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秦末骑砍无双 » 第二十六章 天才不过是名留青史的入场券

第二十六章 天才不过是名留青史的入场券

    长街寂寥。

    因为宵禁的缘故,路上空空荡荡,见不着行人。

    陈昭和张苍向章邯辞别离开,又如来时那般,章邯让手下的仆役驾车,将他们送回宅院。

    毕竟两人属于外来人员,若是在城内晃荡,指不定巡夜的差役将他们认作盗贼,抓去打一通板子,而这驾马车挂有专门标识的马车,则不会有人拦下盘查。

    不过在出门之后,陈昭让仆役改了路线,没有回到宅院休息,而是去往营地。

    开始答应了手底下的士卒,要前去犒赏他们,那自己就得办到。

    马车上,陈昭微微眯着双眼。

    因为有外人在,他没找张苍搭话,而是保持沉默,复盘起刚刚与章邯进行的交流。

    虽然自己是穿越者,但并不代表可以靠着这重身份,就小觑古人。

    从小熟读经书,在科举考试里厮杀出来的状元,文章、策论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鲜有人知。

    有灭国之功,指挥过千军万马的战将,白骨掩埋在黄沙之中,功绩随风而逝。

    经历无数勾心斗角,取得最终胜利的权臣,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无人凭吊。

    难道这能证明那些状元、战将、权臣不厉害吗?

    他们已经超越了同时代九成九的人,才能在史书上勉强留名字,以及短短数行事迹。

    所谓天才,只不过是青史留名的入场券罢了。

    至于那些后世所熟知的人物,无论名声好坏,都是由他们从无数名臣良将中博取而来。

    章邯即是如此。

    放在秦末,他的军事才能绝对可以排在第三,哪怕整个华夏历史上,也是排在一流将领靠前的位置。

    只可惜运气太差,碰上了项羽和韩信这两个对手。

    单论军事能力,他们甚至可以在历史上排在前十乃至前五之列。

    于是章邯无奈变为二者的垫脚石。

    但这能说明他不强吗?

    换成普通人来代替章邯,别说熬到巨鹿之战了,恐怕一年以前,周章就带着起义军,势如破竹地打进咸阳。

    所幸陈昭不是在战场上与他交锋,只用在宴席上进行谈判。

    审视了全部过程,自己取得的成果并不算差。

    此行的核心任务已经达成。

    章邯同意了陈昭的要求,等濮阳之围解除后,便派出使者,替李由申明冤屈。

    相应的置换条件,则是李由亲自率兵前来,对濮阳进行支援。

    当然,这不过是初步协商出来的结果。

    至于能否达成正式协议,还得等到陈昭回到荥阳,让李由最终定夺。

    不过这就与自己无关了。

    陈昭轻揉下巴。

    这次离开三川郡,除了完成李由交待的任务外,就是发展自己的势力了。

    其实陈昭已经在这么做了。

    首先就是兵马的问题。

    现在手底下统率的这两三百人,属于认可陈昭,愿意听从他的命令死战的士卒,但和真正的私兵有所差别。

    要是陈昭扯旗造反的话,愿意跟随者,恐怕就只有五分之一。

    因此他要做的,就是在这五分之一的基础上,发展出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

    其次要解决的就是根据地的问题。

    南方难啃,基本都变成了楚国的地盘。

    巴蜀太偏,往里面一扎,偏安个三五年没有问题,但向外发展,估计不可能。

    中原和齐地则是太乱,这里是秦军和起义军的主战场,现在或许还有几片净土,但等到白热化阶段,就会统统打烂。

    至于关中一带,这是秦朝统治的基本盘,想在这里搞事,等于找死。

    因此陈昭瞄定的地方,就是河内、上党一带。

    地理位置不差,而且处于势力真空期,短时间内也不会出现高烈度的战争。

    恰好自己的亲信里,赵仲是朝歌人。

    于是陈昭安排他假死脱身,并未参加突杀楚军大营,而是提前带着十名士卒脱离队伍,去那边拉起一支队伍。

    如果顺利的话,根据地将不再成为麻烦,兵马的问题也能一并解决。

    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自己手底下人才不够。

    刘邦哪怕受困于巴蜀之地,也能靠着韩信重返中原逐鹿,哪怕在楚汉争霸时屡战屡败,也能靠着萧何补给后勤。

    想到这里,陈昭揉了揉眉心。

    他还真没想到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张苍算是后勤方面的人才,或许能力没有萧何那么全面,但统管后勤、衡量法度方面,绝对不会逊色。

    可现在并非要治理天下。

    争霸需要的强将,陈昭手里是一个没有。

    哪怕自己可以勉强顶上,可未来总会开辟两面战场,到时候他必然分身乏术。

    “能从哪找来合适的将领呢?”陈昭用手轻敲木制扶手,低声喃喃。

    片刻后,他有了大致的思路。

    ……

    随着仆役勒紧缰绳,马车缓缓停下。

    陈昭见到不远处生着篝火的营地,推了推边上不知何时睡着的张苍,“张兄,该醒醒了。”

    “嗯?”张苍睁开眼睛,有些迷茫,“到了?我这是睡了多久?”

    他只觉得脑袋有些晕晕沉沉的,大概是宴会上喝了些酒,在马车上被风一吹,整个人便醉了过去,而小眯了一会,状态倒是好上不少。

    不过张苍纯属酒量太菜。

    这个时代尚未出现精酿,实际的度数和后世的米酒相差无几。

    哪怕两三斤的量,也比不上两盅白酒。

    陈昭原本想着要遵循医嘱,少喝一点,没想到几杯下肚,发现与饮水没有区别。

    哪怕他放开了喝,也就感觉脸颊有些稍稍发热而已。

    陈昭无奈答道:“到了。我咋知道你睡了多久,反正没注意到,你就睡过去了。”

    张苍一本正经“没事,我等下算算就好了。”

    “算?怎么算?”陈昭愣了愣,以为他在说胡话。

    张苍答道:“你看啊,马车每刻钟走五里路,我们这里到宴会地点的距离大概六里半,而我还记得……”

    陈昭面无表情地转过头去,将后面的内容又忽略掉。

    嗯,我还以为呢,原来真的又是数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