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纸上苍生而已 » 第二十二章 本是百战心死将,不夜楼里犹梦花

第二十二章 本是百战心死将,不夜楼里犹梦花

    “:参见老爷,我姓周,是府里的管事。”穿着麻布衣服的宽脸中年人带着两个丫鬟和小厮跟永安行礼。

    他们就是五皇子送的院子里配套的仆人。

    “:我平日不会来这,你们只要按照顾好房子就行。”永安点了点头“:你们工钱怎么算?”

    “:回老爷的话,我们都是终身契,没有工钱的。”管家笑容满面,“府里仓库五公子留了些金银,完全够维持府上的吃穿用度。”

    永安笑了笑,不愧是经常送人院子的五哥,做的真是面面俱到。

    “:那就好,我没什么别的要求,其他的你根据经验安排就好。”

    “:是,老爷。”

    李知文笑着在永安身边附耳说“:我猜太子现在肯定很生气!”

    永安不置可否。

    太子府

    老人坐在院子里的躺椅上晒太阳。

    一个唇红齿白的孩子突然闯进了院子,不过八九岁的年纪,但眼中灵气逼人,他大声叫着“:师父!太子发脾气了,在前面砸了好多东西!”

    老人连眼皮都没睁,自顾自的扇着蒲扇。

    “:师父!”少年忍不住大声喊道。

    “:哎呀!哎呀!听到啦!”老人气呼呼的坐起身“:太子脾气不就那样吗!大惊小怪!”

    少年委屈道“:那您也不能坐在这晒太阳啊!”

    “:这可是今年最后晒太阳的日子了!”老人痛心疾首,“再过两天,哪怕是中午也暖呼不起来了!”

    少年撅着嘴,不回话。

    老人叹气道“:说罢,怎么个事?”

    “:听说那位最近在朝堂上突然崛起的七皇子出宫了,然后还和五皇子同坐了一辆马车!”

    老人不屑道“:我还以为皇上和五皇子坐了一辆马车呢!一个臭名昭著只能靠母亲家室得到重视的皇子,会有什么本事?”

    “:可是!可是若是和五皇子联合起来呢?也算是一股助力啊,我听太子说苏家和那位淑皇贵妃都十分有力量。”少年有些急切。

    “:呵,看事情太简单了,你这孩子。”老人依旧不屑,“首先苏家和淑皇贵妃的力量是相互扶持的,因为有苏家,淑皇贵妃才在宫里有力量,又因为淑皇贵妃在宫里的手腕,才让苏家能影响朝堂,这二者单拿出来都会变的薄弱。”

    老人拿起身旁的茶吸了口。

    “:淑皇贵妃的核心诉求是做太后,而苏家是扩大在朝堂的影响力,看起来殊途同归,实际上却完美封锁了七皇子和其他皇子联合的可能,若是五皇子上位,也许苏家可以接受,但淑皇贵妃一定接受不了!”

    少年认真的听着,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啪啪啪!

    院外响起鼓掌声,太子鼓着掌走进了院子。

    “:不愧是李师,看事就是通透。”他大声赞扬着。

    老人和少年赶忙行礼,“见过太子殿下。”

    “:勿要多礼!”太子摆手示意,“李师你继续说。”

    老人站起露出一副高人气派道“:第二,淑皇贵妃不只有一个儿子,十六皇子相对于七皇子名声可是好太多了,只是暂时年岁尚幼,但总会长大的。所以苏家和淑皇贵妃的力量难免分散到两个人身上,这种天大的事最忌讳下两手注,正所谓赌不全力,不如不赌!”

    老人说话有些土气,完全没有饱读之人的样子,倒像是个江湖骗子。

    但太子深以为然的点头。

    “:李师说的是,能有李师这样的宾客,真是我之幸事,那依李师所见,我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以不变应万变!”老人言简意赅,然后竟然自顾自躺回了躺椅上,再次闭目养神起来。

    太子摸着下巴揣摩着老人的意思离开了。

    临走还不忘给老人带上院门。

    半响,少年凑到老人躺椅边,只见老人微微张开一只眼睛,小声问“:走了吗。”

    少年点头“:走了,师父,你刚才说的那个‘以不变应万变’当真像回事!”

    老人咧嘴一笑“:你以为为师走南闯北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临场反应!”

    原来刚才少年早早就看见太子往这边过来,所以才和老师来了这出高谈阔论的戏码。

    他们二人去年入的太子府门下,早些时候因为不通文理所以十分不受待见,要不是看在祖上有些来头,太子早就不花钱养着这两张嘴了。

    但是几天前情景突然生变,二人在众多宾客中脱颖而出,一跃成为太子信赖倚重的狗头军师。

    这都要感谢李知文,这位左相之子以前一直是太子身边的挚友,在府里地位超然,老人十分看不惯,曾在太子面前悄悄挑弄过是非,结果弄巧成拙被其他谋士和太子一起斥责,要不是李知文大度,二人就要被打出太子府了。

    谁料到,前不久李知文真如老人所说改换门庭,大张旗鼓的支持七皇子。

    太子暴怒之余,想起了曾经慧眼识奸的师徒,于是亲自来道歉,并让老人指点迷津。

    随后发现这老头虽然有时说话不着调,但是说起政事,推断过往的内幕竟然屡屡中第。

    这让太子坚信这是流落民间掌握智慧的高人。

    如果他有机会混迹百姓底层,他也许会发现,老人嘴中那些小谚语十有八九来自赌坊、说书、算命摊子等。

    少年整了整自己衣服前襟,有些不安道“:师父,咱啥时候捞一笔跑路啊!我担心这网子铺的太大,咱收不住啊!”

    老人则依旧闭着眼“:不急,为师自有安排!”

    太阳西斜。

    把京城四处都转了一圈的三人终于来到了最终目的地。

    本是百战心死将,不夜楼里犹梦花。

    不夜楼,无数佳人和才子在此留下过动人的传说,在这里出的名诗妙笔占了天下的一半还多。

    其实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青楼,更像是个偶像公司,从小培养优秀的美人,可不是为了赚那几两卖身的银子,而是运用文人骚客炒作和营销不同的人设,让这些女孩的标志价值打过本身价值。

    最简单的比喻就是,不夜楼里正当红的几个女子出席宴会的价格起步都是千两,这还仅仅是露面,你若想看她们表演,那不仅得加钱,还得人家愿意。

    而花魁,呵。

    民间的话是‘不夜花魁红裙抖,朱墙金拱青袍袖。’

    青袍指的是李知文穿的三品官袍,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不夜楼的花魁的影响力会超过大多数三品官员。

    永安李知文和红儿此刻就站在不夜楼前,三个人都未进去,表情复杂。

    永安和红儿纠结的事很简单,第一次来有些怯场,而且如果只有永安自己也就算了,但。。。红儿在身旁,就像是和青梅竹马一起去逛脱衣舞酒吧,难免放不开手脚。

    而李知文的纠结就有些复杂了,这宴会是李相府出钱让他做东道请永安的,席上必然有些熟识的人。

    而他本人和不夜楼里某个女孩有着些意外的缘分,若是碰上,怕说不清啊。

    “:你带路啊!”永安疯狂努嘴,示意李知文走前面。

    “:急什么!”李知文心中暗苦,但也只能磨蹭着往前走。

    未到门边,阵阵酒香花香袭来,有美丽的丫鬟笑着过来接待,彬彬有礼,丝毫不像其他青楼那般卖力呼喊。

    在暖香与琴声中,三人消失在不夜楼门口,与此同时另一队人也从后门进入了金玉楼,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邂逅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