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女尊:少年只想单身 » 37.杨姥,这铜关小种得喝

37.杨姥,这铜关小种得喝

    看书看得累了,楚楠拿起红茶包泡好的红茶,一饮而尽。

    这种茶包,都是工人们不分好坏,把粗老茶叶扔进粉碎机,打成碎末,包上纱布,装进盒子,送进超市,卖给劳苦大众的红碎茶。

    自然不能与铜凰山武夷镇出产的极品红茶,铜关小种相提并论。

    铜关小种,只供“官财学军,四大门阀”用的贡品,不是有钱就有资格买的。

    这样的好茶,须得美少年用口衔着,一片片,光是浇灌用的山泉水,就得是按一亩几千元来算,加工流程更是奢华。

    这样的极品红茶,到底与茶包有何分别?

    楚楠是寒门,喝不出,南云是白丁,喝不出。

    磊哥是门阀的玩具,阿淼是门阀的私生女,他们喝得出,却想吐,感到恶心。

    陈情是门阀嫡系大小姐,喝得出。

    但她喝多了,反而喝不出茶包与极品的区别,也懒得说出差别。

    只有史学界最大学阀的杨温柔,杨老院长。

    这样一个从寒门爬到精英阶层的“才女”,才会喝得“少”,又能喝得出,又能卖弄,又能炫耀。

    一副洋洋得意,博学多知的样子。

    其实,同样是寒门出身知识分子的向晚秋,向老师,她也喝得出来,茶包与铜关小种的区别。

    但她不会说,不仅不会说,她还会佯装不懂。

    她不仅要装不懂,还要故意在杨老院长的面前,制造出“土老帽的丑态”,一问三不知。

    给杨老院长一个炫耀知识的机会。

    只有这样,这份与茶包口感相差无几的特级红茶,才能让杨老院长“爽”到。

    才能让杨老院长在这份“没什么滋味的茶汤”里,感觉到,自己追随门阀世家,“HD学步,附庸风雅”,总算排上了用场!

    于是乎,杨温柔,杨姥教授把她那“半生不生的凰国红茶史”,给向晚秋科普了整整三十分钟,才终于拉开了这场送礼流程的第一层大幕。

    “小向,你连铜关小种都不懂,你还敢把宋老殿主赏赐给你的极品红茶,送给我女儿,你啊,大胆!”

    是的。

    送茶不能说送给杨老院长,而是要说送给杨温柔的女儿,小杨教授。

    但送礼又不能真送给小杨教授,须得当着杨老院长的面,说是送给小杨教授的礼物。

    可那位小杨教授就在隔壁的办公室里打电话,向晚秋完全可以直接敲门,到小杨教授的办公室,把红茶送上。

    可这样做就是错的,是打了杨温柔女士的脸。

    还得,再加一层马甲,这样才能天衣无缝。

    “我和小杨是好朋友,她是有原则的好姑娘,心里对您孝顺,须得请您转赠,她才肯收。”

    是的。

    虽然我和你女儿半生不熟,但我完全可以说,我是你女儿的朋友。

    我不仅要夸您的女儿有原则,我还要夸您的女儿孝顺。

    哪个女人不喜欢听别人夸奖自己的子女呢?

    何况是为女儿铺路的杨温柔杨女士?

    杨温柔女士,对女儿小杨教授的掌控欲可谓登峰造极,大到事业前途,小到吃喝拉撒,全都管着。也难怪小杨教授今年四十还没有谈过一次恋爱,也没有一个男朋友,只能靠着收集“少年娃娃”,度过难熬的一夜又一夜。

    让老杨把极品红茶“赏赐”给小杨,

    这便是继“好为人师”、“子女优秀”之外,向晚秋编织的第三层爽点。

    父母对子女掌控欲的满足。

    于是,这烫手山芋般的“卖不出去”的顶级贡品红茶,终于发挥出茶汤之外的作用。

    它就像一把虚荣心的钥匙,伸进杨温柔女士的心窝,悄悄扭开了一扇大门。

    ——科研经费的大门。

    之后,只要向晚秋从杨温柔女士这边申报课题,那么杨女士都会“网开一面”,为她提供发表核心期刊的路径。

    如果楚楠回到前世,见到学妹,那么学妹会现场为他演示一番。

    他跑不下来的课题,学妹也是有法子帮他跑下来的。

    “好好好,那我就代小杨收下了,她要是不要,我再还给你。”

    “我还有一件事情要拜托杨姥。”

    向晚秋对杨温柔磕头。

    而且是三个响头。

    “哎呀,晚秋哦,你这是干什么呦。”

    向晚秋哭哭啼啼地说道:

    “您看,我这本《魅魔社会学新论》的稿子,也没有哪个出版社收,我想把您的女儿的名字,杨刚毅小姐的名字,写在第一位,把您大弟子,吴美丽小姐的名字,写在第二位,至于我的名字,写到第三位。”

    杨温柔女士雷霆大怒。

    “这怎么可以!这是你的著作,必须是第一位,而且是唯一的名字,绝不能有我女儿,也不能有我那孽徒的名字!”

    “求您可怜我吧,只要能出版,否则那我这著作可就出不去了,小杨姐姐那么优秀,得让小杨姐姐带着我,我才敢出。”

    “那你……唉,好吧,看在楚萍的面子上,我就帮你出,我还要亲手帮你写【序】。”

    “谢谢杨姥,杨姥对我最好了,我保证把小杨姐姐的名字列在第一位,把小吴姐姐的名字列在第二位,我这个人是懂得感恩的。”

    其实杨温柔女士也还是有底线。

    如果向晚秋和她那些“只想毕业,不想科研”的学生一样,只是想混个资历走人,润出国外。

    或者是那些根本不学无术的脓包教授。

    那她是绝对绝对不收礼的,更不会同意出版著作!

    她会直接把向晚秋赶出门外。

    她之所以会收,因为向晚秋不是一个只会溜须拍马的科研工作者。

    向晚秋是有真本事,有真业绩的科研达人。

    这样的人,她才会收礼物,才敢收礼物,才会收得心安理得。

    也才敢心安理得地发表大作。

    毕竟学术界的门票,就是两个字,“科研”。

    这也正是向晚秋,在“东林陈氏基金会”那边,没有做出成绩的真正原因。

    她把“东林陈氏基金会”那里拿来的赞助,全都用来做了杨温柔女士的课题。

    所以,她才会对陈情,感到“愧疚”,

    而杨温柔女士的那笔课题费去了哪里?

    这就佛曰,佛曰喽。

    流放校外三年,向晚秋做了七本专著。

    四本是她恩师楚萍的遗作,三本是她自己的作品。

    每一本都不能用“功底扎实”来说,简直就是“别开生面”。

    七本专著所有的第一作者,都是杨温柔的女儿,杨刚毅女士。

    向晚秋甘心做到第三作者。

    因为还有一大堆的第二作者,需要安排,这些第二作者,都是杨温柔女士的门生故吏。

    她们都在二线院校工作。

    把这些门生故吏都安排上,才能保住杨温柔女士的面子,才能安了爪牙们的心。

    才能让杨温柔女士坐稳“史学界第一大家”的位子。

    到底是杨温柔成就了向晚秋?

    还是向晚秋成全了杨温柔?

    这话可不好说。

    向晚秋只是杨温柔手下的“耗材”中的一个。

    杨温柔总共有十七个向晚秋这样的“耗材”。

    她们都不是杨温柔的弟子,而是历史学界最出色的天才。

    凭杨温柔也教不了她们什么。

    向晚秋不是这十七人里比较优秀的一个。

    比她更优秀的,一共有两个。

    也许有人会疑惑,这十七人难道都瞎了眼,跟着杨温柔这样的人?

    她们之所以全都选择杨温柔,是因为杨温柔是个“有原则”的“商人老板”。

    天才的“黑心老板”,那可比杨温柔这样的“商人老板”要歹毒百倍,谋财害命,一毛不拔!

    杨温柔也是受过黑心老板折磨的。

    正因有原则,会办事儿,同病相怜。

    她才被这十七人支持的,所以她不像某些黑心老板,她对“耗材”是有同情心。

    在向晚秋之前,有两人是杨温柔手下最出色的“耗材”。

    一个是楚萍教授,也就是原第六室的室长,楚楠的妈妈。

    楚萍教授是在杨温柔的帮助下,击败了嫉贤妒能的导师,成为了“第六室小学阀”。

    ——正义得到了伸张,女儿干掉了妈妈。

    所以,比起一般垄断学术资源的门阀世家,杨温柔反而是一个帮助天才成名的“好人”。

    至于另一个“耗材”,就是现任的第六室长,被称为“乱臣贼子”,石初心,石教授。

    在向晚秋鞠躬告退,离开第一研究室的时候。

    等待许久的石教授,终于看到了她曾经最要好的朋友。

    ——向晚秋。

    “学术界已经暗无天日了,我把你,把你的师姐妹们,从第六室调岗到其他部门,不是为了让你去当杨姥的耗材,是想帮你逃离战争!”

    说完,石初心走进第一研究室,开始了她的“征途”。

    向晚秋没有对石初心说什么。

    她只有一个目的。

    利用优质课题,把楚楠,特招进城南大学历史学院。

    如果,不用特招把楚楠弄进来。

    只怕入学考试会出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