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大商:从占卜开始 » 第三十四章:归妹都·行祭祀

第三十四章:归妹都·行祭祀

    归妹都,已是小采之时,黄昏幽暗,气流沉闷,隐隐有夜雨之象;而随着王猎归来,大尹早已经安排事宜,随着大祝在妹都坛上起舞,高歌,四周小舞臣纷纷随行,一股古老神秘的力量,从祭坛之间流转,肆意笼罩整个商都妹邑……

    九青抬眸,骑着马匹在巨大的象车之后,默默道:“要不了多久,此处就不能称都了。”

    都,一国政要之地,妹都称都,正是如此。

    但朝歌必定会是帝辛的都,这是帝辛帝乙两代人的共同决策,布局良久,岂可肆意更改。

    而九青,就是迁都的一块投石。

    一旁的姬旦面露犹豫,挂着忧虑之色,看着九青这轻松快意的模样,诧异感叹:“小卜不担心朝歌之行吗?”

    朝歌,姬旦也要去,只因为九青要运书,所以他需同行,不过王并未困他在朝歌,所以观书后,可归妹都,继续为小卜,但已经没有占卜可能的姬旦,如何能在卜殿继续呆着呢?

    “问路之人,当有一路所需的行囊。”九青笑答,朝歌之事,是机遇,不是坏处,王自当在暗处补偿,以做他问路的奖赏,而这补偿必定对他有大用,不然难安人心。

    九青见姬旦面露不解,深深看了看他那满头,只剩下一缕黑丝的白发,轻声道:“《归藏图》中,以万事万物皆在运行的规矩,进行预测;而我们只需顺着往下看,即使不占卜,也能预见未来一二,这是势,顺大势而为,即可寻到落脚之地。”

    “大势吗?”姬旦略有所悟,但还是不深切,他看着已经从巨象篷车上下来,那高大的身影,微微滞言,随即与九青一同下马,只因一近侍拦下了他们,而下面的路,他们也不能再骑乘了,王已前往祭祀,他们地位不足,只能远远观望,看着那一丛丛高耸的火焰升天,烟雾化作飞鸟,携带着王的祈愿飞入大商苍穹……

    九青的目光只在祭祀上停留一二,看着祭祀的活牲被活活刨心而死,就转移了目光,望向那些商臣们……惊惧,但还不足兔死狐悲,这次死的只是一个氏族中子,而且对商祖契不敬,他们没有理由在王的愤怒下为其出言,但是九青能感觉一二关注,那些可能是这中子氏族的人。

    “又如何呢。”九青侧目浅笑,杀人者,人恒杀之,何况是要杀他的人。

    目光下移,转身而望,那是一群群自发围聚而来的商人,八春此刻被无数的目光注视,就见,费仲亲自而来,托举着三百贝币,以及护卫的符牌,笑意莹莹地递给八春;八春忐忑接过,要知这可是费仲啊。

    作为王的仆御,自幼跟随王侧,这妹都的商人皆能识得费仲,也知晓费仲的权势;可就是这样一个大人物,却亲自给他送赏,如何能不让他忐忑。

    八春健硕的身躯微微下弯,小心翼翼地接过。

    费仲笑了笑,又道:“王气焰已消。”

    说着,还与九青善意对视,接着对八春道:“王还命人为八春护卫打造一柄大弓,下一次狩猎时,八春护卫就可为王而猎。”

    八春闻声,眼中的激动与感恩难以言表,激动之情让他的声音都抖了抖:“果真,八春大谢王恩,八春难报,难报,必向死而为王命!”

    八春说着,都哽咽不已,重重地向大王祭祀的祭坛,狠狠下拜。

    也是此时,费仲与九青再次对视,费仲接着道,仿佛说与九青听闻:“八春护卫,听闻汝女有疾,不若求九青小卜宽容一假,免得心中担忧,护卫不全。”

    八春下拜的身子一顿,抬头望向九青;九青没有拒绝,顺势就给八春放假,八春感恩地对九青一拜,这才抹泪,带着赏赐离开此地,在近侍的带领下,向着浩浩荡荡的围观商人中行去……

    九青不问。

    费仲也不答,但是目光皆在八春身上,只能见到不少商人围观八春,询问八春的机遇,知晓了在西郊时王的行为,特别是九青所言——大王输给的是我大商商人,有何不可!

    王也隐隐认同此言,不再为输掉狩猎而怒,反而大大嘉善了八春,赐予护卫之职;这让商人们发出一阵阵惊叹,望向远远高高,不可见王的祭坛,眼中迸发炽热,这股炽热犹如大风吹过,暖了大商的商人,也是此时为神权帝国,不然后世之人必能定一句——民心可用。

    看见一切如同所料,九青和费仲都满意颔首,而费仲却没有忘记在此中‘受难’的九青,瞥了一眼一侧的姬旦,并不认为姬旦能听懂,费仲笑意不减,对九青道:“王令,九青小卜运书前往朝歌后,为王留在朝歌看管天辛册宫,册宫之书,小卜尽可观阅。”

    这才是帝辛给予九青真正的赏赐。

    “到时周旦小卜的赏赐也由九青小卜操持。”

    九青目微动,典籍宫一向是大史的权利范围,而这一次,王强势地夺走这股权利,身为大史,一殿之长的殷衍可能答应?

    但王挑选的是巫臣五宫之中,地位最为薄弱的史殿,典籍宫之物对贵族而言,观阅也非掌握,移到朝歌并无不可,能观看的王不可能不给他们观望,不能观看的放在哪他们也无法观看。

    所以,此事不管殷衍如何不情愿,大概率也能成,但交锋也必不可少,贵族大可以借用一次代价不高的妥协,让王留下隐患,给下一次重大,且与他们利益不和的大事,留下拒绝的权利。

    可王如今要动用大商的底层商人群体啊。

    这典籍宫中的书,就极为重要了,这是大商的传承之地,一些外室的典籍就能够让不少商人达到入朝为官的程度,而其中的聪慧者,王还可让观一二内室书,成为高位,以此制衡大商已经变得腐朽的贵族群体,加强身为商王的统治力,这才是帝辛想要的。

    这对当世大商来说,是崭新的变革方式;但后世而来的九青言,例朝例代,这样的方式不知上演了多少次,所以他能在帝辛谋划中,进行添补,悄无声息地帮助帝辛完善此次,隐秘的改革。

    看来前往朝歌后,得好好为此事占卜一番了,不过不知,加上命的天赋,能否占卜成功。

    九青心中已有决断——此事关乎重大,大商的气运皆会聚来,他一定要想办法占卜成功,方能以功绩,一搏大商气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