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在下北地王刘谌 » 第十二章 汉中大战,姜维回援!(二)

第十二章 汉中大战,姜维回援!(二)

    武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事还要从数天前说起!

    诸葛绪得到钟会命令,马不停蹄的从天水下武都。

    待他来到建威围,果然围上的守军吓了一跳,还直接挂出了停战牌。

    诸葛绪哪里会管,直接发兵进攻,然而围上守军竟是毫不抵抗的直接撤离了!

    诸葛绪进的建威围,信心大增。

    ‘若是武都守军都如此这般,凭我这数万人,定可直接完成任务!’

    于是他大手一挥,命令小部数千人驻守建威围,其余大军齐出,立刻下武街,夺桥头!

    可诸将之中却有一人持反对意见。

    “大人,我部初来敌境,切不可大军齐出,应先以小股先锋探路,后部大军跟上方可!”

    此人便是诸葛绪长子诸葛冲,他说的也不错,小股先锋速度比大军齐出快多了,数千人先行一步探路,如果武都全境和建威围一样,那么仅凭借数千人便可打下武街、夺下桥头!

    诸葛绪捋了捋长须,同意了诸葛冲的建议。

    “便以茂长领五千兵为先锋,替我探路!”

    诸葛冲领命后便下去挑选精锐,这时诸葛绪部下中却又有一人出列,只听得他说道

    “刺史,既然分小部而行,是否也要派遣小部绕道河池,沿着固山下阳安关!”

    此人是诸葛绪的部下田章,他的提议显然已经和诸葛绪的任务偏离。

    不过诸葛绪也未作评价,若是照田章所言,他们主力夺了桥头,偏师还支援了汉中方向,完全是大功一件!

    可诸葛绪却兴趣缺缺,并不是他不想立功,而是诸葛家自诸葛诞死后便决定不参和到司马家的政治斗争中去。

    思考了良久之后,诸葛绪还是做出了决定

    “便以田章领五千兵绕道河池吧!”

    说完,诸葛绪还不忘叮嘱

    “切记,不可妄动,驻守即可!”

    绕道河池需从另外的小路下去,田章领命之后便整合部队,向着河池进发!

    武都境内其实有两条路可走,一是从武街下桥头,封锁阴平大军,二是从河池下阳安关,曹操时的汉中大战便有一路从河池到的阳安关!

    田章一路行来,感觉比在魏国境内还要顺利。

    待他来到河池县,竟然看到了散落一地的物资和空无一人的城池!

    田章亲自探索了一番,发现还有个别未逃走的乞儿,于是抓着他们询问。

    “河池究竟是什么情况?怎的空无一人!”

    乞儿心中妈卖批

    ‘我们不是人吗?’

    但是强人在前,他不得不低声下气的说道

    “贵人有所不知,数日前白马氐人部落的杨千万病死了,杨千万一死,部中就开始不安,恰好这时又探得魏国来兵,继任的杨飞龙便领着族人向蜀中迁移!”

    “我是问你河池县县令的情况,与杨飞龙何干?”

    乞儿一愣,呆呆的对田章说道

    “杨飞龙不是县令吗?他确实是此地最大的头领啊!”

    田章刚想呵斥,却转念一想

    ‘莫非此地县令也是听杨飞龙的?’

    越想越觉得正确,河池县在刘备、诸葛亮时期是属于蜀汉的没错,可诸葛亮死后,此地却又渐渐被废。

    而在姜维时期,此地彻底的成为了白马氐人的领地,说是蜀人的羁縻县都没问题!

    田章看着河池县内满地的狼藉,心中颇为无奈

    ‘这些白马氐逃命功夫还真的是一流,只留了些无关紧要的物资,牛、羊、马、骡,甚至是粮食都一点也不剩!’

    他的命令只是占据河池,并联络汉中方向的钟会,如今既然完成便不做他想。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位于河池不远的固山却有一群人在商议。

    “舅父,如今魏军势大,我等据固山而守,就算是魏国将兵五万来攻都不怕!”

    茂搜虽然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杨飞龙却有些后悔没听他的意见坚守河池。

    河池县经过了杨千万时期的修缮,已经具备抵抗大军的条件,可当时杨千万新丧,他的部众这些年也只是经历过小股冲突,并未经历过什么大战,于是便心生怯意。

    部中只有茂搜坚持固守,可他一人终究敌不过数万人的反对声音,于是杨飞龙便萌生了退意!

    看到杨飞龙如此,茂搜便又建议将物资、人口尽数迁移到固山。

    “反正我部本就是放马牧羊之徒,迁移之事如家常便饭,轻松的很!”

    杨飞龙便听从茂搜之言,将物资全部转移到了固山等地,并修缮寨楼!

    可出乎杨飞龙的意料,茂搜竟是在半月时间内就完成了大半工作!

    他很是惊讶,茂搜年纪轻轻,经验却是和老手一般。

    当问起此事时,茂搜眼中突然泛起崇拜的目光说道

    “和北地王的智慧一比,这些都是小道!”

    看来茂搜跟着北地王数月,学到了很多东西!

    自此之后杨飞龙便将茂搜作为自己的左右手,一有情况便找他商议。

    “如今前线情况已经明朗,魏将田章将兵五千,不过占据河池后丝毫未见动作,应是在等待命令”

    “我等接下来应该如何行事?”

    按照茂搜的想法自然是在固山这边盯着,若是魏军敢下阳安关,便在此拦截!

    可是部中却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

    “我等为何要为蜀人卖命?”

    “据说此次魏国有二十万大军,分数路攻蜀,我部虽然数万人,可战士也才三千人,如何能抵挡如此大军!”

    茂搜刚想反驳,却见同意的声音此起彼伏。

    “不错!”

    “对极,我等为何要以卵击石!”

    “最好的办法就是按兵不动!”

    茂搜心中暗道不好,果然一抬头便看到了杨飞龙点头的动作。

    “大帅,我认为...”

    然而还未等茂搜说完,杨飞龙便打断了他

    “诸位所言有理,此事便如此吧,我等在固山观望,若是蜀人大势未尽,便出兵协防!”

    待得诸人走后,杨飞龙叫住了闷闷不乐的茂搜,问道

    “茂搜可知我为何不同意你的建议吗?”

    茂搜有些气愤的说道

    “舅父定是胆小,惧怕魏人!”

    杨飞龙听后大笑的说道

    “茂搜太过小看我矣!”

    “我虽是一直未有采纳茂搜的意见,可从头到尾我都是同意你的意见的!”

    茂搜听后大奇的问道

    “可为何...”

    “那是因为部中人心不齐!”

    “若是祖父未死,我定可获得族中的话语权,只需在河池大败魏人一次,我这酋帅身份便可坐实!”

    “可问题就出在这里,祖父不幸逝世,族内议论纷纷,我部直系战士也不过数百人,如何守得住河池?”

    说到底还是因为杨飞龙是杨千万的孙子,资历和威望都不太够,且杨千万死的不是时候,杨飞龙没有时间消化其他部众。

    要是杨飞龙坚守河池,一战将嫡系打没了,搞不好首领的位置都要易主!

    茂搜听明白了其中的道道,这才开始放下了对杨飞龙的成见。

    “舅父,如今这副局面,只有等北地王出兵了!”

    “恩,我已经书信告知北地王此间详情,想必他不日便会北上阳安关!”

    ...

    回到诸葛绪这边,他虽然占据了建威围,却不知在建威围的暗处亦是有一群人在讨论。

    “情况如何?”

    “这部魏军主帅是诸葛绪,已经有两部偏师出发了,一部由田章带领前往河池,一部由诸葛冲带领前往武街!”

    “行,我知道了!”

    这条信息很快便传到了来忠处,这来老将思虑了片刻便做出了决定

    “隐蔽身形,放诸葛冲通行!”

    却说诸葛冲被任命位先锋,领着五千兵马,从建威围出发一路而下。

    在经过沿路的山谷时,诸葛冲看着高耸的悬崖不停的感叹。

    “若我是敌军,便埋伏于此,布满枯木,撒上松油,顷刻便可将数千人的部队消灭于此!”

    诸葛冲的部下听后赶紧说道

    “将军,我等已经查探过,周围并无埋伏!”

    好在诸葛冲也只是感叹一下,发发牢骚便走了,他不知道的是在悬崖两侧的某处,竟是真的堆满了干柴!

    等到诸葛冲安全通过,便立刻来到了武卫围附近,在查探之前诸葛冲特意和部下强调。

    “此地亦是姜维设立的诸围之一,若我所料不差,应是有兵两千!”

    部下得令,立刻前去查探,可等他们回来后,诸葛冲却听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消息。

    “什么,你说武卫围的守军全部撤离了?”

    “怎么可能?难道他们全部向桥头撤离了?”

    诸葛冲心中疑惑,却不敢随意做决定,于是赶紧派遣斥候北上通知诸葛绪。

    可惜的是,此时的诸葛绪已经挥师南下了!

    诸葛绪分了一万兵力出去,留了三千驻守建威围,他自己领着一万多大军前行。

    说实话,此地的道路确实不适合行军,一万多人的部队硬是被拉成了长条形。

    诸葛绪在行至谷中时,竟然也是产生了和诸葛冲一样的想法。

    “若我是蜀军,便会在此埋伏!”

    他的部下听了也是心中一惊,赶紧解释

    “刺史,我等早已将此地排查过一遍了,此地绝无埋伏!”

    此人话音刚落,山谷两侧突然想一梆子响声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