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开局捡到一吨矿 » 第四十四章老罗是个好人

第四十四章老罗是个好人

    昨天晚上的一场雨把整个村子的清晨笼罩在在一片浓雾之中。

    这样的早晨从一碗肉丝米粉开始,实在是一桩很美好的事。

    还给加了两个荷包蛋,两面煎得焦黄,点缀着些绿绿的香葱叶子。一小碟的油炸花生米,一小碟苏妈给带上的腌菜腊肉。

    这样的早餐配置,苏小明开玩笑地说,那就是豪华版的啊!

    苏小明最终还是没拗过老书记的好意,就在他家里搭伙吃饭了,不过苏小明坚决地把伙食费补上,反正苏爸给的钱还没花呢!

    苏小明只是说了一次,早上还是想吃点面条粉丝什么的,早上蓝小宛端上来的就是这一大盆的粉丝。

    蓝小宛的厨艺确实是不错的,很合苏小明的胃口。这更加坚定了苏小明徐徐图之,力争不动声色之下变成老支书孙女婿的决心。

    昨晚的梦靥渐渐消散,毕竟,那个女孩就在对面坐着,正细心地给一个水煮蛋剥壳。

    老人家有点牙齿松动了,不太敢吃油煎的荷包蛋,说是怕热,怕上火。

    就是个孝顺的孙女啊!好看的眉毛低垂下来,眼睫毛特别长,偶尔像把小扇子忽闪忽闪。

    就不是后世常见的那种人工睫毛能比得了的。

    按老支书的说法,蓝小宛他是当亲孙女待的。他自己的孩子大了,都在县城里成家了,孙子自然也在城里读书,最大的都上中学了。

    蓝小宛的父亲在她五六岁的时候,去山上砍木头,谁想旁边的一个人砍倒下树正倒在蓝父工作的位置。

    头部重伤,没抢救过来,临走甚至都没能再和自己最爱的女儿说上一句话。

    意外的发生让一个小家庭失去了主心骨。一年后,蓝小宛的母亲把孩子托付给蓝长富,说是去南方打工挣钱,这一去就没了音讯。

    所以,从那时候起,蓝小宛就是在老支书家里长大的。

    今天确实是个好日子,对黎村大多数孩子的父母来说。

    那话怎么说的,云开雾散,碧空如洗,那心情怎么就那么愉快呢?

    因为他们头疼了一个多月的孩子,终于可以关进学校的大门了。

    虽然小宛这妮子带了一段时间,可毕竟那妮子虎气不足,有几个愣是管不了。

    现在好了,新老师听说是个男娃子,个儿还挺高,管起孩子来,一定是没问题的。

    苏小明心情也很好。因为重来一次,开个学嘛,绝对是简单到没点挑战性的。

    那些个小毛孩,早就知道他们每一个的性子,谁会作什么妖。

    早就不是前世那种面对即将到来的事务,手足无措的样子了。

    还有个帮手在一边可以使唤,所以一个上午,十二个娃就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书本老支书上回去镇教委的时候,就已经先带回来了,老爷子当时还是憋着一口气的,就算没安排老师来,只要有书本,小宛这孩子在,学校总能开门的。

    所以,现在的苏小明就很愉快地站在三年级教室里,看着九丫把新课本发下去。

    隔壁的蓝小宛已经在带着一年级的孩子在写拼音字母,二年级的在读书,五个孩子读出了五十个人的气势。

    所以,开学这种没有挑战性的事儿就不值得放在心上。关键的是,怎么尽快撬动圆山水电站的建设,把黎村可爱的父老乡亲都搬下山去,才是苏小明琢磨了很久的事。

    日子不紧不慢的过去,对于一个前世在黎村生活了五年的人,这种悠闲而自在的日子,实在是难得的。

    半个月很快过去了,这天罗金生来了,说是教师节那天本来要来看望新老师的,只是镇里召开大会,没办法,这边黎村也离不开苏老师,也不能叫他到乡里参加庆祝活动。

    所以,就等忙过那两天之后,来看看坚守在边远山区的苏老师,顺便把苏小明这个月的工资带过来。

    顺便也带来了一个消息,县里要举行文艺汇演,选出代表队参加市里的决赛。这不考虑到苏老师是科班出身的老师,在文艺方面一定是有特长的。

    所以,黎村虽然是镇里最小的学校,也决定给一个参赛指标。

    其实,就是想参赛队伍大一点,这影响也大,多好的事啊!

    当然,苏小明也确实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事,因为黎村的孩子太封闭了。十二个孩子就没一个去过县里。

    去过镇上的也只有几个,没有记忆的小时候那是不算的。比如二柱,据他娘说,小时候就因为生病,去过县医院。

    但二柱却不赞同这个说法,他说我都不记得,那就不算去过。

    现在有了机会去县里,就算是只是一轮游,对孩子们来说,都是莫大的喜事!你没看见宣布这个事儿的时候,那一双双眼睛亮的,都要冒出小火苗来了!

    这事还真有搞头。记得前世没这事啊?难道这翅膀扇啊扇的,有些事真的就发生变化了?

    其实前一世这个活动还真搞过,只不过那时怄气的苏小明在老罗的心里留下的印象,实在是不太好。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再说这山路确实不好走,也就选择性地把黎村给忽略了。

    这一世苏小明的知情识趣给老罗还是留下了不错的印象,觉得这小伙子能理解自己的难处,就专门走了这一遭。

    老罗来得好啊!既然带了这个消息来,一事不烦二主,配套的东西总得给吧。

    你看既然要搞文艺汇演,这风琴总得给配上吧?钢琴那就不要去想了,当年在章城师范的时候,那么大一学校,就没几架钢琴。

    学生练的就是脚踏风琴。那玩意弹奏的时候,脚底下还得一上一下踩踏板鼓风,键盘构造倒是和钢琴差不多。

    不过手指力度的大小与琴声大小毫不相关。

    电子琴是不敢想的,那玩意好像现在在明扬县还找不到吧?要不试试找郭二少在香江带一台?

    只是很久没那土豪的消息了,自从那小子说回去给家里老爷子庆生之后,一直都没回来。

    他雄心勃勃建的加工厂好像留下了一个管事的,现在应该已经快完成主体建筑了吧?

    老罗答应的也爽快,就到中心校调配一台过来吧,不过得黎村小学自己派人去搬。

    那就行啊!老支书听了就开心了,两三个人就能搬回来。山里人别的没有,一把子力气,那还是有的。

    那就行了,不过还有服装啊小道具什么的,那些也给赞助点吧?

    学校的幻灯机还没配上呢,对教学的影响有点大啊!得给配上吧?

    咱村里孩子普通话都说不准,要是能给配上录音机,用配套的磁带进行教学,那就可以改变孩子们的口音了吧?

    ……

    老罗见苏小明一项一项掰着指头算,连忙放下手里的酒碗,连声说,今天喝得过量了。

    下午镇里还有事,得赶紧回去。急匆匆就跑了,不跑不行啊!

    看着这么眉清目秀一小伙子,下手咋这么狠啊!这镇教委一年办公经费就这么多,真是一个钱掰做两半花。

    你黎村多分一点,其它学校还不得到办公室堵门啊?

    赶紧闪人才是!苏小明目送可敬的罗主任下山的背影,喃喃自语:

    “好人啊!来这一回可给解决了不少事啊!”

    站在一边的蓝小宛噗嗤就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