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在下北地王刘谌 » 第二十一章 姜伯约密信,北地王献计

第二十一章 姜伯约密信,北地王献计

    不过等几人走后,钟会却还是先找到了常静。

    “常公先前之言,颇有道理,不过长舆之言也需认真考虑!”

    “我听闻常公是河内人,恰好河内也有一位正统王室在此!”

    常静一听,立刻了然

    “士季莫非说的是齐王芳?”

    “不错,如今郭皇后年事已高,内朝又传出病闻...”

    齐王芳便是曹芳,魏明帝曹叡亲自立的皇太子,八岁即位,二十三岁被废,被废后居住在河内郡!

    可河内是司马氏的地盘,那钟会要怎么办呢?

    ...

    正旦一过,刘谌和他的王府大臣聊起了最近几年的政治得失。

    “臣以为,应该如诸葛思远这般,效诸葛武侯时政治,严《蜀科》,轻赦免!”

    “仲武谬矣,如今怎能和武侯时相比,此一时彼一时也,我等应该灵活运用《蜀科》!”

    杜烈和何攀各执一词,两人实际都是代表世家大族,可是杜烈竟然会支持法治为主,倒是令刘谌刮目相看!

    要知道,诸葛亮、蒋琬严格执行《蜀科》也有抑制豪门大族的意思。

    可费祎当政之后基本三年一次大赦,让之前的政策开始松动。

    到陈祗之时五年大赦了四次,这样的法治之下,益州大族完全被放开了。

    而诸葛瞻当政的几年,一次大赦都没有!

    杜烈主张严《蜀科》、轻赦免,倒是想要用法治将各大豪族控制起来,这是把季汉的利益看的更重。

    不过何攀说的话也有道理,现在季汉只是表面上的老板,各大豪族相当于是挂名的外包公司,基层的管理都掌握在他们手中,要靠他们就不能太难为他们!

    现在的外部情况这么恶劣,再严法治可能取不到诸葛亮时期的效果,搞不好还要四处叛乱!

    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刘谌再冥思苦想之际,远在沓中的姜维却收到一封来自魏国的密信!

    “定儿,陛下要求的边境戒严,如今怎么样了!”

    “父亲,果然如北地王所言,蜀中豪族果然多有通魏者!”

    不仅刘禅给了姜维密信,刘谌也和姜维仔细聊了一下蜀中大族通魏的事情!

    刘谌想的很清楚,既然姜维已经和刘禅有了隔阂,那不如自己也插一手!

    姜维一听,怒拍桌子

    “丞相待他们不薄,从来都是不偏不倚,蒋恭侯(蒋琬)更是严格遵照丞相制度,之前更是多次大赦,他们居然不知恩图报,气煞我也!”

    “父亲,消消气!”长子姜安马上上去安慰姜维。

    等姜维冷静侯,次子姜定宽慰道

    “如今陛下明断是非,而且内朝有北地王洞悉敌人奸计,父亲定然无忧矣!”

    “不错,北地王确实大才,远胜诸葛思远!”

    姜安见气氛差不多了,便出口询问道

    “父亲,此次密信说的是什么?”

    姜维摇了摇头,然后说道

    “句季舒(句安)只说魏国将要有大动作,以钟会为主,详细动作却未明说!”

    延熙十二年姜维出攻雍州,牙门将句安、李歆等守麹城。麹城在陇西郡与武都郡交接之地,运粮困难。陈泰率徐质、邓艾等进兵围之,断其运道及城外流水。

    姜维前来营救,可陈泰不于他交战,而郭淮又进军洮水,姜维怕后路被截断,立刻遁走。句安和李歆孤军在外,只能投降。

    季汉降将的来信,姜维居然不怀疑?

    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姜维数次北伐获得的战果中,也有句安的一份功劳!

    看完密信后,机智的姜定最先反应

    “莫非魏国是要伐我大汉?”

    姜维想了想便摇头说道

    “邓士载与我交手已有十数年了,我深知其用兵之道!”

    “侯和虽败,我军却强,他也不敢轻举妄动!”

    “因此多是钟会主持,意图攻我汉中!”

    “若是大军袭汉中,只需坚守汉、乐、阳安关,定叫他困于汉中!”

    “而我军在沓中,且武都、阴平皆多是内附羌族,其种人深恨魏国,定然不会协助邓士载!”

    “只要我坚守几处险关,他敢进来,便断然出不去!”

    姜维想的很好,只要敌人深入,那就以逸待劳,断其粮道!让钟会、邓艾也感受一下他的痛苦!

    不过只是固守,却无法立功,那就浪费了一个大好机会,姜维想到了一个更好的点子。

    “若魏国真的要大举伐我,定然会收拢雍、凉劲卒,不若在秋收之前,趁其不稳,攻其不备!”

    姜维想要在魏国秋收之前,四处出兵收割魏国的粮食,这样根本不需要攻城略地,只要破坏魏国基础建设,那么汇集在长安、天水一带的大军就无法出动了。

    搞不好姜维还能趁机拿下陇右,这样就能继续主持北伐了!

    不过他这么做,肯定要安排重将守汉中,而且还要在阴平桥头安排大将!

    目前汉中加上梓潼最多也就三万兵力,在他看来,只有张翼、廖化才有资格调度汉中防御!

    于是姜维关于北伐的密信就交到了刘禅手中,这可把刘禅难住了!

    “虽然朕不知兵,但大将军此举是否太过冒险?”

    “陛下所言甚是,奴婢也这么认为!”

    连黄皓都这么说,刘禅便有心拒绝,可是又怕姜维误会,于是便向黄皓问计

    “朕该如何是好?”

    如果没有刘谌之前关于杜祯的判断,刘禅搞不好真的会让黄皓去找他,现在嘛

    “不若问问谌儿意见?”

    “陛下英明!”

    不多时,刘谌就被请到了皇宫,等他看到姜维的密信时,突然想起史书中的那句话。

    六年,维表后主:“闻锺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皓徵信鬼巫,谓敌终不自致,启后主寝其事,而群臣不知。

    他不由的心中一惊,如果刘禅信任杜祯,那么肯定会问计杜祯!

    而已经投魏的杜祯肯定会忽悠刘禅,以他的谶纬之能,黄皓和刘禅哪里是对手,那就错失了最佳的防守时机!

    可对刘谌来说,现在就是除掉内奸的最好时机!

    不过他也不完全同意姜维的安排,否则他又会拉着大军北伐!

    “如果大将军北伐出了错漏,那魏国大军可就要长驱直入了!”

    刘禅和黄皓连连点头,看来两人都不同意姜维的办法。

    “可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钟会也会来!”

    “有大将军在,汉中应该无虞!”

    看来两人还是很相信姜维能守住汉中的,刘谌便将话题一转

    “父皇,可记得长生天师所说的,现在就是抓出杜祯一伙的时机啊!”

    突然提起杜祯,是刘禅没有想到的,可还是认真的听了下去

    “我等依旧问计于杜祯,他如何说,我们就如何做,等他向党羽告信的探子出去之后,我们封锁成都和梓潼,便可知道杜祯的党羽!”

    “然后查抄杜祯,搜索各家通信证据,处罚其首恶之家!”

    刘禅一听,兴奋不已

    “真是妙计,长生天师果然神算!”

    这下有了处理杜祯的思路,刘谌继续说着应付姜维的办法

    “大将军建议也不无道理,儿臣觉得应该安排两位将军守险关,并遣一位‘亲信大臣’镇守梓潼,节制廖化、张翼两位将军!”

    “如此,则父皇想固守便可固守,想支援大将军便支援大将军,进退无虞!”

    两人听完,都是惊讶不已,刘谌从他们眼中看到惊喜后,便知道妥了。

    可是刘禅下一句话却让刘谌堕入谷底。

    “如此甚好,如今朝堂之上,也就思远的资历足够镇守梓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