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我的7到29岁加 » 回忆家乡的泉水

回忆家乡的泉水

    大山深处有一泉眼,它承载着全村人的命运,记录着几代人的兴衰。因为他生在了大山的东面。所以村里的人都叫他东泉眼。在这些大山里刚有人住的时候。人们发现无论多么干旱。这块地上都会有清澈的泉水涌出来。于是人们在他的头顶盖起了一座水泥砌砖墙。在它的上面和前面留了两个打水用的孔。上面的孔基本上都是被封死的。因为有人说站在龙王的头上打水是对龙王的不尊重。所以人们都只用下面流下来的水。也很少有人会去踩龙王头上的盖子。除了一些。三五岁的小孩子。大人们不去踩,不光是因为那是龙王的头。更因为这水泥的盖子,禁不住一个成年人。通常人们会将清洗的菜。放在这龙王的头上。或者把洗过的衣服一起放在上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龙王的盖子变成了人们清洗物品时候的置物架。

    很多时候,这河边总是聚集很多妇女和小孩,吵吵闹闹的,这小孩子就被放养在这泉眼边边,不怕被水冲走,因为这泉水能冲走衣服和鞋子,却没有冲走小孩子的心思。经常看见有人追着被冲走的衣服,都是因为洗刷的时候跟别人聊天,不小心冲走了的,就像是这泉眼在提醒她,叫你不好好干活!

    这泉眼很神奇,记得曾经山洪大泄,我还顺着山路到这泉眼看过,看看有没有被淹没,走近一观察,她竟然还在源源不断的向外涌出清澈的泉水,与山洪的黄色形成鲜明对比后又融入其中,滚滚而去,但这源头可是永远都清澈见底。看着看着,我的脑子里出现了这大山过滤泉眼里的水的画面,从上到下先是经过泥土,再经过大石头,再经过树木的根系,再穿过地底下埋藏千年的煤矿,再经过山底的沙石,最后咕嘟咕嘟的冒出地表,所以这水就是雨水,或则就是这山洪,只不过经过过滤,所以永远这么清澈。看得我突然觉得这泉水好像要把我吃了,我赶紧后退几步,望着滚滚而下的山洪,小心翼翼的走远了。

    这泉眼无论多么干旱都有清澈的水流出来供人们使用,平时不怎么见面的邻居也都因为要来这取水用水而重新活络起来,他们经常走过别人家的门口相约到东泉眼洗衣服,我们这些小孩子在山上挖了野果,也会第一时间想到,去这泉眼边将果子清洗干净。就算是在谁家的黄瓜柿子地里摘了黄瓜和柿子,也要往这泉眼跑一趟。平时没地方玩的时候,我们都聚集在这里玩水,这么招人打扰的泉眼里,竟然还生着鱼,虽然我们重来没抓到过,但却仍然带给我们很多乐趣。

    这泉眼的边上生长了很多叫做羊奶滕的植物,因为当时村里没有什么玩具和零食,我们经常在这泉眼周围燃起炉火,烤这些羊奶滕的叶子吃,用几片石头堆成火灶一样的模型.锅就用石头代替,锅盖也用石头代替,将羊奶滕放在中间压成饼,等到烤熟了在撒上一点从家里拿来的盐,那味道真的是好极了哇,真是不知道谁发明的这种美食,这么多年,再见到这种植物,我还会想到那个美味的零食。我们还会几个人分组,看谁先把火升起来,看谁先烤熟,看谁烤得好吃,看哪组的贡献多。孩子们经常为了这荣誉而争得面红耳赤。

    之所以选择在这泉眼边边上烤零食,多数原因还是因为我们需要玩火,我们怕引燃了泉眼头上的树林,给村里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但如果在这泉眼边,不仅可以使用的各种各样的石头丰富,而且有充足的水源,一旦意识到情况不妙,马上取水灭火,再有就是这泉眼人来人往,即使是出了什么意外,也会有大人马上发现,小孩子的智慧其实不比大人少。

    小时候受了委屈,我光着脚跑出家门的时候,能想到的唯一出去就是这里,我在跑来的路上心里都在祈祷,希望这泉眼边上没有挤满了人,那样泉眼就成了我一个人的避难所,让她听听我的心声,陪我说话,跟我聊天,让我躲在她这里哭一通。有时候那周围总是有很多人,我就在不远处徘徊,等人都走开了,我才挪到泉眼边上去,刚一凑近我委屈的泪水就会奔涌而出,鼻涕眼泪止不住,就向这泉水里清淌,然后被她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我的家就住在泉眼不远处的下游,我想着这些泪水和鼻涕会经过那里,把我的悲伤带给伤害我的人。让她们知道我的心思。我低着头眼看着泉水源源不断的流出,在不知不觉间竟让我止住了哭泣,内心也变得清澈了。这泉水什么都没告诉我,却好像跟我说了很多。她在默默的替我包扎伤口,却总是一声不吭。释放过后,我擦干眼泪,不说再见的走回家去,但在内心里我跟她道了别,也说了感谢。

    村里人从前都是靠种地为生的,后来一个读书回来的少年发现这村里的水很适合养一种叫虹鳟鱼的品种鱼,于是他就在这泉眼的下游不远处建起了养殖鱼塘,没想到这鱼竟然生长的很好,据说这鱼是国外引进的品种,肉质好,价格高,能带动全村致富。但就是对水质要求特别高,必须是冬夏恒温清澈见底的山泉水才养的活,没想到这鱼竟然在异国他乡找到了繁殖的合适场所,就这样下游的养殖塘越来越多,人们也变得越来越富有,但全村竟然没有一个人去碰这泉眼,所有都知道她是这大山里的功臣,是养育这山里人的真正母亲。

    不管下游建起了多少鱼塘,他们的水源都充足有余,这在我看来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我也到很多人的池塘看过,他们的水也一样清澈,但都是上游连着下游,排成排,源头仍然是这泉眼,因为全村人都在养殖这种鱼,所以我从小就是吃这鱼长大的,母亲总喜欢把鱼在锅里炒的稀碎再放上盐,吃起来就像鱼肉罐头,不腥不腻,刺还很少,父亲则喜欢把鱼用油炸的金黄,然后用农家酱酱焖,那味道也是我吃过炖鱼中的美味。离开家乡以后,我也吃过很多淡水鱼,像江苏小池塘里的鲤鱼鲢鱼之类的,我总觉得腥味很重,不管怎么做法,都有很大的味道。每当在异乡吃鱼我都会想起家乡,索性我就很少吃鱼。

    这泉眼里的水就连冬天也不会结冰,因为是流动的水,源源不断的流出来,所以一年四季都不会结冰,最多就是在这泉眼周围泛起些许白雾,活像是冬天里的温泉,但是这水却永远都是冷的。

    夏天的时候,我经常把腿放在这水里冰着,然后拿起来看滴落的水珠,这连成片的鱼塘也一起散发着冷气,深呼吸就能闻到冰冷的气息。水面泛起的白雾,更让人觉得是人间仙境,因为这水,很多人羡慕我们的生活环境,初中老师家访的时候,几个年级的班主任站在对岸欣赏这美景,竟然迟迟不愿走近我家的房子,只是站在对岸唏嘘感叹,真是个好地方啊,好山,好水,好人家。当时我很不理解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直到离开家乡四处漂泊,才发现,家乡的惊艳是再也寻不到相似的了。

    几年前听父亲说,一个矿泉水场的开发商找到村里,想要利用这泉眼,生产矿泉水,带动村里人就业,后来村里召开了村民大会,询问是否愿意改变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经研究,大多数的意见是保留原始生态环境。其实最终这生意没有谈成的原因,多数是因为开发商给出的条件还不如村民搞养殖的收入,再加上引进工厂,这工厂造成的环境污染会对这山里的人和物造成多大的伤害也是无法估计的,所以人们选择继续过着原始生活。我听说这件事后不禁感叹一番,其实我是更希望这泉水被开发和利用的,我倒是更希望这水被装在瓶子里,送往全国各地,无论我走到哪里,都能喝到家乡的水。

    说起这水的口感,冬夏恒温,不结冰,清凉可口,说实话,真的很甘甜,记得家里还没有冰箱的时候,父亲常常叫我把刚买回来的啤酒扔进鱼塘里,吃饭的时候就拿出一瓶子,我虽然不会喝酒,但是听到父亲喝一口后扎巴嘴的声音和满足的感叹,我知道这酒已经被这水变得很可口了。就连有鱼游着的水,喝起来也是甜的,夏天我把手伸进这水里,一会就解了我浑身的暑气。村民们下地干活水壶里的水都是从这泉眼打走的。是用暖瓶装的这水,就是因为这暖瓶会保留这水的清凉劲,你见过用暖瓶打泉水的吗?反正我觉得这些村民很有智慧。

    多年以后我再去看望这泉眼的时候,她还是默默的躺在那里,只是被村民挖掘的更大,仿佛出水量更多了,坐在这泉眼周围的人也更多了,只是我已经不认得这些都是什么人,从哪里来。他们也不知道我是谁。只有这泉眼还在迎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