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在下北地王刘谌 » 第五章 王运言平贼之事,钟会选精锐三校!

第五章 王运言平贼之事,钟会选精锐三校!

    王运见到了刘谌的士兵后,连连称赞

    “大王对麾下士卒教导有方!”

    “丞相曾言‘上为下教也’!”

    “大王如今所言所行,下位之人之所瞻也!”

    上行下效嘛,凭刘谌的威望,管理个百来号人还是没问题的。

    夸完刘谌,王运却语气一转

    “我观李季崇颇知兵法,其他几校中也就李允刚、张大同可与之相较!”

    李高、李毅、张弘知兵,其他人不行?

    “何解?”

    “此三者,上能明令,下可落实,可让大王号令传达于下士!”

    王运所言还真不差,李高、李毅、张弘几人能迅速明白刘谌的安排,还能顺利的让下面的人清楚,确实比其他几人表现好一点。

    虎贲中的张衡表现其实也可以,但是经验似乎不足,指挥下面的人干活不如以上几人快。

    点评完刘谌麾下将校,王运又提出了几点建议

    “大王军中众将校,勇武跃于表面,临阵之时,能否杀敌还未可知!”

    确实,刘谌的人都是没上过战场的虎贲,表面勇武,实际却没怎么打过。

    可是现在也没贼人让刘谌打啊!

    王运似乎早就清楚了情况,神秘的对刘谌说道

    “大王可知,从涪县而上至梓潼县,可直达‘五妇山’!”

    梓潼的地理情况,何攀、李高两人已经为刘谌详细讲解过了。

    “五妇山,驰水所出,南可入涪!”

    五妇山名字来源于秦惠文王,他知道蜀王好色,许嫁五女于蜀,蜀王遣五丁迎之。还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

    一人揽其尾掣之,扯不出来,于是五人相助,大呼拽蛇,可五人一拽山体便崩了!

    当时五人全部被压杀,连秦惠文王的五女也一起被压死。同时山体分成了五岭,最高的山顶上有平石。

    蜀王痛伤,于是登了上去,并把这里叫做五妇冢山,于平石上为望妇堠,作思妻台。

    五妇山在县北一十二里,高四百二十丈。

    “大王所说不差,不过大王却不知五妇山上如今已被群盗所占!”

    “莫非公幸是想...”公幸是王运的字

    “不错,五妇山群盗正可拿来练兵!”

    那盗贼练兵倒是没问题,可敌人情况如何呢?

    “群盗兵力如何?”

    “兵曰一千,劲卒三百!”

    “还有劲卒!?”

    刘谌总共也就一百来人,可敌人却有一千兵,而且其中还有三百劲卒!

    王运居然建议直接对上有三百劲卒的贼人,这老头有点狠啊!

    见刘谌疑惑,王运赶紧解释道

    “大王不知,群盗并非一体,而是由五魁组成!”

    “五魁中便有某曾经的同僚之子!”

    “这是怎么回事?还请公幸详细道来!”

    王运同僚的儿子叫做吕臣,他没有和父亲、兄长一样从军,而是做了富家翁!

    虽是寒门出生,但经营有方,家中的良田佃户不少,可由于县中大姓压迫过甚,吕臣气不过,便带着族中几十家佃户跑到了五妇山,在山中立寨!

    可此时山中早有一群盗贼在此生息,见到吕臣,便打上了他的主意。

    这群盗贼自然不是吕臣的对手,三下五除二便被打败,于是他们便想拉吕臣入伙。

    吕臣毕竟人少,见贼人有五百多,便答应了下来。

    初时,吕臣收拢流民,开垦田地,刀耕火种,俨然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

    流民无需缴税,群盗于他们而言又有活命之恩,多数青壮便加入了他们。

    这群贼人有了吕臣相助,又有流民相投,也壮大到了千人的规模!

    渐渐的吕臣等人也收拢了近千户流民,他在帮助流民训练卫兵的同时,竟然发现卫兵同群盗一起干起了打家劫舍的活!

    于是便率领自己的五百人同群盗分割开来,他治理之下的数百户流民也直接投到了群盗麾下!

    “他虽然没参与,但也无法阻止这群贼人了!”

    “吕臣只能凭自己之力保住流民不受群盗影响!”

    如此看来吕臣是杀掉了部分从贼的流民,将他们重新控制住了。

    “流民所在何处?”

    “多分散在谷中,如今已分成两部!”

    介绍完群盗的情况,王运说起了自己的计划

    “吕臣所部五百人,亦有一百精锐,虽不及大王这一百虎贲,却也相差不远!”

    “不过若是有大王的百人相助,我等定可联合吕臣破贼!”

    王运还有一句话没说

    ‘如此也可洗刷吕臣的罪孽!’

    刘谌却还是从中听出了猫腻,吕臣的几百户流民哪里来的?

    据刘谌所知,目前范长生手下的流民数量最多几十、上百左右的规模,大规模流民还要等到晋朝。

    更别提王运所说近千户流民!

    而且群盗劫掠的是什么人的财货?

    普通百姓可没什么好劫的了,如今行商的大都是大姓,莫非是梓潼本地大族?

    可大族为什么不派自己的部曲去处理群盗?

    心中带着疑惑,刘谌便对着王运说道

    “公幸所言在理,不过先与梓潼太守会合!”

    “我出镇梓潼,正应该拉上梓潼军士一起击贼!”

    王运见此到没说什么,一如平常。

    刘谌见此,也只能加快速度朝着梓潼出发!

    ...

    魏国,长安城中。

    长安还不是未来的那幅景象,而是土地肥沃,物阜民丰!

    未来的潘岳就写了一篇《关中记》,说道:长安地皆黑壤,城今赤如火,坚如石。父老所传,盖凿龙首山土为城。

    也就是说,长安城的土地都是肥沃的黑壤,城墙是像火烧过的一样赤色,坚固的好像浑然天成的石头!

    老一辈的人说,长安城的城墙是依靠龙首山的土块建起来的。

    不过这对穷困潦倒的张方来说没有一点吸引力,出身贫贱的他,因为想要出头,便跟着老家的大哥从河间来到长安闯荡。

    至今已经三年,他也从十岁的少年成长为十三岁的小伙。

    前几天更是发生了一件改变他命运的大事!

    他的大哥在和某个游侠争斗的时候,被对方砍伤,结果昨天就死了!

    此刻的张方有些茫然无助,就在这时,行人中却传来一则消息

    “镇西将军要招募勇士,为左右护卫!”

    无家可归的张方看着空无一物的口袋,毅然决然的踏上了护卫招募处!

    此刻的钟会正坐在大营中,听着马隆的汇报

    “如今应征的多是些长安城中游侠!”

    “倒是有一位临晋游氏子弟入伍,名叫游楷!”

    “募的多少人?”

    “合计三千,也就三校之兵!”

    “预计何时归营?”

    “给了众人三天时间!”

    钟会没有做任何点评,只是冷静的说道

    “孝兴,随我到营地看看!”

    马隆也不好说什么,跟着领导便向营地走去。

    此刻钟会的心中依旧在盘算着如何破局,司马昭这边无时无刻都在盯着他,恐怕正常情况下他只能按照司马昭安排的路线走。

    不过好在现在有了三千人马,好好训练,加上自己原本的部曲,也能有六、七千之众了!

    而且和峤还透露了一条关键消息,司马翼竟然被派到了梁王曹悌身边!

    精明的钟会一眼就看出了司马孚的意图

    ‘看来司马孚心中有了想法!’

    ‘或许司马翼也可以利用...’

    就在钟会思考之时,营地口却传来一阵争吵的声音。

    “我要入伍!”

    “你还不够年纪呢!”

    注1.吕臣来源自《华阳国志·大同志》泰始七年,汶山守兵吕臣等杀其督将以叛,族灭之。

    这里将吕臣安排为不安定分子。

    注2.潘岳便是潘安,大约247年生人,《关中记》大约成书在晋朝一统之后,看这描述,当时的长安等地确实适合作为首都。

    注3.张方此人,生年不详,卒于306年左右,具体事迹见《晋书·卷六十·列传第三十》张方,河间人也。世贫贱,以材勇得幸于河间王颙,累迁兼振武将军。

    初,方从山东来,甚微贱,长安富人郅辅厚相供给。

    张方出身贫贱,地位十分低微。年轻时到长安时幸得当地富户郅辅慷慨供给物质支援,后更因才能和勇气而得到司马颙的赏识,多次升迁后官至振武将军。

    张方轨迹有两个可能。

    一是在郅辅资助下长安做一小官,后河间王司马颙在元康九年(299年)镇守关中的时候看到了还是中层官员的张方,直接提拔,在几年里升迁到振武将军。

    二是张方在长安流荡不久后回到了河间,司马颙在咸宁三年(277年),改封为河间王,看到了勇武不凡的张方,将他收入囊中。

    第一种情况,张方能在299年被河间王发现,应该时中层武将了,如此来看,张方贫贱出生,能做到中层武将,绝对要三十往上,甚至四十了。

    第二种情况,277年之后被发现,那时张方应当是二十多岁的壮年。

    所以整体来说,张方的出生时间应该在250~260之间,这里选了252年。

    总的来说,此人也是个牛人,废皇后,劫惠帝,武略可比孟观、马隆,不过做事没有底线,且作恶太多,他劫掠皇宫的行为可以和董卓相比了,最后也被自己的恩人郅辅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