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丑女仙途:系统想要吃掉我! » 第三十二章:祈福盛会

第三十二章:祈福盛会

    一个攻于算计,欺骗感情的渣男,要怎么对付才更解恨?

    当然是叫他算盘落空,偷鸡不成蚀把米,再揭穿他身上的假皮,欣赏他狼狈的模样!

    那又有什么比亲眼见看他算盘落空,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狼狈更爽呢?

    当然是在他婚礼当天,他最志得意满的时候,做那个当场揭穿他的算计,再砸他场子的那个人!

    这样的场面,只是想一想,灵玉就乐的笑出声来。

    隔壁几桌听见她无缘无故傻笑,纷纷好奇地向她张望。

    投来的眼神,分明在说——她脑子莫不是有什么大病吧?

    灵玉笑声停滞,用袖子挡在脸上,落荒而逃。

    下楼时,偷偷摸摸,左右张望,生怕碰见熟人。

    她一个无亲无故的异界来客,能有什么熟人?

    呃......还真叫她看见一个。

    酒馆对面,秦旭阳穿一身华服,跟着另一个衣着华贵的人,上了一辆香车。

    他来这里做什么?

    灵玉好奇,悄无声息地跟了上去。

    马车停在唐氏大宅门口,秦旭阳下了马车,目送那个衣着华贵的人进去,他又上了车。

    马车转了两条街,停在一处客栈门口,可巧,这家客栈离灵玉住的客栈只有二十米的距离。

    他怎么跟唐氏的人混到一起了?

    秦旭阳一进客栈,就有七八人迫不及待迎了上来。他微微摇头,示意进了房间再说话。

    一群人上了楼,留了两个在门外守着,剩下的人在里面低声议事。

    “怎么样了?”

    秦旭阳的声音低沉,摇头道:“情况不好。唐氏虽然不明言拒绝,但一味推诿,大有拖延之意。咱们等得,北郡几十万饥民等不得,还是另想它法。”

    秦暮离一拳捶在桌子上,打翻了茶杯。

    “这些世家,都是一丘之貉。骗了咱们兄弟出生入死才换来的宝物,又出尔反尔,真是可恨!迟早有一天,我要杀光他们,为天下百姓除了这些祸害!”

    秦旭阳下意识皱了皱眉头,虽然认同世家是祸害,但弟弟戾气这么重,他并不赞同。

    想起上次在江州观闹出的事情,他的脸色越发难看。小弟行事越发激进了......

    秦翁觑见他的神色,生怕他出言训斥小公子,导致两兄弟又吵起来,急忙把话题引回来。

    “唐氏不答应,湖州刺史肯定不敢开仓赈灾,咱们现在该怎么办呢?”

    秦暮离竖起眉头,一巴掌拍在桌案上,“还能怎么办?他们不肯给粮食,咱们就硬抢!”

    “二公子说得对,抢他娘的!”

    秦翁没有表态,看向主事的大公子。

    唐家的态度暧昧,一直吊着他们,可北郡的灾民们不能再拖了,多拖一天,不知要饿死多少人。

    秦旭阳思索了一会儿。道:“官仓在湖州城里,兵丁众多,咱们带进城的人手不够,不能贸然行事。”

    ......

    灵玉听到这里,耳朵都竖了起来,又往对面客栈靠了靠,仔细听他们密谋。

    过了一个时辰,对面客栈里出来七八个人,分做三批,往不同方向去了。

    有意思,湖州城有热闹看了。

    三日后就是赵国十年一度的祈福大会。

    各州郡的天师观会同时举行为期十天的盛大法会,为赵国所有的十岁到15岁孩童进行赐福,不论贵贱,城内外的百姓都可以带着孩子参加。

    赐福会上,天师观还会招收童子,一旦被看中,家人不仅能获得丰厚的财帛,还能获得地位提升。

    故而,每到这十年一度的盛会,都有大量的百姓带着孩子进城,参加法会。

    为了方便城外的这些庶民,皇室降下恩旨,在法会期间,开放各个城门,便于城外庶民入城,让他们的孩子也获得赐福。

    盛会期间,城里人员杂乱,热闹非凡。

    秦旭阳准备利用这个机会,把城外的人手都带进来,在城里挑起混乱,好浑水摸鱼。

    祈福法会开始的当天,城内涌入大量的人口,街头巷尾熙熙攘攘,客栈里更是爆满,客来客往。

    无人留意到二楼的四间客房里,突然多出来的几十号人。

    这几天的人流实在是太大,各家客栈都住不下了,一家子十几个人挤一间的多得是,谁会在意呢?

    秦暮离带着十几号人,往城中各处制造混乱,而秦旭阳带着剩下的人在客栈里等时机。

    至于灵玉,当然是跟着出来的这批人看热闹去了。

    秦暮离离开客栈,一路在街头巷尾又陆陆续续汇集了上百号人,在一处隐蔽的巷子商议过后,分做十几股去往城中不同的地方。

    灵玉犹豫了一下,跟上了秦暮离这一行。

    秦暮离带着十几号人,混在人群里,往人流最多的方向去。

    法会期间,要论最热闹的地方,当属湖州天师观。进城的人群,几乎都是带着孩子去参加祈福的,往天师观去的人也最多。

    街道上熙熙攘攘,有带着适龄孩童参会的百姓,凑热闹的人群,赶集的商贾,挨挨擦擦,人头涌动。

    十几个人挤进去,很快就没了人影。

    纵使灵玉目力惊人,在这样的环境里,也把人给跟丢了。

    不过她并不着急,反正这帮人是冲着法会闹乱子去的,肯定会到天师观去。

    她只要跟着过去,到时候看哪里起了骚乱,就能在那里找到人。

    她顺着人流一起到了天师观外的巨大广场。

    广场周围围满了人,中心方圆百米的空地上,站满了孩童,男女皆有,正在排队照镜子。

    不是赐福吗?怎么照起镜子来?

    灵玉望着广场中央上立着的一排排黑黢黢的铜镜,下意识皱起了眉头。

    这破镜子她认识,当初在唐家,唐云平就是用这东西来监视她身上的灵光程度的。

    这镜子,本来是用于检测灵气充裕的程度的。

    体内有灵种的人,周身灵气充裕,靠近宝鉴,也能让它发出灵光。

    但这玩意的产生的误差太大了,根据系统的描述,正经宗门招手弟子都不屑用这玩意。

    在这赵国倒是大行其道。

    孩童们排着队,一排排轮流上去照镜子,心里又兴奋,又激动。

    赵国的每一个孩童从小就会从大人们那里知道,满十岁以后参加祈福法会,要照赐福宝镜。

    这赐福宝镜仙家宝贝,只要照一照,就能赐福消灾。

    不仅如此,谁要是照宝镜的时候能够获得宝镜赐福,沐浴灵光,还能被天师观收养。

    虽然被天师观收养的孩子以后不能和家人常见,但是能提高自家门第,从寒门成为低品士族之家,庶民能够获得土地和财帛的赏赐,拥有恒产,则意味实现阶级跨越。

    孩子本身此后更能一步登天,学习仙法,日后成为天师观的仙师。

    仙师,便是连赵国的国君也要奉若神明的存在。

    一排排孩子兴奋地凑上去照镜子,期盼能获得宝镜赐福,又一排排失望的下来,宝镜始终没有散发出光华。

    一柱香的功夫,上百个孩子照过了镜子,但一个能让宝鉴发出光华的人都没有。

    天生具有灵种的人万中无一,这才测试了百十个,再正常不过了。

    一边的天师观观主看着孩子们上去又下来,心里一点点下沉。

    这已经是第二天了,昨日测试了上万个,还是一个有天资的孩子都没有,这样下去,怎么能凑得齐十个孩子?

    仙师那里,要如何交代?

    灵玉听着身边的人群七嘴八舌的议论,眼睛看向广场中央的天师观观主,心里的疑惑更盛。

    这场祈福法会,怎么看怎么像是在挑选有修炼资质的孩童。

    但这天师观观主虽然长的仙风道骨,但周身并无灵气波动,看着就是个普通凡人。

    在场的许多道士,虽然是练家子,但没一个练气士,花这么大的功夫挑有资质的孩子干什么?

    想起自己初到这个世界的遭遇,她心里隐隐有不好的猜测。

    这不会是在挑炉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