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召唤之巅峰之上 » 第一百二十五章 张胜张良:他怎么敢的?

第一百二十五章 张胜张良:他怎么敢的?

    陈留,原来太守府,现为大明皇帝临时行宫。

    外有大汉咄咄逼人,内有总督虎视眈眈,幸亏及时破解了‘困龙之局’黄巾部分兵力得以返回兖州。但司州战役仍然有五十万以上的黄巾士卒以及九成财富留在了那里。

    黄巾立国、张胜称帝固然振奋民心,但现在他们要面临的处境可谓是相当危险了,外有暴汉与各路太守蚕食领土,内有财政危机与渠帅总督野心勃勃。

    所幸这一世黄巾没有被秦昊鬼谷算计成功,不仅有大量可战之兵保留了下来,最最主要的是张良一直都在,张胜不再是孤军奋战。

    而且比起原时空,张胜能用的人可太多了。智谋政略有张良、范增、冯云山。武将有尤亮、罗士信、杨会、张定边、裴元庆、典韦、许氏兄弟等。

    这些人中除了张良、张定边、罗士信这三人是自家人以外,其他都是只忠于黄巾,忠于张角的死忠党,对于张角身为子嗣与继承者的张胜也是抱有百分之百的忠诚。

    剩下的如澹台誉、夏鲁奇、罗弘信、罗绍威等人也因为张处让的缘故,都暂时选择留下来。其中罗弘信父子还有罗士信这一层关系,更不会置之不理。

    至于朱元璋、郭嘉等人虽然有着自己的目的,但目前来看还是忠于张胜的。

    有了这些人帮助,张胜这一世可以说比原时空压力小很多,不过她面临的敌人也比前世多了一秦家。

    看着一脸认真处理政务的张胜,张良心中除了心疼之外也就只剩下欣慰了。

    “族兄啊,当年豆蔻已是栋梁,你也可以安息了…”

    摇摇头驱除心中杂念后,张良上前恭敬道:“陛下。”

    张胜眉宇之间满是疲惫,见来者是张良,于是放下笔,问:“叔父无须多礼,可是有什么要事禀报?莫非是财政那边有什么好消息吗?”

    “不,财政方面并没有好转,目前武器装备物资紧缺。所幸粮草与人力并不匮乏,只要能渡过这段时间,我等东山再起不是问题。”

    “可是暴汉并不会如我们所愿的,现在基本上每天都能收到关东世家造反,各地县令或太守请要求援军的消息。”张胜推出一堆折子,无奈的苦笑道。

    “陛下放心,诸位将军已经前去平乱。那些世家与叛军撑不了多久。”

    张良也知大明各地情况,早以安排人手去处理了。

    忽然,冯云山走进,禀报道:“陛下,百家的使者来了,您是见还是不见?”

    张胜眉宇间满是杀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后,冷冷道:“给我轰走。”

    “诺。”

    这时郭嘉走了过来,犹豫再三后还是劝道:“陛下,百家确实是要利用大明,可大明也可以反利用百家,毕竟现在大明的情形并不乐观,合则两利啊。”

    “不必多言,大明绝对不会和这帮蛀虫合作。”张胜冷冷道,言辞坚定到了极点。

    “孝奉啊,利益固然重要,做事的时候要想想自己的立场,我们是大明啊。”张良走到郭嘉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长的说道。

    郭嘉不禁流下了一滴冷汗,张良这是在警告他了。事实上张胜与张良是十分清楚自己和秦昊那边的关系,之所以没捅开也是再给自己机会。

    “唉,抱歉了,奉孝实在是无能为力啊…”郭嘉叹了口气,在心中对着某人道歉。

    “报……扬州总督洪秀全,未经请命私自领军攻打江东……”

    “报……豫州总督李密,枉顾朝廷禁令,私自领军进攻南阳……”

    “什么?”

    张胜豁然起身,没有丝毫瑕疵的脸上满是怒意。

    “我明明已经下了严命,在我军没有恢复元气之前,只准死守不得出兵,李密和洪秀全竟敢抗旨?他们这是要造反吗?”

    张胜是愤怒到了极点,她为了大明殚精竭虑,结果这两货在这种时候还想搞事,真嫌她压力不够大是吧?

    “慢着,你刚才说李密去打南阳了?”

    “是的,李密总督正在攻打南阳。”

    张良整个人都不好了,这李密打谁不好,打了个最吊的。

    要知道南阳现在已经是刘瀚的地盘了,虽然张角是和刘瀚有些不可告人的交易,但这种太岁头上动土的行为,他肯定不会轻饶的。

    “哼,他们找死就让他们去好了。”张胜冷笑的说道,随后她好像又想到了些什么对张良说道:“叔父,劳烦您跟澹台前辈走一趟,收拾残局。”

    “陛下你这是要…”

    由于当初张良要镇守刚攻下的大谷关,并不清楚当初刘瀚与张角的交易内容。

    “叔父放心,你们只负责接应逃出的残兵就行,只要不主动找他们麻烦,刘瀚那边不会对你们怎么样的。”张胜淡定的回答道。

    “这…好吧,臣这就去办。”

    虽然不知张胜为何如此自信,但张良还是决定相信张胜的判断。

    洪秀全和扬州牧刘繇开战之后,洪秀全四战四捷,很就攻下了淮南之地。

    刘繇的不堪一击,让洪秀全都感到惊讶,甚至看到了一统扬州的曙光,在一番思考与百家的蛊惑下洪秀全决定继续无视张胜,领军南下。

    豫州李密那边的情况,也和洪秀全差不多,由于某些特殊因素甚至比之洪秀全要更急。

    原本李密是想攻打汝南的,项羽南下荆州之时,李密就已经拿下了并血洗了袁家势力,只是在项羽战败后,袁术趁机反攻入汝南。

    汝南本来就是袁家的地盘,袁术回来等于是主人回家,原本投降的县令都纷纷倒戈,就这么袁术轻易的收复了汝南三十余县。

    对此李密自然想从袁家手中夺回汝南,不过面对袁术从家里请来的高手袁通,即便是他李密麾下所有的将领与从王世充那里请来的援助一起上也不是对手。

    在百家的进一步蛊惑与袁术的咄咄逼人,李密把矛头瞄准了南阳。一向冷静的李密都失去理智,甚至都忽略了自己到底能不能打的过刘瀚。

    大汉朝廷当得知,黄巾这么快就兵分两路再次攻击时,也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

    北方胡患还未解决,黄巾祸患又起。

    面对大明的主动进攻,大汉想不接都不行。

    春粮刚收,大汉倒也不至于无法出兵,当然只是不可能支撑起太大规模。

    不过光派援军也不行,援军一走当地的防御依然是个大问题。

    无奈之下,刘宏只得提前进行第三次册封,而这次封的大多都是南方的太守。

    首先是扬州的问题。

    刘瑶是真不懂领军,面对洪秀全屡战屡败,刘宏不得不给他配几个帮手。

    孙坚在破黄巾战役中表现突出,再加上他本就是江东人士,所以被封为吴郡太守乌程侯。

    而江东名士陆康,被刘宏封为封为庐江太守,王朗则被封为会稽太守。

    而豫州可是近在咫尺。

    洛阳已经被黄巾攻破一次,所以刘宏绝不会允许,大明将势力范围伸到眼皮底下。

    袁术破黄巾收汝南有功,被封为封汝南太守。曹操被封为颍川太守并加封阳翟侯。

    封完豫州刘宏又对徐州和荆州进行了册封。

    徐州刺史陶谦,保下邳、彭城两郡不失,封其为徐州牧,大汉第九位州牧也由此诞生。

    徐州名士陈珪,辅佐陶谦数次击退黄巾,所以被封为彭城太守。

    荆州已经有了州牧,所以刘宏只对各郡太守进行了册封。

    黄祖为江夏太守;

    韩玄为长沙太守;

    金旋为武陵太守;

    赵范为桂阳太守;

    刘度为零陵太守;

    至于南阳太守的人选,刘宏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给刘瀚。毕竟人都已经坐在那里了,要是不给的话,难免会让其心生不满。

    不过为了制衡刘瀚,刘宏把南郡太守的位置给了秦昊。

    三次册封,刘宏共封了九大州牧,二十四个太守,至此大汉各州各郡都有了主人,诸侯时代正式开启。

    ……

    “刘瀚…秦昊…我的同类吗?哼,就让我见识见识你们的实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