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灵州元师 » 第二十五章 立道刻印

第二十五章 立道刻印

    人体世界自行运转循环,叫做人道,灵州世界自行运转循环,叫做天地之道,灵州世界之外,无尽星空之域,叫做宇宙之道。

    人道先天,天地之道后天,宇宙之道天外天。

    其实这种说法也是基于元炁在量这个标准划分。

    小到生灵诞生,大到星体自殒,都涉及到一个修行基本元素,元炁。

    “元炁”也决定了目前修行体系已知的上限空间,宇宙之道。

    “元”,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一元”代表某一个神秘单位诞生与毁灭的周期。据传一元的时间是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不过因为这个周期太长,无法考证,只是虚构或者是极致推衍下的周期。

    不过这种修行理论是非常受到认可的,推衍之道,玄而明之,太多结果证明推衍之道的神妙不可测以及绝对正确。

    这里涉及到一个字“天”,一方世界本源存在的个体称呼,再显化一些,就是自然运行,称之为“道”。

    介于虚实之间,跨越时间空间,伟大且无穷尽的存在。

    很多生灵都可能会诞生一个念头,天有多大,无限大,天何时诞生,何时灭亡。

    由虚无中诞生,衍化众生万物。时间推衍,空间推衍,时间有量,空间无量。

    越是修行有成的修士,越对“天”“道”有敬畏之心。

    众生万物,有始无终,天道循环,有始有终。

    修行之路,前赴后继,一个“证”字,代表修行行途需要至坚至诚。

    元始有终,修士首先要求得在这一元之数内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阻碍。

    得长生,求超脱。

    这是修行体系理论的终极修行境界。

    寿命打破“一元”的时间周期,哪怕一元过去,外界毁灭,也依旧存在,不死不灭,这是时间一道,第二种打破空间阻碍,众生万物受体内小世界所限,那就不停去强大这个小世界,超脱后天,超脱天外天达到未知世界,以脱离一元周期的限制。

    天道,超脱此天,凌驾其道。目前的宇宙之道依旧逃不脱一元复始,那就打破天外天,一直打破,直到不受一元寿命所限的天道世界。

    这种理论上的修行境界经过无数修士推衍完善,已然有迹可循,并非凭空捏造,无根之萍的修行学说。

    修行的尽头是修真实,知行合一,先知晓,再实践,先推衍,再求证。

    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这就是修士修行的积极意义所在。

    “元”代表目前修行体系中宇宙之道的时间上限,“炁”代表空间上限。

    炁聚则生,炁散则亡,炁孕神灵,灵极化道。

    这十六个字,贯彻三元修行体系,也可以算是人族目前修行体系的巅峰。

    前八个字讲述一切本源,任何不可见可见的一切周期运转变化。

    “炁”,由“无”加五个点组成。这个“无”,代指任何一切的开端,从无形到有形,有形以五个看得见的点代替。

    延伸开来,“炁”的有形与无形,代指宇宙之道衍变的本质。

    众生万物诞生,从虚无中来,内部最小的世界,是生灵体内自然运行的世界,外部最小的世界,是万物自然衍变的世界。这里涉及到“炁”的两种变化。

    可见有形平凡与不可见无形超凡的两种变化。其实超凡到一定境界,就知晓平凡一些现象是障眼法,只是因为平凡的局限性,导致一些误差。

    “炁”的超凡变化,无形不可见,灵州世界“天道”规则之下,用“灵”代指,指意识、意念、意志。众生的独有特质。

    众生与万物的唯一区别就在于“炁的超凡变化”——“灵”。

    拥有“灵”就是众生生灵,没有“灵”就是万物死物。

    简单来讲就是意识与智慧的体现。意识就是“灵”的开始,“灵”的诞生,智慧就是“灵”的壮大,“灵”的进化。

    “炁”的平凡变化,有形可见变化,五个点,九五至尊,用“力”代替,代表极致多的力。

    比如生灵进食,摄入,吸收,可见与不可见的“炁”,然后生灵精神壮大,平凡可见行走坐卧,奔腾跳跃,不可见思考想法,心算推衍。

    这两者都是“炁的变化”,只是基于平凡超凡,表现形式不一样,可见程度不一样。

    所以这种无论是平凡与超凡表现的可见不可见形式,通称“力”。

    水族时代,升龙修行体系,以力证道,以力为尊。

    这里的力指的就是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水族大多求精力极限,肉体强横,肉体的表现就是力的运用。

    比如飞天入海,山崩地裂,都是一种力作用下的外在表现形式,其实是内在的超凡精元运用造成的结果。

    “灵”是一种无形的内在,也是通过“力”的外在有形表现出来。

    比如意识思考1+1=2,但是需要说或者写这种有形的“力”运作下才能表现起来。

    两者的本质就是运动、变化,也就是时间的流逝衍变。

    无尽岁月下的修行途中有很多种修行流派,诸多修行体系都是相对或者相辅,大多数是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根据当下实时修行的大环境完善出的新修行体系。

    比如其中一种很有特色的修行体系,修得是众生道,希望人人皆可修行,所以将晦涩难明的修行典籍翻译成白话,苟日新,日日新,求新求变,百花齐放。

    但是与其相对还有一种主张认为今不如古,这种曾经盛极一时,因为修行一道,理论上的确是越往后上限越低,所以这个流派法不轻传,极致者宁愿冒着传承断绝的风险也不会擅自传道。

    不过这种流派随着修行体系衍变,逐渐淹没在历史尘埃,翻个浪花就没有影了。

    随着推衍一道的盛行,研究“天道”的自行运转,生灭轮回,观察掌握“天道”运行的规律。

    最著名的就有“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修行体系核心。

    从其中就演化出两种修行体系,有情道与无情道。感性与理性。

    这也是修行这条登天路途中独有的特殊风光。