民小组长商讨之后,决定统一规划建设这些林地。

    建成一个大型脐橙园。

    脐橙苗木的引进已经派人去考察了,现在是要趁雨季到来之前,先把条带打出来。

    这是一桩很辛苦的活。

    首先,得把那些杂木清理掉。

    那片林地因为早很多年前大炼钢铁的时候,把许多百年大树都砍光了。

    剩下的是这些年长起来的杂木,最大的不过碗口粗细。

    只是挂满了藤蔓,还有各种蕨类。

    地下埋着的是半朽的树根,以及零星的石块。

    所以第二步打条带就很需要耐心了。

    一边把砍过的树木藤蔓清理掉,一边把地挖成一条条一米宽的条带。

    再根据植株间距的要求,打好一个个半米见方的坑。

    之后,坑底还得下好基肥,沤一段时间,才好给苗木提供成长的肥料。

    总之,建设是一件极辛苦的事。

    但老支书威望在那儿摆着,并且老人家说,这是苏老师考虑很久,并且在外地见过人家成功之后才定下的项目。

    这么一摆出来,大家伙就信服了,憧憬着未来瓜果满园的场景,手底下干活的劲头就足足的了。

    苏小明则在学校里经营着自己的这一片园子。

    十二株幼苗成长极快,在苏小明的训练之下,养成了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有时候苏小明心里就暗暗地想,中心校的孩子们,你们即将迎来最可怕的对手。

    等着被一群离谱对手支配的恐怖吧!

    同时,还兼职了蓝小宛的营养师。

    每天晚饭后,两人就相携回来学校,一人占据了一张桌子。

    成人高考的书买了两套。苏小明跟着在学,主要是想着能帮着蓝小宛总结归纳一些知识点。

    别说,因为前世的积淀,现在读起书来,脑子里能多出不少更为深刻的理解。

    虽然没有记忆力大幅度增长到过目不忘的金手指,但人的阅历,必然会影响到对事物的理解、归纳与演绎的能力。

    这些对蓝小宛的学习,还是能帮到不少。

    同时,还在房间里准备了一个电饭锅。

    每一个集日,都砍上几斤排骨,买了些莲子备着。

    晚上十一点休息的时候,炖上一碗排骨汤。

    接着继续看书,到十二点了,就哄着蓝小宛喝汤。

    起先是不用哄的,只是吃得多了,小妮子就开始腻了。

    一会儿说太油腻,一会儿说怕胖。

    苏小明这时候就化身营养师,各种理论齐上阵,最后一招是,要拼得过别人,那你自己体力就得好。

    时间就这样渐渐流逝,雨水渐渐也多了起来。

    晚上送蓝小宛回去已经不太方便,所以蓝小宛遇到雨天,就在学校她自己的那个房间睡了。

    打条带的村民们也暂停了这个工作,不过依旧没有休息这一说。

    梯田那边开始了翻地,下种的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