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开局奖励小李飞刀 » 第一百六十五章 珠中人

第一百六十五章 珠中人

    杨奇用手指轻轻摆弄这颗淡蓝色的珠子,轻轻捏了捏,

    质地温润,光泽自然,看起来好像是他小时候玩过的玻璃球。

    一想到玻璃球,杨奇下意识地就将这颗珠子在鼻翼处蹭了蹭。

    “公子请不要这样做。”一道好听的女声出现在杨奇的耳边。

    “是你吗?”再次听到了秦玉人的声音,杨奇并不感到奇怪。

    接下来就是长久的沉默。

    杨奇:“。。。”

    就这一句话?

    不再多说点什么吗?

    于是又把珠子在脸上蹭了蹭,果然又有声音出现。

    “公子请不要这样做。”

    “你是谁?”杨奇急忙追问。

    兴许是知道自己再不回答,对方恐怕还要用珠子蹭脸,于是珠子里的秦玉人说道:“我叫秦玉人。”

    能通报姓名就是进步。

    “你为什么会在珠子里?”杨奇继续问道。

    “我不记得了。”

    “那伱是哪里的人?”

    “我不记得了。”

    “你都记得什么?”

    “什么都不记得。”

    杨奇:“。。。”

    你在敷衍我是吧。

    对于秦玉人的说辞,杨奇根本就不相信,对方一定是在瞒着他。

    现在杨奇可以肯定,他之前做的梦就是秦玉人的经历。

    不过有一点十分奇怪,梦中的秦玉人竟然能通过结印控制水,而且还出现了可以吸人血液的藤蔓。

    一看就不是传统的武功路数,更像是一种特殊能力。

    这时候杨奇想到当初在六扇门去天部查阅资料时,姜老曾经提到过的灵族。

    当时杨奇就怀疑珠子中的秦玉人就是灵族,这样才能保持魂魄不散。

    可对于灵族究竟为什么,姜老也语焉不详,因为天部中也没有这方面的相关资料。

    据姜老所说,现如今最有可能收集灵族资料的,也就只有儒释道三教才最有可能,毕竟这三家传承自上古,一定会知道关于灵族的信息。

    现如今杨奇并不是很急迫的知道灵族的消息,要不是今天无胜施展《前世咒》,让他梦到了秦玉人的经历。

    他恐怕早就把有关灵族的事情抛在脑后,不过杨奇心中也没有继续深究此事,毕竟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本来还很头疼该如何才能获得七彩月兰的花瓣,结果没想到楚丹歌竟然送给了他一片。

    所以杨奇接下来就打算着手再修炼一个身相,这样就可以使用得到的命镜,伪装成窃命人中的一员。

    这也算是给自己留下一个退路,毕竟从楚丹歌敲打他的事情来看,对方接下来恐怕会找一个方法来牵制自己。

    就在这时候,门外传了一个声音。

    “炎儿,你怎么样?”

    原来朱景彦听说杨奇身体不适,于是急忙赶过来查看。

    自从将儿子找回来之后,朱景彦恨不得无时无刻都要看到杨奇才行,每天对于饮食衣着都要特别强调一番,生怕儿子有任何闪失。

    本来无胜提出来要帮助杨奇恢复记忆时,朱景彦心中便有些不愿意。

    俗话说防人之心不可无,朱景彦出于谨慎的目的,不愿意看到儿子身边出现一点危险因素。

    可是在无胜的再三保证之下,同时宁玉书和宋东风全都亲自陪同,朱景彦这才勉为其难的答应。

    其实他本人也想亲自为儿子护法,可是由于他还有别的事情脱不开身,只能再三叮嘱宁玉书,一定要小心照顾好弟弟。

    这等到朱景彦刚刚返回府中,第一时间就来询问无胜是否将儿子的记忆恢复成功,当他听说杨奇身体有些不舒服时,急忙过来查看一番。

    杨奇听到是朱景彦的声音,急忙将珠子放回怀中,然后起身把房门打开。

    “父亲,我的身体没事。”

    朱景彦上下仔细观察了一下杨奇的脸色,发现确实没有异样,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杨奇此时确实一点事都没有,不过看着朱景彦如此关心自己的模样,心中还是有一丝感动的。

    看着儿子还穿着僧衣,朱景彦以为他还担心没有还俗,若是不遵守戒律会惹得佛门不高兴,于是出声安慰道。

    “你不用忧心于还俗这件事,等过一阵为父把朱景天给你赐婚这件事解决了,到时候就陪你一起去白马寺。”

    杨奇一听到朱景彦这样说,不由得好奇问道:“陛下赐婚,为何父亲的反应这样大?”

    虽然二皇子朱锜说茹娜仁郡主从不洗澡,但杨奇觉得肯定不是这样的理由让朱景彦反应这么大。

    这里面一定还有别的原因。

    朱景彦一听到儿子这样询问,轻轻叹了一口气,将真实的原因讲了出来。

    原来这件事还要从大夏和羌人的关系说起。

    大夏国力强盛,疆土辽阔,武者众多,若非是看不上羌人居住的草原,恐怕早就把他们吞并了。

    之前是由于羌人都是逐水草而居,分成各个小部落,一到冬天缺少粮食的时候,便会组成小股的骑兵来劫掠边民。

    虽然边境守军能挡住大批军队,但是这种小股的散兵游勇实在是防不胜防,再加上又处于寒冬腊月,守军也不愿出城追击,因此便给了这些羌人机会。

    后来便有人提出来和羌人进行贸易通商,选出几个特定的家族,给他们发放通商令。

    同时由守军参与进去,所获利润二八分成,其中的八成由朝廷收取,充实国库。

    将大夏的茶叶,药材,粮食送到草原,再将草原的马匹,皮草,矿产运送回来,这样一去一回,便有巨大的利润产生。

    但利润和风险总是相伴的,有人从心里就不希望大夏和羌人进行通商,会从中作梗,所以究竟由何人前去草原商定事宜,朝廷上诸多官员便争论不休。

    到最后就由提出这项方案的人前去和羌人商议,这人就是现在的安乐公朱景彦。

    也不知道当初年少的朱景彦是如何做到的,只知道最后羌人最大的部落——厄鲁特部落答应了和大夏的通商,从此之后商路便打开了。

    但本来以为万无一失的通商贸易竟然出现了差错,可能是有人诚心不想让双方达成交易,也可能有别的不良居心,总之在第一次交易中便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此事甚至牵连到了朱景彦,所以他不得已将所有的责任一力承担下来,以自己的前途来换取平息羌人的怒火,使得通商之事可以顺利进行。

    因此朱景彦彻底失去了竞争皇位的机会,不过他却并不在乎,正好借助这个机会选择游历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